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明好伴读》

大明好伴读_分节阅读_第56节

《大明好伴读》 张六阳 4482 2021-05-02 12:55

  D-三名后,便带着誊录下来的,以及糊着名的原卷去了暖阁。

  一进暖阁,行礼之后,便满脸的兴奋的道“陛下,阅卷已完毕了,这乃前几名的,请陛下定会元。”

  李东阳的兴奋直接证明这场春闱考生的质量还不错。

  李东阳的兴奋让弘治皇帝因鬻题之事阴霾的心情也开始好了起来。

  “是吗?来,拿来,朕瞧瞧!”

  李东阳把手中的一摞考卷放到了弘治皇帝的御案之上,道“陛下瞧这篇。”

  弘治皇帝拿起誊录的考卷,一字一行读了起来。

  富民强国

  翻了好几次,才终于把一篇策论诵读完毕。

  “不错,只是这一篇策论当的起他人三篇了吧?这策论是出自何人之人,不会是谢至那小子的吧?”

  李东阳扯起一道笑容,笑嘻嘻的把原卷递到了弘治皇帝面前,道“这文章在一众考官推举之下脱颖而出后,臣便拿了原卷。”

  谢至的字迹,无论是李东阳还是弘治皇帝都认识。

  那原卷展露在弘治皇帝面前后,他便诧异问道“还真是谢至那小子的?”

  李东阳把其他两份拿了过去,道“陛下,先瞧瞧这两份,这三份乃是此番春闱中最为突出的,陛下瞧过之后,从中定下会元人选后再拆开。”

  弘治皇帝依李东阳之言,瞧了那两篇文章后,道“嗯,这个也不错,引经据典突出。”

  在瞧了三篇之后,弘治皇帝终于还是忍不住好奇心,拆开了那个以富民强国为题的考卷。

  “还真是谢至那小子,就说嘛,也就只有他能把策论写成这般另类。”

  ps让我哭几分钟,爆更果然掉均订

  。

  第106章 连中两元

  拆开糊名之处,确定了谢至的名字后,李东阳便问道“陛下,会元人选?”

  弘治皇帝倒也并未过多思考,直言道“就定了谢至吧,他这篇策论倒也能当得起这个会元了。”

  确定了会元人选后,弘治皇帝又拆开了李东阳带来的另外两份考卷。

  两个陌生的名字显露了出来。

  一个名为许仁,另一个名为邓明。

  弘治皇帝对两份考卷斟酌了一下,道“许仁这份老练些定为第二名吧,邓明的这份就定个第三吧。”

  能参加到会试的策论,已是颇为优秀的,该避讳的字眼也都避讳了,小毛病完全是找不出来了。

  评选好坏的关键那就得看主考的好恶了。

  确定了前三名排名后,弘治皇帝便问道“唐寅,徐经二人可在录取之列?”

  弄出如此之事,他们三人自是不可能再被录取了。

  李东阳回道“臣拿来头名后便来面见陛下了,贡院的考官还在拆名排列,片刻功夫应当就能有结果了。”

  李东阳看到好的文章也是等不及最后的结果了,便来见了弘治皇帝。

  对李东阳的,弘治皇帝并未多说,淡然道“先定下排名,看看他二人是否在录取之列吧,若是不在,直接张榜,若是在”

  停顿了一下,弘治皇帝问道“李卿,依你之见呢?”

  李东阳回道“臣之见,若是在的话却也是不可再留了,此事影响甚大,不仅于士子之间,由于华昶的那道奏折,在朝臣之中也颇有影响,想要息事宁人并不是那般容易的,也只能是委屈了他二人了。”

  弘治皇帝脸色有些黑,回道“若此事仅是传言,倒也容易解决,关键在于,唐寅,徐经二人着实是去拜会过程敏政的,这本就于礼法不合,也只能如此了,若唐寅,徐经二人在录取之列,那便刷下去吧,先行放榜,如何处置此事,之后再行商议。”

  放榜时间那是早就定好的,自是不能晚了的。

  李东阳从暖阁回了贡院后,士子的排名皆已定好了,有书吏正在一张大红纸之上抄写着排名。

  李东阳从一大堆录取的考卷之中翻找良久,并未找到唐寅和徐经的名字,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们二人若是从一开始便没被录取倒也是个好事。

  若是明明能被录取,却因这个事情被刷下去也就太可惜了。

  “李公,后面的三十名已书写完毕。”

  有书吏汇报后,李东阳又把排名核对了一番后,才道“好,先去张贴吧。”

  张贴之事有差役负责,自是不需书吏亲自动手的。

  放榜的日子,贡院门口早就已经是挤了不少士子了。

  排在最后三十名的张贴出去后,陆续有几个士子高呼,“中了,中了”

  排在最后的,能够高中才会更为兴奋。

  这些人平日便是中等,甚至是下游水平,高中几率并不是很大,能够高中侥幸占了一大部分,自是激动不已。

  谢至并未亲自去看榜,而是把此事交于了张永。

  谢至对自己写的策论还是很有信心的,即便拿不了会元,至少也是能够名列前茅的。

  张永挤在一群士子中间,在那一排排名字以及籍贯之前瞧着符合谢至的。

  最后一张榜单中没找到谢至的名字,第二张榜单中依旧没有

  不仅第二张榜单中没有,第三张还是没有。

  这下便只剩下前三名未有公布了。

  对前三名的人选,关注程度极高,士子们或许不知十五人是何人也,但对前三名,参加过春闱的士子绝对都是颇为清楚的。

  再加上,有人在开考之前便押了状元的人选,所以前三名关注程度便更高了。

  状元人选虽不见得是出自这前三名之中,但这前三名中状元的几率却是颇高的。

  前三名的榜单并未有耽搁多长时间便有差役张贴了出来。

  “顺天府,谢至,谢至又中会元了。”

  张永被士子们挤在中间,没瞧见榜单上面的名字,便有人高呼出来了。

  听到前面之人的呼喊,张永并未罢休,自己则是又挤了进去,瞧了清楚才放心。

  在他从人群中急出来的时候,贺良正好也从人群中出来。

  瞧见贺良后,张永主动招呼道“贺老弟”

  张永跟着朱厚照也出过几次宫,贺良对他也认识,拱手施礼喊道“张公公。”

  张永一脸的笑容,笑嘻嘻的道“也来看榜?”

  贺良也扯起微笑,回道“是啊,夫人等不及差役送喜,遣了小人提早来瞧,张公公是为少爷看榜的?”

  张永主动喊贺良,那便就是存了与贺良攀交情的心思,对贺良的问题,自是也无任何的不耐烦,笑嘻嘻的道“是啊,东宫不停学,咱家便来为谢解元瞧瞧这放榜,不,不能称呼谢解元了,应当称呼谢会元了,往后还要称呼谢状元的,贺老弟是谢会元的信任之人,往后,还望贺老弟多加照拂。”

  现在,谢至在朱厚照面前那是拥有绝对话语权的。

  张永他若想能在朱厚照面前混得好,那便必须得与谢至打好交道。

  若想打好交道那便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张永这番话让贺良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人家怎么不堪,那也是宫中的人,还需用他一个小厮照拂?

  不过,看着张永那眼神颇为真诚。

  没办法了,也只能先行答应道“好说,好说”

  贺良答应了,张永随即眉开眼笑回道“多谢贺老弟了,贺老弟快去报信吧,咱家也得回去了。”

  张永从贡院回到东宫后,王德辉的授课还未结束。

  他便只能是等候在了殿外。

  王德辉知晓今日是放榜的日子,对谢至以及自家儿子高中的消息也是颇为关切,授课还未结束,便直接喊了张永进来。

  张永并没有刘瑾的傲慢,见到王德辉也知晓施礼。

  与王德辉施礼后,便与谢至拱手回道“恭喜谢会元。”

  张永把谢解元换成了谢会元,其他的完全不需多言了。

  在王德辉焦灼之时,张永又道“王少詹,令郎排名三十七,也高中了。”

  王德辉焦灼之情转而有激动,拱手还礼道“多谢张公公。”

  张永知晓分寸,再无多言,直接退了出去。

  。

  第107章 体贴入微的弘治皇帝

  谢至才从张永口中得知自己高中会元的消息,萧敬便带来了弘治皇帝的口谕。

  “恭喜谢伴读再中会元,连日来于东宫伴读于太子甚是辛苦,朕特许尔歇息一日,可自由行动。”

  他身为太子伴读,只要东宫不停学,他是绝无可能有歇息的机会的,弘治皇帝这是特许给他放了个假?

  顿了一下后,谢至便兴奋谢礼,道“多谢陛下,萧厂公辛苦。”

  放假,对于学霸来讲,那也是喜闻乐见的。

  谢至谢礼后,朱厚照在一旁有些闷闷不乐,抱着几分希望,试探着问道“萧公公,父皇可给本宫特许?”

  萧敬老脸之上扯起一道笑容,笑着道“自然,自然陛下深知殿下与谢伴读要好,谢伴读若不在,殿下也没再心思读书了,所以,陛下便特许东宫停学一日,陛下托老奴交代殿下一句,万不可惹事。”

  他父皇这么单独叮嘱他,明显是对他不放心啊。

  算了,现在也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只要能出宫便行。

  朱厚照脸上的笑容像是花儿一般,道“本宫明白了,萧公公回去转告父皇,让他老人家只管放心,本宫一定安安分分的,走路蚂蚁都躲着。”

  说着,也不等萧敬回话,冲着王德辉颇为得意的喊道“王师傅,本宫走了。”

  王德辉脸色有些黑,也没回话。

  朱厚照身为储君,将来的一国之君,需要的是端庄。

  这种某一时刻就把礼教丢于脑后的行为,岂能指望王德辉有好脸。

  朱厚照现在完全已经是放飞自我了,岂会在意王德辉的态度,冲着谢至丢下一句,“谢五,等着本宫,本宫去换身衣裳去。”

  随之,便往外面跑。

  萧敬在一旁有些焦急了,喊道“殿下,老奴的旨意还未说完”

  朱厚照早就已经跑的没影了。

  留在殿中的谢至,扯起一道笑容,笑着道“陛下的旨意若是不重要的话,那草民转告吧。”

  朱厚照已经跑了,总不能再拉回来吧。

  萧敬保持着得体微笑,回道“重要倒是挺重要,不过,这旨意算起来也是给谢伴读的,陛下说,公主殿下憋在宫中已有些日子了,谢伴读与殿下若是出宫的话,那便带着公主一块吧,陛下特意叮嘱谢伴读,好生看顾着公主。”

  自从上次差点把朱秀荣弄丢后,谢至和朱厚照倒是也没再带着她出去过了。

  弘治皇帝绝对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了,朝政繁忙之余竟还能考虑到自家女儿的感受。

  弘治皇帝既然有这个旨意,那谢至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别说,那小丫头还挺好玩的。

  朱秀荣一直直呼其名喊他谢至,却也把他当做是哥哥般依赖的。

  谢至爽快应道“是,草民知道了。”

  萧敬把弘治皇帝的旨意都宣读完之后便告退离开了。

  在萧敬离开后,一旁的王德辉才叹了口气道“谢至啊,殿下很难听进老夫等这些侍讲的说教,你时长在他身边,多为他说些良言,多劝着些他。”

  如此叮嘱,不止是王德辉,就连弘治皇帝都说过无数次了。

  可谓是任重而道远的很。

  就朱厚照那厮,让他变成如他老爹那般爱民如子的宽仁君主,那恐比上青天都难。

  自然,为了维护他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乖宝宝形象,对王德辉这番叮嘱答应下来便是。

  “是,先生,学生定当竭力而为,殿下秉性纯真,心中也是装有家国百姓的,只是性子活泼些,多做些引导,势必会更加勤奋向学。”

  对谢至这番话,王德辉不置可否,摇头叹息道“希望如此吧。”

  王德辉才离开,朱厚照便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一巴掌拍在谢至肩膀上,道“你与王师傅说的,本宫都听到了,够意思,本宫果然没看错人。”

  朱厚照这厮什么时候学会听墙根了。

  天地良心啊,他说这话虽说并非发自肺腑,但却也真就不知晓朱厚照那厮在外面的。

  幸好,他没说那厮的什么坏话。

  不然的话,这友谊的小船岂不是说翻就翻了。

  谢至有些尴尬,勉强扯起一道一笑,道“草民与殿下这关系非同一般,自是得向着殿下的,不是?”

  朱厚照有些愤然道“王师傅还自诩为君子,怎偏生喜欢背后说本宫坏话,有本事直接来与本宫当面说啊。”

  这话不好接,谢至还是加装没听到算了。

  王德辉不说当面与他当面说几句说教之言了,就是当着他的面也敢挥动戒尺。

  普天之下,还有他这般窝囊的储君吗?

  谢至给他留些面子,这事儿就不掰扯明白了。

  “殿下,萧公公传陛下旨意说,我等若是出宫的话,便带着公主殿下一道。”

  朱厚照还是很有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