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感知新文明》(感知论.第二部)

轮回的意义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感知新文明》(感知论.第二部)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轮回的意义

  轮回不是想象也不是神话,轮回是人间逻辑的延伸,轮回是人间人伦道德的拓展,轮回是人间恩怨的继续。人们对轮回一说将信将疑,但热衷于传播轮回的事例;人们对轮回一说似懂非懂,但却相信轮回的报应是合理的;人们对轮回一说非常好奇,但却不知道自己与轮回是什么关系。轮回是宗教理论创造的概念,除了似是而非的一些事例,轮回一说不可证明。民间带有迷信色彩的轮回说意义不大,但轮回的因果逻辑与报应关系有很大的意义。轮回说暴露了人之间的关系、时空之间的关系和事物之间的关系,轮回说暴露了人性的根底。

  人们一开始就误解了轮回的意义,认为轮回发生在人死亡以后,又认为轮回发生在个体之间,更以为轮回是一个事实结果,这三大误解使得轮回始终是一个宗教用语,人们不详其究,听凭高僧大德一番云雾之论,使得轮回一说既神秘又俗解。其实轮回的道理非常简单:首先是因与果的反复运转,有因必有果,因果关系一旦运行便不会终止。按生命的逻辑关系,及人们的普遍思维方式,生的因必结死后之果,此生的因结出下生之果,一切都不会无缘无故,一切都在因缘转换之中。当然,此生与下生或他生用不着解释为非常形象或过于通俗的"转世投胎"的关系,人的每一生及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无因果逻辑关系,从这个意义看,每个人的一生都彼此相关和互为因果。而且,这种因果关系不能理解为一因一果,因果关系并不局限于一人一事或一人一果、一事一果,事物的关联是多方面的,完全可能是一因多果和多因一果,甚至此因他果,他因此果。所以,俗常理解的转世轮回说太简单、太粗疏、太主观,所有的果都有诸多的因在起作用,怎么能认定某一人就是上世的某一因?某一因就只能有下世的某一果?而且,轮回的关系并不仅显示为某一种结果,轮回就是正在进行着的过程,轮回正在影响着所有事情的进行与发生,轮回永远不会结束,轮回将一直发生。

  人们发现了事物间的互动关系,并总结为轮回的概念,但在解释和使用这个概念的过程中,人们加入主观意识,将其庸俗化、具象化和神秘化,用来服务于宗教观念,用来警示人,用来恐吓人,用来强化人的命运观念。这不但使人误解颇深,还埋没了轮回的意义,使得人们发现的事物间的重要关系被忽略了。在人的生活中,轮回就是感知的运动关系,轮回现象是事物与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运动的结果,是人们感知到的事物存在规律。这个规律是人从感知中总结的经验,是事物间的必然关系。而且,这种轮回现象不是单向的沿时间的运行出现,也就是说它并不以时间为顺序发生,它以由事物的变化及事物运动的空间所发生的,所以,轮回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和多向的;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和多方面的。它并不只是因与果的关系,不仅是因向果轮回,果也向因轮回,也就是说,你会成为什么影响到你现在是什么。你会轮回成一个善果,善果就轮回成现在的你的品质。更重要的,你现在的作为不只将结成轮回的善果,与你发生着互动关系的一切人和事都会受你的影响,而结出善果或恶果。在你的立场,你是事物的总因,与你方方面面有关的人和事最后都是你结下的果。所以说,轮回关系绝不只是个人结出的一个果,它会有多种结果,只是被你忽略而已。相反,所有的人和事都将它们自身的因素传导给你,你本身就是事物轮回中的结果,你绝不会是孤立的自己,你是所有事物结出的一枚果实。

  轮回事实上就是重复的事物现象,你受过苦或享过福再次出现在另外的地方和另外人的身上,事物重复出现的机率相当大,所以,当出现相同的事实和人相同的遭遇完全不足为怪,并且,这样的事实和遭遇不必等到来生来世,很快就有重复,不但在你身上会不断重复,而且还会立即重复到他人身上。人不但可以在同一条河流里翻两次船或多次翻船,你也可以在多条河流里翻同一条船。你翻过的船别人也可再翻,别人翻过的船到你这儿可能也会再翻……所以,事物间的关系是很明确的,全部都在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任何人任何事都脱不了干系。

  而且,千万不要把轮回视为死后才有的事,现在的生活中,每个人每件事都处于轮回关系之中,这种轮回反应的速度超过人的想象,一个人的哈欠会引发周围人的哈欠,一个人抬头看天会引起无数人抬头看天,这就是感知反映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所致。一个人做的好事或坏事就像投进湖泊里的石块,其漾起的水波纹会扩散到很远。别说是流感病毒或其他传染病,连一只蝴蝶翅膀的扇动都会引发全世界的振动。轮回反映是多向的、全面的和无处不在的,更是以后的、现在的、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事实。如果要让轮回现象不在无意识中发生,人就该有意识地认识到轮回的原理,主动介入轮回运转,终止不该有的轮回,加强需要的轮回。人们认识到轮回的意义,厘清了轮回的原理,当然也就再无需为轮回现象大惊小怪了,最重要的是:人就有可能彻底终止人类苦难命运的轮回了。 《感知新文明》(感知论.第二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