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少府遗珠:帝女逾墙来

第二百零七章 人心难测

少府遗珠:帝女逾墙来 室鞅 4428 2021-04-06 13:19

  阎乐的突然造访完全在章邯的意料之中。他没有多问什么,干脆地随阎乐回到咸阳。

  赵高早已在府衙中等候多时,见他进门,脸上挤出一丝意味不明的笑意。

  “果真世事难料,没想到这么快就又见面了。”

  屋里的人早已被清了出去,看样子赵高连最基本的客套都免了,只想与他开门见山。

  章邯瞄了一眼身旁荷甲执锐的阎乐,又略显讽刺地看向赵高:“赵大人既是将我当做敌人,又何必让我回来?”

  赵高也不生气,只是示意阎乐在原处站定:“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这个世道是是非非过于纠缠,哪有那么多非黑即白的事?我不喜欢你,却不代表你身上没有我需要的特质,更不代表你不能为我所用。这里没有外人,我就和你打开天窗说亮话,近期羽林军中有人不安分,陛下很是恼火,所以诏你回来稳定局势。”

  章邯本以为他被自己嘲笑之后会让阎乐出去,可没想到他对自己戒心太高,这激将法竟丝毫不起作用。

  “哦?”章邯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赵大人已经接手郎中令许久,阎将军又在羽林军中执掌多年,还能有什么事是你们二位压不住的?”

  见他神色轻蔑,大有调侃意味,赵高忽然变了脸色:“章邯,我没和你说笑。”

  章邯不在意地挑了挑眉:“那好,既然要我出面,总得把事情的原委告诉我,否则我也没法说服羽林军里那些血气方刚的将军们。”

  赵高寒着脸,虽难以启齿,却也只能将事情的经过交代了一遍。

  章邯默默听完,对他的险恶用心直言不讳:“我在宫中多年,对将闾公子有些了解。他虽然心气高了些,心眼却不多,根本就做不来这种里通外合的谋逆之事。而蒙氏世受国恩,更不会可能犯上作乱、谋害陛下。你既然要与我打开天窗说亮话,那我也就直说了。这案子和当年先帝咸阳遇刺案太过相似,应该也是你的手笔吧?”

  没想到章邯会一针见血将窗户纸捅破,赵高面上闪过一丝慌张,不过他早有准备,很快便恢复了正常:“这些都不是你该考虑的事,陛下要你回来,只是让你安抚军心。你不要得意忘形,不要忘了当初我和你说过的那些话。”

  章邯轻轻啧了一声,将视线收了回来:“赵大人那些话醍醐灌顶,我时刻谨记在心。不过我也提醒你一句,虽然你用手段钳制我,可同样也有求于我,所以我有权利知道真相。当然,这也是替你考虑。羽林军人才济济,年轻的将军们个个都是翘楚,我只有知道真相之后才好想出周全的说辞来对付他们。否则,一旦被他们揪到痛点,不仅于事无补,更会令我失信于人。本来嘛,我替你办事就已经令他们有所怀疑了,他们若能听进去,也不过是因为看在与我共事多年的情分上罢了。于情、于理,我都不占上风,想要成功,只能请赵大人如实回答我的问题了。”

  “呵。”赵高冷哼一声,“若这么说来,即便你出面也不能保证能平息骚乱。既是如此,我留你到今日岂非毫无意义?”

  话音方落,他略使眼色,阎乐立刻飞身上前,试图将章邯控制住。章邯只顾与赵高说话,未曾留意,一时失神落了下风,被阎乐拧着胳膊压住,重重跪在地上。

  “赵高!无耻小人!”章邯瞠目怒视,使劲挣扎了几下,却没能脱得了身。

  赵高微微拧着眉,挥手示意阎乐松开他。

  “我没想毁约,只不过是想提醒你,这里我说了算,你不要想着与我耍什么花样。”赵高轻轻拍着手,语速不急不缓,“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若你在那些将领们面前无法自圆其说,确实无法取得他们的信任。我也不怕告诉你,这确实是我一手谋划的。至于目的嘛,不用我说你也明白。蒙恬有二子,蒙毅亦有一子,他们活着,总有一日回来寻仇,留着他们就是养虎为患。至于将闾,那完全是他咎由自取。他一向心高气傲,除了扶苏之外,诸位公子谁也入不了他的目。他不敬陛下,也看不上我,这样的人,留着他岂不是添堵?”

  “你果真是无可救药!”章邯恨不得立刻将眼前这个魔头撕成碎片,然而他刚挪了一步,就被阎乐死死拦下,“蒙武老将军早已亡故,蒙恬、蒙毅沉冤而死,他们的子嗣如今已是庶民,被你的人紧紧监视起来。就这样,你还不肯放他们一线生机?!将闾是先帝血脉,不论他为人如何,都是不容亵渎的公子,你竟为一己私心而诬陷他,意图置他于死地?!赵高,你还是人吗?!”

  “章大人,请你注意措辞!”阎乐冷面瞪着他,眼底充满杀意。

  赵高仿佛没有听到他在说什么,仔细盯着自己的手心,反复擦拭。那里染上一块墨迹,怎么擦也擦不掉。

  “你要恨就恨陛下吧,想要除掉蒙氏的是他,想要杀了将闾的也是他。你骂我无可救药,然而我只是陛下的走狗而已。”

  不得不说,赵高确实是玩弄人心的高手。有赵夫人的前车之鉴,他不敢再放任胡亥单独见任何人。胡亥虽然极力掩饰,但已经不再如往昔那般全心全意信赖他,而章邯的回归就像在他头上悬了一把剑,不知何时就会掉下来。

  明明胡亥从始至终都被蒙在鼓里,甚至还因为羽林军闹出的乱子而慌得六神无主,死活要赵高尽快将蒙氏遗族都放了,不再追讨任何人的罪责,可赵高却没将实情告诉章邯,反而将一切罪责都推到了胡亥的头上。他比谁都清楚,胡亥虽然不喜欢章邯,却也认可他公正忠诚的品性。况且章邯与德音关系密切,胡亥若想继续调查赵夫人的死因,就一定会寻求章邯的帮助。同时,从章邯的角度来看,胡亥到底是嬴政的儿子,君臣名分既定,他不会贸然行谋逆之事。在他的眼中,酿成这一切悲剧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正是赵高。是赵高怂恿不谙世事的胡亥误入歧途、犯下一系列大错。赵高坚信,章邯从未放弃过替他的好友们复仇。可他已经失了势,若要复仇,就必须借助胡亥之力。

  这两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势同水火、不共戴天,可事实上却暗中对彼此都有了需要。赵高暂时还不能对章邯下手,若想让他安分,就要将他牢牢捆在自己身边,防止他与胡亥勾结到一起。

  所以,赵高必须要撒这个谎,为的就是打消章邯心中对胡亥抱有的任何希望,让他彻底死心。

  “羽林军闹出这么大的乱子,眼见就要危及社稷,可陛下却不肯退让,坚持要处死蒙氏全族,以儆效尤、彰显天子威严。这是为何?就因为蒙氏是他的心头大患,必须除之而后快。对蒙氏的恐惧已经逼得他坐卧不宁,作为臣子,我必须要替他分忧,所以才会出此下策,想要一石二鸟。只不过事态的发展超过了我们所有人的预料,我担心逼的太紧会惹出大祸,才拼了命说服陛下让你回来从中斡旋。”

  赵高不疾不徐地说着,言语间沉浸着一丝痛心和无奈。

  他尽力演出的悲悯在章邯眼中只是一种讽刺,然而令章邯真正担忧的却是这番话背后所隐藏的现实。

  胡亥对蒙氏惊惧入骨,这与他是不是全然信任赵高是并行不悖的两码事。就算胡亥对赵高满心怀疑,但他依旧会借赵高之手来除掉自己的心腹之患。

  章邯有些不安,郑重地看着赵高,言语里满是沉重之情:“当年,蒙恬、蒙毅先后担任郎中令,掌管羽林军多年,军中多数将领都是由他们二人提拔起来。蒙氏在军中余威浩荡,即便身死,亦深得军心。陛下想借这次遇刺之事尽除他们的遗族,将领们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同时,这些将军与蒙氏交情深厚,关系错综复杂,对蒙氏逼的太紧,也会令他们担心自身安危。若要平息骚乱,首先必须放了蒙氏遗族,否则就算我出面,也无能为力。”

  赵高默默瞧着他,并未觉到什么意外:“这才是你真正想说的话吧?拯救蒙氏,替你的好朋友守护血脉。”

  赵高如此聪明,这其中的微妙他一眼便可看穿,章邯也就没什么可遮掩的了。他不置可否,只是严肃地望着赵高。

  赵高微微撇嘴,虽然带了些嘲讽,说的却是事实:“反正你我都是为了实现各自的目的互相牵制、互相利用罢了,你想借此援救蒙氏也是情理之中。”

  章邯昂着头,坦然而镇定:“我确实是想要搭救蒙氏,可我方才所言都是事实,并非危言耸听。放过蒙氏遗族,于我而言有利,与你和陛下而言亦是解除危机的关键,一举两得而已。”

  赵高顿了顿,对他的直言不讳表示赞许:“这个道理我认可。我会尽力去劝说陛下。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迫于形势,陛下或许会同意你的建议,可不论事成与否,在他心里,你永远都是和他作对的那个人。不要以为你这次是雪中送炭、替陛下解了燃眉之急,陛下就会对你高看一眼。章邯,你真以为陛下是真心实意希望你回来的?你错了,陛下从不相信你,更不愿让你涉军。若不是我从中斡旋,恐怕你早就成为草中枯骨了。孰近孰远,我希望你能认清楚。”

  章邯笑了笑:“多谢赵大人提醒。不过我章邯已经死过一次,陛下如何看我,已经不是我能掌控的事。既然你好心提醒我,那么我也奉劝你一句,凡事不可做的太绝,还需给自己留些后路。不顾天下大势、违逆民心军心,即使有陛下为你撑腰,恐怕你也难保善终。为大局、为陛下、为你自己,你都该权衡清楚。”

  “章大人好口才啊!以前我怎么没发现?”赵高笑了笑,细长的眼尾微微眯着,不知是赞许还是讽刺,“明明是存了私心,却将这话说的公正无私。三言两语,就把这个棘手的问题抛回到我这里。听你的意思,若我想活下去,就必须见好就收了?”

  章邯瞧着他,嘴角也扬起一丝笑意:“我的命握在你手里,你的命握在陛下手里。若是羽林军真的乱起来,你觉得陛下会怎么对你?就算陛下袒护你,但将士们手中的兵刃可是除了陛下谁也不认。”

  赵高静默片刻,浅浅叹了口气:“好吧,我会说服陛下的,就当是给自己留条后路。至于见好就收,恐怕是做不到了。我已经走到这个位置,身后就是万丈深渊,我只能进不能退。一旦心软,只会万劫不复。” 少府遗珠:帝女逾墙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