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正文第五节受想行识]
第30节正文二百三十二干部家属
这样粗俗的动作没有引来任何的责备,反而能引得众人的嬉笑。面对爆场的哄笑,大总理也不失时机的放下稿子说:“要摸等会摸,先让我弄完你再摸。”于是这病语又引得一众哄堂,新娘子将脸低的更深了。
‘晌午头’磕过后就要午饭了。
午饭在农村更加的讲究,不论贫富都要整出二三十道菜,什么‘一鸡二鱼三丸子四肘子,’上齐这四个必须的喜庆菜之后就是各主家显摆自己家庭财力的时候了,看主家财力大小会分别上牛羊肉火锅,而不论寒暑季节,还要上一些农村集市上购买的海参鲍鱼之类,当然这是学了城里人的风气。有些就要甲鱼等贵重物件,当然,大虾是不能上菜桌的,按风俗谐音新婚喜庆怎么能“瞎”呢。
其实,农村喜宴对厨师的技艺要求不高,只要重油重口味,吃到嘴里啦啦的滴油就好,自然,你主家要是整治了三十道菜,那当然要比别家二十八道的要有档次,人家会夸赞一句‘这家场面。’至于酒水也不要太高,一般都采用当地的低档的十几元一瓶的就行。烟却要用好的,但也一般是农村的高标准五六元一盒的罢了。
当然,在宴席上也不是全部一样。对娘家客人和村里的两委成员都要‘单提席’。就是标准要略高于外面大棚的档次,至于高多少则依主家的能力而定,反正是要高的,酒水也许是高一个档次,香烟要高两三个档次,菜品也要比之外面多几样。
大家在棚外忙忙呼呼的四处乱串,说是乱串其实是在急于寻找自己的伴当,谁和谁约定好坐哪个桌,桌上都是有谁这是自由组合的,无非是还保留有一丝羞涩,生恐在外人面前放不开手脚不敢大吃,怕被人笑话,其实这都是五十步笑百步的而已。
几个妇人在一个桌前站定,其中一个就抬臂吆喝着;“小芹快点来,就等你了。”那被呼作小芹的妇女就扭捏着在众人的眼光下来到桌前说:“哪里不一样啊,那边正好有俺娘家一个亲戚。”那原先的妇女就说了:“能一样吗,咱这桌都是干部家属,要提席的。”原来这是一群村两委成员的家属。
这桌堪堪坐定,旁边的大喇叭就传来高呼声:“喂,喂,喂,狗日的怎么不响。”旁边就传出一个旁白:“响着呢,你喊吧。”那人就又喂喂两声喊道:“还有没坐的客么,还有没坐的客吗,都来坐了哈,马上开席。”
这边喊声刚停,就看见各个胡同里都急急火火的跑出许多妇道人家,这些都是随了三十五十彩礼的本村邻居。
等大家走坐定了,宴席还迟迟没见展开,因为里面正在有大总理和一应知客和主家正请示村两委的支部书记和村主任怎么‘提席’。村书记就坐在主位上有模有样的翘着腿打着官腔,吸着好烟说:“客随主便。”那主宾席上的娘家男客就连忙点着头附和着说:“那是,那是,书记说了,客随主便。”
主家就在旁诚惶诚恐的说:“哪能,哪能,今天书记和主人能赏脸来了,俺们很激动,一定要上最好的。”
书记仍是说着:“随便就好,随便就好。”一旁侍应的小忙客就低声说“‘随便’不好做。”大总理就忙用手偷偷打了小忙客一下,嘴里却对主家说:“按咱最高标准上。”那边主家听了就立马安排小忙客颠颠的往灶台上跑,手里还不忘掖给小忙客两条烟两瓶酒,这是要‘犒厨’,就是感谢厨师的辛苦提醒让人家干好了,生怕厨师捣鬼使坏败坏菜或故意做孬了饭菜,这要砸主家的名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