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知?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感知新文明》(感知论.第二部)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为什么感知?
从有生命开始,每个人都在感知,每个人都要感知。感知不但是一个行为动词,也是一个名词。去感知和有什么感知,就是人生存的过程和目的。以感知到什么为目的,人就要去感知。问为什么感知?就是在问:为什么活着?人必须活着感知着,才有权利和可能问这个问题,否则,连问题本身都不会存在。
活着绝不是无法不活着,感知也并非被动行为,感知运动是有目的的运动。为什么感知呢?一是为了感知存在,二是为了感知愉悦的存在。存在是基础,愉悦的存在是动力。愉悦是一种感知运动的状态,这状态就是:活跃、稳定、持续。只有在愉悦的状态下,才可以获得感知最大化,才可以具有理想的存在。所以,感知体本能地追求愉悦,这就是生命均具有感知欲的来由。
人受感知欲的驱使去感知,人为了达到感知的需要作出全部的生存行为,人为了达成感知目的,着力改变事物、改变世界、改变自己,不过,在这个改变的过程中,人竟然迷路了,本来的目的和方向都丢弃了,人只得以感知的载体——生命的存在为目的。方向没有了,车还在,人以车在跑为目的,以车跑得快为追求,以车不散架为要求,人存在着,为了生存,早就忘记了为什么感知。
生命存在作为存在的根本是必须作出解释的,人创造出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唯心主义世界观,以人类数千年文明作背书,以人类的悲剧性人生历程作证明,来解释人的生存竞争模式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其最大的代价就是:牺牲了每一个人的感知利益,让所有人的感知需要落空。人的一生,成为被死亡时刻逼迫的无奈忍受的一生。
为了生存的感知就叫认识,人认识事物、利用事物、改造事物的目的就是为了生存,生存为什么?人们的回答便语焉不详、莫衷一是。这其实是一道逻辑悬崖,人们从这里齐刷刷掉进了"无意义"的深渊,至今不能自拔。生存是过程,只为生存过程是不可能有意义的。生存的目的就是感知,感知愉悦的存在就是最终目的。
为什么感知?为了存在,为了愉悦的存在。但人们的行为却并不以此为目的,甚至反其道而行之,为了拥有、为了财富、为了荣誉、为了胜利、为了得道成仙、为了登上天堂……这无穷多个"为了"的目的不是感知,是生存竞争的需要,是生存竞争秩序必不可少的过程,至于过程后的结果是什么感知,不难知道,这些付出的重大或者惨重代价的过程耗去了人大部分感知力,其得到的,或许是:拥有后的失落、背负财富的疲惫、荣誉之下的空虚、胜利以后的失败、仙道的无趣和天堂的乏味……这些过程并不等于愉悦的感知,因为它们都不是为感知愉悦准备的材料,恰恰相反,它们的存在严重败坏了人们的感知结果。
我们根本不知道人的感知才是检验存在的最后结果,我们在竞争过程中转瞬即逝的快乐或者以失败者的痛苦为理由的快乐与存在愉悦格格不入,只有连绵不绝的痛苦是深长的,无论你是谁,都不会离它们太远,就算你暂时没有痛苦,你不会感知不到他人的痛苦,你也不可能完全杜绝痛苦的不期而至,因为它们或许就是你一时的欢乐种下的祸根。
我为什么感知?绝不是为了一时之乐,绝不是为了战胜他人,绝不是为了盲目地生存下去,绝不是为了毫无意义的生活行为……我需要感知到安全和谐的存在;我需要感知到无忧无虑的心灵愉悦;我需要感知到人们共同存在的美好;我需要感知到幸福的永恒。
这并不是什么远大的理想与目标,这其实就是人感知的基本需要,人们已有正在施行的生存竞争模式是不可能满足这个需要的,它的伦理逻辑正好与这个需要背道而驰,尽管人们设计出大同世界来归纳生命的矛盾逻辑,且不论大同世界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大同世界的伦理形态也并不符合人们的感知所需,人们需要的不仅是平等和共产,不是依自己的个人生存要求去"各取所需",不是"夜不闭户,天下无贼",不是均匀饱暖的理想社会,而是:"红黄黑白不分明,东西南北尽和睦","无城无府,无尔无我,天下一家,治臻大化",你即是我,我即是你,无真假、无善恶、无美丑……
人为什么感知?为了愉悦的存在,为了指日可待的理想的感知形态。 《感知新文明》(感知论.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