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7.责任感养人,罪恶感毁人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安心 2432 2021-04-06 16:2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7.责任感养人,罪恶感毁人

  有段时间,一段关于一位英国爸爸教育孩子的视频在网上很热门。孩子从超市“偷”了巧克力,爸爸拉着孩子向超市的收银员道歉,孩子非常羞愧,但爸爸一定要孩子道歉。

  很多人都表示这位爸爸做得很好,给予点赞,但我看完视频后很替孩子难过。有位爸爸看了视频后留言说,小时候在邻居家玩耍,偷偷将一把小刀拿回家,“我特别喜欢那把刀,后来被奶奶识破,告诉了妈妈,并拉着我送回去。我好难堪,恨不得钻进地缝里,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好像每个人都知道这件事,我是个坏孩子,煎熬了好长时间。‘我是不好的’,这样的生命底色伴随了我很长时间”。

  是的,难堪正是视频中的孩子展现出来的感觉,他捂着脸,难过地哭了。父母们不妨把自己代入孩子的角色,看看当自己被那样对待时,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而这位爸爸不但这样教育孩子,还特意拍了视频放到网络上。可见,他认为这么做是应该的,是正确的,是对孩子好的,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

  我相信这位爸爸绝非有意羞辱或伤害孩子,他可能真的是“为孩子好”。托马斯·戈登博士说,父母应该被培训。我深以为然,很多时候身为父母的我们是无知的,我们以为这样是为孩子好,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给孩子心理上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有时这样的影响甚至是长久的。

  视频中,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当并愿意把巧克力还回去时,爸爸要他当面还给超市的收银员。那一刻,孩子愣住了,一脸惊恐,然后爸爸说:“你害怕了吗?我才不管。”并硬拉着孩子把巧克力当面还回去。

  这样的做法满足了父母教育孩子的用心,但也让孩子在那一刻充满惊恐、害怕、无助、难以面对的难堪和随之产生的罪恶感,以及在他人面前抬不起头的低自我价值感。

  其实,这位爸爸可以有另一种做法和选择。假设不是对儿子,而是对一位好朋友,我们会怎么做呢?可能会跟朋友表达,对这样的行为感到不安,无法接纳。有人可能会说,这不是大人,是孩子啊。可是,难道孩子就不值得尊重吗?一个没有被尊重过的孩子,将很难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

  父母可以跟孩子表达,无法接受这样的行为,然后倾听孩子的想法,跟孩子一起商量如何处理此事。在照顾孩子感受的同时,协助孩子把东西还回去。

  父母还可以跟孩子分享这样的做法给超市带来的损失或麻烦,让孩子了解事情的后果。这样一来,在他心里产生的将会是责任感,而不是深深的罪恶感。责任感能养人,而罪恶感能毁人。

  在雨果的《悲惨世界》里,贫苦的冉·阿让为了挨饿的孩子去偷面包,结果被判处19年苦役。出狱后,走投无路的他偷走了收留他过夜的主教的银器并潜逃,被警察捉回。主教声称银器是送给他的,才使他免于被捕。主教的言行感化了他,他化名马德兰,从此洗心革面,奋发向上,开始了新生活。

  成都的一位妈妈因为孩子在商场里拿了头饰没有给钱来找我咨询,一开始她很慌张,这件事情对她来说太严重了。我请她坦诚地告诉我,她小时候有没有偷过东西,她说有。那长大后还有吗?她说,当然没有了。

  所以,担心孩子会一直偷东西的逻辑是不成立的。我继续跟她探讨孩子这么做的原因。原来,当孩子几次提出要买时,她告诉孩子,这个东西不值得买,不要买。孩子实在太想要了,所以就偷偷拿了。我请她给孩子一些自主权,让孩子自行决定她可以买什么样的头饰。果然,孩子这样的行为消失了。

  《道德经》有言:“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真正有智慧的人,就是在他人做出不善之事时,我们仍能善待他。暴力只会带来暴力,视频中的爸爸这样对待孩子,孩子的内在除了无助,更会有愤怒。或许有一天,愤怒的孩子会开始指责和攻击他人。

  就像现在的网络暴民、“键盘侠”、道德卫士们,但凡谁做错点儿事,简直就是千夫所指,污言秽语不断。事实上,这些人只是在发泄心头恨,他们的恨和愤怒又是从何而来呢?或许当年他们就是视频中的这个小男孩,曾被这样对待过,长大后就会用这样的方式对待他人。

  诚然,我们做不到别人打自己的左脸,把右脸也送上去,但是至少对不善者,可以善待之。每个人内在都有择善的良知,你我都曾经是孩子,孩子并不是不懂好坏对错。

  孩子不需要惩戒,需要的是尊重和同理。被尊重和同理的孩子,自然知道对错,也能友善地对待外界。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