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并不是主观的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感知新文明》(感知论.第二部)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感知并不是主观的
感知和生命同时产生,生命的本质就是感知。生命感知世界,生命和事物互动是存在本身决定的,并不是任何主观意识的结果。当然,感知体在存在中有主动感知意识和主动感知行为,但这不表示所有的感知都是有意识的和主动的,大量的并未意识到的感知不但存在,而且对感知体有很大影响。
人往往认识到主动感知的部分,对未意识到的感知信息毫不介意,唯心主义甚至否认未感知信息的存在。其实,世界及事物是整体存在于感知范围以内,无论你意识到感知到还是未意识未感知,它们都存在着;无论你怎么选择,它们仍然存在,这就是感知存在的不可分割性。这里,与唯物主义的区别是:所有事物存在于感知范围以内,它们均可以被感知,是感知为前提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所转移。
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事物:美的、好的、贵重的、稀缺的以及自己喜欢的和需要的,但是,这些选择实际上并不能剔除事物的另外一面,甚至反而加强了事物的另外一面,这就是感知的整体性所致。你选择了甜,苦的更苦;你选择了美,丑的更丑;你选择了香,臭的更臭……我们选择了需要的物质属性,不需要的物质属性却无法不被感知;我们强行的非理性地改变自然,自然的另一面会让我们吃尽苦头。
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中,人们对感知本身的无意识遭遇到一系列问题:你挑选了好的,把坏的留给他人,结果他人会把坏的负面效应无一遗漏的在你的感知中反馈给你。你分别出人的好坏,予好人以好,结果坏人把坏全展示给你的感知。我们并不知道,生活的好是我们创造的,生活的坏也是我们创造的。造了富,穷的是我们;竞争胜利,失败的是我们;选择幸运者,不幸的是我们……其中的逻辑关系一思自明。我们对事物的分别并不能隔绝感知,那条随时变化分界线更不能保护任何人,你不是此就是彼,彼此转换在瞬息之间。你可能作为竞争的优胜者,但你会同时感知到失败者的悲伤;你可能作为富有者,但也无法不感知到贫寒者的凄凉;你也许是圣贤,但无法不感知到愚昧的荒唐……感知信息无处不在,感知就是存在的整体,不容你拒绝。注意:不是因果关系,也不是辩证逻辑,更不是换位体验,任何人都不能只选择事物的某一面,而不感知到另一面。天下最公平的就是每个人的感知,任何人的感知方式都一样,感知的整体性是不可分裂的,没有人可以不感知,除非你已经死亡。
所以,对于事物的感知信息,具有不以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尽管人已经发展出若干过滤信息的方式方法,尽管人总是一厢情愿地把自己放置在主观想象的位置,但现实的发生仍然是整体的,正与负的感知信息会以不同的方式占领你,容不得你主观下去。
因此,了解了感知的客观规律,我们再做任何闭目塞听的事情是可笑的,置身于感知之外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有真正改造好事物的本质,让事物的各个方面都释放出我们需要的感知,我们的感知才有理想的结果。我们只能理性地接受感知规律,才能得到理想的感知效果。
记住这句告诫:你可能骗人骗己,但你永远无法欺骗自己的感知。 《感知新文明》(感知论.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