一个完美的字写出了格子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一个完美的字写出了格子
到网上去查《皮革下的裸露》的资料,无论是输中文还是输英文,都没有结果。看来这片子实在是太生僻了,虽然是阿兰·德龙的作品。
只有一点影碟上的资料:导演,杰克·伽迪夫;主演,阿兰·德龙以及当年的歌坛偶像玛丽安娜·菲斯福尔。从时间上看,应该是二十多年前的作品,那时阿兰·德龙还相当英俊,最多四十岁出头吧。而且有一点很奇怪,这是一部英语片。依稀记得当年德龙也去过好莱坞,胡乱拍了几部戏,怏怏而回。那么,这部《皮革下的裸露》是不是这胡乱中的一部呢?
看这部电影感觉很奇怪,一部平庸的电影,但是又有两个亮点让我相当心仪,其中一个当然是德龙的美。其实用美这个词来形容德龙,是一种歪曲,他完全是阳刚的,没有一点阴柔的内容,但是,他英俊得实在过分了,越过英俊这个词应有的框架,像一个完美的字写出了格子。在《皮革下的裸露》中,德龙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微微地有一点下午乃至黄昏的影子,那影子很稀薄,却又很清晰,正好准确地衬托出他灿烂的感觉。这样的一个男人让女人爱得神魂颠倒以至于送命,是可以想见的事情。
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女人送命的那个过程。德龙送她一辆摩托车,于是,一个原本安静的书店女孩,有一个安静的当教师的未婚夫,还有一个可以预见的安静的人生,这一切都被这辆中了邪的摩托车给改变了。女孩裸体穿上赛车手的紧身皮衣,想象着在德龙的鞭子抽打下,皮衣一块块被撕裂,露出美丽的胴体……她真的就穿着这身皮衣,骑着摩托上路了,一路上她在晕眩造成的斑斓色彩中回忆着和德龙一幕幕的性爱往事,狂喜、流泪、神志恍惚。车速越来越快,终于不能控制,一头撞上大货车,女孩在回忆和驾驶带来的高潮中死去。
有的男人是人,有的男人是神,有的男人是魔;有的女人是孩子,有的女人是母亲,有的女人是妖精。世间精彩的男女之事,就在这其中随意组合着。《皮革下的裸露》讲的是一个孩子般的女人和一个魔一样的男人之间的故事,最后,孩子死于魔掌之下。
阿兰·德龙的美总是能让女人倒吸一口冷气,他的蓝眼睛和刀刃一样的嘴唇,和寒冷与残忍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看了那么多德龙的影片,我从来没有从他的角色中感受到深刻的爱情,没有感受到他对女人发自肺腑的爱慕,就是在他比较难得的带有温情味道的《佐罗》里面,那个英雄救美人的故事,在德龙的演绎下也显得轻飘飘、空荡荡的,就像影片最后,佐罗在美人的泪眼中绝尘远去一样,他是太拿得起,放得下了。
这不是阿兰·德龙演技的问题。我想,他骨子里就没有爱情,那无论怎样也都拿不出爱情的。对于一个优秀的演员来说,有一分爱情,兑点水,发点酵,装出十分爱情,那是可以的,比如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在《泰坦尼克号》里面;但完全没有爱情,那无论怎样装,都是可以一眼被识破的,比如阿兰·德龙,比如马龙·白兰度。这是他们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不是不想爱,是没有能力爱。上天给了他们太完美的东西,也拿走了一种人之常情的东西。他们痛苦吗?当然不,就像一个没有疼痛神经的人,哪怕是看着自己皮肤开裂鲜血流淌,也不过是一种视觉上的刺激而已。
现在有时候在杂志上看到老年德龙的照片,我觉得他完全是另外一个人了。有一次看到一张他和年轻的妻子以及幼女在一起的照片,他慈祥地笑着,一脸皱纹,眼睛不再是蓝色的,嘴唇也有了柔和的线条,我就想:哦,这可以是那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想想那些在他的美和残忍下“丧生”的女人(银幕上的和现实中的),那么,现在他的女人享受了他的慈祥和柔软,但再也不可能在他那绝世美貌的笼罩下晕眩了。这也是一句话吧,世事难全。
2003/3/10 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