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同事有效交流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李尚龙套装(共7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PART 3
升级你的职场沟通能力
职场是一个复杂的环境,在学校时你可以一个人默默优秀,但在职场里,你必须学会跟人合作。
如何跟同事有效交流
职场是一个复杂的环境,在学校时你可以一个人默默优秀,但在职场里,你必须学会跟人合作。合作的核心是交流,我觉得我们有必要花一些篇幅,去讲讲职场交流的法则。无论是你跟上司、跟下属,还是跟其他部门的小伙伴交流,本质上,都属于和同事的交流。跟同事交流不同于跟朋友交流,跟朋友交流你可以随心所欲一些。跟同事不一样,很多时候你一句话没说好,“低情商”的标签就传得到处都是了;很多时候你的秘密,一转眼就被传到了公司的每个角落。这是因为你没有把握好一个度。
同事的关系和朋友的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刚毕业的学生可以把同事当成最熟悉的陌生人,但是当你逐渐变成了主管,变成了创始人,变成了CEO,你必须学会跟公司的同事交流,这是你逃不掉的。于是,我找到了一本书,顶级沟通专家、广告鬼才、文案写作大师佐佐木圭一的作品《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跟公司的同事说:“去把垃圾扔了。”同事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凭啥?你咋不去?或者他咬着后槽牙去了,也是一肚子抱怨。但如果跟他说:“扔垃圾和递交文件给领导,你选哪个?”这样对方往往就会从中选择一种,而一般人自然会选择更轻松的扔垃圾。因为见领导的压力都很大。
邀请意中人约会时,很多人会这样说:“你这周六有空吗?”
这样说的结果很难预料,若是两情相悦,人家刚好也喜欢你,那自然没什么问题,但大多数情况都是你喜欢别人,别人不一定喜欢你。所以要换种说法:“那家很有名的意大利餐厅,现在只能订到这周五或周六的位子,你哪天有空?”
这样一说,对方就会从中选择一天,例如,“嗯,周六有空”。不管选哪一天,只要对方做出了选择,约会就成功了。
再比如约会当天,忽然对方打电话说:“对不起,我突然有工作要做。今天的约会取消吧。”
这基本会让人感到绝望。
如果换一个说法呢:“对不起,我突然有工作要做,但我更想见你。”
只是换了一种措辞,对方的心情立刻就会变得不一样,原因有二。
第一个原因是:通过“更想见你”,表达了爱意。
第二个原因是:通过这样的表达,使本来很简单的“取消约会”,变成了“加深二人感情,把障碍归因于工作”。告知对方自己真的无能为力,工作太无奈了。
当然,本章话题并不是为了跟你分享怎么哄女朋友,如果你觉得女朋友很难哄,那是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还有个更难“哄”的叫工作。下面我来分享七个方法,这些方法,在和同事的交流中都会有用。
一、投其所好
既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管用的。我们之前说过换位思考,跟同事聊天,投其所好就是换位思考。一个昨天加班到深夜的同事,今天最好不要拉着他讲昨晚的球赛;一个不爱八卦的同事,最好不要和她聊娱乐明星。去寻找人们心中想要的答案,用语言表达出来。
比如你在商场听到这么一句话“抱歉,这种衬衫只剩这一件了”,你会怎么想?
一般会有两种思考的结果:第一种是都是别人挑剩下的,第二种是这件衣服很火。那我们如果想买,我们希望是第几种答案?是第二种。所以,如果你是个店员,你应该怎么说,绝对不是第一种,而是“这种衬衫卖得特别快,这是最后一件了”。
想要说服别人,就要去思考对方想要什么,然后把话往那个方向引。
比如在飞机上,空姐在分配餐食的时候,经常由于乘客大多优先选择牛肉,所以导致鱼大量剩余。新人空姐往往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在新人空姐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前辈说道:“看我的!”于是她说了这么一句话:“机内供应有优质香草、富含矿物质的天然岩盐和粗制黑胡椒嫩煎而成的白身鱼,以及牛肉。”
这样的表达就是先站在你的角度思考你想要的是什么,再用我的语言去思考怎么到达你的内心深处。
我曾经问一个要离职的员工离职的原因,她说,自己不适合。后来我这么跟她说:“我知道公司有很多问题,有时候我也很难受。”刚说完,她眼睛突然红了,跟我讲了很多真心话。直到今天,我都很感动,虽然她已经离职,我们也一直在联系。
二、儆其所恶
人都有自己厌恶的东西,比如在职场,大家最厌恶的就是发微信不回。并且无论你说什么,大家总有理由告诉你为什么没有回复。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这么说:“因为不回微信导致的各种问题不计其数,希望大家重视。”把这么做的后果说出来,自然会少很多麻烦。
生活中我们也见过很多类似的沟通法则,大家应该都见过这样的警示语:“请勿触碰展品。”
展示方不希望有人触摸展品。但总有人手欠,一定要碰一下。为什么呢?因为人总是有逆反心理,你不让我碰,我偏要碰。
如果像下面这样写呢?“涂有药品,请勿触碰。”效果就能好很多。当你不想让别人做什么的时候,要把坏处说出来,这就是“儆其所恶”。明确警示对方,千万不要这么做。
这种沟通还能放在生活里,《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里讲了一个结婚已有二十五年的安藤由衣(化名)的故事,她这些年一直在独自生闷气,因为丈夫上完厕所总是不合上马桶盖。如果马桶盖开着,由衣担心家里养的猫会去马桶里喝水,所以她每次都得提醒:“合上马桶盖。”丈夫会听吗,绝对不听。由衣也曾想过放手不管,但后来她学聪明了,用了一种不同的方式去沟通:“听说不合上马桶盖会失去财运哦。”第二天丈夫就主动把马桶盖合上了。
还有一个故事。在一个餐厅里,有一群带着孩子的妈妈以及很多工薪族就餐。店员很头疼,因为孩子们不光吵闹,甚至还离开座位,在地上跑来跑去。店长齐藤来到妈妈们桌前,向正在愉快交谈的妈妈们提出请求:“为了避免打扰其他客人,可否请你们让孩子坐在座位上?”
可是妈妈们只提醒了两句就不管了。姜还是老的辣,齐藤讲完情况,又说:“刚做好的菜很烫,如果端出来的时候被撞洒了,会给孩子造成很严重的烫伤。可否请你们让孩子回到座位上?”果然,妈妈们立刻让孩子都回到了座位上。
在生活中也是一样。把对方讨厌的后果说出来,效果会好很多。比如一家书店的老板为了防止别人偷书,写了个标语:“偷窃是犯罪!”没用,后来他咨询了作者,把新公告改了:“多亏大家的协助,我们捉到了盗窃犯。谢谢!”结果,偷书行为急剧减少。因为这样说能造成极大的威慑力。
再比如,如果你是家长,你跟孩子整天说要好好学习,其实也没用,但可以告诉孩子,不好好学习的后果是什么。这用的也是这一招。
三、选择的自由
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单独发问一定没有给予选择后再发问好。比如你问同事:“要不要来份甜点?”多半人是不会要的,尤其是不喜欢甜食的人。但如果你这么问:“甜点有杧果布丁和抹茶冰激凌,您要哪种?”同事多半会下意识做出选择。当然也会有人说,我都不要,但没关系,你多给他几个选择,白开水、白酒、红酒你选一个?归根结底,这种“选择的自由”是由对方决定如何选择,如果对方能产生“自主选择”的意识,被迫的感觉就会减少。人的大脑很喜欢偷懒,所以要让他们少做决定,多做选择。
四、被认可欲
这一点在职场里,格外重要,尤其是对老板。我们一直以为被认可这种感觉应该是下属更需要一些,其实不是,老板比下属更需要。
女孩子请注意,如果老板排第二,老公应该是第一,因为老公比老板还需要被认可。
比如妻子经常会请丈夫帮忙做家务:“你把窗户擦擦!我忙不过来。”丈夫会来吗?可能不会,因为很多男人从来不做家务,所以我们需要换一个方法。
“咱们家就你能够到那么高的地方,只有你能把窗户擦得更亮。快来帮我!”
这样一说,丈夫至少会跃跃欲试,当利用了“被认可欲”,虽然并不能百分之百保证丈夫会擦窗户,但至少不会令他感到不快。这就是心理学中称为的尊重需求。我们做老师的也经常用这招,不要总跟学生说,你这都不会,可怎么办啊?要说,你肯定能做到,我们期待着。在工作中,如果请同事帮忙,可以试试这样:“这事儿就你能做,看能不能帮帮忙啊?”“我也是没办法了,才请你这位大神出山的。”“我是找了很多人,他们都推荐你。”这就是人的被认可欲,我觉得被认可欲是天生的。有一次,我2岁的外甥来我家,我正在厨房里做饭,看着我端菜出来,我姐姐说:“饭团儿,去亲亲舅舅好不好?”饭团不理我,继续玩着小猪佩奇。我姐姐继续说:“看舅舅多辛苦,只有你可以给他力量哦,快去亲亲舅舅。”结果他奇迹般地跑来,我蹲在了地上,他的头碰到了我的脸。
五、非你不可
所谓非你不可,在爱情中就是一句话:只有你是最特别的。别小看这套交流的策略,它在职场里也屡试不爽。
比如你约一个同事下班喝酒,你简单地说:“去喝酒吧!”
对方多半会反问:“为什么要去喝酒?”或者他不说话,但态度很明确,直接拒绝了。
但如果说:“尹延,你不来不热闹,你务必得出席啊。你不来这局不成立!”然后再给石雷鹏发信息:“石雷鹏,你不来不热闹,你务必得出席啊。你不来这局不成立!”其实这是把一条信息发给了所有同事,只不过改了个名字而已,结果,当天全员到齐。
这就是利用了“非你不可”这种心理学,希望尹延和石雷鹏老师看到这儿不要打我,我只是举个例子。
所以,组局时千万不能群发,要一个个邀请。
一般人都喜欢“非你不可”的特殊感,听到这样的话,就会感到一种仅限自己的优越感,从而乐于回应对方。
反着想,逢年过节最讨厌的是什么人?群发短信的人。你群发干吗呢?不也是为了送去祝福吗?为什么不能多花点时间呢?
第一你没走心,第二你在浪费流量和别人的时间,还不如不发。发祝福短信,最好带上名字,这是一种起码的尊重。
如果你是做服务工作的,请注意:最好可以记住别人的名字。
我通常喜欢在晚上跟人约顿饭,一般我去吃饭,服务员见到我最多会说“你好先生,欢迎啊”……但在北京有一个吃小龙虾的餐厅,虽然很贵,可我经常去,因为每次去的时候,那个服务员都这么说:“尚龙老师,今天还点十三香味的小龙虾吗?”
我感觉自己成了VIP,这就是“非你不可”的感觉。
这种“非你不可”的沟通方式如果放在谈恋爱中,更管用。
女孩子问,你喜欢我什么?
你说,只要是你,我都喜欢。
工作和我谁重要?
对不起,因为是你,我不知道该怎么选了。
你妈妈和我都掉水里你先救谁?
天啊,小美,我没想到,我最爱的你,能问我这个问题。
六、团队化
什么叫团队,简单来说就是自己人。
当你跟别人提出一起做点什么的时候,往往比较容易说服别人。
我在读军校的时候,队长讲过一个故事,如果一个连长开口说“给我冲”,多半大家的士气不高,但如果连长说“跟我冲”,士气会高很多。因为“跟我冲”意味着我们是一个团队,这就是团队化的沟通法则。
曾有个女孩劝从不爱运动的父亲:“多运动运动吧。”因为父亲体检后发现身体有问题。
父亲就是不动如山,女儿很聪明,她这么说:“我想夜跑,但自己一个人害怕,你能不能陪我一起跑?”果然,爸爸开始陪着女儿一起跑步了。利用“团队化”,能使对方产生伙伴意识,即使是麻烦的请求,也会乐于接受。
我自己的团队每次给我汇报“麻烦”和“困难”的时候,说实话,我有时候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我会告诉他们,没关系,我们一起慢慢摸索,谁叫我们是一个团队呢。
七、学会说感谢
不要小瞧这简单的两个字。其实在你说的话里仅加一句“谢谢”,就能瞬间拉近自己与对方的距离。
比如你跟同事说“把桌子搬走”,效果往往不好。
你只需要改成:“把桌子搬走。谢谢!”就能好很多。还是不够,就再加一句:“谢谢啊!”“谢谢”两个字的威力很大,尤其是对于陌生人,“谢谢”两个字一出口,首先潜意识让人感觉,这都感谢我了,举手之劳我要帮;其次让人产生信赖意识,从而难以拒绝。
但如果你跟很亲的朋友说“谢谢”,就很可能出现如下的对话:
你说,谢谢;他说,咱俩谁跟谁,别说谢谢了;这时你要赶紧说,那好,下次我不说了。但你记住,下次你还是要说“谢谢”,为什么,因为礼多人不怪。
一个人习惯不说“谢谢”,人家一定会觉得“是不是觉得我帮你是应该的”。礼貌点总是没错的,尤其是在职场,在一个成人的世界里,再好的关系也要谨慎维护。
以上这七条都可以试试,一般说服别人可以几条相互结合。“投其所好”和“被认可欲”这两点尤为重要,是生意场、职场上、商界上的利器。 李尚龙套装(共7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