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明好伴读》

大明好伴读_分节阅读_第55节

《大明好伴读》 张六阳 4578 2021-05-02 12:55

  D-书吏,才道“春闱才结束吧,这事无论真假绝非小事,必当及早禀告才是。”

  李东阳瞧了折子后,同样并未反对,道“现正式眷录之时,此事无论是否属实,及早处置方为长策,走吧,咱三个一块去见陛下报了此事吧,出了如此之事,也容不得我三人私下商量了,到了陛下那里再做商量吧。”

  这个事情着实是得及早处置,处理的越早越有好处。

  谢迁等三人一同去了暖阁之时,牟斌和萧敬都已在了。

  弘治皇帝脸色颇为难看,在谢迁等三人走进行礼后,还是勉强扯起了一道笑容,出言问道“三位卿家有何事?”

  李东阳把手中的折子拿了出来,道“陛下,礼部给事华昶弹劾春闱主考程敏政为徐经,唐寅预先泄露考题。”

  听了李东阳的禀告的事情后,弘治皇帝好不容易扯起的笑容一下子沉到了冰点,不等小太监来拿李东阳手中的折子,自己直接起身拿了折子,扫了一眼后,一把拍在了御案之上,冷着脸道“牟指挥使,你把锦衣卫所探知的消息与几位卿家简单说说。”

  弘治皇帝有旨,牟斌并未多言,直接把锦衣卫探子所探知的士子之中的那些传言又讲述了一遍。

  。

  第104章 朱厚照的奇葩脑回路

  在牟斌叙述之后,弘治皇帝才开口道“几位卿家有何良策,说说吧。”

  半晌之后,李东阳率先开口道“陛下,若只是华昶一人如此上奏,可慢慢详查的,可现在整个士子之中有了如此传言,最先做的事恐是得把程主考替换下来了,不然,将来放榜之时,那两个士子一旦高中,乃至是名列前茅,士子的怨气恐很难平息了。”

  李东阳此言之后,刘健紧接着道“李公所言甚是,此事在士子们之中既已有流言蜚语了,可见此事已是瞒不住了,不如陛直接昭告了,这样的话,还显得陛下对此事在意,也说明朝廷对选才是持公平态度的。”

  李东阳和刘健都有自己的观点了,谢迁痛作为内阁成员自当也得有所论断才是,紧接着道“臣赞成李公,刘公之言,及早查证也能及早平息此事。”

  三人对此意见相同了,弘治皇帝也没再多做征求意见,直接道“这样,李卿你立即着手接程敏政的主考,他所誊录的考卷也需要重新整理。”

  现在的事情也算作是较为紧急了,李东阳也没再搞那套假意客套,直接接了旨,回道“臣遵旨。”

  吩咐了李东阳之后,弘治皇帝又道“牟卿,你立即着手核查,务必调查真实,没有实质证据,不可动刑。”

  明朝虽也有刑不上士大夫之说,只要有功名,在没抓到实质证据之前,是不可动刑的。

  可锦衣卫却是不同,不说只是一个区区的士大夫,就是皇亲国戚,边镇藩王都可随意审讯的。

  弘治皇帝特意叮嘱不可动刑,完全就是对程敏政,唐寅,徐经等人网开一面了。

  不然,就他们那小身板落在锦衣卫手中,即便能活下来那也得残了。

  对弘治皇帝的叮嘱,牟斌没做多言,直接回道“臣遵旨。”

  从朱元璋创锦衣卫到明亡锦衣卫陨落,历代的指挥使之中,牟斌算作是一个良善之人了。

  在他手中屈死的冤魂估计也最少。

  有了弘治皇帝的旨意之后,李东阳带着圣旨连夜赶到贡院接手了的主考。

  牟斌则也是第一时间羁押了程敏政,唐寅,徐经三人。

  在处理完这些事情后,谢迁才终于回了家。

  此时家里的晚膳已经结束了,谢至也并未去东宫,留在了家中,吃过饭后正在自己书房读书。

  回家后的谢迁在吃饭之际便把谢至喊了过去。

  谢至白日的时候听说了程敏政的事情,对这个时候谢迁喊他过去没有丝毫的震惊。

  进了屋子与谢迁行了礼后,便笑嘻嘻的道“按时吃饭有利于健康,身体重要,爹还是要按时解决温饱才是。”

  谢至以前这般油嘴滑舌的话,谢迁首先就得横眉冷对把他数落一番。

  现在,谢至还是那般油嘴滑舌,谢迁却是把之当成了关心,扯起了一道笑容,回道“老夫知晓了,外面的那些传言你可听说了?”

  这个事情与谢至又没什么关系,谢至自是没打马虎眼,直言回道“听说了,从贡院出来后,儿子与守仁兄去八仙酒楼喝酒,在那便听闻一群士子说,唐寅,徐经曾在开考之前拜会过程主考,爹回来的这么晚,想必是为了处理此事吧,陛下那里是如此解决此事的?”

  谢至好奇,谢迁倒也没藏着掖着,直接如实回道“程敏政三人交于了牟斌,李公接了主考之位。”

  如此解决倒也算是妥当,只是经此事之后,三人的前程势必是会受到影响的。

  谢至叹了口气,道“如此传言,不知是如何起的,唐寅,徐经即便高中,恐也很难有个好前程了,程主考恐也会因此受到一定影响的。”

  谢迁虽有惋惜,却是道“怪就怪在唐寅,徐经等人不够谦逊,明知程敏政使他们主考,却还要提前拜会,被口实送到了别人口中,害人害己。”

  谢迁这么说是也相信,程敏政不会为唐寅,徐经二人作弊了?

  谢至反问道“这么说,爹是相信程主考等人的?”

  谢迁既然与谢至交流此事就不会说一半藏一半的,直接回道“唐寅,徐经二人若很有鬼,完全可夜间去拜会,不必那般明目张胆,让那么多人瞧见了。”

  其实,在开考之前去拜会座师也不是没有先例的。

  谢迁分析后,谢至回道“对,爹所言极是。”

  谢迁表情淡淡,又道“春闱既然结束了,你便回东宫吧,准备着殿试。”

  让他准备殿试,那是说明,他相信他一定能够高中的。

  谢至还未开口,谢迁便摆手道“行了,早些歇息,明日一早便进宫去吧。”

  谢迁都在赶人了,谢至也只能是拱手回道“是,爹,那儿子告退了。”

  次日一早,谢至早早便去了东宫。

  到了正殿,昏昏欲睡的朱厚照瞧见谢至进来,一蹦三尺高跑了过来,欣喜的问道“谢五,你来了啊,本宫还以为你要歇息一日再进宫的。”

  谢至走至自己的桌案之前做了下去,满脸无奈道“草民倒是想歇息上一日的,怎奈家父赶着草民进宫,没办法,草民便只得来了。”

  朱厚照一脸的吃味,道“谢师傅对你可算是宽容,你若执意不想来的话,谢师傅也不会拒绝的吧,上次,你去鸡鸣寺,谢师傅竟亲自为你告假,哪像本宫,就算是病了野爹被父皇拉着读书的。”

  在这个问题之上,只能是让朱厚照继续费解下去了。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拢共就两人,一个学渣,一个学霸,那可是最明显的对比了。

  谢至呵呵一笑,回道“殿下眼中了,家父若严厉起来可比陛下厉害多了,至少,陛下不曾对殿下亲自动过手。”

  谢至这番话出口,朱厚照好像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优胜之处,满脸的得意。

  紧接着,朱厚照又笑嘻嘻的道“谢五,你刚从宫外来,士子中所传之言你想必已经知晓了吧,听说,应天府的那个解元唐寅已被锦衣卫缉拿了。”

  这个事情对朱厚照有何好处,值得他这般激动。

  谢至还未来得及说话,朱厚照紧接着又道“幸好,本宫把银子都投到了你身上,若是押在了唐寅身上那岂不是打了水漂?刘伴伴那狗东西,还嫌弃本宫逼着他把银子押在你身上,哼,他感谢本宫去吧,若非本宫逼着,他就等着赔掉裤子吧,倒是真相出宫去瞧瞧,那些押在唐寅身上之人的嘴脸,哈哈”

  尼玛,这像是一个太子能干出来的事情吗?区区百两银子就能置家国天下与不顾?

  这个时候,弘治皇帝恐已被唐寅的这个事情搞得是焦头烂额了吧?

  朱厚照这厮好歹也是太子,最先考虑的事情难道不应该是这个事情对朝廷所产生的影响吗?

  就这样,还老是嫌弃弘治皇帝对他严厉。

  这也是弘治皇帝宽仁了,若是碰到其他暴脾气的,早就大鞋底朝他抽过来了。

  对朱厚照的一番话,谢至无言以对,干脆就直接选择闭口不言了。

  这厮就是猪队友,离他远些才是上上之策,免得哪天被他牵连,给带到沟里去。

  。

  第105章 会元人选

  李东阳在接手春闱主考之位后,即刻开始对程敏政誊录考卷重新组织考官连夜开始抄写。

  “各位同僚,陛下和外面的士子都翘首以盼等着结果呢,只能辛苦些了,各位若是有谁疲乏了,可先去侧殿歇息片刻,必要按时放榜,绝不可推迟。”

  李东阳内阁大学士出身,皇帝身边的得力干将,且在书法之上也颇有造诣,临时充当这个主考,自是不会有人不服气。

  李东阳这话出口后,几个考官包括书吏之内都随之应承着。

  李东阳在贡院负责阅卷之时,程敏政,唐寅和徐经三人便被请到了锦衣卫诏狱。

  牟斌手中冤假错案虽少,在他治下也很少有随便抓人之事,但毕竟也是恶名远扬的诏狱。

  一走进去,便有种阴森恐怖之感。

  昏黄的灯光,发霉的恶臭,斑驳的墙面

  无论哪一要素,都让走进之人心底凭白生起了几分畏惧。

  随着铁索开启的声音,牟斌被带到了一刑房之内,还未等他们把这里各式各样吓人的刑具瞧个明白,门口便传来了一阵脚步之声。

  很快,牟斌带着几人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程侍郎,唐解元,徐举人”牟斌面无表情点了几人的名儿后,接着道“各位都是读书之人,本指挥使也不愿看到刑具落在几位身上,伤了几位的脸面,所以说,各位有话要提早说。”

  随后挥手指挥了身后一人,道“记录。”

  “谁先开口啊?”牟斌问道“本指挥使敬重三位是读书人,你们只要严明你们见面的时间,见面是所为何事?有无泄漏考题就可,其他的,本指挥使自会查明。”

  牟斌的处理还真就温和的很了,若搁在其他指挥使身上,首先就得把这刑房的刑具都在他们身上招呼上一遍。

  到时候,不说是如实承认罪行了,就是不属于自己的那些也得承认下来的。

  唐寅最先站了出来,开口道“在下是去见过程主考。”

  很快,牟斌出言问道“何时?”

  唐寅想了片刻回道“在下到京师的次日,应当是在正月的二十八吧。”

  牟斌点头应道“继续说。”

  唐寅接着回道“在下去找程主考,是为给乡试之时的座师与程主考求文。”

  牟斌问道“有无带礼?”

  唐寅如实回道“礼倒是不曾带着,在求文的时候,曾给了程主考一枚金币,不过,程主考并未拿,只是承诺,春闱之后会给在下写文的。”

  唐寅回答后,牟斌便转而询问程敏政,道“唐解元所言可否属实?”

  程敏政点头应承,道“是,完全属实。”

  接着,牟斌便转而询问了徐经,问道“徐举人,你也说说吧,此事乃是由你而起,你是何时去见的程主考?”

  徐经回道“在下也是正月二十八去见的程主考,先于唐解元一步,见程主考,完全是存了拜会的心思,并无其他意思,也带了些礼,都是在京师买的些糕点,不值什么银子,程主考不收,是在下执意留下的。”

  程敏政作为此次春闱的主考却在为开考之前就接见了本场春闱的两个举人。

  这个事情不仅落人口实,也于制度不符。

  即便没有鬻题之事,他们三人皆是有过错的。

  记录了几人的供词之后,牟斌也未多言道“几位先在此委屈几日了,本指挥使会详查,之后奏报陛下,看陛下如何处置吧。”

  牟斌也未把三人单独关押,直接遣人送到了一间牢房中。

  锦衣卫的狱吏才走,徐经便主动道歉道“程主考,是学生连累了你。”

  程敏政摆手道“也怪老夫,当初就不该见你二人。”

  锦衣卫的探子遍布于天南海北的各个角落之中,调查清楚京师这一亩三分地所发生的事情自也不是很难的。

  不过才半个时辰的功夫,便有探子把此调查了个清楚。

  为调查到任何出入,牟斌也只能是把唐寅和徐经口中的供词禀报于弘治皇帝了。

  到了暖阁,把两份供词交到弘治皇帝面前后,回道“陛下,唐寅和徐经承认拜会过程敏政,但鬻题之事却是不曾有的。”

  仔细瞧了供词后,弘治皇帝冷声道“程敏政身为主考,不知晓避讳儿子吗?放榜之后,他愿如何会见就如何会见,开考之前就与本场举人走的如此之近,不是等着落人口实吗?先等等吧,那贡院那里有了结果,再说吧。”

  弘治皇帝已然决定,牟斌拱手回道“遵旨。”

  大概等了两三日的时间,贡院那里才终于有了结果。

  李东阳与一众考官评选出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