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二卷:斗争有哲学]
第24节往事如烟(上)
事后不久,有人在网上爆出这种骗术。我暗自庆幸,同时也懊恼自己学心理学专业的,当时竟然没有识破。这个短信是不是也是骗术,但又有些疑惑,一个QQ号能骗什么呢?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加上了这个号码,聊二分钟后才知道是莫小米,我顿时不知道说什么了……正坐在电脑前困惑时,刘诚叫我,说朱院长找。我匆忙到朱院长的办公室:“来来来,小阚,我给你介绍一下。”朱院长亲切地给说。“这是咱们市作协副主席,闹腾区文联主任庄高调庄大师。”我忙上前主动给来人握手。“伟章,我听着怎么有些别扭。庄大师或是装大师。”来人大腹翩翩,气宇轩昴地说。“庄大师就是庄大师,怎么也不能理解成‘装大师’。咱们那一茬的人,有谁像你,既有‘奋斗三部曲’饮誊文坛,也有电视剧家喻户晓。不但写出了东方版的《百年孤独》,也有中国式的《静静的顿河》。同时,书法也是商都一绝,有字帖问鼎书坛。更让人服气的是,你的绘画不但能给自己插图,而且自成一家,风格独特。”朱院长的一通赞誉,让我肃然起敬。“那也不能称大师,还是叫我老师吧!”庄高调向我示意说。“大师就是大师。有大手笔的人就应当是大师。否则,南江文坛就失去了标杆。”我恭维说。“听朱院长说,你的文笔非常好,且出身书香门第。刚才我看了你和朱院长发在《中华文化报》上的诗评,果真是黄钟大吕,出手不凡。没想到精神生态研究院窝着这么一个高水平的评论家。”庄大师拍着我的肩说。“我写的那些小东西,在庄老师面前简直是沧海一粟,可以忽略不计。而且,要不是朱院长给我指点拔高,我根本就写不成。”这么有身份的人赞称我,我有点诚惶诚恐。“不要太谦虚,才气就是志气,文学就是力量。”庄高调坐下后,示意让我坐下。我看了朱院长一眼。“没事,坐吧小阚。庄大师也不是外人,多年的老朋友了。”“你祖上真是《三国演义》中的阚泽?”庄高调问我。“虽然《三国演义》是小说家言,但是《三国志》中确有阚泽其人。阚家数代居住金陵,明朝之后到南江为官。清代还出过二个进士。家谱中记载的我们这一支是阚家第二位进士的后裔,曾在纪晓岚的手下任翰林编修。”“噢!上次红仁见我,说你们院有一个阚泽的后代,我想着她是说着玩呢。如果有家谱的话,那就错不了。”庄高调说完,咋了咋嘴。“我原以为我是庄子的后代,曾经跑到庄子的老家考证几次,都没有结果。我们的家谱也乱七八糟,真是让人遗憾。”庄高调的话语中真的带有无限的惋惜。“小阚,庄大师这次来,主要是想为咱们开一个《诗与时代》的座谈会。让你过来,征求一下你的意见。”朱伟章截住庄高调的话头说。“才发十余篇,能开研讨会吗?”我有些疑虑的说。“没问题,在网络时代,任何作品都要炒作。同时,这个时候开研讨会还有三条好处。第一,提高了作者在圈内的知名度,便于今后的发展。第二,集思广益,让大家在一起讨论讨论后,不但达到了相互启发的作用,还为今后的创作指明了道路。第三,加强个人与组织的联系。随着经济开放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利益了。文学被人忽略为小圈子的东西了。各种色情创作,下半身诗歌尘嚣浮出。研讨会就是让大家聚在一起,溯本正源,增强责任。”庄大师说得抑扬顿挫,字正腔圆而且丝丝在理。“既然庄大师这么说了,我们就开了。小阚,你好好准备准备,再整几篇。咱们在庄大师的大力支持下,以精神生态研究院与商都市作协的名义,开一个上档次,有水准的研讨会。”朱院长拍板后,我先出来了。庄高调与朱院长又在办公室内聊了很长时间。中午,我正要下楼时,碰到朱院长与庄高调正往车里钻着出去,他们的车走远后,我才出精神生态研究院的大门。
莫小米给我打电话说快到商都火车站了,让我去接她。我迟疑了好长时间,走走拐拐,手机开开关关,最后还是去了。当莫小米活脱脱地站在我面前时,我有些呆了。莫小米比我印象中黑了,也胖了。“三年不见,不认识我了。”莫小米轻轻地推了我一下。我苦笑了一下,没有吱声。“不帮我拎行李。”莫小米说完,把手里的包塞给我了。我拎着她的包出了火车站。
出商都火车站,对面就是肯德基。“我请你到里面吃肯德基吧!我知道你以前就馋这东西。”我想起来以前和莫小米在一起时,她经常吵着有一天有钱了,一天三顿去吃炸鸡的愿望。“算了,这几年我早就吃腻了,看见鸡子就想吐。”莫小米朝我笑了笑,还像以前那样。天渐渐地暗起来,火车站前的面的异常难乘,我们排着队,一点一点往前簇拥。二十分钟后,等我们坐上车时手已经被莫小米的包挒得木了。“先去吃饭吧!”我先打破车内的平静。“怎么都行!”莫小米一幅无所谓的样子。“我家附近有一个粥棚,味道挺不错的,小吃也很好。”“我就知道,跟着你就是喝粥的命。”莫小米调皮地说了一句,我感觉心里一沉,不吱声了……粥喝得很沉闷,我不愿问她这几年的生活情况,她也不好意思提。店里人不多,但像我们这样安静吃饭的,只有我们两个。三下五除二吃完之后,我付过账,拎着她的东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