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还有个前情,却是王四郎出身贫困至极,他家原有十亩薄田,不想自他爹娘成婚后,先是两个老人先后得病,看病吃药花钱如流水一般,先就将家里存银花用干净,病死之后,安葬又要银子,不得不将田卖掉几亩。这时,王四郎上头已有三个兄长,两个姐姐,下头又有一弟一妹,再连上王四郎爹娘,一家已有十口人,只靠着几亩薄田,怎么填得抱,不得不给富户做佃农。
可哪里晓得人不走运起来,可以说喝口凉水都能呛着。王家做佃户的第二年春天,春雨连绵不绝,虽然没泛滥成灾,可也将田里的稻谷都浸坏了,这一年几乎好说颗粒无收,已欠了富户一年的租子。到次年,偏又干旱,虽然不曾绝收,可打上来的谷子瘦小干瘪,连浆也没灌足,富户自然不能要,这年租子又交不上。
两年租子一欠,王四郎 爹娘只以为富户是要收田的了,不想拿富户倒是容情,只说若是王家肯将他家三娘与他做妾,便免了这两年的租,地也还叫他们种下去。
那富户年纪比王四郎的爹还大些,可王三娘翻过年也才十二岁,连着身条也没抽呢,王四郎的爹娘怎么肯答应,回绝得干干净净。富户恼羞成怒,勒逼着王家把原先几亩薄田抵了租子,又将他们全家赶出。这期间王礼长兄与来赶他们的家丁动上了手,叫家丁们敲断了腿。
可怜王家连容身的屋子也没了,偏有十口人要吃饭,又有个病人要吃药,钱从哪里来?王四郎爹娘愁肠百结。偏是这时,天兴帝践祚,先是大赦天下,而后又征太监使用,一朝录用,就给五两银子安家。
五两银子对这时的王家来说已是巨款,可王四郎上头的兄长年纪也超了些,都快成年了,怕捱不过那一刀,倒是五郎合适、年纪且小,身子也算得上结实,许还能捱得过。
王四郎父母便 欲舍出幼子来,还是王四郎怜悯幼弟,毛遂自荐,替下了王五郎。
一刀之痛之苦自是避不开,好在王四郎年纪虽大些,身子倒健壮,也叫他熬了过来,之后便是受教导训练,之后便是进宫。
刚进宫时王四郎也不过是个粗使太监,做些抬水洒扫的差事,虽然辛苦,倒有饱饭吃,每月还有些俸银,因他身在宫中有吃有穿,没处花销,倒存了下来,一年下来,也攒了数两银子,正预备托人带回家,却接着噩耗,倒是从前那个富户尤不死心,设下骗局,哄得他家二郎入了赌局,不独将他留下的安家银输光,还倒欠了十二两银子,富户便来抬人,硬生生将王三娘抢走。
可怜王三娘这一去,没几天就被一卷芦席卷了扔出来,抬回家就死了。她爹娘与她擦洗时才发现,三娘周身没一块好皮肤,,却是三娘不肯叫富户近身,叫富户命人打得只剩一口光,之后不给治伤不说,连着吃食也不给一口。将将十三岁,花骨朵一般的小娘子就这么没了。
在三娘被富户抢走时,王二郎就知道上当,正是愧悔无及的时候,再见幼妹惨死,顿时发狂,拎着柴刀要寻富户拼命。可怜他孤身一人,虽然有把子力气,又怎么敌得过富户护院成群,竟是被活活打死,还扣上了一个“输了银子不忿,持刀行凶”的罪名,真可说,死也白死。王母听说,一头栽在地上,当时气绝。王父接连死了妻儿,他也是望五十的人了,一样躺倒,从此不过比死人多口气罢了。这等惨剧,乡里无人不知,都觉得王家十分可怜,只是碍着富户与当地县官有亲,谁也不敢出这个头抱不平,能在暗地往王家送些吃食照顾一二,已经算是有情了。
也是那富户作恶多端合该有报应,就在王父奄奄一息时,王四郎托人捎带的银两与信件也到了。这才有或是抚慰,或是陪哭,陆续有人冒头。其中还有几个富户欺压没处讲理的乡亲因此心生希望:王家四郎在宫里当差呢,随时见着得皇帝与娘娘们,他们说一句半句的,就是县尊也艺遵从不是?所以公推了个念过几年书的老童生执笔,把王家惨状写下,想法递到王四郎手上。
王四郎进宫做太监是一面为家人能多条活路,听见不到一年竟是家破人亡,仿佛晴天霹雳一样,又恨自己不能出宫报仇,无奈下只能躲在僻静处哭得声哽气噎,极伤心的时候还用头撞墙,不想竟就叫人听见,也是那人要表功,特地回到方皇后跟前。
说起来,大梁朝后宫有规矩,内侍宫娥不好哭的,王四郎这样,少不得杖刑之后撵出去。那时的方皇后才正位中宫不久,正是施恩的时候,听见王四郎故事,便道:“内侍宫人当差前哪个没学过规矩呢?哭成这样,怕不是有什么难申的冤屈。”便使大长秋去问,王四郎因此得了个诉说冤屈的时机,
方皇后正经的名门贵女,虽然也经过一场夺嫡风波,可这样惨绝人寰的故事还真是头一回听说,不禁心生怜悯,不独不降罪,反赏了王四郎一百两银子,许他送回家去安置老父,也正是得了这笔银子,王四郎之父才保住一条性命。
又说,因为王四郎送来这笔银子,叫从前对富户颇多回护的当地县官知府以为他在宫中得意,心生畏惧,一意自保,左右那富户平日里作恶多端,随手就是罪名,收拾起来毫不费力。又怕富户狗急跳墙,说出甚不该说的,便做成富户作恶太多,没熬到定罪,就在县大牢里被冤魂索命而死的局面,也算是间接为王四郎报了仇。而富户一死,他那些妻妾做了鸟兽散不说还将他的家产瓜分的一干二净,而富户的独子将将七八岁,却没人理会,从前的小郎君一夜间落魄成了乞儿,起先还有人在县城里瞧见,后头就没了影踪,人都说这是富户的报应,这是后话,表过不提。
再说得着富户身死家破的消息,王四郎感念方皇后恩德,这才改名念恩。王念恩虽然知恩记恩,却不是会钻营的人,这些年才勉强爬到首领太监的位置上。说方皇后害死赵王,王念恩是头一个不肯信的,待得方皇后自焚,王念恩更是深为愧疚,只恨自家无能,不能为方皇后雪冤报仇。待得听说方皇后之死与晋王有涉便一直有意为她报仇。
也是王念恩命里合该有这一难,“换皇帝”这种以下克上,一旦事败,吵架灭族的事,原该十分隐秘的,不知怎地,就叫个洒扫上的小太监听着了。这小太监也是,听着这样要命的消息,难道不该立时去回晋王,或是晋王妃,哪怕是宋妃都好,偏来告诉了他的首领太监王念恩。
王念恩听了,晓得这是为方皇后报仇的机缘,是以先用话哄住了小太监,只说必将他引荐给贵人,又吓他说:“若是叫第二个知道,功劳可不是你一个的了。”小太监将将进宫一年都不足呢,哪里晓得王念恩动了杀机,还说:“您放心,再没第二个人知道的。”王念恩放了心,为了不走漏消息,咬牙一根绳子将小太监勒死,尸体扔进一口枯井,自家指着一事出宫,亲自去见宗正,毛遂自荐。
他这一露头,把涉事的诸宗室吓得魂飞魄散,几乎就要杀人灭口。不想王念恩也不讨饶,只哭说:“奴婢死不足惜,只恨不能上报殿下天恩。”正是这一句,救了他自家的性命,
王念恩的履历略留心些就能打听个清清楚楚,有多情的倒还叹句:“竟有此孤胆忠心耿介之臣。”且除了他,竟真的无人可用,晋王多疑,谁敢贸然用自家的人呢?,只愁他为人过于诚恳怕说不动高畅。
喜欢御极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御极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