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归去难
上庸城外黄土滚滚,很快就听到了战马如同雷震的马蹄声以及呼啸的嘶鸣声。只见曹丕率领着魏国的兵马匆匆奔袭过来,在城楼上望见了这般景象的蜀军,忙派人去向城中的孟达和刘封通报。
上庸城内,孟达神情惶急:“曹军真的来了?”
“回太守,曹军正往上庸城而来,不消片刻便会到城下。”那兵士禀报道。
“有多少人?”孟达问道。
那兵士想了想,说道:“至少有二十万大军。”
“再报再探!”孟达命令道。
“是!”那兵士连忙退了出去。
房间里孟达来回地踱步,想不到在曹操刚死的时候,曹丕第一想到不是给父亲料理丧事,却是兴兵讨伐。面对着大兵压境,孟达还毫无准备,他不由得慌乱,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
孟达停下脚步,皱着眉头望向自己的副将:“这个时候曹军来犯,打我一个措手不及,我们该怎么办?”
副将也同孟达一样没料到,建议道:“快去禀报大王才好!”早在刘备同曹操的汉中争夺战中,刘备夺取汉中,自封为汉中王了。
孟达略带犹豫,因为之前关羽之死,他也曾见死不肯去支援,这次遇到这样的险境,刘备恐怕还在对他怨恨在心。孟达叹了一口气,说道:“也罢,我这就派人去请大王支援!”
不一会儿,刘封也过来了。紧张不安的气氛游走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孟达问刘封:“据前方探子来报,这次曹军来势汹汹,大概有二十万人之多。副大统领,我们在上庸的兵马还有多少人?”
“不到三万人。”刘封回答。
孟达听了,心中不由一紧:“曹军这次是有备而来,而且我们和他们的兵力如此悬殊,这……副大统领觉得我们该如何对付曹军?”
刘封轻蔑地看向他:“你害怕了?”
孟达忍住心里的气,缓缓地说道:“副大统领,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和他们硬碰硬是绝对不可行的,我想我们不如退出上庸城,再从长计议。”
“太守说得对。”站在一边的几个副将也都赞同,说道,“我们和曹军正面对抗,这与以卵击石无异。”
刘封听了不由眉头紧皱。
孟达看向刘封,又问他:“刘副将,你以为呢?”
“我反对退出上庸!”刘封横眉。
孟达掀了掀眉毛:“刘副将,你反对?你为什么反对?”
刘封冷哼了一声,并不看孟达:“上庸是我们好不容易打下来的,为了上庸,我们损失了多少兵力,又为了能在上庸站住脚跟,我们又投入进去了多少心思?曹军一来,我们就逃跑,我们如何跟汉王交待,别忘了关羽之死……”他说到这里,眼神不禁忧伤了起来,“我们得了上庸又轻率地放弃了上庸,汉王该如何想?”
刘封的这番说辞,说的孟达心中惊惧不已,退出上庸,非但不能将功补过,刘备更可能以此来处置他不救关羽之过,不退出上庸的话,曹军来此,他也是死路一条。
“这……”孟达不知道该如何办了,他询问似的目光看向厅堂中的每一个人,可是整个厅堂里安静了下来,原本支持孟达退出上庸的那些人都相互看了一样,然后低下了头,默然不语。
孟达沉思了半晌,问道:“上庸是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得来的,又是汉中的门户,于公于私,我们确实不该退出去。但是,曹军现在显然是要来攻打我们,刘副将,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我已经派人前去益州跟汉王求援了。”刘封说道。
“可是……”孟达欲言又止。是他们坐看关羽被抓不管的,不知道刘备会不会因为嫉恨他们也不管他们。
“你放心吧。”刘封说道,“汉王是仁德的人。”他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似乎他已经看到刘备的援军到来了。
不久之后,曹丕果然兵临城下了,摆开了阵势,一层又一层地包围了上庸城。曹丕向着曹彰点点头,曹彰一扬手,顿时战鼓被雷响了,他们决定攻城。
孟达和刘封站在城楼上,居高临下的望去,只见曹军威风凛凛地,全身皆披着缟素,他们知道这是因为曹操刚刚死掉了,他们在为曹操戴孝。
孟达心中更是惧怕,他对刘封说道:“哀兵必胜,不知道我们会不会撑到汉王的援兵到来的那一天。”
刘封一听,大笑起来。
孟达问道:“刘副将,你笑什么?”
“你别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曹丕以为我是吓大的吗?他就错了,汉王的援军就是没有及时来到,我也会把他打得落花流水!”刘封不屑地说道。说罢,刘封从容地安排兵士们紧守城门。
孟达下了城楼,在自己的房间里来回的踱步,思索着自己到底该怎么做,忽然想到了什么,他到桌案上“刷刷”写了一封书信,招手派人将这封书信交出去。
甄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宣读了诏书,又代替卞夫人将重新立曹彰为魏王的事情讲了出来,众人初听之时虽然感到惊讶,但在丁仪出来之后便都不再说什么了。
晚上的时候,孟达还在思索着,只不过这个时候的心情轻松了不少。他饮下一口茶之后,这时一名兵士匆匆进来,正是他派去捎信的人。他行礼道:“参见太守!”
孟达停下脚步,急忙上前将他扶起来,急忙问道:“见到了魏王没有?”
“见到了。”
“好,太好了!”孟达的脸上掠过一丝欣喜,“他对我的想法怎么看?”
“这是魏王让卑职带来的书信。”兵士从怀里掏出来一封书信来递给孟达。
孟达忙接过来,将布帛展开一看:“大统领诚心来归,我当以诚心相候。拂晓时,一通战鼓之后当来归降。”
他看罢,不由得一阵惊喜,看完之后,还兴奋地将布帛用烛火点燃烧掉。他对兵士说道:“明天拂晓,你们都随我出战!知道吗?”
“是!是!”兵士也欣慰的笑了。
第二天拂晓,曹军仍在城下叫骂,刘封封闭城门,时刻注视着曹军的东向。战鼓雷响之后,孟达正要向刘封发难,却听见旁边的人在惊叹。
那人大声说道:“大统领,太守,曹军在撤军!”
孟达和刘封一听,连忙向城楼下望去,曹军果然在井然有序的撤退。
“发生了什么事?”刘封大惑不解。
“我不懂……”孟达更是困惑不解。
曹丕望着上庸城楼,心中遗憾不已。他本已经和孟达里应外合除掉刘封,便会很轻松地拿下上庸,继而拿下上庸三郡,一切准备就绪,哪成想,正要战鼓之后等待孟达的人打开城门的时候,从邺城来的消息也传到了。
丁仪挟持邺城中的家眷想要改立魏王,不仅卞夫人在他的手上,连他府中的一众姬妾也都是在他的手上。
邺城是他们曹氏的大本营,不知道在这个地方投入了多少心力,一旦动荡不安,那他们曹氏这多年打下来的地方有可能会趁此起来作乱,因为这些地盘本来就不太平。许都、乌桓、代郡、青州、徐州……邺城之事十万火急,曹丕的心中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两相权衡之下,曹丕只好起程回邺城。曹丕日夜兼程,终于在第三天的晨光熹微之中来到了邺城城下,丁仪身穿盔甲站立于城楼之上。
“丁仪!”曹丕在城楼下大骂。
丁仪看着他,明知故问地说道:“曹丕?你来干什么?”
“丁仪,你这个贼子,如果此时投降,我还可以饶你一条命!”曹丕骑着马在城楼下盘桓。
“那咱们就看看,是我饶你,还是你饶我!”丁仪嘿嘿一笑,然后下令让城楼上的士兵弯弓搭箭,又命另外一群兵士将一些人给押了上来。
此刻,城楼下的曹军都重新见到了自己阔别了多日的亲人,曹丕在丁仪押来的那一群人中发现了玳瑁和曹叡。
曹丕心中一跳。
他看到众人中站着的玳瑁,他看见她也正在城楼上寻找着自己的身影。
四目相对,两个人静静的点了点头。
然后,曹丕便看见了丁仪横亘在玳瑁的面前,丁仪捋着胡须,左眼睛上遮着一块黑布,右眼睛死死地盯着曹丕,那神情就像是要杀人一样。
曹彰上前道:“丁仪,阿翁已经把玺绶和相国印交给了二哥,他就是我们新的魏王。”
“可是,先魏王夫人留有魏王的遗诏是要把魏王之位传给你的,三公子。”丁仪说道,“你难道不想做魏王吗?”
曹彰皱着眉头说道:“阿翁已经把魏王之位传给二哥了……”
曹真在城楼之下破口大骂:“丁仪,你这所作所为形同叛逆。你难道就不关心你那丁氏一族的生死吗?”
丁仪没有说话,只是淡淡地笑着,就是考虑到了丁氏一族的生死他才要铤而走险的。
玳瑁乍见曹丕,又惊又喜之情自然难以言表:“曹丕!”
“玳瑁!”曹丕亦在城楼下唤她的名字。
玳瑁高兴起来:“子桓!”
曹丕在城楼下笑嘻嘻的回应:“女王!”
玳瑁歪头一笑:“我的夫君!”
曹丕看着她,旁若无人:“我的夫人!”
玳瑁还想再说些什么,丁仪已经不耐烦地打断了他们,他对曹丕说道:“你束手就擒,我就放了他们。”
玳瑁却一字一句地说道:“曹丕,我这一生人都是你的。为了你,我会尽力逃出去,就算是不幸被杀死我也不后悔,只要你不把我当成负担。”
曹丕看着玳瑁的一双黑色的眼睛,坚定地说道:“不,我绝对不能让你死!”他望向丁仪,说道,“你现在放了她,我会饶你和你的家人一条命,如果你执意不肯的话,等我破城之后,你知道你该面临着什么样的惩罚!”
丁仪闻言,知道玳瑁这个筹码是威胁不到他了,可是杀了玳瑁,看他对她宠爱的模样,反倒会引起他更大的愤怒,得到更为猛烈的进攻。
人往往投鼠忌器,被所爱囿住脚步,如今所爱对于曹丕而言却是保护玳瑁的一种的方法,当然这也是因为丁仪是个聪明人。
丁仪另生一计,招了招手,有更多的女眷被押了上来。
这一回引起了城楼下兵士们的骚乱,因为那城楼上的女眷们大部分是他们的家人。
“夫人!”
“哥哥!”
“阿翁!”
“阿母!”
“姐姐!”
“弟弟!”
……一时间邺城城楼城下热闹哄哄的,俨然成了一个认亲大会。
丁仪的目光从曹丕的身上转移到了军队的身上,他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如果你们不怕你们的家人死在这里,就听曹丕这王八蛋的话往邺城里攻,我保证当你们把你们的长戈扬起来的时候,你们家人的脑袋就立即落下来了。”
“好啊,那我们就看看是谁的脑袋先落下来。”曹丕冷笑一声,打马上前。
丁仪怒喝道:“弓箭手给我准备放箭!”
兵士们听令,很快地摆开阵势,瞄准城楼下的众人。
可是,根本用不着他们出击,当曹丕命令全军出击的时候,各将领们都在踌躇观望,特别是夏侯尚根本不敢上前,他的爱妾就在城楼之上。曹丕见是如此,又是脑又是怒,连忙命令三军:“撤!都给我往后撤!”
众人跟着退到邺城的郊外,他们在一片树林的前边安营扎寨,商量对策。商量来商量去,总是商量不出一个可行的办法,因为他这里但凡是一个有名姓的将领,他们的都有一个或两个的家人被丁仪控制着,而且丁仪所率领的兵士也有和曹丕的那些兵士有沾亲带故的,一旦打起来,自己人打自己人,后果不堪设想。
喜欢皇后当年是大龄婢女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皇后当年是大龄婢女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