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浙商的268条生意经

七、眼光决定了市场的机会

浙商的268条生意经 王振 20935 2021-04-06 09:0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浙商的268条生意经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七、眼光决定了市场的机会

  做生意最重要的是眼光。眼界有多宽,商路就有多宽。浙江商人平时谨慎而低调,可一旦嗅到了市场的气息,就会像猎犬一样迅速出击,抢先找到猎物,旁人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浙江人将钱赚走。浙商认为市场不好的时候往往是机会最好的时候。所以对浙江商人来说,机会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关键在于能否练就一双敏锐的“市场眼”。

  富人思来年,穷人思眼前

  如果你拥有一县的眼光,那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拥有一省的眼光,那么你可以做一省的生意;如果你拥有天下的眼光,那么你就可以做天下的生意。

  从事商业活动,尤其是希望有大的发展,一定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不能只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庸者赚今天,智者赚明天”的古训,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作为商人,在已具备做大生意的某些基本条件的情况下,他的眼光有多远,往往决定着他的生意能够做多大。

  商人要想于商海千帆竞渡中拔得头筹,就必须具备战略家的思维和胸怀。只要你眼光独到,就可能发掘出别人从未发现的机会,从而获得令人羡慕的财富。眼界准,就能把握机遇,在经营中不走或少走弯路;眼界宽,就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以小见大,看得全面透彻;眼界高,就会追求无止境,事业更辉煌。

  远见是通过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而对现实进行调整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促进我们对前景进行预测性思考,帮助我们调整现实事物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我们制定正确的计划、目标和实施正确决策。

  人们形容“眼睛往上翻”的人是“趋炎附势”,其实,逐波商海的人,眼睛也应朝前看,可以称之为“趋利附势”。要做到“趋利附势”,成为富商,就必须要有远见。

  现实世界是一个变化的社会,一个人不能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势必会落伍,甚至处处碰壁。

  做生意如同下棋一样,“一般人”往往只能看到眼前一两步,而“高手”则能看出后五六步甚至更多。

  能遇事处处留心,比别人看得更远、更准,这样作出的决策才可能切合市场发展的需要,达到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的目的。

  正如美国《幸福》杂志在评论当代企业领袖必备标准的一篇文章中所指出的:“那些畏惧矛盾、不敢有长远规划的企业家最终将退出舞台。因为人们渴望追随的是那些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领袖。”识时务的人善于择势而为,因而也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

  做商人就要做有远见的商人。

  商人要具有比别人更细腻的心思,遇事留心,从细微处见商机。

  市场是没有边界的,要驰骋市场就要有穿越市场的眼光。

  走在政策的前面

  吃透政策,你就能获得发展。企业做匀速运动还是加速运动,取决于企业是否充分利用政策或关注政策的变化。

  政策是市场的导向,在国家政策的变化当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机遇。这就看你有没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不能在细微的政策变化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商机。

  浙江有一家商场的老板平时非常注意研究政府决定。有一次,浙江省政府下达文件,要求各单位处理库存物资,加快资金周转。这位老板分析文件后认为,各企业一定会按照文件要求清仓查库,处理积压物资,这就为商业部门提供了一批廉价商品,抓住机会把商店改为廉价商店,一定会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欢迎。

  于是,该商场立即派出供销人员到各家工厂洽谈业务,收购了大量处理物资。廉价商店在鞭炮声中开业了。

  潮水般的人群汇集到廉价商店,长期积压在仓库里的尼龙布、皮鞋、床单等商品,一时成了抢手货。廉价商场前后开办两年,为300多家工厂推销了大量积压物资,做成了4000多万元的生意。

  大环境是带有方向性的因素,是商人决策的基本前提。只看到眼前的决策,就只能偶尔获利,不可长期获益。要想长期获利,就要研究政策、吃透政策,走在政策前头。

  有些人做生意,两耳不闻窗外事,往往生意失败而不知其因。精明的商人经常研究形势变化,分析政府决策动向,然后确定自己的经营目标,决策超前一步,利润颇丰。

  可见,要成功地抓住机遇,就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不能光看眼前利益,要有长远的目光,能看到今后的发展趋势,高瞻远瞩,走在别人的前头,从而做到先知先觉,达到“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境界,从容面对每一个政策变化。

  政策与商业自古就有密切的联系,很多时候政策甚至能够左右市场的变化,因此商人要时时处处关注时政。

  做生意单单是懂市场行情是不够的,政策环境也很重要。做生意,就要两耳全知天下事,一心只要走前头。

  机会不是等来的

  做生意要敢作敢为,等是等不来赚钱机会的。

  1991年,在温州市委任职的王建辉毅然辞掉公职,去匈牙利寻找发展机会。遗憾的是,他出师不利,从国内组织出去的圣诞礼品,因为运输延期,错过了圣诞节,不得不打折销售,大大亏本。王建辉也因此气得胃出血而住进了医院。

  但是出院不久,王建辉就重新振作起来,他倾其所有,从浙江温州调运了一万余副太阳镜在匈牙利销售,这次他终于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后来,王建辉又去了阿尔巴尼亚。在阿尔巴尼亚,王建辉遭到了歹徒的打劫,又一次住进了医院。两次住院,王建辉最大的感受就是医药费极其昂贵。尤其是阿尔巴尼亚,因为药品主要依靠进口,价格就更加不菲。

  王建辉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做药品生意呢?于是,王建辉又找到了赚钱的机遇。

  1995年1月1日,阿尔巴尼亚开始实行药品注册登记,王建辉成了阿尔巴尼亚卫生部第一个注册的人,也是在阿国卫生部注册的唯一的中国人。

  目前,王建辉的公司是中国药品进入阿尔巴尼亚的全权代理,进口量占阿尔巴尼亚药品的40%。

  商机是不断出现的,你现在想不到,并不代表你一直想不到。但你不能仅仅去等待,只要你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发现人们的需求,就会看到到处都有商机。

  北京五福茶艺馆董事长、北京福丽特中国茶城总经理段云松在谈到自己的成功时认为,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绝不是靠等来的。不甘心于等待,这一点比机遇重要得多。

  他说:“比如卖菜,有一天,我和一个卖菜的一起去进菜,我进了一车油菜,他进了一车韭菜。到傍晚,他的一车韭菜全卖完了,我的油菜还剩3/4。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但又不好意思问人家,后来我一琢磨,那天是礼拜三,宣武区的人多半礼拜四休息,正好买点韭菜包饺子。这事儿让我明白了,包括卖菜在内的很多底层商业活动也是很有学问的。以后所有的经商活动我都要先主动去问问为什么,搞清楚了再做,一定没错。

  “我开北京第一家手工饺子馆完全是出于自己爱吃饺子,于是想到别人也可能爱吃,便开了。结果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后来我发现很多看起来很有钱的人进来吃,我就想是不是山珍海味他们都吃腻了?

  “做了些分析后,我选择了开家‘忆苦思甜大杂院’,这里净是些大饭店里没有的棒子面粥、高粱饼子……生意出奇的好,它既迎合了吃惯大餐馆的有钱人的猎奇心理,又满足了一些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当你为找不到商机而一筹莫展的时候,不妨想着去换另一个角度,多把眼光放在生活中,只有不断地关注生活,努力去奋斗、寻找,才会想到生活中最需要的、最有特色的东西,也才能找到与众不同的商机。

  机会不会从天而降,商人要能够在市场上凭自己的商业嗅觉发现商机,在这个过程中,一切不起眼的信息都不容忽视。

  做生意要敢作敢为,敢为人先,而不要消极地等待机会的降临。 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不断的关注生活,努力寻找商机。

  敢于标新立异

  别人做什么,你也做什么,这算不得什么;同样的东西,你做得与众不同,这才叫有创意;同样的商品,你从不同的角度去销售,并能获得成功,这才叫有市场眼光,有经商胆识。

  ——周成建(美特斯·邦威董事长)

  大多数人都认为,要标新立异太花费心思,风险也太大,不如老老实实地跟在他人后面,卖卖市场上最需要的东西。

  然而浙江商人却敢于标新立异,做一些另类的买卖,从而引导市场潮流。

  对一般人来说,卖饰品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饰品店到处都是,生意都很火红。确实,女性饰品店一向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生意火红也不足为奇。

  但是,在浙江温州素有男人街之称的府学巷则开出了一家男性饰品的专卖店“TRUE MAN”。

  该店的店主陈小姐认为,男人的饰品更有经营的空间。

  为此,她特意从香港加盟该饰品专卖店,主要经营钨金材质的项链、戒指和手链等男性饰品,售价都在一百元以上。

  尽管开店的投入将近20万,但是在开业仅一个半月的短短时间内,小店已经有了一些固定顾客,主要是20岁至40岁的男士。另外,许多女性也经常到店里来购买作为礼物的男性饰品。陈小姐说,现在自己的信心很足,接下来打算物色一个适合的商场,再开一个专柜,毕竟这个领域现在做的人不多。

  人们都知道,孩子和女人的钱是最好挣的,大部分人经商都从这两类人的需求入手。但是,随着市场的饱和,针对这些顾客群做生意的人实在太多了。经营者一多,利润就会下降,于是精明的浙江人就想到了寻找新的奶酪,而男性消费群体也就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因为男性是家庭经济最主要的来源,尽管男性在选择商品的时候非常理性,坚持少而精的原则,精明的商家还是从中找到了切入点,即为他们提供质优价高的商品。

  这样,尽管男性消费者的基数比不上女性消费者,但是单位商品的利润却要高得多。开男性饰品店,从事情的另一面出发,标新立异,这正体现了浙江人的另类思维。

  可见,赚钱其实不是难事,主要在于你要有新鲜、灵活的方案,再加上你的勤快运作,你终会赚到钱。最好是一方面赚钱,一方面又有创意,这样就能做出和别人不同的事业。

  创意是产品和企业领先一步的法宝,商人要舍得在创意这个法宝上面下本钱。

  与众不同虽有更大的风险但同时也有更大的果实去收获。

  要敢于花心思去琢磨新鲜有创意的生意,心思多大收获就会有多大。

  敢于蛇吞大象

  大胆做生意,敢于蛇吞大象,是浙江商人的一贯作风。

  ——王建平(浙江哈杉集团总经理)

  在“世界鞋都”意大利,只有一位中国商人可以以“欧商”的姿态面对市场,而且欧洲对中国鞋的反倾销税对他几乎毫发无伤,在他的公司门口飘扬着8面外国国旗,像个联合国机构一般,每面国旗都告诉你,“哈杉”在这些国家开有分公司或是加工厂。这位商人就是王建平,在浙江温州鞋界人称“豹子”。

  王建平领导的哈杉鞋业公司,本来在国际市场上属于三流企业,在温州,也只能算作二流,却因收购了意大利的一家主流鞋企而脱颖而出。“蛇吞大象”是王建平大胆进军国际市场的一个标志性的战略战术,也反映了他独具一格的胆识。

  意大利的威尔逊公司是一家具有50多年历史的,专门加工Wilson(威尔逊)、POLO(保罗)、Versace(维萨奇)、Brussardi(奇萨帝)及Donnakaran(多娜卡伦)等世界著名品牌的男鞋的世界知名鞋业公司。但是这头“大象”却不幸成为王建平的“蛇肚之物”。

  2004年8月,哈杉正式收购意大利威尔逊制鞋公司90%的股权,威尔逊公司原班人马继续在原岗位工作。收购威尔逊后,哈杉拥有了Wilson这一国际品牌,而哈杉仍是自己的第一品牌,Wilson则作为公司的子品牌。

  此次收购也成为“中国鞋都”企业对“世界鞋都”企业的一次兼并,浙江温州也因此诞生了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本土“跨国公司”。

  完成了对威尔逊公司的收购,王建平继续通过海外收购的方式打造哈杉的全球销售网络,又将具有30多年的销售经验,在日本、西欧和美国都有很好的销售网络的台湾立将公司收购于自己的旗下。

  王建平的成功体现了他独有的敢于“蛇吞大象”的魄力和胆识,这也是浙商的共性。

  商人最不该缺乏的是胆识,有胆有识才会敢于去拼搏,机会是拼来的,不是等来的。

  商人要敢于以小搏大,以小利换大利,只要你敢想,一切皆有可能。

  永远做最强者

  不做则已,要做就做最强者,永远做最强者。

  ——庞青年(浙江青年集团总裁)

  浙江青年汽车集团老总庞青年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试水汽车行业的。一踏入这个行业,他就表示了自己的决心并显示了自己的野心:永远做最强的。

  对于一家民营企业来说,要造车,而且要造价值100多万元的豪华客车,在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天方夜谭。然而,经过一番打拼,庞青年做到了,而且做到了成为豪华客车业的龙头老大,拥有了许多行业的第一。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加快了高速公路的布局和建设,庞青年敏锐地捕捉到了客车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的商机。1995年,庞青年和北京北方车辆厂等企业合作生产豪华客车。由于北京北方车辆厂内部管理滞后以及经营模式僵化,经营状况一直不佳。1999年,庞青年果断地收购了合作方的股权,亲自担任总经理,成立了金华尼奥普兰车辆有限公司。庞青年在技术上直接与德国企业合作,使“尼奥普兰”豪华客车迅速跟上国际发展步伐。同时,庞青年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很快,“尼奥普兰”就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占据了国内豪华客车生产的头把交椅。

  之后,庞青年仍然坚持走“高端路线”,在占据国内单价130万元以上的豪华客车70%的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又以技术和产品优势,几乎垄断了单价200万元以上的豪华客车的市场份额。

  庞青年仅用了3年的时间,就使自己的尼奥普兰豪华客车在国内同行中占稳脚跟,无论车辆等级、高档车产量、高档车销售量和同比增长速度均名列第一,跻身国家客车企业10强,中国机械工业500强之列。其中高三等级豪华客车车型和数量居全国首位,产品被交通部评为首家最高等级(高三级)豪华客车,被建设部评为国家旅游行业高等级五星级客车。世界客车联盟秘书长吕克·格洛里厄认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客车制造和市场的中心,青年汽车集团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要永远保持一颗王者之心。

  要具有战略家的胆识和眼光,还要有思想者和艺术家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要具备一般人所具有的才干和能力,更要有一个富有思想、知识和信息的智慧头脑。

  头道汤的味道最好

  “喝头汤”就是要善于创新、敢于开拓,即要有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要使之与胆识相结合。制度创新是土壤,方法创新是雨露,技术创新是成果,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闯”这颗优秀的基因种子。

  ——周星增(上海建桥集团董事长)

  头道汤的味道最好,先人一步的生意最赚钱。敢为人先的胆识是每一位浙江商人都具有的特质。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浙江人总是走在前面。

  温州商人章华妹成为中国第一份个体工商营业执照申领者。她的营业执照是工商证字第10101号。执照上清楚地写着:

  姓名:章华妹;

  地址:解放北路83号;

  生产经营范围:小百货。

  温州还拥有许多第一:

  中国第一家实行利率改革的农村信用社;

  中国第一座农民城;

  中国第一座商标城;

  中国第一批农村专业市场;

  ……

  这一个个的“第一”反映了浙江人敢做、敢拼、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风貌。

  在面对市场的时候,大部分人总是不敢“喝头汤”,因为,“头汤”也意味着高风险!但当许多人在放弃“喝头汤”的同时,他们也放弃了机会和收益。市场如战场,要取胜,就要有冒险精神和开拓精神,要敢于喝头汤。

  浙江人敢于“喝头汤”,敢于冒险,有强烈的市场观念,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头汤味道才最好。

  尤其是浙江的温州人,他们喜欢“先喝第一口,先迈第一步”,不管哪一行、哪一业,温州人总是敢于喝头汤,敢为天下先。

  20世纪90年代起,饮料商人陈金义就开始了一连串“喝头汤”的行动。

  1992年,陈金义一举收购了上海6家国有商店,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收购国有企业的民营企业家,一时间轰动全国。

  1998年,陈金义大刀阔斧,对“家族式”管理体制进行了开刀:他让大哥退职,二哥退休,三哥降级,就连他的妻子,也同样退居二线。集团管理层裁减60%,30多位直系亲属或降或辞或进修学习。

  陈金义的这种行为并没有使他的公司因为人员流失而衰败,反而因为他的改革创新而越做越强。

  商人要有做领头羊的胆识,要知道高风险总是与高回报为伍,敢冒风险才会赢。

  做生意就要有胆识,敢于冒险投入,敢于为人先,敢于“喝头汤”。但一定要注意把握人们的消费需求,善于把握市场的趋势,让自己的头汤喝得不盲目。

  先跑一小步,领先一大步

  先迈第一步,就能领先别人好多步;先人一步,“钱”途无量。现代商业十分重视“机会损失”,对时间我争分夺秒,找机会先人一步,果断出击。因为机遇速可得,坐必失。

  ——宗庆后(浙江娃哈哈集团董事长)

  浙商具有超前意识。改革开放前期,当人们还在议论纷纷、犹豫观望的时候,浙江人就已经开始在各个不同行业慢慢地探索实践了。不知道全国有多少事情是浙江人“第一个吃螃蟹”,先吃第一口、先迈第一步的,如包产到户、股份合作、浮动利率、第二职业、服务业大发展等……浙江人无不是敢为天下先,正是这一个“先”字让浙商成就了许多的大事业。

  浙商宗庆后对于“先跑一小步,领先一大步”的商道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

  谈及自己的创业经验,娃哈哈的创办人宗庆后的回答很简单:“创业靠的就是感觉,感觉好我就会出手,我可能是感觉比较准确、出手比较快吧。”

  1987年,宗庆后奔走在杭州的街头推销冰棒,在送货的过程中,他了解到很多孩子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这已经成为家长们最头痛的问题。

  “当时我感觉做儿童营养液应该有很大的市场。”当时已经47岁的宗庆后显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创业年龄,但是,他并没有退缩,而是敢于去迈这一步。不管周围人怎么劝说,他都固执地要创业。

  1988年,宗庆后借款14万元,组织专家和科研人员,开发出了第一个专供儿童饮用的营养品——娃哈哈儿童营养液。

  从此,娃哈哈成为中国儿童最爱喝的营养品。到1992年,娃哈哈的销售收入就已经达到4亿元,净利润2000多万元。

  当别人跟进儿童营养液生产的时候,宗庆后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无论是技术、市场、人员、经验,还是资金方面,都领先别人一大截了。

  这就是浙商的精神,别人不敢想的事,浙商敢想;别人不敢做的事,浙商敢做;别人不敢迈的步伐,浙商敢迈。只要有胆量迈出第一步,再加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去努力,就没有赚不到钱的道理。

  同样是做生意,你起步晚了或慢了半步,人家就抢先成功了,商场上的竞争是空前激烈的,据说在日本的一些知名企业里,每五秒至一分钟就可获得世界各地市场行情的变动情况,而商人面对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市场,错过一分一秒就可能导致生意的失败。

  如果一个商人经营思想陈腐守旧,产品面孔多年照旧,行销方式消极呆板,销售渠道狭小不变,不仅不能先人一步,反而要落后别人几步,肯定会被竞争对手拖垮,被市场的波涛淹没。

  一个成功的商人,只有做到让自己的决策先人一步,才能使自己的事业高人一层。

  要对影响企业的宏观和微观环境进行研究、分析,时刻注意这些环境的变化并掌握其变化,才能使自己的决策具有超前性。

  眼光要准,出手要快

  眼光要准,出手要快,事事超前,敢于领先,稳健务实,步步精彩,创造需求,造福社会。

  ——郑秀康(康奈集团董事长)

  经常有人抱怨说:每次我发现机会的时候,机会已经离我而去了,我发现自己总是在不断地追赶机会,却一直追不上。

  浙商说:机会不是去追赶的,而是去寻找的,只要你及时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提前一步去等待机会,机会就会接踵而来。

  商机既包含机遇,又包含速度。抓时机要快,特别是当今社会具有整体性、复杂性、竞争性和多变性的特点,更要求有志于成功者要有机遇观念、速度观念。

  2002年5月,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了中国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家吴伟。吴伟是浙江人,他首创了爱侣性保健品公司并跻身世界同行前十位。

  吴伟的发家史是这样的——

  1992年,北京开办了中国第一家性用品商店,卖的大多是进口货。吴伟赶紧前去考察,感触颇深:“在中国,这个不可限量的市场机会刚刚萌芽,等别人做不如自己抢先做。”

  当时的中国,性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许多人对此都是遮遮掩掩的,但是搞机电出身的吴伟却毅然决定自己开发生产性工具。

  到2001年,吴氏企业的性工具销售额已经占国内市场的70%,并且出口27个国家。

  吴伟高兴地说:“现在公司是24小时开工,订单多得都不敢接了。”

  吴伟的成功告诉我们,做生意,就要眼光准、出手快。

  要知道机会并不会从天而降,生意不是关上门就能做的,要想在白驹过隙之间抓住商机,就要养成主动出击的习惯。

  要练就洞悉市场的眼光,培养理智果断的决策方式 。要瞄准目标,迅速出手,不给竞争对手留下任何机会,也不给自己留下丝毫遗憾。

  该出手时必出手

  该出手时必出手,出手晚了没钱赚。

  浙商王平良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他说:“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知道何时该出手,何时必须出手。”

  1989年,在哈尔滨的一条大街,有一间门面房,只有9平方米,地理位置一般,但房东要价却很高,每月1000元,在那时候这是个很高的数字。当时,很多人想盘下这家门面做生意,但租金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

  正当人们犹豫的时候,王良平已经与房东签订了长期合同,交了押金。

  王平良的举动使许多人感到不理解。这么贵的租金仅仅只租了9平方米的门面,能挣钱吗?

  但王良平说:“店面的贵或者便宜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这个店面的市场辐射能力是强还是弱。我的这个店面虽然仅有9个平方米,但是周边一条街都是经销机电产品的,已经形成了一个专业市场性质的概念市场,因此,机电产品的用户一定会将其作为自己采购的首选,它的市场辐射面势必非常广,并且富有针对性。因此虽然代价有些昂贵,但我认为是绝对值得的。”

  果然,店面一开张,生意就很顺利,第一个月,小店的营业额就达两万多元。

  浙商正是能够“该出手时就出手”,才能“风风火火闯九州”,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俗话说,饿死胆小,撑死胆大。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估计自己的实力,适当跨越自己的实力,为以后的发展提早做好准备。同时更要抓住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即使不能出奇制胜,但至少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商人要有对市场迅速反应的决策头脑,更要有对决策及时实施的行动能力。要会掌控做生意的“火候”。但事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知道自己要何时出手,才能出手更快。

  无孔不入的商业触角

  浙江商人都有比较强的市场意识,很会寻找机会,作为商人来说这是十分重要的。

  ——钟朋荣(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

  浙江人的商业触角已经深入到了任何一个有人居住的地方。

  在互联网上的任一个搜索引擎输入“浙商”,就有成千上万条信息随即跳出,浙商做什么的都有,分布在哪里的都有。

  浙江人敏锐的市场嗅觉与精明的投资眼光、无孔不入的商业触角不能不让你惊叹。炒房产、炒煤炭、炒商铺、炒棉花、炒石油、炒油田、炒车、炒电、炒汇……什么都敢炒。只要浮现出什么赚钱的机会,就会有浙江人捷足先登,虎视眈眈。

  自1999年起,浙江的民间资本开始陆续进入上海、南京等地。2001年8月3日,《温州晚报》牵头组织的第一个购房团驱车奔赴上海,第二批、第三批迅即尾随而来……就在人们尚未察觉之时,沪、宁等地的房价已经节节飙涨。此后,《温州晚报》与另外两家刊社——《温州商报》与《温州都市报》先后推出的购房团犹如旋风席卷全国,北抵外蒙,东进辽沈,西拓边疆,南至越南……

  当房产楼市岌岌可危的时候,浙商又追寻一切可乘之机,转战其他市场,山西掘井采煤,新疆探油炒棉……浙商的商业触角触及之广,反映之灵敏,实为外人所叹为观止。

  商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得远,看得宽,商业触角才能伸得尽量的长而广。

  要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具备的条件和优势,对生意进行理智的设计及运作,这样才能把商业触角伸得远而稳妥。

  别人恐慌时,也许是你进入的最好机会

  做生意必须深谋远虑,具备近乎神人的坚忍性,才能够在逆境中屹立不摇,在混沌隐暗之中找出真正的答案。因为在别人恐慌时,也许就是你进入的最好机会。

  ——宗庆后(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

  世界上任何恐慌都蕴含着商机,而且恐慌愈重商机愈大,这是一条被事实证明了的商业真理。

  恐慌常在,但趁机而入的智慧却不是每一个企业和经营者都具有的。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或企业家,不但要善于应对恐慌,化险为夷,还要能在恐慌中寻找商机,趁“慌”夺“机”。

  2003年,一场“非典”闹得整个中国都人心惶惶,然而一些浙江商人却没有恐慌,他们利用别人的恐慌,进入了许多以前想都没想过的行业,并且大赚了一笔。

  由于“非典”的病毒主要是依靠空气进行传播,一时间口罩成了大街小巷行人的必备“防毒面具”。精明的浙江人看到了这一点,在自己的小生产车间里迅速地生产口罩。他们的口罩被源源不断的送往全国各大城市销售,由于成本低廉,市场需求旺盛,因此他们的生意非常之好,甚至达到了火爆的地步。

  浙江人不光生产普通的口罩,他们针对一些年轻人非常注意自己的外表,不断的追求个性和时尚的特点,调整生产策略,匀出一部分生产线专门生产适合年轻人使用的口罩。

  在别人恐慌的时候,浙江商人不但没有慌张,反而更加清醒,做起事情来不慌不忙,而且紧紧把握住了市场的脉搏。

  聪敏的浙商会时不时地给自己的思维充电,所以,他们不但会发现正在孕育着的商机,而且也会寻觅到商机,把握住商机,即使是在别人都陷入恐慌的状态下。

  别人慌乱我独醒,机遇来了绝不放手。这是一个成功商人的必备素质。

  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且保证自己的商业触角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随时伸出去抓到有用的东西。

  机遇:瞬间的命运

  普天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瞬间的机会。

  ——史玉柱(巨人网络创始人)

  有不少成功的商人,在别人问到他有什么成功秘诀时,都会说这么一句话:我运气好。生意场上果真有运气吗?如果有的话,这运气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命中注定的,还是偶然碰上的?

  在市场经济中,时机稍纵即逝。作为商人,如果能把握住时机,往往会率先抢占市场,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和收获;如果把握不住时机,则可能会遗憾终生。

  “战神”拿破仑曾说:“有才能的人总是利用一切时机,而不肯放过任何可以增加成功机会的可能性;而比较笨拙的人往往拟制大量计划,却由于轻视或忽视良机而输个精光……利用良机对于庸才来说,从来就是一个秘密,而这正是比一般水平高出一筹的人的主要力量所在。”

  在辽宁经营眼镜店的浙江商人刘先生说:“机遇具有时间性,它不会永远存在。当它到来的时候,如果你不去抓,它绝对不会等待你。商场如战场,要打赢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对于商人来说及时抓住瞬间的机遇更为重要。”

  商机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出现的,而且只持续很短的时间,不能及时抓住,就将会错过。抓住时机,海阔天空;抓不住时机,寸步难行。如果你能一碰到机缘就好好地加以利用,以后,你就会对于别的良机具有灵敏的感觉。如果一个很好的机会从你面前经过,似乎马上就要溜掉了,只要你能马上去追赶它,或许还有可能把它捉回来。记住,寻找机会不能光凭等待,要努力培养自己对时机的敏锐嗅觉。

  要抓住转瞬即逝的商机,就要深入消费市场,用新的理念细心地去观察、去寻觅、去琢磨、去挖掘。

  生意人需要有一双能够捕捉信息的眼睛和一双能够快速抓住商机的手。

  商机青睐有准备的商家

  浙江商人不会等一切准备好了再行动,但是,浙江商人也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

  ——李小朋(朝阳市新视野眼镜有限公司总经理)

  生意场上的确有运气存在。生意场上有运气,但不是任何人都能碰上。那么,哪些人能碰到运气呢,或者说,运气属于哪些人呢?

  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说过:“机遇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因此商机也只会青睐那些有准备的商家。

  商机只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那些有抱负的人、那些有超常耐力的人。 在机遇与风险挑战面前,有准备的头脑从不放弃搏击,时刻捕捉财富的机遇,使之成为财富旅途中的亮点。

  早期浙商中的冒险家们在一开始都为自己的冒险做好了铺垫,才取得了后续的成功。王峻涛的8848网站是想针对企业做电子商务,因为他有雄厚的企业组织关系网;张朝阳在创办爱特信公司的时候,第一个项目是建了一个“中国工商网”,因为他对工商业务非常熟悉;马云在创办阿里巴巴之前一直在跟杭州电信以及北京的外经贸部搞合作;从国外回来创办亚信的田溯宁和丁健从一开始就跟中国电信纠缠在一起,等等。不管是谁,因为他们有所准备,商机才会青睐于他。

  浙江商人能发现并且抓到好的商机,是以有所准备为前提的。否则,即使商机来了,由于没有准备好,也只能让机会溜走,这时候,“商机”就不是“商机”,而是“遗憾”了。

  商人要眼光敏锐头脑机灵,善于观察分析商业中的资讯,做好该做的准备。

  运气——机会——财气的转化

  做生意有时候要等机会,甚至要看你的运气,但生意最终是否能做成,更要靠将机会转化为财富的能力,做到从运气、机会到财气的转化。

  ——邱继宝(浙江飞跃集团董事长)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机会是上帝的别名。”在特定的时间里,各方面因素配合恰当,就会产生有利的条件,谁最先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运用手上的人力、物力从事投资,谁就能更快、更容易获得更大的成功,赚取更多的财富。

  高智商的商人,不仅懂得如何创造财富,而且能够在财富的机遇来临时抓住它,完成运气——机会——财气的转化,把运气变成财气。完成运气——机会——财气三者的转化要求商人必须有敏锐的眼光,灵活的脑筋和迅速的反映能力。

  浙江商人就是善于把握商机,从而促成三者转化的高手。

  新中国成立前,浙商虞恰卿预料上海的繁华地段会扩展到苏州河北,于是他事先在宝山路顺福里和海宁路东唐家弄等处购置了大片地产。

  当时,那些地方地偏人稀,同行中有人见虞恰卿在如此荒僻的地方买地皮,大为不解。可是时隔不久,这里果真成了新的开发地段,地价猛涨,虞恰卿坐收渔翁之利。

  有人认为这是虞恰卿有运气,摊上了这么好的事情。其实,正是在很多人不看好的时候,虞恰卿凭借出色的判断力和迅速的反映能力抓住了这一商机,从而完成了运气——机会——财气的转化。

  在现实生活中,你要想拿到红利,必须先拿钱投资。同样,想获得机会,则必须先有所牺牲——牺牲自己的时间、收入、安全生活和享受等等,随时全神贯注地做好准备,一有运气出现,便跳起来将它俘获,于是你便有了机会。

  在致富的过程中,也要分清机会和运气,我们不排除运气,但更重要的还是要用自己的财商,挖掘蕴藏在生活中的机会,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财富。

  市场是根本,经商之人要懂得掌握市场的脉搏再据其做出决策。

  经商就必须要先了解市场,并能及时的调整经营策略。人变我变,人不变,我先变才能更好地完成运气——机会——财气的转变。

  不可盲目跟风

  如果杭州有四五个主题公园,都在搞,而且搞得不错,我马上就把我的便宜卖了。但是别人没有做的,我就做。我要把我的主题公园做到你跟不上,你在几年内跟不上我,我还有信心做下去,如果只是两年内你跟不上我的话,我就想办法把它卖了。

  ——黄巧灵(宋城集团创始人)

  许多刚开始经商的人,总是喜欢跟风别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别人做什么挣钱,我也做什么挣钱。殊不知,市场是变幻莫测的,你要想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就必须要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不能一味地盲目跟风。

  在美国经商的浙江义乌商人陈健华曾经在深圳经商9年,经营过5大商场。陈健华认为,在商贸经营中,一定要在特色商品上做文章。有特色的商品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才能迅速占领市场,在海外经商,更是如此。如果你一味地跟在别人后面,不去创新,不去思考,那么你的顾客会一个个走掉,最终你也会尝到失败的苦果。

  陈健华在深圳锦绣中华苏州一条街上的博士轩商场,经营的是真丝服装、珍珠玉器、宜兴紫砂等商品,都是别人很少做的品种。

  1997年他去美国探路时,带去的是红木筷、仿寿山石、仿檀香扇等,结果一到美国,他的商品便被抢购一空。如今,陈健华在美国经营的商品主要是:江西的竹根雕、河南的健身球、苏州的双面绣、福建的木筷、义乌的树脂象等。这些有特色的商品,填补了美国市场的空白,生意相当好。

  正如陈健华自己所讲:“我们对工艺品的定位异于其他产品,我不会去盲目地跟风,追求时尚。我经商的目的,一方面是为赚钱,另一方面则旨在百姓生活品质的提高,使它成为一种时尚生活的象征。”

  有人说:第一个做某事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做的是庸才,第三个做的是蠢材。这句话用在经商中再恰当不过了。经商就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特色就很难在商场上发展,结果只会维持在收支平衡甚至是亏损破产的边缘。

  某些人在哀叹自己经商失败的时候,从没有去考虑一下自己的视角是不是过于大众化,经营方法是不是缺乏特色,自己是不是老在踩着别人的脚印前进。

  做生意只有从一开始就与众不同,不去盲目跟风,做与别人不一样的事情,然后坚定地做下去,才可能获得成功。

  经商的人要有一个富有思想、知识和信息的智慧头脑,用这样的头脑思考出属于自己的经商之路。

  要有勇气做不走寻常路的商人,找准方向然后努力去走,等待你的就将会是不菲的收获。 浙商的268条生意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