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

MAYBE,MAYBE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MAYBE,MAYBE

  1989年,维姆·文德斯拿着35mm的摄影机,从巴黎到东京,又从东京到巴黎,来回几趟追踪拍摄时装设计大师山本耀司。这部片子叫作“城市小调”。整部片子,文德斯把显示器一直置于画面的一个角落里,像在告诉观众,这就是他的一只眼睛,通过电子设备修饰过的一只眼睛;画面本身则是文德斯的另一只眼睛,跟景观本身直接联系。这样的双重视角,让《城市小调》呈现出一种分离的效果,让通过电子设备观看这部影片的观者有一种轻微的慌乱感,甚至有一种造次的感觉,仿佛我们自己用了第三只眼睛介入了一个秘密的场所。我们原本不想知道什么秘密的。或者说,我们只想知道一些公共的秘密,比如时尚的要诀,但并不想贸然进入时尚领袖的内心。

  这部片子由山本耀司和维姆·文德斯共同制造出来一种气质:平静、安详、鲜艳、隐忍、忧伤,以及虚无。山本耀司本人拙于言辞,但他面对文德斯的镜头,似乎有一种不能自控的倾诉欲望。于是,在巴黎寒冷的早晨,在东京工作室的桌子背后,以及台球桌前,山本耀司都在努力用语言来提炼和归纳自己的思绪。很显然,这不是他所擅长的,他所擅长的是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服装的材质、结构、色彩。他习惯用针线和剪刀这个手段,而不是讲话。于是,山本耀司面对镜头时,有点恍惚和不安,这种恍惚和不安像一种底色,把他沉静睿智的特质完全衬托出来了。他在镜头前迟疑,停顿,努力地寻找一个合适的词汇,时不时愣住,发呆,微笑、含羞,脸上是转瞬即逝的欢快和忧伤,交替出现,就像他时装设计里一个重要理念:大面积的深色里面,总有如同霓虹灯一样娇嫩鲜艳的色彩,随着模特儿的走动、转身,不动声色地荡漾出来。

  一直特别喜欢文德斯那些关于城市的镜头。在他的《柏林苍穹下》《德克萨斯州的巴黎》《寻找小津》以及这部《城市小调》里,都有这样的镜头,像一个呼吸均匀的智者,微微激动微微伤感地看着一座城市:高架桥、夜间的车河、路上满怀心事匆匆走着的行人、大幅广告和招贴、天空中像梦游一样缓慢飞行的飞艇……文德斯的城市镜头总有一种“隔”的感觉,这是由一种内心的复杂所造成的,既不能投入,也不能超然,悬置在那里,茫然而凄惶。这就像面对一种情感,不知道如何定义。是喜欢吗?但不像喜欢那么轻松。是爱吗?为什么又没有幸福的感觉,这里面为什么还一直伴随着一种深深的疲倦?

  《城市小调》里出现了很多次墓地的镜头。山本耀司说,“未来?我没有未来。我不信任未来……我希望早点老,早点把这一切结束掉。”在那些关于他工作场景的镜头之后,山本耀司微笑着说:“很开心。专心工作让人很开心。”他还说:“我是哪里人?我出生在东京,工作在巴黎。我喜欢这两个城市。我是东京人,也是巴黎人……我就是一个裁缝……女人?女人很奇怪的。女人很成熟,当她们穿上高跟鞋的时候,我觉得她们都比我大……这个世界是属于男人的,于是我想对女人们说,我能为你服务吗?”我非常喜欢这些话,也喜欢那些墓地的镜头。我觉得我能懂山本耀司的意思,也能懂文德斯那些切换得好像特别突兀的镜头。我觉得现在的自己能懂很多模棱两可的话,反而是那些看似清晰准确的表述让我不信任。山本耀司的谈话过程中最常出现的词汇就是“Maybe”,Maybe,Maybe,优雅、美妙的词,让人安心的词。相比之下,“Of course”真有点粗鲁,还有点愚蠢。文德斯的魅力也在于这一点,他一直是个坚持讲述Maybe的人。

  2004年1月11日 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