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标志的营销传播成本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7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品牌标志的营销传播成本
每个企业,每个品牌,都要设计一个标志。市场上,70%以上的标志设计都是错的,都是给消费者添麻烦的。我们需要一个标志来解决品牌识别、记忆、传播的问题,而大多数的标志设计都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变成问题,制造新问题。
为什么?因为没有人认识到标志的本质——降低成本——降低品牌识别、记忆和传播的成本。
标志和命名一样,是为了降低成本而生的。
是放牛娃发明了Brand这个词,Brand就是指牛身上的那个烙印。你家的牛,我家的牛,分不清谁是谁的牛,就在牛身上烙一个符号,这就是标志的起源,也是品牌的起源。
那标志和名字又有什么成本上的区别呢?
标志成本更低,标志是为了降低名字的成本。
本来那牛身上烙上“乔布斯家的牛”“比尔・盖茨家的牛”,就有了品牌,不会搞混了。但是成本高,一串字也看不清。再说,牛也不干,因为你拿一个烧红的铁棍在它身上写那么多字,多疼啊!于是,为了降低人的成本和牛的成本,就做一个方框的烙铁,一个圆圈的烙铁,烙一下就好了,也容易识别。
再说呢,以前识字的人少,你烙上乔布斯、比尔・盖茨,好多人不认识,对于不识字的人来说,成本更高了。但是方框圆圈大家都认识,所以图形比文字成本低。
不过,那是以前。
现在,时代不同了。
现在的情况,需要辨识的东西太多了,圆圈、方框、三角、井字,简单的符号根本不够用了,图形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识字的人又从1%变成99%了。那现在是图形成本低,还是文字成本低呢?
我们为什么要给品牌设计一个标志呢?一是为了降低识别记忆的成本,二是传达品牌的精神气质。但是我们看到,90%以上的标志设计,都是提高了品牌识别记忆的成本。首先,是增加了品牌识别记忆的任务。
因为我们设计一个标志,是为了突出我们的名字,而不是设计一个图形,把名字退居二线变成了图形的注解。现在的标志的问题是图形挤占了名字的空间,以至于名字无法得到展示。
那图形带着一大堆或抽象或复杂只有设计者自己才知道的所谓“深刻内涵”,内涵太深了,除了他自己,他的助理都不知道,更别说顾客了。然后他拼命地去推广想让大家都知道,徒劳地花费金钱、精力和时间。
消费者有一个任务,一个记忆任务:要记住我们的标志对应的是这个名字。标志的设计应该帮助他完成这个任务,而不是把他的一个记忆任务变成三个记忆任务:记住这个名字,记住这个标志,记住这个标志就是这个名字。那就把消费者的记忆成本提高了。
现在拿出你的名片,看看你公司的标志,是不是这样?
如果标志的“内涵”还需要在公司内部进行培训,甚至还要考试,我们能指望多少顾客了解?
在华与华的设计工作中,我历来拒绝给客户写“标志释义”。
“标志释义”是一个很荒谬的词,标志就是来释义的。为一个两个字的品牌来设计了一个标志,结果这个标志还需要300字来释义,世间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吗?
华与华方法就是,不要解释。
如果你提出一句口号,需要另一句话去解释它的“内涵”,把那口号扔掉,直接用后面那句;如果你设计一个标志,需要写一个标志释义来解释,赶紧把那标志扔掉。因为它连自己都解释不了,还能解释什么?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若一个解释不是最终解释,如一个解释没有另一个解释就悬在半空,它怎么解释?”
如何做到低成本、高效率的标志,让标志回归本质,发挥价值,有一个标准,就是“一目了然”。
在前面超级符号、超级话语、超级词语的章节里,我们提出了一个十二字方针:一目了然,一见如故,不胫而走。
这就是传播的最低成本。标志设计,本身是创造一个超级符号,所以它同样是以一目了然为基础,再追求一见如故,不胫而走。
了然,了然,你的标志能不能让人一目了然?
了然什么呢?第一,是要了然你是谁。张三的标志就要让人一目了然是张三,李四的标志就要让人一目了然是李四。
记住,这一目了然的“一目”,是“看一眼”就了然,也是“第一眼”就了然。
强调这个很重要,因为对于经营思想问题的绝大多数误区都是在一个地方产生的——就是以大家熟知的世界级企业为案例来思考,是在世界500强的语境来思考。大家离世界500强都还有一定差距,但整个商学院教学体系、思考语境全是世界500强的。所以我要强调“第一眼”,不是以那些已经存在并演变了五十年、一百年的品牌作研究对象,而是以新品牌的诞生为研究对象,就像后面的电视广告一章里,我们要研究的是如何用15秒钟,让一个消费者,愿意买一个他“第一次听说”的商品。
要他第一眼看见就了然是张三还是李四的最好办法,就是写上“张三”“李四”。这就是我们要谈的标志设计方法:尽量做“标字”,不要做标志。一目了然见名字,以字体为中心进行设计。
这里给大家看三个华与华设计的标志案例,就是益佰制药的标志、东北制药的标志,和三精蓝瓶的标志。这三个标志,都是“标字”。益佰,是用阿拉伯数字“100”,组合一个胶囊形状。东北制药,是在一个胶囊里设计“东北”两个大字。三精蓝瓶,就是一个蓝色的瓶子。
为什么制药企业都用胶囊?这又涉及第二个一目了然:一目了然见行业。
要让人一目了然知道你是做什么的,食品就要像食品,药品就要像药品,银行就要像银行,航空公司就要像航空公司。
很多人会认为,制药企业都搞个胶囊,你不觉得太没创意了吗?
我不觉得没创意。因为创意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得到一个“创意”。
默克的标志是胶囊,你也可以用苯环,罗氏用的就是苯环。你也可以用药瓶、烧瓶、试管等等有制药业属性的符号。
品牌标志是为了跟其他行业区隔。比如,我设计一个益佰制药的标志,是为了跟谁区隔?是为了跟东北制药区隔吗?是,但首先是为了跟中国银行区隔。是要让消费者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就知道是药厂,不是银行。百事可乐的标志设计,是为了跟可口可乐竞争吗?是,但首先是为了跟多乐士乳胶漆竞争,是要让消费者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就知道是饮料,不是乳胶漆。
很多人在做设计的时候,总是想跳出行业属性来设计,因为他觉得跟同行太像没创意。那为什么不把公司名字里的制药公司、航空公司、银行这样的字删掉呢?那不是跟同行更不一样更过瘾吗?他知道这样是不可以的,那他为什么又认为标志随意发挥是可以的呢?那只不过是因为标志的设计对经营的伤害不易察觉罢了。
一个银行的标志设计,目的首先不是和其他银行区隔,而是为了和餐厅区隔,当一个消费者走在大街上的时候,远远地看见就知道这里有一家银行。有人嘲笑中国的绝大多数银行标志设计里都有一枚铜钱,太俗气太没创意,他不知道真正应该被嘲笑的是他自己。
一些品牌营销上落后的行业,往往有正确的设计观念,因为他们不懂“专业”,他们做的事都是凭“常识”在做。而有一点点“专业”,又学艺不精的大多数,就往往掉入伪创意的陷阱。
第一个一目了然,是一目了然见名字;第二个一目了然,是一目了然见行业。还有第三个一目了然,是在使用图形设计时,要尽量使用具象的图形。
孔雀城,你就让他一眼见到孔雀的具象图形,或是孔雀或是孔雀头或是孔雀羽毛的花纹,总之要让人一目了然地明白这是孔雀。你不要把那图形抽象化、艺术化到要仔细研究才知道是孔雀的地步,因为消费者没时间仔细研究你。
我们设计的所有商业形象,都是用在大街上、商场里的,让人在眼花缭乱的环境中一目了然。它们不是挂在博物馆里的,占了一整面墙,还有聚光灯照着,全世界的人专程飞来顶礼膜拜。但很多时候,人们都假想自己的标志是在博物馆展览的,那样来做设计就南辕北辙了。
再来举一个“一目了然”的例子——海底捞的标志设计。
标志的一目了然,要尽量使用具象的图形。
海底捞现在已经在多个国家开有分店,并且发展迅速。由于海底捞的国际化发展需要,我们的标志也要能够帮助海底捞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迅速降低它的营销传播成本。
所以我们在改造标志的时候,发掘出了海底捞品牌名字的戏剧性,最终选择用“Hi”这个一目了然的符号作为标志。
海底捞的第一个字是“海”,并且“Hi”,既是互相问候的“Hi”,也是吃得很嗨的“Hi”,又是一个全球人都熟悉的符号,一目了然。
并且海底捞作为四川火锅起家,我们也把“Hi”的字母“i”设计成了一颗辣椒,也表明了它的行业属性。
配合海底捞全球化战略,华与华为海底捞创作了字母i变形为 的“Hi”这一全球通用的超级符号,并寄生于火锅欢聚文化中。为海底捞创作了“一起嗨,海底捞”的超级话语,传递出海底捞热情服务和一起嗨的品牌文化。
新品牌形象也全面用于海底捞火锅底料快销品业务,为海底捞统合了新的品牌资产。
2017年华与华为海底捞策划推出年度产品——“海底捞啤酒”,始终贯彻华与华“所有的事都是一件事”,协助完成从产品研发、产品命名、包装设计,再到传播推广、门店落地执行的全过程。
一目了然,不仅要迅速被发现,更要迅速被理解。
牛小灶是以“牛杂煲”为拳头产品的广州新兴餐饮品牌,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降低牛小灶牛杂煲在街道上被发现的成本和被理解的成本,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我们发挥“牛小灶”品牌名与生俱来的戏剧性,将牛最显著的特征“牛角”抽象出来,与品牌名组合成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标志——红色大牛角。
标准版
加长版
作为餐饮品牌,标志最重要的应用媒介就是门头。
红色大牛角的优势在于,既能够让消费者一目了然看到“牛小灶”三个字,又能在招牌上放得足够大,降低门店被发现的成本,帮助牛小灶从整条街上脱颖而出,让消费者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迅速理解这是一家跟牛有关的餐厅。
牛小灶LOGO在门头的应用情况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7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