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

天气和煦,视而不见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天气和煦,视而不见

  “天气和煦,视而不见”这个标题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它是日本电影《春之雪》中女主人公随口念出的俳句。我喜欢,觉得有一种不由分说的妙意。

  有一种电影,还没有看,就有一股气息透出来,然后我就知道我会喜欢。这也是不由分说的。比如,看《春之雪》之前,就知道它就是我喜欢的那种电影。

  首先,也最重要的是,它是由三岛由纪夫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春之雪》(一般就译为《春雪》)是我最喜欢的几部日本小说之一。我喜欢它整体的唯美气氛中复杂的人性刻画,像我喜欢某一类工笔版画,刀痕准确深刻,但画面安详静谧,并不显现丝毫的疼痛感。其实,当然是疼痛的,但疼痛在沉静之中。

  其次,电影《春之雪》里有几个值得事先就给予信任的元素,这中间排在首位是摄影李屏宾。导演行定勋邀请了曾经为侯孝贤、王家卫、陈英雄等多位亚洲大导演掌镜的李屏宾,一定是想最大可能地还原三岛原著中精致唯美的画面感;而之前,李屏宾在《海上花》《最好的时光》《花样年华》《夏至》等作品中的表现,已经被称作是“绝美影像”的一代宗师了。就我的电影观后感来说,无论是行定勋还是李屏宾,他们达成了初衷——这部电影影像之清丽之精致,堪称上品。

  关于三岛由纪夫的《春之雪》,要想改编拍摄的人很是不少,据说科波拉和陈凯歌也都曾经想拍。现在它由行定勋在三岛去世三十五周年(2005年)搬上了银幕。

  这其实是一个情节简单的爱情故事:20世纪初期,两个日本贵族青年,松枝清显和绫仓聪子之间的情爱悲剧。情节虽说并不复杂,但其内在张力以及小说文本的高度精美,另外,还有三岛由纪夫本人的传奇效应,使得将这部小说影像化成了某种仪式了。行定勋可以说是中规中矩地将这部小说搬上了银幕,这种规矩的举止对小说来说是尊敬的,不造次的,但同时也通俗化和简易化了,它在人物的复杂性和穿透力方面,都显得有点温暾。说得严重点,电影《春之雪》拍成了一部言情片,一部很好的言情片。而小说《春之雪》中那些关于人性的欲望,关于禁忌之甘美,关于触犯禁忌之后的破败凋敝,这些主题几乎很少或者说很浅地在电影中展现出来。这也是那么长时间以来那么多导演渴望改编这部作品但又踯躅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部作品在一个简单轻巧的外壳下面包含着非常大的难度,而这个难度对于电影的讲述方式来说尤其艰难。

  《春之雪》

  我很注意看电影里如何处理清显在得知聪子即将成为治典王王妃之后的表现。这在小说中是一个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上,清显明白了他为什么如此渴望那个本来可以非常顺利地成为他的恋人甚至他的妻子的女人;他放弃了她,然后在她即将嫁入皇家的时候拼命争夺她。这就是三岛美学中的一个核心:禁忌之美。另外一个男人的存在,以及这个男人不可冒犯的高贵身份,使得清显陡然发现,“所谓优雅就是触犯禁忌,而且是触犯至高的禁忌”。此刻的清显,在决定去触犯至高禁忌的极度兴奋中,通过肉感确认了自己的感情。当然,在电影里,这一点是很难表现的,只好把这种典型的三岛式的黑暗美学思想转化成一种明朗的浅显易懂的方式,也就是让爱情统领一切,包括肉体之欢。

  看改编名著的电影,还有一个通例,那就是看被具体化的人物跟我们想象中的那个人物有几分恰当,就像我们会非常挑剔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扮演者一样。小说《春之雪》中,男女主人公清显和聪子都是绝顶俊美的人物,尤其是清显眼中的聪子,更是一个气韵迷离妙不可言的美人。究竟怎么个美法?三岛当然不会直接描述,他用了一系列的比喻,比如,“……过了片刻,用紫色外衣的袖子捂着胸口的聪子,在收拢了伞的蓼科的陪同下,低头穿过便门走了过来。清显觉得她的姿影,好像将一枝大紫荷花从小茶室拽到雪中那样,华美无比,几乎令人感到窒息。”还比如,“……在淡淡的夕照的辉映下,她的侧脸恍如远方的水晶、远方的琴声、远方山上的襞皱,远方的距离酿成了充满幽玄的气氛,而且,以渐渐增添暮色的树林间隙的上空为背景,犹如黄昏时分的富士山一样,具有分明的轮廓。”

  在电影中,应该说扮演聪子的竹内结子与我的想象是比较吻合的,她气质幽微柔顺,同时骨子里有一种决绝的东西。很有意思的是,竹内结子在这部电影中酷似我一个女友年轻的时候,容貌气质都像。很多时候,我甚至认为就是那位女友在镜头里。这是看这部美丽的电影的一个意外收获。

  2006年5月11日 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