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差点庄重起来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他差点庄重起来
我没有读过美国作家尼尔·卡西迪的作品。我是看了《相恋不如偶遇》这部电影才知道这个人的。在影片的结尾处,我通过一段字幕了解到:他是美国六十年代文坛浪子,只写过一部作品,好像叫《第一个第五》。但他的信和他的事在美国家喻户晓。而且,他是美国“垮掉一代”的很多作品(比如著名的《在路上》)的人物原型。可以这样说,卡西迪作为一个作家的声誉,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做出来的。他才真正可以冠以“身体写作”这种说法。既然有行为艺术家,当然也可以有行为作家,兰波、王尔德、劳伦斯、杜拉斯等可以算在这个概念之中;卡西迪则更恰当。
又看到一些资料:尼尔·卡西迪,生于1926年。从小由酗酒的父亲抚养,童年寒苦,聪明绝顶,性格随和,十分招人喜爱。他的学问全部来自于自学,一方面偷窃、斗殴、鬼混,多次进出警察局,但同时阅读大量的哲学和文学名著。1968年,他在墨西哥深夜痛饮,沿着一条废弃的铁路步行,天寒兼夜雨,他在途中衣衫单薄、体力不支,遂倒卧在地,第二天才被人发现,送医院不治而亡,终年四十二岁。
一个浪子这样死去是很完满的。他没有老,将生命中止于盛年。他捍卫了浪子这一称号的纯粹性。浪子当然得死在路上。
前面说了,卡西迪的事和卡西迪的信一样有名。《相恋不如偶遇》这部电影就是根据他的信编剧的。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根据以往的印象认为,这应该是一部癫狂和嚣张的电影,跟很多赞美天才的电影一样,充满了一种脏兮兮的妙趣横生的东西。但是,《相恋不如偶遇》却是干净的,甚至是抒情的。卡西迪的扮演者汤玛斯简恩,他的外形是“阳光少年”那种,让人赏心悦目。这一点,给整个影片带来了一种清新的基调。我们对于一个美少年总是纵容的,生活里是这样,电影里也是这样。我前段时间看朱丽叶·比诺什和伯努瓦·马奇梅的《恋恋红尘》时,就很不愉快。我想,这种不愉快更多的原因是我讨厌马奇梅的相貌。我不喜欢上嘴唇留胡子的男人。马奇梅演技出众,很称职,他演的缪塞也是一个文坛浪子,但他这个浪子除了让人厌恶,没有任何魅力可言。所以,男人不漂亮可一定不能坏——坏也是要本钱的。
《相恋不如偶遇》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二十岁的卡西迪是个美貌轻薄的少年郎。他在轮胎厂做夜工,没有前途,但有几个好朋友,还有一套西装。他喜欢打台球。台球室里总有一个朋友处于半醉状态,叫夏利,一个中年发福的肮脏但深刻的家伙。卡西迪认识了一个女孩,叫琼。他们经常一起到卡西迪的小屋里做爱。有一天,琼半夜起来到浴室里自杀,被卡西迪发现后送到医院抢救。卡西迪不知道琼为什么自杀,他不待琼脱离危险就跑了,以后也没有勇气去医院探望。他甚至不知道琼是不是还活着。他思念她。但是,思念琼也没有耽误他继续寻找女人。一个外号叫樱桃玛丽的十六岁小女孩被他钓上了。几个月后,圣诞节平安夜,琼出现了,她活着,并依然爱他。卡西迪决心和琼开始一种新的生活,结婚生子买车供屋。他发誓只让琼等一小时,让他去朋友家要回被借走的西装,第二天体体面面地去找一份新工作。
大家都知道这里要卖一个关子了。是的,卡西迪去取西装的路上被百无聊赖的夏利给挡住了。夏利求他,求他陪他喝酒,求他帮忙打电话把樱桃玛丽给约出来。卡西迪心软,缠不过夏利,喝了酒也打了电话。电话被樱桃玛丽的母亲窃听了,报了警,卡西迪以引诱未成年少女罪被捕,两个星期后才获释。琼等了不止一个小时,但她没有等两个星期。出了警察局,卡西迪的浪子生涯自此正式开张。
这部电影里有一句台词很有意思。朋友找卡西迪借西装的时候,卡西迪穿着西装在镜子面前站了一会儿,说,你看,我差点庄重起来。
可以把这句双关语视作整个电影的“气眼”。他可不是差点庄重起来?!如果那天晚上他没有遇到夏利?或者说他遇到了夏利但干脆地打发了他?说起来,“宿命”是个滥词,“性格决定命运”是句老话,但用到这里真是贴切啊。
《相恋不如偶遇》的镜头非常好。从头到尾的好。它大多数都是夜戏,但居然拍得相当活泼。这部电影还有一个意外。那个夏利是谁演的?是基努·里维斯。我不知道《相恋不如偶遇》的具体拍摄年份,它是独立制片公司的作品,在好莱坞的轨道以外,资料比较稀少。
但是,从里维斯那里可以判断,它处于《生死时速》和《黑客帝国》之间。那正是里维斯一夜走红无所适从暴饮暴食邋遢发胖的时期,就跟夏利一样,有一种完蛋了的感觉。后来,他浪子回头,刻苦自持,直至当上威风八面英气逼人的未来英雄。如果,谁想看看里维斯被好莱坞“高大全”化之外的演技实力,可以看看《相恋不如偶遇》,他在里面演得真叫活灵活现,演得都让人认不出他了。
2001年1月17日
《几近成名》 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