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八、连环政变(4)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4696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可后来她失望地发现,这个二十五岁的青年比五十二岁的老人还要成熟稳重,是自己当权的最大障碍,于是便“欲更择暗弱者立之以久其权”。找一昏庸懦弱、不谙世事的主重立为太子,方便自己掌权。

  这是一种政治潜规则,很多左右朝政的当权人物在立皇帝或皇储时,都热衷此规则,不是找那些智商比鞋码还低的弱智皇子,就是立月龄比自己年龄还少的幼儿,其用意不言而喻。

  太平想把侄子挑下马的第一招是挑拨,派人到处散布说:“太子非长,不当立。”说现在的皇太子不是皇帝的嫡长子,立他为储君是个错误,应该改立长子李成器。

  但这一招没有奏效,在朝堂为此纷纷扬扬之时,李旦专门针对此事诏告天下进行解释,很快平息了风波。

  李旦应对突发性舆情的能力还是值得赞赏的,在小道消息满天飞的时候,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便被动为主动,比咱们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领导应对网络舆论时的隐瞒、扯谎、删帖高明多了。

  第二步:煽动。

  为了除掉李隆基,太平公主还亲自出面,公开煽动宰相们废黜太子。有一次,她将所有宰相邀集到一起训话,怂恿宰相们向皇帝递交废黜太子的奏章。

  不过这一命令遭到了宋璟的强烈抗议:“东宫有大功于天下,真宗庙社稷之主,公主奈何忽有此议!”

  其他宰相虽说是太平公主的嫡系,但在当时那种太子并非顽劣废物的情形下,听说要他们提议更换太子,个个吓得面色苍白。在这个掉脑袋的问题上,宰相们不敢跟着瞎掺合,都一致推辞:姐姐,饶了我们吧,你要是胆子够大,你自个儿跟你阿哥去说,我们精神上支持。

  没一人行动上支持,这事自然也就黄了。

  第三步:激将。

  公元712年七月,彗星出现。彗星在古代乃不祥之物,任何一个帝王都特别怕它现身,看见它就心惊肉跳,觉得是自己政亏失德,上天才让它出现警告自己的,连李世民那样的明君都对此深信不疑。

  太平公主抓住这个机会给皇帝哥哥来了个激将计。她派了一个法术师以工作的名义跑去对李旦说,彗星出现意味着除旧布新,“皇太子当为天子”。

  这句话太有深意了,是妹妹故意狠狠地将了哥哥一军。 太平公主想凭着这招激将加将军把当朝太子李隆基彻底关进冰箱。

  正常思维下,这一军将得确实够威够力,让当朝天子无法不对此事作出反应并有个决断,而对于在位皇帝,他作出的决断必定是对自己有利的。

  法术师说“皇太子当为天子”这句话的目的,无非是让天子必须在自己和太子之间做个选择:要么你布新,自己挪位,让太子当天子;要么你除旧,继续当天子,把威胁你地位的太子给换了,以应天意。

  一般情况下,这道选择题很好做,皇帝不大可能自己在没病没灾没被逼的情况下主动让位的,因为皇帝瘾谁都过不足。这病根早在秦代就埋下了,要是没有皇帝瘾,第一个皇帝老秦也不会派遣徐福同志带着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寻找长生不老的神仙了,弄得结果神仙没找着,反弄出了一个总祸害咱中华民族的小日本。

  太平公主在家乐得不得了,牙齿笑得跟黄玉米似的,心说,这回终于可以关上冰箱门了。

  可惜这阿妹还是不了解阿哥,她这个阿哥不是随大流的一般人,而是属于极特殊的那一小般里的人。李旦听了法术师的话后,马上选择了一个答案:自己挪位,传位太子。

  这个弄巧成拙的结果,打死太平公主她也想不到,她满以为哥哥为了保全自己的皇位会来个丢卒保车呢。完全没料到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下可把她急坏了,新皇帝一登基,自己这个天天和他对台唱戏的姑姑还有日子过吗?所以“太平公主及其党皆力谏,以为不可”。

  但李旦态度坚定:“传德避灾,吾志决矣。”

  李旦传位这事不但把太平公主吓了一跳,也把太子李隆基吓得够呛,他听说这个消息后,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恐惧:“太子闻之,驰入见,自投于地。”

  “自投于地”这词不需要再解释了吧?可参看第三部《唐潮澎湃》中杨文幹谋反那章中太子李建成见他皇帝爸爸时的保留动作,看来当太子如果不练一点铁头功备用是不行的。

  李隆基以能甩开刘翔、博尔特一大截的冲刺速度跑到了皇阿爸那里,又是打滚又是磕头地问他爸:“未审陛下遽以大位传之,何也?”

  作为太子,他是真的害怕,觉得这事太反常了,怎么突然之间要把皇位让给自己呢?他无法心里不打鼓:难道是嫌我有政治野心?难道他看出了我内心的急不可耐?难道他是在试探我的忠心孝心?要不一个脑子没坏,平时感冒发烧都不吃感冒药的壮男怎么可能无缘无故把尊贵无比的皇位拱手送人?

  也不怪李隆基心里忐忑,这事确实太离奇了,大约除了尧舜,没有哪个皇帝这么干过,何况尧舜当时还是在早就过了应该离休的年龄才禅让皇位的,而这位老兄当时才刚过完五十岁生日。

  这李隆基其实蛮牛的,这种情况下还能“驰入见”,换做是我,肯定吓得腿都迈不起来了,松弛差不多。

  李旦明白儿子此时的心理,他安慰儿子不要怀疑自己的让位诚意:“今帝座有灾,故以授汝,转祸为福,汝何疑邪!”

  但无论怎么说,李隆基都把头摇得像机器人,不干不干我不干,这国家没您不行,您接着干。

  李旦生气了,说:“汝为孝子,何必待柩前然后即位邪!”

  柩前即位是古代皇位传承最普遍的形式,上一任皇帝死后,下一任皇帝在他的灵柩前登基即位,除此之外的其他新皇即位形式多半是非正常状态表现,或改朝换代、或抢夺皇位、或皇帝被俘或客死他乡。。。。。。

  话说到这份上,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都知道,他真是来真的。

  没办法,太平公主只能承认现实,退后一步了。她在确定无法改变李旦让位的事实后,又灵机一动,建议老皇帝退位不退权:“太平公主劝上虽传位,犹宜自总大政。”

  这个建议被李旦欣然采纳,于是他对自己和新皇帝的权力分配进行了规定:“三品以上除授及大刑政决于上皇,余皆决于皇帝。”

  这条规定一出台,就等于是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看似换了皇帝,实则啥也没换。因为按照规定,朝廷六部尚书以上的三品官任免以及其他一切重大事务的最终决定权还是控制在老皇帝李旦手上。李隆基虽然有了个陛下称呼,但却是个打个六折的陛下,地位比太子高不了多少。这好比让你当一部队司令,然后部队团长、旅长、师长你都无权任免,只能做主营长、连长、排长,那你这司令估计连团长都不怎么鸟你。

  这是把皇帝和太上皇弄错位了。皇帝历来都是一把手,二把手皇帝不叫皇帝,而太上皇的权力,应该是连二把手都比不上的,太上皇相当于现在的爵位和勋章,只是荣誉称号,如果一个国家由太上皇做主,那肯定是不正常的。

  这年八月三日,李隆基即皇帝位,第二年底改年号为开元,后世所说的开元盛世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算起。

  唐睿宗李旦成为继李渊之后唐朝第二位太上皇。五十周岁的太上皇,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像他这个年纪的时候,很多皇帝都还和皇帝很远呢,刘备五十岁时还在外面东奔西跑地到处找落脚地盘;刘邦在他这个年岁的时候,正被项羽揍得一头青包到处逃窜;他的曾祖父李渊半百年龄时,还在兢兢业业地为大隋朝到处镇压造反起义的农民军,做皇帝更是没影儿的事情,而他五十岁时却成为了皇帝的爸爸太上皇了。

  当然,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拥有实权的太上皇,后来的乾隆皇帝很可能借鉴了他的这一经验做法,在登基六十周年后把皇位让给儿子嘉庆时,还以太上皇的身份训政了好几年。从这个意义上讲,李旦是老师,李老师,爱新觉罗·弘历的老师。

  其实那时候李隆基虽然已经当了皇帝,但实质上还是个学生,老师是太上皇李旦。再说好听点,顶多算个班长,什么事都得听班主任老爸的。

  要说儿子听老子话,跟老子走,永远做老子的好孩子也属正常,媳妇都能熬成婆,儿子自然也能熬成公。等将来班主任老爸走了,儿子班长不就名正言顺地来了嘛。

  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问题复杂在此时的大唐不光有个班主任李旦,还有个女教导员太平公主。更要命的问题是该班主任对该教导员简直是言听计从,说什么依什么:“公主所请,上无不从。”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