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少府遗珠:帝女逾墙来

第二百四十四章 义士扶风

少府遗珠:帝女逾墙来 室鞅 4310 2021-04-06 13:19

  就在章邯与项羽僵持不下之际,之前撤回颍川郡的刘邦再次有了动静。这一次,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将南阳郡郡治宛城收入囊中。

  与其他叛将破城、屠城的血腥做法不同,刘邦攻入宛城后不伤一兵一卒,更不去劫掠百姓,甚至还分封郡守为殷侯,继续任命他管理南阳郡。听闻刘邦大军的仁义之举,南阳郡内诸县纷纷主动开城投降,刘邦几乎兵不血刃就将整个南阳郡握在了手里。

  南阳失守,使得河内的秦军越发被动。除了震惊之外,章邯不禁对刘邦这个人产生了一丝好奇。之前他和项羽攻打成阳时,曾下令屠城以报复奋死抵抗的成阳守军,这样的人怎么会在一夕之间忽然改头换面?不仅不屠城,还优待战俘、保护百姓,如此天差地别一定有隐情。

  章邯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刘邦这么做明显是在收买人心,而人心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没了朝廷的支援,章邯大军虽背靠三川郡,却活脱脱成了一支孤军。项羽本想直面突破秦军防线,然而拉锯了数月之后竟一点效果也没有,双方皆苦战不休、损失惨重。情急之下,项羽采用迂回的战术,绕至漳水上游渡河。章邯无奈,只能下令出击,然而却没能抵得住项羽的强势猛攻,只得放弃漳水,退至安阳坚守不出。

  更致命的是,就在项羽强渡漳水的同时,驻守上党郡的赵国大军趁势南下进入三川郡。三川郡是连接秦军与咸阳的要道枢纽,随着赵军的入侵,章邯彻底与咸阳失去了联系。

  北边是来势汹汹的项羽,西边是虎视眈眈的赵军。除此之外,南边有颍川郡的韩王、南阳郡的刘邦,而东边的东郡、砀郡、陈郡又是楚、魏两国势力活跃的地盘,如此一来,章邯彻彻底底陷入了联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章邯不再寄希望于咸阳,只能从这包围圈上寻找最薄弱的环节,试图突出重围,求得一线生机。可是到了这个时候,联军已经做好了将秦军全歼的准备,绝不会给章邯以任何逃脱的机会。

  试了几次之后,损兵折将、徒劳无功。再加上断粮的阴云弥漫,秦军大营里是前所未有的低迷。就在将要走投无路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却主动走进了秦军的大营。

  这个人伴着夜色而来,轻车简从,似乎有意掩饰自己的身份。传令的小校进门时,德音正守着章邯喝药,听到敌方特使前来,她忍不住拧起了眉。

  “所谓趁火打劫、落井下石,说的不就是这些人?”

  章邯却未动怒,似是对这样的事习以为常:“告诉来者,不用再来我这里浪费唇舌了。让他回去告诉他家主君,备好兵马和我大秦的将士痛痛快快打一仗就好。”

  他这话说得平淡,然而德音听在耳中却莫名觉得悲凉。如今强敌环伺,咸阳又指望不上,秦军动弹不得,只能做困兽之斗。

  小校听闻此言,为难地杵在原地,将手里拎着的布袋捧了起来:“将军,那人说无论如何请您先看一眼这物件再做定夺。”

  章邯捂着嘴轻咳几声,狐疑地望着他手里托着的那个麻布袋。那袋子细长而厚实,里面不知装着什么东西。

  章邯招招手,小校紧赶几步将布袋递过去。章邯接过来一摸,隐约觉得应该是一把剑。他找到袋口系着的布条,小心翼翼将它打开,随着布袋滑落,剑身露出的那一刻,他与德音皆是目瞪口呆。

  “承影!是哥哥的承影!”德音一把握住剑柄,将承影抽了出来,那黑中泛青的剑身微微震荡,空灵清澈的嗡鸣声如月华一般倾泻开去。

  果然是承影,如假包换!

  章邯猛然反应过来,盯着小校问道:“那人现在何处?可有自报姓名?受何人指使?”

  “没有,那人什么都没说,只说想要和您叙叙旧。”

  “叙旧?”章邯越发糊涂,疑惑地瞄了德音一眼,却见她亦是一头雾水。

  扶苏逃离上郡之后,赵高的特使将承影带回去复命,后来,胡亥又将承影交给了德音。直到张楚暴乱,德音被叛军所俘,这承影剑便也在那时下落不明了。章邯快速理着头绪,想来想去也觉得来人不可能是扶苏。能在战乱中重新寻回承影,应该和叛军有些渊源。他说是与自己叙旧,那便该与自己是认识的人,可章邯想破了天也想不出自己何时认识过这样的人物。

  既然想不出,索性一见便知。章邯沉下心来,仔细叮嘱小校:“去将那人带来,不要招摇,不要惊动别人。”

  “是。”

  待小校领了命匆匆忙忙跑了出去,章邯回首望向德音。果不其然,她尚未开口,眼圈已红。

  “事关哥哥,你能不能让我也留下来?我想知道是什么人拿到了哥哥的剑,还想知道他到底想对你做什么。”

  章邯点点头,从她手中取回剑身,缓缓收回剑鞘,然后轻轻塞到她怀里:“好,你就留在这里。既然他说要与我叙旧,应该是故人,我们就一起迎迎这个神秘的故人吧。”

  不多时,门外又响起一阵轻快的脚步声。章邯寻声望去,那人正好迈步进门,与他的视线撞了个正巧。

  “是你!”章邯睁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盯着来人的脸。

  那人着了一袭石青色布衫,腰间还悬着一把精致的佩剑。他站在原地,双脚微微分开,一手按在剑上,腰身如松柏一般秀挺。只不过,当年那如凛冰霜的黯淡神色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则是和善含笑的眉眼。

  “章将军,一别十余年,可还记得我?”

  他的声音里已经没了当年的傲气,却多了几分沉稳和平和。

  未及章邯开口回答,德音一步上前指着他欣喜不已:“原来是你!当日若不是你暗施援手,我早就死在监牢里了!我一直想亲自向你致谢,只可惜始终不知你在何处。”

  那人微微一笑,转身向她揖了一礼:“见过公主。公主不必客气,要谢就谢公主您自己福泽深厚,否则这兵荒马乱的也无法安然回到章将军身边来。”

  听他似有所指,德音不由红了脸,悄悄挪了几步退至章邯身后。

  不期而遇的惊讶转瞬即逝,章邯微微皱着眉,上下打量着他:“承影怎么会在你手里?果然,你还是和陈胜那些人有来往。”

  那人不在意的笑了笑:“你想说我是叛军的一员?这一点我不否认,否则现在我也不会站在这里了。当然,叛军只是你们的说法,于我而言,我只是为了推翻暴秦的一名义士而已。”

  虽然岁月将那人脸上的桀骜磨平了许多,然而言语间的咄咄逼人却和当年如出一辙。章邯默默盯着他许久,末了忽然笑了起来:“当年没把你送交官府,看起来是我做的一件错事,真是悔不当初!”

  岂料那人也跟着笑出声:“将军何以如此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世间万事万物总有因果。若是当时你没有手下留情,将我送交了官府,那公主遇到危险时可就没人会救她了。红颜知己、千金难求,我把公主送回将军身边,将军该庆幸当时没有做错决定才是。”

  说着,他歪着头朝德音眨了眨眼,德音被他一逗越发害羞,抱着承影紧紧躲在章邯身后。

  章邯微怔,随即沉下一口气,拉着德音几步走到他面前郑重拱手道:“当日幸亏你伸出援手救下公主,才使我免于与公主阴阳相隔、含恨终生。如今我能与公主团圆,实乃托你之福。我章邯在此谢过先生!”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令那人有些措手不及,他微怔片刻,继而含着笑意望向德音:“将军当年放过我一次,我们就算两清了。战火无情,多少人会平白丧命?韩非先生就是如此,他何错之有?却难逃那样悲凉的结局!公主和先生一样,本就是无端被牵连其中,我不想无辜之人白白送死,所以才会救她。”

  听他提及韩非之名,章邯的思绪仓促间被拖回到许多年前。他盯着那人笑意未退的眼睛,猛然间压低了声音:“大恩不言谢,这份恩情我会一直记得。不过,你今日来应该不是只想和我说这些的吧?”

  那人轻笑一声:“算是也不算是。对了,除了我以外,还有一位故人想要托我给你带句话”

  “还有一位故人?”

  那人点点头,目光默默扫过一旁的小校。章邯心领神会,示意小校先行出去。

  小校有些为难:“将军,这人来路不明,我怕……”

  “无妨。”章邯摆了摆手,“你且安心出去,不会有事。”

  小校半张着嘴犹豫半天,仍是不能放心。那人见状忙解下佩剑递了过去:“我已经除下武器,你就不必担心了。”

  小校还想再说什么,见章邯一脸无事的模样,只得磨磨蹭蹭告了退。

  待房门被轻掩上,章邯转首看向那人:“好了,你可以说了,你到底为谁而来?”

  那人却不着急,默默后退一步:“在说那位故人之前,在下还是先自报家门的好。毕竟之前我就说过,若是再见面,我一定会亲口告诉你我的名字,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听他如此一说,章邯倒是被他勾起了好奇心,与德音默默对视一眼,然后拱手问道:“敢问尊姓大名?”

  那人立直了身子,双手在身前划出一个优美的弧度,细而挺拔的腰身随着手上的动作缓缓前倾,这一套抱手揖礼如行云流水,自带风流天成。

  “在下韩国张良,见过章将军。” 少府遗珠:帝女逾墙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