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氏兴冲冲地着人打扫了姚氏的屋子, 又叫庄子上的人忙活着搬家, 就耽误了四五日, 这天清晨起来, 才想叫邢嬷嬷叫了马车轿子去接姚氏, 就听见瑞萱堂的小厮一迭声地通传要见她。
裴氏理了妆出来, 责怪道:“还是这毛躁性子, 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清早起来就大呼小叫的!”
小厮上气不接下气地道:“太......太太,不好了, 真的出大事了!杭州通判遣......遣人来了,说有人命案子,要缉拿二夫人归案呢!”
裴氏的心顿时冷了半截, 半晌才缓过劲儿来, 极力平静了语气问:“什么人命案子?”
小厮道:“听说是......云秋蘅的夫家人告到了知府那里,知府大人就接了云家的状子, 还保证要公事公办!”
裴氏隐隐约约觉得这件事不寻常, 却还是要弄个明白:“咱们跟杭州知府可是有交情的!”
小厮渐渐喘匀了气, 咽了口唾沫, 道:“就是为着咱们跟知府老爷交好, 官爷们才在角门那边儿等着, 叫咱们悄悄把人交出来,别伤了罗府的脸面。”
裴氏心思一沉,随即又自我安慰起来, 云秋蘅一事的证据已然抹得干干净净, 知府大人就算公事公办,也捏不着半分证据——那还怕什么?一口咬死了云秋蘅的死是意外就是了。
官府衙门办事繁琐,单是传人过堂,听证,就淋淋漓漓地延挨了好几日,裴氏起初还惴惴地使人去打听信儿,后来过了几天,心也就慢慢地撂了下来。
云家人始终也拿不出证据,知府老爷为了显示断案慎重,迟迟不肯判,谁知裴氏才要将这件事丢开手,那边京城里却来了书信。
罗老爷信中责她治家不严,还丢人丢到了知府衙门,裴氏隔着万水千山,都仿佛能看到罗老爷气得直往上翘得胡子。
罗应之对母亲倒是客客气气,字字句句只骂姚氏不该作出丧尽天良的事来,致使罗家蒙羞,同时还附上一样东西——休书。裴氏看了信,如五雷轰顶,话都不会说了,半日,才哆嗦着灰败的嘴唇吼了一声:“叶绮——你这个贱人!”
裴氏这回是真的病了,躺在床上谁也不见,叶绮去了瑞萱堂两三回,都被挡了回来。叶绮也不计较,泰然自若地又回了洗心居。
然而,却不是每个吃了裴氏闭门羹的人都能不计较。
裴氏卧床的第四日,三叔婆就哭着骂着打上门来!
“老二家的你别当缩头乌龟!你跟我说好的绸缎庄呢!展风去临安北街接手,那里的管事竟然不让,好啊!你为了治你儿媳妇,拿着甜头叫我替你出面,事完了你就翻脸不认人了!告诉你没有那么便宜的事!”一边跳着脚,一边把裴氏在她面前说的叶绮那些坏话颠来倒去说了几遍,三叔婆长着一副高亮的喉咙,嚷嚷地一整条街都听见了,不到一天,满杭城的人就都知道了裴氏拿捏儿媳妇的事。
小寒的嬷嬷可算是见着了主子老太太的面,抽抽答答地把小寒被卫嬷嬷拘着学规矩的事说了出来,三叔婆一层气上又添一层气,一并把这笔账都算在了裴氏的头上。
裴氏忍不住了,头上系着花罗护额,长长的两条绸带垂在耳畔,出来跟三叔婆辩理,“小寒一直住在洗心居,你去找三媳妇算账,别在这里烦我!”
三叔婆狠狠地“呸”了一声,大嚷道:“旁人不知道你们家的事,我还不知道!慕之媳妇儿被你拿捏得那样,她敢找人去揉搓小寒!定是你嫌着小寒,才想出这等不要脸的毒计!”说着,趁着裴氏不妨,抬起沉香拐仗狠狠地打了裴氏好几下,裴氏背上顿觉火辣辣地痛,三叔婆是长辈,谁敢出手拦她?邢嬷嬷和几个丫头只得一面苦劝三叔婆消气停手,才好歹把裴氏从三叔婆的辣手下救出来。
要说卫嬷嬷确实名不虚传,才几日的工夫,就把小寒教导得有几分模样了,领回家去,小寒的娘见了,心中也是纳罕,待问明了情由,不得不佩服宫中嬷嬷的手段。小寒的娘是个明白人,没过多久就给她找了所闺学,送到学堂去了,从此再不叫三叔婆带,这都是后话了。
这事到这儿还不算完,崔次辅的门生故旧遍布天下,不知是谁把这事隔着几千里传到了崔次辅的耳朵里,崔名亚虽说十几年来对外甥女的关心有限,然而涉及面子的事,可是绝不含糊。转眼就回家把刘氏劈头盖脸的训了一通,刘氏也深恨裴氏不知所谓,倒连累得她躺着中枪,转眼就跑到逸琴的小姑子——永泰公主那里诉苦,永泰公主看在亲戚面上,总要帮这个忙,转眼就派了身边的一位女官南下杭城,那女官转眼......就转到裴氏的眼前,教训她来了。
别看刘氏在崔府那一亩三分地被丈夫教训地灰头土脸的,拿到外头去,怎么说也是堂堂朝廷诰命,正三品的淑人,来的又是宫中女官,往裴氏跟前一站,就是钦差啊!
女官赏了裴氏一顿狗血淋头,附赠了二十下手板子,裴氏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这回把脸都丢尽了。
叶绮备了厚礼谢了柏夫人。
因着烦扰了卫嬷嬷几日,临走给她带了十几个包袱,装满了各色名贵衣料,金玉首饰,还要亲自送卫嬷嬷出府。
卫嬷嬷笑道:“夫人快留步吧,老奴在宫里不过是听人使唤的奴才,受了夫人这些礼物,已是过分了,哪敢劳夫人亲送!”
叶绮笑道:“嬷嬷在宫里备受敬重,我们这点子礼又算得了什么?”
卫嬷嬷颔首道:“不愧是崔次辅家教出来的姑娘!礼数周全,长得还这般美貌!”
叶绮执着绢子按了按鬓边的宫制堆纱玉兰花,笑道:“嬷嬷谬赞了,且不说礼数自是比不了宫廷,就是容貌,嬷嬷在宫里一日见过的沉鱼落雁,比我们一辈子见得还多!”
卫嬷嬷笑道:“宫里的美人儿是不少,不过——夫人也不差,夫人的美貌,倒能与......”卫嬷嬷忽然住了口,她在宫廷谨言慎行地活了几十年,已经习惯了话到嘴边留三分,且心思转得极快,旋即笑道,“能与宫里的小主相比了!”
叶绮笑道:“岂敢?”
卫嬷嬷佯作不经意的又看了叶绮一眼,这双眉眼与永泰公主......她含笑沉默,背地议论主子,可是犯大忌讳的,那年纯贵人无意中说错话,说三春社的一个名角长得像韦贵妃,转天就被贵妃娘娘寻畔赏了一顿板子,半年都不能下床,就因此失了宠。
江南的春日熏人欲醉,叶绮与罗慕之相携走过白堤,跨过锦带桥,向白堤尽头的孤山走去。
“十锦塘果然名不虚传,重重的杨柳碧桃,把春色都占尽了。”叶绮贪婪地呼吸着煦暖春光中特有的蓬勃气息,浓浓的香气氤氲在软溶溶的温风里,吹在她的脖子里,酥酥的,痒痒的。
“你喜欢出门,以后我常常带你出来就是了!”罗慕之与叶绮相视而笑,她现在过的日子,真是逍遥极了,不用请安,不用伺候婆婆,想什么时候出门就什么时候出门,这样的幸福大概就只有公主能与她相比了——然而生活在森严宫禁里的公主,也未必能有这般幸福。若是舅母知道她过得这样好,一定会气歪了鼻子。
“‘乱花渐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乐天的诗,是骑在马背上吟出来的吧,下回再来我也要在这里骑马。”叶绮笑道。
“哪里用的着等下回?一会儿闰徵来了,我叫他现去买两匹来!你喜欢什么颜色的马,辔头是用金丝缠玉的,还是用银丝绞青绳的?”罗慕之说话的的口气,好像天上的星星,也是一抬手就能捞到。
“等下回吧——快要走到孤山了,难不成为着骑马倒回去再走一遭?”叶绮很兴奋,小脸红扑扑的。
罗慕之这才想起叶绮不大出门,方才走过这长长一条白堤,怕是累了,抽出她塞在偏襟里的挑银丝绢子,替她拭汗,从额角一路拭到脖子里,看着半湿的绢子,皱皱眉毛道:“琢言已经在八角亭熬好了酸梅汤,去喝一碗解解暑。”
叶绮笑着点点头,两人就手牵手向八角亭走去。
罗慕之想着叶绮一路走过来必定口渴,早就安排了琢言做好酸梅汤等着,等叶绮进了亭子一看,果然都已经放凉了,罗慕之端起一碗来喝了一口,道:“再加两块冰糖。”
琢言道:“三爷不是不爱吃甜的么?”
“蠢才!”罗慕之笑道,“这么酸的东西夫人怎么入口?”
琢言笑着去加冰糖了,其实叶绮渴得很,哪还管什么酸的甜的,只觉得琢言熬的酸梅汤清凉可口,一碗一碗只是喝不够。
罗慕之却不许她再喝了,从她手里抢过碗来:“这是个收敛的东西,不可多喝,你要还口渴,用些龙井茶吧!”接着就有上好的明前茶和几碟精致的小点心端上来,叶绮看时,一碟是桃花糯米糖糕,一碟是杏子酥,都是叶绮先时教她们做的,还有一碟云片糕,乳白细腻,最后这碟叶绮却不大认得,绛红色油亮亮的,还透着一股鸭肉的香气。
叶绮问:“这是什么?”
罗慕之拈了一块嚼了,道:“这是酱鸭,跟京里的鸭子不一样,是当零食吃的。”叶绮吃了一块,果然甜美可口。琢玉和依兰、剑兰为了做出这些新鲜的点心,让叶绮边赏景边享用,天不亮就带着丫头来到孤山脚下支风炉子了。
罗慕之道:“还有糖蒸酥酪和虾饺,你吃不吃?”
叶绮摇头道:“不吃了,你不是说,要带我去吃好吃的东西么?”她穿着浅绿色香云纱的对襟春衫,柳黄百褶裙,如杨柳轻匀。
罗慕之就从怀里掏出一把金瓜子,赏给琢言,道:“你们做得极好,拿这些去附近转着玩玩吧,可不许走远了。”
琢言笑得眉眼都弯了,抓着赏钱去找琢玉她们商量买什么东西去。
叶绮想到还有一场饕餮,点心再美味,也不肯多吃了。与罗慕之天涯海角地闲聊着,笑语暄然中,不觉时光流逝。
闰徵穿着一身浅蓝葛布衫袍走过来了,向罗慕之和叶绮打了个躬,拿出手里的一沓单子票据,禀道:“这是几位铺子并田庄的管事送来的,请三爷过目。”
罗慕之翻了一回,有几张写得比狂草还难认,几张认得出来的,也不明白上头说的什么,就皱眉道:“我哪里懂这些?叫他们看着办去吧!”
密密麻麻的数字犹如紧箍咒,把罗慕之的一腔欢喜化作了烦闷。
喜欢绮罗丛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绮罗丛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