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幽默化解你的烦恼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李尚龙套装(共7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用幽默化解你的烦恼
我们都喜欢幽默的人,也想成为幽默的人,但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评价是这样:我天生就不是一个幽默的人。
其实,就算是很多看起来反应很快,台上十分幽默的家伙,私下也是很内向的,天生也不懂什么是幽默。许多脱口秀演员、相声演员、小品演员都不是天生搞笑的人。因为幽默的技巧需要练习,完全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具备这个技能。
每一个在台上幽默自如的人,其实都符合经典的5P原则:
所谓5P原则,就是“恰当的计划能避免糟糕的表现”(Proper Planning Prevents Poor Performance)。不要羡慕那些在台上游刃有余的人,他们无非是下了苦功夫,这跟演讲一样,所有的脱口秀演员都曾经一次又一次地在家写稿子,然后背诵下来。
我在《你没有退路,才有出路》这本书里面讲了一些关于幽默的法则。接下来我主要分享一些实用的方法。
但在之前,我想再次强调,幽默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特点,不要把它当成多难的事情。幽默是一种手段,它背后要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才是关键,比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也经常会讲一些段子,但你如果为了讲段子而讲段子,就是浪费时间,就比如你忽然跟同学说:我看你们都累了,我给你们讲个段子吧……那结果一定是灾难性的。但如果你的段子是配合着知识点讲述的,显然能让更多人接受。
幽默的背后是洞察,洞察能让你表达独特的思想,所以一个善于洞察的人,一定是一个有趣的人。而从不同的角度来洞察这个世界,除了幽默,你还能看到更有趣的东西。
一、幽默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心理学家马克·阿尔法诺(Mark Alfano)指出:人们很喜欢幽默感,是因为只有幽默感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判断双方的契合度。
幽默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能迅速打破冰点,让彼此熟悉。
我在每次上课的时候,面对一群新学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讲个段子。哪怕不怎么好笑,我也尽力讲一个。
幽默能拉近人和人的距离。有一次,我见到一位陌生人,他说他看过我的书,但我不认识他,于是我说:“谢谢你啊,要不是你,我的书都卖不出去。”这样,我们的关系一下子就近了。
观察一个人的幽默边界,其实是全面测试对方是否和你拥有相同价值观的方法,你眼里“开不了玩笑”或者“笑点很奇怪”的人,通常也是和你价值观不合、吸引不了你的人。比如有个男生,一见面就给我讲黄段子,我知道他也有自己的幽默体系,但至少在我这儿,我并不觉得好笑。当两个人有着相同的价值观,他们的笑点往往也一样。
幽默的作用很多。它可以打破僵局,可以打破尴尬,甚至可以打破恐惧。好的幽默,能让人的心情变得更好,有时候,你甚至不需要讲什么:你就在那里笑,也会让人感受到有趣。
因为,笑是会传染的。
二、幽默公式
幽默=悲剧×时间。
仔细观察身边的幽默,其本质都是悲剧。比如《喜剧之王》,其实是一个想当演员的龙套被拒绝的悲剧;《夏洛特烦恼》,其实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中年人希望穿越回去重新过一遍人生的悲剧;《摩登时代》,其实是卓别林演的小人物工作、发疯进入精神病院的悲剧。
所以有人问一个脱口秀演员:你们是不是经常把生活中发生的倒霉事当笑话啊?
他回答:现在还不是,以后就是了。
喜剧就是远远地看着悲剧,悲剧就是把喜剧揉碎了看。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惨事、倒霉事得经过时间发酵,你才能用一种抽离的、戏谑的、自嘲的眼光来看待它,它才有可能成为笑料。所以不要开那些伤痛者的玩笑,他们只有悲剧,但还没有经历疗愈的时间。所以人到中年,一群人聊天的时候,总会聊到自己的前女友和前男友,一聊都是段子,但如果你才20多岁,刚分了个手,这时恐怕就开不起这样的玩笑了。
所以,一个敢于开玩笑的人,往往要么是一个伤痛已过的人,要么是一个坚强的人。仅此而已。
但对很多民族的伤痛,最好不要开玩笑,因为时间还没有完全擦干每个人的眼泪。
三、笑点
我们经常说的笑点,其实就源自一个公式:笑点=铺垫+抖包袱。
抖包袱,并不是说突然把笑料抛出来,这样并不会好笑,而是要突然戳中听众的笑点,想要达到这个效果,需要你击碎有意构建起来的兴趣和期待。
这样,就得先让观众产生兴趣和期待,方法就是铺垫。
铺垫不好笑,但铺垫可以把人们的思路引向一边,然后忽然把包袱抖出来,摔在地上。
宋方金老师在《刺》这本书的发布会上讲过这么一段话:很多人遇到校园暴力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在网上反驳,在现实中反击,大不了和人家拼了,尚龙不一样,他写了本书。由此可见,尚龙不太能打。
用尽所有的力气朝着一边,构建语言里的世界,然后忽然把所有的力量指向另一边。这样就让大家觉得他是一个很幽默的人。
抖包袱这个技巧,在相声里特别常见。比较经典的例子,是马三立先生的相声小段《逗你玩》。故事一共三分多钟长,但前面两分多钟都没什么可笑的地方,因为他一直在交代背景,简单来说,就是系包袱。马先生在前两分钟交代了一下背景:那时候大家住的一般都是平房,一个三十多岁的妈妈在街上晾好衣服要回屋做饭,但是又怕小偷来偷衣服,就让5岁的孩子小虎帮忙看着。这时候,小偷来了,小偷跟小虎搭讪说:小孩,咱俩一起玩儿吧,我叫逗你玩。然后,让孩子反复叫了自己几遍。
铺垫差不多了,观众的兴趣也已经被推向顶点了,因为所有观众已经做好了笑的准备。接下来马先生要做的,就是把“包袱”抖出来。
小偷拿走了裤子,小孩赶紧冲屋里喊:妈妈,他把裤子拿走了。妈妈问:谁啊?小孩说:逗你玩……
现在我们破解这个包袱时,是不是觉得挺无聊?这是因为幽默有一个特点:意外感。当我们把意外感丢失,笑料也就没了。所以讲幽默课的老师,往往并不能让这门课好笑,是因为在拆解段子的时候,失去了意外感。
我从大卫·尼希尔的著作《如何成为讲话有趣的人》里也看到了一个案例:好奇纸尿裤的母公司金佰利克拉克公司的前总裁达尔文·史密斯要给公司的员工做一个演讲。
他的第一句话是这样的:好,我们现在起立默哀。
所有台下的人都非常疑惑,为什么要默哀?但看着很多人都起立,自己也站了起来。
默哀了几分钟后,史密斯用沉痛的语气说:刚才我们是在为××公司默哀。
台下的人都笑了,因为××公司是世界知名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也是金佰利公司的竞争对手。
我们拆解这个段子,发现默哀就是在铺垫,在这段时间里,一头雾水的听众,一直在好奇,为什么要默哀?为谁默哀?这就是系包袱。
这个过程就像坐过山车,慢慢地开到顶点了,这时候,一定要停一下,让人意识到,就要冲刺了。然后,把包袱抖出来,笑声也就跟着来了。大卫说,制造悬念没那么难,在演讲中,一般用短暂的停顿就可以做到了。
但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如果你刚才那个包袱没笑,会不会是因为感受到了一丝恶意?会不会觉得,人家虽然是你们的竞争对手,但也犯不着诅咒人家死吧?默哀是什么意思呢?
四、尺度
我们看网上好多相声演员都遇到过同样的问题,他们的段子可能伤害到了别人,比如调侃汶川地震,比如调侃慰安妇。这些是大忌,民族和国家的神圣感,在公众幽默中一定是禁忌。别说这个,就算调侃一个陌生人,也会遇到他忽然站起来泼你一身水的可能。因此我们可以得知幽默的又一个特点:有些幽默可能会伤害到人。
如果你决定调侃别人,请私下一定跟别人交流一下。问问对方的底线是什么,至少对方的家庭、隐私、性取向是要尊重的。
但是,有一种调侃肯定不会得罪人,那就是调侃自己,也叫自嘲。自嘲,永远是安全的。你可以调侃自己的缺点,可以调侃自己的不足。
自嘲,是演讲者贬低身份让观众获得自我优越感的一种手段,尤其是习惯性站在台上和人沟通的演讲者,自嘲很重要,因为你已经站在台上跟观众有距离了,如果还在自我夸奖,很容易造成距离感。观众认为演讲者能站在台上一定是充满自信的。因此,当演讲者自嘲时,观众会顿感意外,然后报以哈哈大笑。这种笑声通常也基于心理共鸣:原来演讲者和我们一样是个普通人啊,于是亲切感、意外感都来了,演讲者和观众的距离也就被拉近了。
要记住,幽默是一种利器,可以缓解现场的紧张气氛,只有让观众对你产生好感,他们才会接受你要传递的信息。
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只有很自信的人才会自嘲。他们觉得虽然我个子不高,但是我可以去努力赚钱;虽然我穷,但是我相信未来会更好;虽然我丑,但气质这块我拿捏得死死的。我们只有敢去调侃自己的缺点,才能真正把缺点放下。
很多严肃的人,喜欢指责别人不该拿什么东西来开玩笑。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幽默感的人,对这类事儿看得就比较宽容。老舍说,幽默的心态就是一视同仁的好笑心态。这种心态在人生里很宝贵。但这个世界五花八门,什么人都有,尤其是当一个人火了,调侃他的时候更要小心,但对自己可以残忍些。
五、酒吧测试
在西方,酒吧和咖啡厅一样,都是社交的场合。所谓酒吧测试,并不一定要在酒吧,其实就是抓住任何一个公开讲话的机会,讲一讲自己的段子,看看效果如何。你可以对不同人说,可以是对一群人说、一个人说……
和人的互动,是检测这段话是否幽默的最好方式。如果觉得这段话效果好,就赶紧记录下来,下次可以再试试。幽默就是你这么一次次实践来的。
六、场
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这个笑话,你今天听怎么都不觉得好笑,可是第二天你对另外一群人说起时竟然会觉得十分有趣。
同样的笑话,为什么能有不同的反应呢?
“场”是个神奇的东西,观众互相并不认识,但是他们一旦到现场,就像变成了同一个人,要么一起笑,要么一起不笑。我们想想相声剧场观众的起哄,大概就明白了。他们好像有人统一调度一样,这就是群体性。所以想要掌控观众,你一定要让观众都进入你所设定的“场”里面。准确来说,只要不打破场,怎么做都可以。
开心麻花在表演话剧前,都有一个预热的项目,就是和场下的观众互动。这个举动一直很受欢迎,观众会立刻进入幽默的场里,然后开始同样一段旅程。大卫使用的方法很简单,他会跟所有人说:“如果能听到我,请鼓掌示意。”鼓掌这个统一的动作,就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了一点上,他想要的“场”也就形成了。这也就是摇滚里所说的“燥起来”。
大卫说,你一定要在前30秒内快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告诉他们你是谁,为什么要听你讲,还要设法让他们喜欢上你。场子暖没暖好,效果差别很大。
大卫曾经两个晚上讲了同样的段子,效果截然不同。效果不好的那一场,他就相当于搞砸了开头的30秒。
这样的案例很多,场不仅在幽默中重要,你想想如果在一个周五晚上,你去了一家夜店,看见无数人把手放在空中甩,这个时候,音乐忽然停了,灯光也亮了,你能想象他们继续摇头摆手的样子吗?离开了“场”,人的表现自然就不一样了。
七、活下来不容易
脱口秀在国外已经有了很多年的历史,而在中国也就是这两年才慢慢被大众所接受。前些日子我也认识了一个全职说脱口秀的人,他说有一天他们一群人聚会:A说,我无业;B说,我也没找到工作;他说,我是全职脱口秀演员。所有人都看着他,说:“明白,也是无业。”
这些年我认识好多靠幽默为生的人,都期待自己成为李诞、郭德纲,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成为他们。因为有些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
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除了熬年头,还有件事更重要:就是持续地进步和成长。
《如何成为讲话有趣的人》一书中说:一个人想要以脱口秀表演为生至少需要七年的勤奋练习,每分钟的表演都需要在平时投入22小时的时间做准备。
八、几个基本原则
最后,我总结出关于幽默的几个基本原则,这几个原则对男女都适用。
1.别用力过猛,该严肃的时候就要严肃。“幽默像菜里的葱花,调节气氛还可以,一盘子都是葱花就没人想吃了。”换句话说,不能为了幽默而幽默,你和人聊天还是需要有些正经话的。
2.不要随便开荤腔,“上来就说带有性暗示的笑话是有风险的”。这里多说一句,公开场合还是不建议讲荤段子,尤其是女孩子,在亚洲这样的文化氛围里,有时候会被渣男认为你很随便。除非十分熟悉,要不然尽量不要这么做。
3.如果对方理解不了你的笑点,没关系,幽默感是可以磨合的,多沟通尝试,或许两个人就会逐渐笑到一起。
4.如果你实在不是一个幽默的人,也没必要逼着自己非要幽默,讲故事吧。 李尚龙套装(共7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