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走罗拉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疾走罗拉
好长时间没有看到好电影了,我指的是那种才气纵横的好电影。看了《疾走罗拉》,就算解了一道馋,可以在三个月之内不再痴心等候天才。
《疾走罗拉》是一部德国电影。德国电影里居然有这么生动、灵性、流光溢彩的作品?真是让人有点吃惊,毕竟在我们的印象中,德国电影应该就是《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和《莉莉·玛莲》这种的,重量级的,极好的,好得有窒息感。
如今市面上的影碟有两个版本,一个叫《罗拉快跑》,让人一愣神就想到美国作家厄普代克著名的小说《兔子,跑吧》,再一愣神又滑到那部著名的美国电影《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上。什么叫“罗拉快跑”?这名字译得又平庸又滑稽。片子的英文名为Run Lola Run,另外一个版本就译得漂亮——《疾走罗拉》。
《疾走罗拉》影碟封底印的故事梗概也写得很漂亮,我要照抄一部分:
柏林。今日。
罗拉,二十岁;曼尼,也是二十岁。他们是一对恋人。
曼尼替一名黑社会大佬收钱,收了十万马克,但却鬼使神差漏在地铁里,被一个流浪汉拾了去。
二十分钟后,大佬便会来跟曼尼要钱,没钱曼尼便没命。他打电话向罗拉求救!
二十岁的罗拉只有二十分钟。她想也来不及想,便拔脚狂奔……
这部电影是在罗拉扔了电话拔脚狂奔之后展开的,开放式地展开了三个结局、三种可能性:一是罗拉疾奔至父亲当老板的银行要钱,被父亲轰出来,待罗拉赶到曼尼等候的电话亭时,时间已到,目睹曼尼拔出枪来冲进对面的超市抢劫。罗拉当了曼尼的帮凶。两人抢得钱出来正面对黑压压一片警察的枪口。由于一个意外,罗拉中弹……二是罗拉跑至父亲的银行,被父亲拒绝后,抢了保安的枪胁迫父亲给了她十万马克;她赶到曼尼处时间刚好,曼尼看到罗拉手里拎着袋子,面带微笑向她走过去,突然,一辆红色的救护车冲过来,撞倒曼尼,从他身上碾了过去……三是罗拉没有找到父亲,冲到银行对面的赌场,用身上的零钱连赌几把,赢得让全赌场的人目瞪口呆;然后,兑换筹码拎着十万马克的现金,又拔足狂奔;曼尼那边是这样的,他在等待罗拉的时候,突然发现捡钱的流浪汉正骑在自行车上,他也拔脚狂奔,终于追上流浪汉拿回钱来。时间到了,拎着装钱的塑料袋上气不接下气的罗拉看着曼尼笑眯眯地从大佬的车上下来,大佬笑眯眯地拍着他的肩膀。曼尼走过来,搂住罗拉,告诉她没事了。惊魂未定的罗拉愣了半会儿,回过神,望了一眼曼尼,再望了一眼手中的袋子,开怀地笑了……
三个二十分钟。电影的实际时间和故事所讲述的时间吻合在一起,我们如同观看现场直播一样经历了罗拉的三个二十分钟。
罗拉零乱的红发像一面旗帜一样飘扬在柏林,街景一一往后迅疾地退去,像对这种极度饱满、年轻、膨胀的生命致歉似的。这样的生命,或者要去找死,或者要伤心绝望,或者得意外之财然后挥霍无度……哪一种都是让人兴趣盎然的好故事。
红发是嚣张的,但我没有见过像罗拉这么嚣张的红发,一场赌命游戏里的红发,让人热血沸腾、欲哭无泪。
《疾走罗拉》是一部实验性质很强的电影,这样的电影却具有这种动人的视觉效果,确实难得。国际影坛称之为技惊四座,在我的理解里,这个“惊”不仅是技巧上的,而且在于它对于当下新新人类的那种深刻切入。这一刀,有激情、有才华、也有一种美丽感人的脆弱;这一刀,与道德标准行为规范没有瓜葛,罗拉和曼尼之间那种简单纯洁干脆利落置死地不顾后生的爱情,也丝毫不逊于任何主流意识中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特定的爱情,二十岁的爱情,是一个观众无法想象无法入梦也无法评价的爱情,它的陡峭、突兀和危险的美,让我们惊愕不已。
很难给《疾走罗拉》归类,可以说它是黑帮片,也可以说是爱情片,也可以说是青春片、悬疑片……我倾向于说它是爱情片,没有缠绵温馨却十分真挚坚实的爱情,与赚得亿万人眼泪的《泰坦尼克号》那种美国式通俗爱情大相径庭。从这个角度来讲,《疾走罗拉》又的确是一部典型的德国电影,有德国黑森林那种古怪、冷静、寒香的特质。
1999/9/7
《活色生香》 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