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平王连嫡亲骨肉都能舍下,继妻,一旦威胁到他自身的声名富贵,舍弃起来也是毫不容情,他毕竟也是王爵,手上要钱有钱,要用人也知道从哪里下手,买通大牢的禁婆,一根绳子,做成了华氏畏罪自杀的场面。
华氏死讯传出,平王倒还狠哭了一场,亲自到大牢将华氏尸身接走,对着人又叹:“华氏性子虽然跋扈些,倒也一贯是个懂事知礼的的,哪里想到她会糊涂若此呢?”说了又抚尸哭几声,“你只管放下去,阿琪我自会看顾,不叫他受委屈。”
他这些话,心底良善些的,倒要同情,颇觉得华氏一届女流,哪能狠心若此?只怕当中有了不得的误会,下人衔恨诬告也不是没有前例的。又有自以为知道些内情的,却冷笑道:想那高瑛也是平王亲子,若真是华氏所为,平王不恨她入骨已是有情,哪里还能当她是冤枉的呢?可别忘了,做主的是晋王!晋王是哪个,可别忘了齐王坠马摔断了脖子,嫡母方皇后因赵王之死“畏罪自尽”,今上也因此沉疴不起,倒是他,从前不大显,这连串变故后,就叫他监国了!
是以,暗底下流言纷纷,都觉得其中有晋王的影子,有这个想头的,大臣们倒是不多,在宗室里却是不少人信它。至于晋王“除掉”齐王是为着储位,还算事出有因,可害平王这么个闲王的长子对他来说全无好处的事,竟叫那些宗室们忽略了,这也是晋王平素做人寡恩冷淡,素行不良的结果。
更何况,平王死了一妻一子,他不说是自家谋取华氏在前,偏纵华氏母子在中,纵容华氏为恶在后,反怪起晋王来。只说阿琪阿瑛,都是正室嫡出,哪个做世子,哪个为将军又有什么关系?!若不是晋王刻薄,不肯叫阿琪做世子,他又何必叫阿瑛冒险?若是啊琪一早做了世子,华氏又何必要害阿瑛?如今他家破人亡,这位弑母杀兄的恶贼倒还监国呢?是以平王在背后推波助澜。
只平王挑唆倒也会找弱点,并不怎么说自家委屈,倒是先从现在的外头的局势下手,只说晋王监国不利:“瞧瞧外头,那个高畅可又夺了两城了,再这样下去,早晚兵临城下,想来魏国公在他们父子手上吃了那些委屈,不扯起反旗已是有良心了,难道还指望他回兵勤王吗?而镇国公傅廷芳,也叫四处的反叛们绊着手脚,分不开身呢。”
这话,宗室们几乎好说句人人赞同。从前天兴帝作弄蒋璋时,宗室们就有劝过的,拿的还是大义,无如天兴帝左性,只是不听。如今再看晋王,比他父皇只有更不如的,他们父子几乎可以说是把蒋璋得罪死了的,也怪不得蒋璋忽然放高畅过来。一旦城破,他天兴帝父子们死就死了,到时大臣军民们大约还无事,他们这些支持天兴帝的宗室会得怎么样,可说不好呢,毕竟那位与天兴帝可有杀父之仇!
平王是苦主,平日虽然没什么建树,可也没什么恶行,是以讨厌他的人倒是不多,再看他也着实的可怜,倒也同情他,叫他絮絮叨叨说着,倒有不少宗室心动起来:既然那高畅打的是悯太子旗号,若是平顺得了天下,就是为着他自家的名正言顺都得善待宗室。他们又何苦同他做对呢?
只不过,不与高畅做对,也不过是保住昔日富贵罢了,若是想再进一步,在人前风光,可得另有建树才是,而对新朝的建树莫过于献城!可献城也有讲究,毫无缘由地开城投降,倒似叛逆了,高畅要收拾他们,就有名正言顺的罪名,需得有个名正言顺的借口才好。
什么借口呢?
这时,真就有人出了可以光明正大将晋王拿下,迎康王高畅进城的主意,那便是将齐王与赵王之薨都扣死在晋王头上,而方皇后之所以自焚,实在是为着控诉晋王的倒行逆施;而天兴帝之病也是因为晓得自家儿子灭绝人伦,这才气倒,前头甚个废黜方皇后,甚个令晋王监国,全是晋王矫诏!
若是这些罪名属实,晋王倒真是人人得而诛之,宗室们真将他拿下献于打着悯太子遗腹旗号的康王高畅不光是名正言顺,还是声张正义。更有一桩,这事若是坐做成了,高畅受降,他们个个都是有功之臣,高畅还能自毁根基,替晋王昭雪吗?可别忘了,他起兵,啊,不是,起义的理由是甚。
一时间,宗室里动心的人极多,更把异样的眼光去看平王。
你道说话的人是哪个?便是平王与华氏之子高琪。
高琪从前也是平王嫡子,还是他心爱的继妃所生,自落地起宝爱就超脱诸子之上,就连他长兄高瑛都得退一射之地。只是因着平王与华氏明晃晃的宠爱,也为高琪招了许多嫉妒,虽不至于暗害他,可背地里酸言酸语少不了。待得华氏因谋害继子被废,高琪立时失了嫡子身份,便叫从前嫉妒仰望他的那些庶出兄长们得意,种种嘲笑贬鄙,甚至还有动手的。
这些还罢了,顶叫高琪心寒的是从前拿他当做掌上珍宝看待的平王竟也反转脸皮,拿华氏带累平王府失了颜面来教训高琪,声色俱厉地要他改了从前骄傲脾气,小心做人,不要再给平王府丢脸云云。
高琪从前虽然骄纵,其实倒是个聪明的,又秉承了平王与华氏的狠辣狡猾,竟就叫他想到抛出晋王以为自家博富贵的狠计来,以至于宗室里人心浮动。至于平王看见高琪机敏果决,倒又翻转脸皮,又把高琪看做他最心爱的孩子,又是另一番说话了。
可这计虽然妙,可真做起来,还是很有些为难处,哪个去见高畅游说是一难;将高畅说服又是一难;怎么拿出晋王的罪证来也是一难;安抚住京中群臣是一难;不能走漏消息叫还忠于天兴帝父子们的将领们回师勤王也是一难,相比下,只要宗室们合力,反而是拿下晋王最为容易。
说服高畅,倒是有人自个儿站了出来,这人还不是宗室,也不是甚个勋贵大臣,却是宫中不怎么起眼的一个太监首领,名字唤做王念恩,这个念恩的名字是入宫数年后自家改的,改名前,他叫做王四郎。
大梁朝宫中的太监无非是两个来路,一个是家贫无以为继,不得不舍了亲生骨肉入宫来搏活路的;一个便是罪人入宫了。无论哪种,从实情论,朝廷对他们都算不上有恩,如何王四郎倒要叫念恩?
喜欢御极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御极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