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婚姻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传统文化阅读与鉴赏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18.婚姻
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宋]苏轼《〈陌上花(三首)〉引》
【阅读导语】
在传统宗法社会中,传承子嗣对于一个家族的延续具有关键意义,婚姻制度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礼记·昏义》规定了缔结婚姻关系的六道程序,称为“六礼”,涵盖了从议婚到完婚的全过程:首先,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这叫“纳采”;男方再遣媒人到女方家询问女方的姓名和生辰八字,用来占卜吉凶,合八字,称为“问名”;然后把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这就是“纳吉”;“纳吉”完成后还要“纳征”,即男方向女方送聘礼;男方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是为“请期”;最后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新娘,举行婚礼,叫作“亲迎”。“六礼”之中,“纳征”和“亲迎”最为重要。古代社会的婚姻程序虽几经变迁,但基本上没有脱离“六礼”的范围,《唐律》和《明律》中都有类似规定。
“出妻”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离婚方式。男子在七种情况下可以强行休妻,这就是所谓的“七出”。《大戴礼记·本命》记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也有夫妻通过协商自愿离异的“和离”制度,但由于古代社会男女地位严重不平等,很难实现真正的协议离婚。此外,还有三种情况男方不得休妻,称为“三不去”:一、有所取,无所归(妻子无娘家可归);二、与更三年丧(妻子为公婆守过三年孝);三、前贫贱,后富贵(结婚时夫家贫贱,后来发达了)。《唐律》规定,违反“三不去”强行出妻的,施以杖刑。
【选文】
结发为夫妻 注释标题 据《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汉]佚名
结发为夫妻 注释标题 结发:古代男女结婚当晚,要各自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称为“结发”,象征永结同心。 ,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 注释标题 燕婉:欢好。良时:美好的时光。 。征夫怀往路 注释标题 怀往路:想着马上就要上路。 ,起视夜何其 注释标题 夜何其(jī):即“夜何时”,晚上什么时候。其,句末助词,无实义。《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 。参辰皆已没 注释标题 参(shēn)辰皆已没:星星已经看不见了。指天要亮了。参辰,即参星和辰星,分别在西方和东方。泛指星星。 ,去去从此辞。行役在战场 注释标题 行役:外出服兵役。 ,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注释标题 生别:在活着的时候分别。滋:越来越多。 。努力爱春华 注释标题 春华:青春时光。 ,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金石录》后序 注释标题 据《李清照集笺注(修订本)》,[宋]李清照著,徐培均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宋]李清照
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 注释标题 金石: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类。 ?赵侯德父所著书也 注释标题 赵侯德父:即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侯,宋代对州府长官的称呼。德父,赵明诚的字。 。取上自三代 注释标题 三代:指夏、商、周。 ,下迄五季 注释标题 五季:即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钟、鼎、甗、鬲、盘、匜、尊、敦之款识 注释标题 甗(yǎn)、鬲(lì):古代炊具。匜(yí):青铜制盛水器。敦(duì):青铜食器。款识(zhì):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丰碑大碣、显人晦士之事迹,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讹谬 注释标题 是正:订正。 ,去取褒贬。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之,可谓多矣。呜呼!自王涯、元载之祸,书画与胡椒无异 注释标题 自王涯、元载之祸,书画与胡椒无异:王涯,唐文宗时拜司空,酷爱收藏,死于“甘露之变”。《新唐书·王涯传》称,其家产被抄时,奁盒上装饰的珠宝取走,所藏书画却被扔在地上。元载,唐代宗时中书侍郎,为官贪横,好聚敛,后获罪赐死。《新唐书·元载传》称,其被抄没的家产中,仅胡椒就有八百石。 ;长舆、元凯之病,“钱癖”与“《传》癖”何殊 注释标题 长舆、元凯之病,“钱癖”与“《传》癖”何殊:长舆,即和峤,字长舆,晋武帝时任中书令,家产丰厚但极为吝啬。元凯,即杜预,字元凯,西晋军事家,酷爱《左传》,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晋书·杜预传》:“预常称(王)济有马癖,(和)峤有钱癖。武帝闻之,谓预日:‘卿有何癖?’对曰:‘臣有《左传》癖。’” ?名虽不同,其惑一也。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 注释标题 建中辛巳:即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归:嫁。 。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 注释标题 先君:对已过世的父亲的称呼。这里指作者的父亲李格非。礼部员外郎:礼部分曹办事官员。 ,丞相时作礼部侍郎 注释标题 丞相:这里指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赵挺之官至尚书右仆射,相当于丞相。吏部侍郎:吏部副长官。 ;候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 注释标题 太学:中国古代最高学府。 。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 注释标题 朔望: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日为望日。 ,谒告出 注释标题 谒告:请假。这里指例行休假。 ,质衣,取半千钱 注释标题 质:典当。 ,步入相国寺 注释标题 相国寺:北宋时汴京(今河南开封)最大的寺庙,也是当时著名的集市。 ,市碑文、果实归 注释标题 市:购买。 。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注释标题 葛天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其时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 。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疏衣綀 注释标题 饭疏衣綀(shū):吃糙米饭,穿粗布衣。形容生活简朴。疏,指糙米。綀,粗布。 ,穷遐方绝域 注释标题 遐方绝域:偏远荒僻的地方。 ,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 注释标题 日就月将:即日积月累。 ,渐益堆积。丞相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 注释标题 馆阁:掌管图书、编修国史的机构。 ,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 注释标题 亡诗逸史:泛指散失的文史资料。鲁壁汲冢:泛指出土文物。相传西汉鲁恭王拆除孔子故宅时,在一段墙壁内发现了用古文字书写的《尚书》等几十篇儒家经典,后世称之为“鲁壁出书”。西晋初,在汲县(今河南卫辉)的一座战国墓葬里发现了一批记录先秦历史的竹简,世称“汲冢书”。 。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 注释标题 浸:渐渐。 ,不能自已。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三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尝记崇宁间 注释标题 崇宁:宋徽宗年号(1102—1106)。 ,有人持徐熙《牡丹图》 注释标题 徐熙:五代南唐画家。 ,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 注释标题 信宿:两夜。 ,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后屏居乡里十年 注释标题 屏(bǐng)居:退职闲居。赵挺之去世后,赵明诚遭蔡京诬陷被罢官,带李清照回到青州故里。 ,仰取俯拾 注释标题 仰取俯拾:低头拾地上的东西,抬头拿上面的东西。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 ,衣食有余。连守两郡 注释标题 连守两郡:指出任莱州、淄州两地行政长官。 ,竭其俸入,以事铅椠 注释标题 铅椠(qiàn):书写用具。这里指校勘、刻写。 。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 注释标题 彝:青铜祭器。 ,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 注释标题 率(lǜ):限度。 。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 注释标题 归来堂:赵明诚和李清照退居青州时的住宅名,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 注释标题 簿甲乙:分门别类编订目录。 ,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 注释标题 请钥:取出钥匙。上簿:造册登记。 ,关出卷帙 注释标题 关出:检出。 。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 注释标题 坦夷:形容态度随意。 。是欲求适意,而反取憀慄 注释标题 憀(liáo)傈(lì):不安的样子。 。余性不耐 注释标题 不耐:不会持家。 ,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 注释标题 食去重肉,衣去重采:不同时吃两道荤菜,不同时穿两件绸衣。形容节衣缩食。 ,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刓缺、本不讹谬者 注释标题 刓(wán)缺:残缺。 ,辄市之,储作副本。自来家传《周易》《左氏传》,故两家者流,文字最备。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 注释标题 枕藉:堆积。 ,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至靖康丙午岁 注释标题 靖康丙午岁:即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 ,侯守淄川 注释标题 淄川:淄州郡治所在地,今山东淄博。 ,闻金人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建炎丁未春三月 注释标题 建炎丁未:即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 ,奔太夫人丧南来 注释标题 太夫人:指赵明诚的母亲。 ,既长物不能尽载 注释标题 长(zhàng)物:多余的东西。 ,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 注释标题 监本:指国子监刻印的书籍。 、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 注释标题 东海:即海州,今江苏连云港。 ,连舻渡淮 注释标题 连舻:船连着船。这里是说携带的书画古董太多,雇了好几艘船来运。 ,又渡江,至建康 注释标题 建康:今江苏南京。 。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 注释标题 青州:今山东青州。 ,用屋十余间,期明年春再具舟载之。十二月,金人陷青州。凡所谓十余屋者,已皆为煨烬矣 注释标题 煨(wēi)烬:灰烬。 。
建炎戊申秋九月 注释标题 建炎戊申:即建炎二年(1128)。 ,侯起复 注释标题 起复:重新起用。 ,知建康府。己酉春三月 注释标题 己酉:指建炎三年(1129)。 ,罢,具舟上芜湖 注释标题 芜湖:今安徽芜湖。 ,入姑孰 注释标题 姑孰:今安徽当涂。 ,将卜居赣水上 注释标题 卜居:选择居处。赣水:今江西赣江。 。夏五月,至池阳 注释标题 池阳:今安徽贵池。 ,被旨知湖州 注释标题 湖州:今浙江吴兴。 ,过阙上殿 注释标题 过阙上殿:指入京朝见皇帝。 。遂驻家池阳,独赴召。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 注释标题 葛衣岸巾:穿葛布衣,戴露额头巾。 ,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 注释标题 烂烂:形容目光有神。 ,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 注释标题 意甚恶:情绪很不好。 ,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 注释标题 缓急:偏义复词,指危急。 ,奈何?”戟手遥应曰 注释标题 戟手:徒手曲肘,以食指和中指指人,形似戟。 :“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 注释标题 辎重:外出时携带的行李包裹。 ,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 注释标题 宗器:宗庙祭祀用的器具。这里指最重要的东西。 ,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也!”遂驰马去。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至行在 注释标题 行在:皇帝外出居留的地方。这里指建康。 ,病痁 注释标题 病痁(shān):患疟疾。 。七月末,书报卧病。余惊怛 注释标题 惊怛(dá):惊恐。 ,念侯性素急,奈何!病痁或热,必服寒药,疾可忧。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比至,果大服柴胡、黄芩药 注释标题 柴胡、黄芩(qín):两味退热的中药。 ,疟且痢 注释标题 痢:痢疾。 ,病危在膏肓 注释标题 危在膏肓(huāng):形容疾病已严重到无法治疗的地步。膏肓,指心脏与横膈膜之间的部分,古人认为是药力无法到达的地方。 。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 注释标题 分香卖履:指临死不忘安顿好妻妾。陆机《〈吊魏武帝文〉序》引曹操临终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卖也。” 。
葬毕,余无所之。朝廷已分遣六宫 注释标题 分遣六宫:遣散妃嫔。 ,又传江当禁渡。时犹有书二万卷,金石刻二千卷,器皿、茵褥可待百客 注释标题 茵褥:褥垫。 ,他长物称是 注释标题 他长物称是:其他物品的数量与此相当。 。余又大病,仅存喘息。事势日迫,念侯有妹婿任兵部侍郎 注释标题 兵部侍郎:兵部副长官。 ,从卫在洪州 注释标题 从卫:担任皇家侍卫。洪州:今江西南昌。 ,遂遣二故吏先部送行李往投之 注释标题 部送:押送。 。冬十二月,金人陷洪州,遂尽委弃。所谓连舻渡江之书,又散为云烟矣。独余少轻小卷轴书帖,写本李杜韩柳集、《世说》《盐铁论》,汉唐石刻副本数十轴,三代鼎鼐十数事 注释标题 鼐(nài):大鼎。十数事:十余种。 ,南唐写本书数箧。偶病中把玩,搬在卧内者,岿然独存 注释标题 岿(kuī)然独存:形容经过变乱而唯一幸存的事物。 。
上江既不可往 注释标题 上江:长江上游地区。 ,又虏势叵测 注释标题 叵(pǒ)测:无法预测。 ,有弟迒任敕局删定官 注释标题 敕局删定官:负责编修皇帝诏令的官员。 ,遂往依之。到台 注释标题 台(tāi):即台州,今浙江临海。 ,台守已遁。之剡 注释标题 剡(shàn):即嵊县,旧称剡县,今浙江嵊州。 ,出陆 注释标题 出陆:走陆路。 。又弃衣被,走黄岩 注释标题 黄岩:今浙江黄岩。 ,雇舟入海,奔行朝 注释标题 行朝:见“行在”条。 。时驻跸章安 注释标题 驻跸(bì):皇帝出行时沿途暂住。章安:属台州,位于今浙江临海东南。 ,从御舟海道之温 注释标题 温:即温州,今浙江温州。 ,又之越 注释标题 越:即越州,今浙江绍兴。 。庚戌十二月 注释标题 庚戌:指建炎四年(1130)。 ,放散百官,遂之衢 注释标题 衢(qú):即衢州,今浙江衢县。 。绍兴辛亥春三月 注释标题 绍兴辛亥:即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 ,复赴越。壬子 注释标题 壬(rén)子:指绍兴二年(1132)。 ,又赴杭 注释标题 杭:即杭州,今浙江杭州。 。先侯疾亟时 注释标题 疾亟(jí):病危。 ,有张飞卿学士携玉壶过视侯,便携去,其实珉也 注释标题 珉(mín):似玉的石头。 。不知何人传道,遂妄言有“颁金”之语 注释标题 颁金:指将玉壶赠给金人。 ,或传亦有密论列者 注释标题 密论列:秘密举报。 。余大惶怖,不敢言,亦不敢遂已,尽将家中所有铜器等物,欲赴外廷投进 注释标题 外廷:京城以外的朝廷。投进:进献。 。到越,已移幸四明 注释标题 四明:即明州,今浙江宁波。 。不敢留家中,并写本书寄剡。后官军收叛卒,取去,闻尽入故李将军家。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 注释标题 无虑:大约。 。惟有书画、砚墨可五七簏 注释标题 簏(lù):竹箱。 ,更不忍置他所,常在卧榻下,手自开阖。在会稽卜居土民钟氏舍 注释标题 会稽:今浙江绍兴。土民:百姓。 ,忽一夕穴壁负五簏去 注释标题 穴壁:在墙上打洞。 。余悲恸不得活,重立赏收赎。后二日,邻人钟复皓出十八轴求赏,故知其盗不远矣。万计求之,其余遂牢不可出。今知尽为吴说运使贱价得之 注释标题 吴说(yuè):宋代书法家。时任福建路转运判官,故称“运使”。 。所谓岿然独存者,乃十去其七八。所有一二残零、不成部帙书册,三数种平平书帖,犹复爱惜如护头目。何愚也耶!
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 注释标题 东莱:即莱州,今山东莱州。静治堂:赵明诚在莱州做官时的厅堂名。 ,装卷初就,芸签缥带 注释标题 芸签缥(piǎo)带:插入书签,系上缥带。芸签,书签的雅称。缥带,用来束扎卷轴的丝带。 ,束十卷作一帙。每日晚吏散,辄校勘二卷,跋题一卷。此二千卷,有题跋者五百二卷耳。今手泽如新 注释标题 手泽:手汗。借指手迹。 ,而墓木已拱 注释标题 墓木已拱:墓前的树木已可两手合抱。形容死去多时。 ,悲夫!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 注释标题 萧绎:即南朝梁元帝。即位于江陵(今属湖北),爱好文学和书画,著有《金楼子》。《南史·梁本纪下》记载,西魏兵攻陷江陵时,萧绎把收藏的十余万卷图书全部烧毁。 ;杨广江都倾覆 注释标题 杨广:即隋炀帝。《大业拾遗记》说他死后显灵,让生前珍爱的书卷随船沉没,以据为己有。江都:今江苏扬州。 ,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岂人性之所着 注释标题 着:执着。 ,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 注释标题 菲薄:卑贱。 ,不足以享此尤物耶 注释标题 尤物:珍奇的物品。 ?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
呜呼!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 注释标题 少陆机作斌之二年:指十八岁。陆机,西晋文学家。杜甫《醉歌行》:“陆机二十作《文斌》。” ,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 注释标题 过蘧(qú)瑗(yuàn)知非之两岁:指五十二岁。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大夫。《淮南子·原道训》:“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 注释标题 人亡弓,人得之:《孔子家语·好生》:“楚王出游,亡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 ,又胡足道?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绍兴二年玄黓岁壮月朔甲寅 注释标题 绍兴二年:即1132年。玄黓(yì)岁:天干壬的别称。绍兴二年是壬子年。壮月:即八月。朔:指农历每月初一。甲寅:绍兴二年八月初一日的干支名。有学者认为该日期不确,或为后人添加。
易安室题 注释标题 易安室:李清照的书斋名。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浣溪沙 注释标题 据《饮水词笺校(修订本)》,[清]纳兰性德撰,赵秀亭、冯统一笺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这首词是作者悼念亡妻之作。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注释标题 萧萧:风吹叶落发出的声音。疏窗:刻有花纹的窗户。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注释标题 被酒:醉酒。 ,赌书消得泼茶香 注释标题 赌书消得泼茶香:见本单元选文《〈金石录〉后序》。消得,享受。 ,当时只道是寻常。
【阅读探究】
远古时代没有婚姻制度,《列子·汤问》形容当时的情形为“男女杂游,不聘不媒”,《吕氏春秋·恃君》的记载更详细:“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是5000—6000年前形成的,被认为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中国古代为一夫一妻多妾制,绝大部分平民为一夫一妻)。然而在今天的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结婚。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法国有30%的人选择不结婚。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16岁以上的美国人,超过50%选择单身,数量已经多于核心家庭。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认为,婚姻制度正在走向消亡。
你怎样理解上述现象?你认为婚姻制度会消亡吗?
【阅读训练】
《浮生六记》是清人沈复的一部自传体散文集,“浮生”二字取自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书中最动人的部分就是作者对自己和妻子陈芸婚姻生活的追忆。阅读该书卷一“闺房记乐”,选择其中3—5个片段,排演成情景剧。
【拓展阅读】
与妻书 注释标题 选自《广州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史》。据《广州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史》,邹鲁编,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民国三十三年(1944)。
[清]林觉民意映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幸甚!幸甚!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思。吾爱汝至,所以为汝体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
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
辛未三月二十六夜四鼓
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传统文化阅读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