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晓鸿和刘世初代写的第四份申诉材料,是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反革命犯赵庆国,他的判决书上写得很简单,赵犯庆红赵犯庆国出身地主家庭思想极端反动,极端仇恨伟大的党,一九七五年五月十六日赵犯庆红书写反动标语 由其弟赵犯庆国在公安派出所门外张贴。查二犯采用书写张贴反动标语的方式极其恶毒攻击咒骂敬爱的伟大的领袖,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实属罪大恶极民愤极大,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反革命分子。
赵庆国说,祖父和父亲都是戴帽子的地主分子,因其祖父谈过他年轻的时候在武汉见过汪精卫,汪精卫是个美男子,这话传到造反派那里先是按美化大汉奸批判的,接着就说他祖父当过汉奸,不然不会对汪精卫有感情,随后被迫害致死。祖父死后造反派不准家里哭丧和厚葬,父亲从此也被严加管束。
因此俺弟兄俩对造反派非常痛恨,听说运动是毛主席发动的,造反派的行动是中央文革部署的,就写了大字报,我在夜间张贴的。第二天闹的动静就大了,公安部门确定的侦破方向,先审查的带帽子的地富反坏,我父亲首当其冲被关了一天,哥哥有点吃不住劲就喊我去投的案。结果哥哥被枪毙啦,我判死缓两年后改判成有期徒刑二十年,犯事的时候才十六判刑的时候十七。
这场运动祖孙三代两条人命哪。刘爷爷洪叔叔你们看看我的案子能不能改动改动,这些年想起娘亲没黑没白,自打到劳改队来以后都是我爹来看我,我娘身体不好没来过,不知道这辈子母子还能见着不。爷爷叔叔帮帮我吧,我这辈子都忘不了你们,赵庆国说到这里突然双膝跪在刘世初的面前,声称不答应就不起来。刘世初赶快将赵庆国拉起来说道:“千万不要这样你放心吧,我和你洪叔商量一下马上就写。”赵庆国转忧为喜才肯离去。
洪刘二人对这份申诉如何写法颇费脑筋,官方现在的宣传,毛泽东主席同林彪、江青有严格区别,洪晓鸿认为,毛主席尽管晚年犯了严重错误,作为一代伟人对国家和民族仍然是功大于过,赵庆国用这种极端的方式侮辱领袖,依据现行的法律也是有罪的,如按无罪申诉的话,从法理上站不住脚,原判法院是否采信没有把握。刘世初说:“这类案子属于原判机关认定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上有错误量刑过重。”洪晓鸿说:“既然答应他了,这个忙得帮,赵庆国要求不高只希望能早日回家,像这种情况争取无罪释放实际上没有意义,只能是增加难度,赵庆国具备几条减轻处罚的理由,犯罪的时候不满法定年龄,在同哥哥共同犯罪当中属于从犯,案发后在公安机关尚未查获之前能投案自首,这些情节符合法定从宽减轻处理的规定。”
刘世初说:“这类案子法律依据,是关于加强公安工作的若干意见即《公安六条》,明文规定凡是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林彪副主席,反对中央文革的都是现行反革命,要依法严惩,但《公安六条》早已废止了,这就说明赵庆国的原判机关在适用法律上的错误是明显的,在申诉当中把这个问题给原判机关点出来。”洪晓鸿说:“本案弟兄俩杀了一个,现在看来杀的也是罪不当死,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我看法官也不是铁石心肠,只要复查他的案子,赵庆国一改判就能回家。”刘世初说:“这个构思好,避开对毛泽东的言行是有罪还是无罪,谈原判决适用法律的错误 同样能达到纠正的目的。”洪晓鸿说:“小孩子竟敢把这样的标语贴到公安门口,有藐视挑战的味道,这对处理结果是有影响的。所以从态度上讲,承认事实认为自己有罪,对案子的纠正有好处。”
二人统一意见之后,当即由洪晓鸿口述刘世初执笔,不到一小时就写好申诉材料,遂叫来赵庆国。洪晓鸿耐心同他讲道理,小伙子很通情达理说道:“毛主席他老人家晚年犯了错误,但是用这样方式对待他老人家是错误的。我有多大罪就该多大罪,我是觉得判的太重啦,犯罪时实际年龄哥哥十七我十六岁,案子搁了一年,哥哥枪毙的时候才满十八岁。弟兄俩并肩走进派出所的大门提起来好像就在眼前,我认为哥哥罪不该死,判死刑是错案吧。”
刘世初对赵庆国的说法表示赞同,当务之急是本人尽快地回到社会上去与家人团聚,关于你哥哥的问题人死不能复生,因为你弟兄俩共同犯罪,按照法律规定,其中有一人申诉如果改判的话有可能都改判。洪晓鸿说:“原判机关复查再审结论,如果你哥哥的判决没有纠正,等你回到社会上,由你父母提出为宜,所以你的申诉不涉及为好。”赵庆国说:“具体怎么办我听叔叔的。”
在赵庆国申诉发出三个月后,原判机关来人宣布复查再审的结论,再审判决认定二赵采用张贴标语的形式诽谤侮辱领袖,情节严重,影响恶劣,但案发时二犯均不到法定成人的年龄并有主动投案自首的表现,原判决判处赵犯庆红死刑立即执行属于量刑畸重,现依法撤销原判改判赵犯庆红有期徒刑十年,赵犯庆国在实施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原判决量刑畸重故依法撤销原判,改判赵犯庆国有期徒刑五年,宣判后赵庆国表示服从再审判决,并感谢原判法院所做的工作。
接到再审判决之后离刑满日期仅有九天,小伙子兴高采烈一溜小跑,回到大院马上告诉刘世初喜讯。他自称临走之前要办两件事,第一件是要刘、洪写一篇黑板报,他要敞开心扉歌颂党的好政策,要感谢监狱领导对他的关心,自己保证回到社会上永远遵纪守法热爱劳动,刘世初说这个想法应该支持,等您洪叔收工回来让他给你写,第二件事要往家里写信让父亲来接见,多带点好吃的,在附近住下一块回家。让他买几瓶酒,请请老少爷们,我父亲很要面子,年轻的时候好交朋友,现在帽子也摘啦,骨肉也快团聚啦 ,一定很高兴。刘世初说这件事就不必了。
下午收工之后,洪晓鸿刚回大院就得知赵庆国改判的消息,吃饭时端着碗去图书室,刘世初告诉他小赵的打算,洪晓鸿说第一件事应该办还要办好,第二件不能办,办了也不能接受,一则监规纪律不允许;二则帮助他不是有所图。洪对赵说:“傻孩子你考虑了没有,对父亲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当年的阵势可能考虑是两个孩子政府给留了一个,但现在的形势政策当爹的看见你肯定想起你哥哥来,俩个孩子只回来一个能高兴得起来呢。连我这局外人一想到你哥哥的死,心里感到惋惜。你说说这酒怎么喝。”
洪晓鸿说这一切,目的是打消赵庆国在狱内请客的想法,谁知这一说不要紧触到赵庆国的痛处,这小赵脸色突然一变哇哇大哭起来,哭着哭着把肚子里的饭都吐出来了,往日听说听到的年轻人,眼下谁的话也不听了,一会功夫情况发生了变化,赵庆国捂着肚子往厕所里跑,到了那里上吐下泻,洪晓鸿赶快安排人把赵国庆送往医务室,犯人医生初步诊断是急火攻心,需要安静调养,晚饭后学习时间张科长对此也很关心,专门安排政府医生重新检查,并明确指示赵庆国出狱前不再参加劳动,让伙房安排病号饭,要求尽量在出狱前把赵国庆的病看好。五天后赵庆国恢复正常,但精神上好像有一道无法愈合的创伤,变得沉言寡语。
次日上午,赵庆国的二姐来送弟弟出监的衣服。从二姐的脸上看不来高兴的表情,几年来都是父亲来得多,在他再三追问下二姐告诉他,在法院向家里宣布改判的消息后,父亲怀念死去的儿子,一时之间痛不欲生谁也劝不住,当即买了香火叫上全家到了庆红的坟前放声大哭,几年的时间家里都不敢去上坟,奶奶说家里都不去给这可怜的孩子烧纸,他就成了孤魂野鬼,没有钱在阴曹地府也是受欺负,你们不敢去我去,一个老太婆死活随他们的便,姐姐劝说奶奶,都说弟弟犯的大罪,大的没法说啦,家人去烧纸想算计我们的人就会说,怀念同情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死的不能复生活着的又得遭殃,当初两个弟弟的事也是因为爷爷的死,对造反派不满引起的,奶奶要强出头赵家肯定又有灾难降临。言罢跪在奶奶面前不起来,这才把奶奶劝住。
咱爹从坟上回来之后,由于多年的忧郁积劳和伤感过重这几天卧床不起。当年公判会以后我同咱爹去收尸,想起那时间全家心里苦楚简直没法形容,你哥哥的尸体拉回之后草草掩埋了,众目睽睽之下,全家满怀悲痛一眼泪不敢掉,母亲当时就昏了过去,整日以泪洗面,由于长期的悲痛过度造成精神失常,一说话就掉泪,听见有人敲门就害怕。这些年大小便失禁,家里都不敢让她出门,多次想来看你都没叫她来,咱奶奶是你俩个犯事转过年开春死的,临死的时候嘴里还念叨你,说不知啥时候俺哪个服劳役的苦孩子能回来。
这几年咱娘的身体不好家里外头可苦了咱爹,眼瞅着瘦了一圈又一圈,光剩下皮包着骨头啦,我和咱姐都想弃学务农帮助分担家务,他硬是不让,咱姐发奋攻读几年的寒窗,今年高考以全市第一全省第三的成绩被名牌大学录取,乡亲们都说赵家苦尽甘来,话说得好听但这几年咱家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惨重啦,出监那天咱爹来接你。姐姐让把这些事告诉你,叫你思想有个准备,防止突然知道承受不住。
赵庆国听罢姐姐讲述这几年家里的遭遇后,心里悲痛交加如同刀绞。他告诉姐姐如今已长大成人,回家后一定把家庭的担子挑起来,让父母安度晚年。赵庆国趁队长不注意,让姐姐买两瓶景芝白干,交给南边放鸭子的杨老头让他转交。
晚上十点以后,赵庆国约洪晓鸿到图书室同刘世初饮酒话别,赵拿出姐姐送来的花生米、鸡蛋、煎鱼。洪晓鸿原来好酒,嘴上说免了但一看见酒腿抬不动,三人坐下后三杯酒下肚之后,赵庆国说两位爷们,再过三天我就走啦,感谢的话我不再说了,盼望您二位早日解决问题,咱爷们社会上见。接着赵庆国讲述白天接见时姐姐告知的家中情况,说到伤心的地方赵庆国痛哭流涕,刘世初神情严峻面露不平,洪晓鸿摇头叹息阵阵心酸。
赵庆国给刘、洪二人分别端了一个酒,之后说:“我还有一个请求提出来拜托您二位,把十年动乱期间赵家的错案和遭遇写成文章,公开出去让世人和当官的都时刻牢记,这样的悲剧再也不能重演啦。”小赵子的话引起刘、洪二人惊奇和赞赏,想不到这个二十刚出头的青年,提出的问题用意深远。二人点头称赞,这个想法很好,今后若有机会当不负所托付诸实施。一会功夫一瓶酒下肚了,洪晓鸿喝了有半斤多,虽说酒量大,但是由于多年不曾饮酒,加之心情复杂,感到酒力不支遂先行告退,刘世初见状,乃言:“这酒咱不喝了。”又说了一些勉励赵庆国的话,三人各自安息。正是:
峻刑苛法不足畏,谨言慎行祸自消,怎奈无知少年郎,铤而走险杀身祸。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忠孝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