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买椟还珠
翌日雪霁初晴,果然应了容兮的话,咸阳城内滴水成冰。
章邯陪扶苏上完早课匆匆赶去膳房,取了给韩非特制的食物,然后又马不停蹄给他送去。
自从那日病发之后,韩非住的屋内便添上了铜炉。看守的小公公告诉章邯,秦王下了严令,这铜炉里的炭火每两个时辰必须换上新的,决不允许韩非再任性地将自己硬生生冻在冰窖里,以免再诱发哮症。
章邯天生一副讨喜的乖巧模样,不似别的男生那般闹腾,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这让韩非觉得很是舒心,他一个人待着也是无聊,闲来无事便与章邯多聊了些。
韩非原本藏了些心思,想从章邯口中探得些许外间的情况。可章邯却谨记着嬴政的命令,对外面的事闭口不言。韩非虽是无奈,却也没有迁怒于他,反倒越发喜欢这个处处透着灵气的孩子。
聊了几次,韩非惊讶地发现章邯竟对法家和兵家的学说有些了解,有些想法虽然稍显稚嫩,却颇有见地。而且章邯丝毫不怯场,在他这样的大家面前也是有什么说什么,大有些气定自若的气度。
韩非又惊又喜,全然不顾及与他年岁的差别,竟有些将他当做忘年交的意思,对他虚心而礼貌的请教亦是有问必答。韩非与李斯、赵高不同,往往只一语便直戳要害,令章邯大有醍醐灌顶的畅快之意。
本是送饭的无聊差事,无意间竟成为了章邯每日里最为期待的事情。只不过,他在离开小院之后还必须及时赶赴政事殿,将韩非一言一行如实禀告嬴政。
这一日,嬴政似乎心情还不错,章邯前脚刚进书房,就见他招呼自己近前:“今日韩非又给你说了什么故事啊?”
章邯笑了笑,拱手答道:“回王上,先生说楚人在郑国卖珠宝,用名贵的木兰给珍珠做了一个匣子,并用桂椒调制的香料熏染,再饰以珠玉、羽翠。郑国人来买珠,被精致的匣子迷惑,买了匣子却将匣子里的珠子还给了楚人,此谓买椟还珠也。”
“买椟还珠?”嬴政挑起眉峰。
章邯认真地点点头:“是。先生说,郑国人之所以闹出这样的笑话,就是因为他不懂取舍,抓不住要害,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
“嗯,说得不错。”嬴政欣慰地笑了笑,“他能愿意这样深入浅出地教你,你可要好好学。”
“臣明白。”章邯满心喜悦,“这些日子先生说了好多有趣的故事,比如螳螂捕蝉、滥竽充数、守株待兔。这些故事虽然短小,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每看一遍总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臣觉得这比单纯枯燥地讲道理要有意思多了。”
“是吗?”嬴政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抬头向外看了一眼,好似在等着什么人。
然而章邯正说到兴头上,完全忽视了他语气中的敷衍:“是啊!王上,既然这些故事如此发人深省,又如此趣意盎然,臣可否将他们记录下来送给扶苏公子?臣相信他一定会喜欢的。”
乍一听到扶苏的名字,嬴政收回神来,稍稍顿了一下,随即点头同意:“嗯,你能时刻想着扶苏,这很好。你可以去做,不过你要记得,除了这些故事以外,韩非所说的任何话你都不许对外人泄露半句,否则寡人绝不轻饶。”
“臣明白,王上放心。”有了嬴政的首肯,章邯顿时安下心来。
“好了,没有其他事情你就先退下吧。”嬴政轻轻摆了摆衣袖,又忍不住叮嘱一句,“今日蒙毅就回来了,前方的事你不要乱打听,也不要和蒙毅说太多,自己把握分寸。”
“蒙毅回来了?”章邯一愣,“他不是随蒙恬将军去了边境?”
嬴政点点头,面上有些不悦:“打听这么多做什么?好好做你的事就行了。”
见他明显有了不悦,章邯不敢多问,只好揖了一礼乖乖告退。
出了政事殿,下了玉阶,章邯一路往羽林军营奔去,刚一入辕门就和一个人影重重撞在一起。
“诶哟!”章邯捂着脑门踉跄着退了好几步,疼劲儿还没退去就被人影狠狠揪住。
“你怎么在这儿?我一回咸阳就来军营找你了,结果卫尉大人告诉我你不在。”蒙毅咬牙切齿地提着他的衣领,“好啊,我一不在你就偷懒!这都什么时辰了你才来?!”
“我哪敢偷懒,你别冤枉我!”章邯跳起来试图挣脱他,蹦了几下却纹丝不动,“王上交给我其他的差事,所以我才来得晚了些。你快松开,勒死我了!”
蒙毅这才意识到自己下手重了些,忙松开手:“王上给你什么差事了?”
“哎呀,走走走!”章邯不满地瞪了他一眼,两手推着他往里走,“这么个路口,四通八达人来人往的,里边说去。”
来到一处僻静之地,蒙毅这才停了步子,转身撇开章邯一直推着自己的手:“这里人少,能说了吧?”
章邯看了看四周确定无人,这才示意蒙毅稍稍蹲下一些,凑在他耳边低声说道:“王上让我每日给韩非先生送饭食。”
“哦?”蒙毅一怔,“韩非先生还在宫中?”
“嗯。”章邯轻轻点头,又立刻叮嘱道,“你可不要出去乱说。王上似乎不太想让人知道韩非先生的情况。”
“我当然不会说!”蒙毅拍拍胸脯,“那你每日见到他都说些什么?”
“什么也不说。”章邯摆摆手,“王上不让我告诉他外间的事情,他一开始的时候还会试探我,想从我口中打听些什么。后来见我死活不松口,他也就不再问了。”
蒙毅仔细听着,双手抱怀靠在一旁的柏树上:“那他一定不知道秦、韩之间战事一触即发的危急局势了……”
“嗯,他不知道。”章邯轻轻拽了一下他的衣袖,“先生有哮症,上次发病的时候若不是夏无且在场当真是凶多吉少。若是他知道外面的局势……唉,真是愁人。”
“你倒是挺关心他。”蒙毅撇撇嘴。
“先生人很好,我平日里看书有不懂的地方就去问他,他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点架子也没有。”章邯越想越气短,忍不住长吁短叹,“虽然我有意隐瞒外面的事情,可他也从未迁怒于我。说实话,我真的挺喜欢他的。”
“你喜欢有什么用?他的命还不是握在王上手里?”蒙毅伸手戳在他的眉心处,令他刚才被撞的地方又隐隐作痛。
“你什么意思?”一听这话,章邯顾不得疼,紧追着问道。
蒙毅重重叹了口气,又靠回柏树上,眉眼间竟也布满愁云:“当初王上费尽周折将韩非先生请来入秦,谁想到韩非一心只惦着他那个弃他如敝履的母国,根本不愿为我所用。他这么做,王上就算心里有一万个不忍怕是也不能留他了吧。”
“那怎么办?”
蒙毅低头看了章邯一眼,见他瞳孔大睁,里面溢满了不安。
“你可能还不知道,我这次是和大哥一起回来的。”
“蒙恬将军也回来了?”章邯越发不解,“王上难道又不想发兵攻韩了?”
“谁说的?”蒙毅摇摇头,“王上是铁了心要首灭韩国,已经让王翦老将军亲自挂帅领军出征了。”
“大父挂帅?”章邯一惊。
“你大父战无不胜,从未有过败绩。这剿灭六国的首仗只有他亲自出马,王上才能放心。”蒙毅松下胳膊站直了身子,一手拍在章邯的肩头,“想来韩国也撑不了许久,等消息传来,你说韩非先生会怎样?”
“会……怎样?”章邯不敢想,只好求救似地望着蒙毅又问了回去。
蒙毅苦笑着摇摇头:“我也不知道。这些事也轮不到我们去想,眼下你就当什么都不知道,千万别在先生面前说漏了嘴。”
“我知道,你放心吧。”章邯有气无力地点点头。
见他一脸泄气的模样,蒙毅忽然笑了起来,从怀里掏出一个东西塞到他手中。
章邯疑惑地看着躺在自己掌心里的那一把短而精致的匕首。
“这是什么?”
“你傻啊,这是匕首啊!”蒙毅冲他眨眨眼睛,“我们在边地时和韩国的兵马有过数次交锋,这是我从一个俘虏身上搜来的。那个人貌似还是个什么将军,徒有虚名罢了,根本不禁打。这把匕首虽比不上承影那样的名剑,可我觉得用起来甚是顺手,就拿回来送给你了。”
“你竟然还想着我?!”章邯受宠若惊一般地瞪着他,嘴巴开阖几下,激动地竟合不拢了。
蒙毅受不了他那一副傻乎乎的神情,却又对他溢于言表的感激很是受用,便故作大方地摆摆手:“这有什么?都是顺手而已。”
章邯却没和他一同嬉笑,只默默将匕首捂在胸前。
见他一副莫测的神情,蒙毅又朝他脑门戳了一下:“怎么了?又想什么呢?”
“疼!”章邯龇着牙退了几步,刚要发作就听蒙毅哼了一声。
“怎么,礼物收下了就要翻脸了?”
“我是那种人吗?”章邯翻了个白眼,继而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谢谢你。”
这么一来,蒙毅反倒有些不自然:“谢什么,又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不过宫中规矩多,你不可带着它到处乱跑。”
“这个我知道。”章邯猛一抬头,将匕首紧紧握在掌心里,“我会好好保管的。”
“那就行。”听他这么一说,蒙毅这才安下心来,他抬头看看天色,不禁皱起眉头,“今日太晚了,就不去校场操练了。估计大哥去见王上也该回来了,我早些回去,你也早些回甘泉宫吧。今日你我说的话千万不可让别人知道。”
听此一言,章邯这才想起方才在书房回禀韩非之事时,嬴政似乎一直翘首盼着什么。他恍然大悟:“蒙恬将军去见王上了?难怪我今日去向王上复命时,觉得他心情比之前好了许多。”
蒙毅一脸得意地挑了挑眉:“所以说嘛,有大哥在,王上就不会找我们麻烦。”
章邯却没理他,只垂着眉眼叹息一声:“蒙恬将军公允持重,有他在,或许韩非先生的事情还能有些转机。”
见他又兀自担心起来,蒙毅不由轻轻推了他一把:“好了,别想了。我答应你,若是大哥这边有什么消息,我一定及时告诉你。”
“好!”章邯咬着唇感激地望着他。
蒙毅抬脚要走,见章邯还留在原处未动,便又好奇地问道:“你怎么还不回去?”
听他一问,章邯忽然有些支吾:“时辰尚早,你先走吧,我还有些事。”
他这点伎俩哪逃得过蒙毅的眼睛。蒙毅挑眉上下审视一番:“你还能有什么事?快说!不说实话,有你好受的!”
知道自己怎么遮掩也无用,章邯只好谄笑几声:“我跟你说了,你不许骂我。”
见蒙毅不吭声,只是看好戏一般地打量着自己,章邯猛一叹息,小声说道:“我去给子婴送些书。”
“子婴?”蒙毅不可置信地睁大了眼睛,“不是让你别去招惹他的吗?”
“他也挺可怜的。”章邯央求地看着他,“前几日咸阳下了雪,我给他送了些厚衣物,和他聊了一些。他没有看起来那般冷漠,知人情、懂是非,他想学些东西,我就力所能及帮帮他。”
“你呀!”蒙毅无奈地叹了口气,“那我和你一起去,两个人的话还能多送一些。” 少府遗珠:帝女逾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