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 马蝇效应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给经理人每天看的心理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12月11日 马蝇效应
没有马蝇叮咬,马慢慢腾腾,走走停停;有马蝇叮咬,马不敢怠慢,跑得飞快。马蝇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只有被“叮”着“咬”着,他才不敢松懈,才会努力拼搏,不断进步。企业也是这样。
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组织类似于马群,而那些个性鲜明、我行我素同时又能力超强、充满质疑和变革精神的员工,就是企业中的“马蝇”。在一些组织中,他们被叫做“问题员工”,甚至上了“黑名单”,因为他们难于被管理。
“如果把‘马蝇’看做是对组织的一种刺激,那么IBM公司确实也有很多这样的员工,因为IBM公司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创新’。要创新,就必须要有这样的员工来经常刺激整个组织。”IBM华东区人力资源经理姜雅玲这样说,“IBM不会简单地将这样的员工当做问题员工。”
“马蝇也要分两种,有的马蝇会传染疾病。”姜雅玲说,“个性化员工也要分两种,应区别对待。IBM每年都要与员工签订一份《员工行为准则》,其中包括遵纪守法、诚实、正直等。那些违反了行为准则的‘马蝇’,比如作假的员工,会通过正当程序被IBM辞退。”
IBM一直宣称,它寻求的是最“合适”的员工。在“合适”这个标准中,除了工作能力强这个硬指标外,还包括更多的软指标,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员工必须认同IBM的核心价值观,比如:成就客户、创新为上、诚信服务以及必胜心、执行能力、团队精神等。在认同IBM价值观的大前提下,那些个性化很强的员工也都可以得到支持和培养。有一个经典故事经常被管理界引用,这个故事来源于一本IBM“商业魔戒三部曲”之《小沃森传》。
小沃森刚刚接手IBM销售副总裁时,一天,一个中年人沮丧地来到他的办公室,提出辞职,因为他原来的导师柯克和小沃森是竞争对手,他确信小沃森主政后会把他挤垮。这个中年人就是曾任销售经理人的伯肯斯托克,其人才华横溢,但一度受挫。没有想到,小沃森对他笑着说:“如果你有才华,就可以在我的领导下展现出来,在任何人的领导下,而不光是柯克!现在,如果你认为我不够公平,你可以辞职。但如果不是,你就应该留下来,因为这里有很多机会。”伯肯斯托克留下来了,并为IBM立下了卓著功勋。小沃森说,“在柯克死后,留下他是我最正确的做法。”事实上,小沃森不仅挽留了伯肯斯托克,他还提拔了一批他并不喜欢但却有真才实学的人。
这个故事体现的精髓,后来构成了IBM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营养来源。“吸引、激励、留住行业中最好的人才”如今已成为IBM人力资源工作的宗旨。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伯肯斯托克是IBM历史上一只很大、很厉害的“马蝇”。
人的工作是最难做的。很多时候公司无法取得更大的发展,甚至分崩离析,其根源就在于没有做好人的工作。作为一个经理人,最大的成就就在于构建并统率一支由各种不同的专业知识及特殊技能的成员组成的、具有强大战斗力与高度协作精神的团队,不断挑战更高的工作目标,不断创造更大的绩效。为此,可能需要超越旁人的勤奋,需要更多的知识,需要更强的资源支持,更重要的是,还需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利用马蝇效应,把一些很难管理然而又十分重要和关键的员工团结在一起,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不断为公司创造更大绩效。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