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的和没有的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感知新文明》(感知论.第二部)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人有的和没有的
大千世界,漫长人生,人拥有的东西太多了,别说深庭大院、珠宝玉器,人谁没有个三朋四友、三瓜两枣的?说起来,人有的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人有财富、有地位、有荣誉、有快乐、有烦恼、有忧愁、有恐惧……谁的个人空间里,不是挤满了生活的事物。可是,人的没有却在不经意间出现,倒不是缺啥少啥,这些东西每个人都没有。想想,是不是这样:你有钱有物,没有不丧失的保证;你有权力地位,没有不失去的肯定;你有好命,没有不死去的可能;你有情有爱,没有永远的亲密;你有生存的现实,没有生存的目的;你有存在的事实,没有存在的意义……这些没有都是致命的,它摧毁了有的意义,并使人的存在缺乏理由。是呵,我们拿这么多有来做什么呢?
当我们被各种有占据的时候,人是什么感觉呢?最多的是:烦、累、厌,这些拥挤的事物不但占据了我们的物理空间,还占领了我们的意识空间,它们许多都是重复的、累赘的、没有实际意义的,但却都是你争我夺的现实利益,是人的价值筛子里抢出来的好东西。一方面,人竭力去取得这些有价值的资源,另一方面,人又被这些选择后的资源所占据,你取得什么,你就被什么所占有。你取得金钱财物,你是尽心的管理者;你取得权力地位,你是统治的执行人;你广结人缘,你是道义的奴仆;你拥有爱情,你是情感的奴隶……更要命的是,我们只有事物的表象,没有事物的本质,我们只有事物的名义和概念,没有事物的预期结果:你也许只有金钱的数目,并没有预料的快乐;你只有权力的形式,并没有满足你的意志;你只有朋友的道义,并没有情谊的实质;你只有爱的承诺,并没有爱的甜蜜……有的存在非常脆弱,后面的没有轻易就将它颠覆,表面上,你拥有很多,但实际上,你却什么也没有。
有和没有并不只是概念上的矛盾,其实是人生活遭遇到严酷的双重性,我们的生活是被生命的获得和存在的感知两相分裂:生命的获得是我们认可的利益产品,存在的感知则是我们的实际所受。事实结果往往是这样:你获得很多金钱财物,实际所得是心里虚空;你拥有至高的权力,实际内心充满恐慌;你人情练达,实际却非常孤独;你爱得热烈,心下却常常凄凉……不要埋怨世事多舛、人心易变,人遭遇这种矛盾是必然的,因为生命与感知本就不是一个目的,一物两用当然矛盾重重。
人事实拥有的,感知却没有,人拥有的事实达到的却是另外的感知。这是被人们普遍忽略的现实真相,人被事实表相和事实真相分裂开来,人是表象与真相的牺牲品。的确如此,生存要求我们获取的是生命的利益,而为了这些利益,人们不惜争斗、相互攻击、玩弄阴谋,巧取豪夺,即便人们理性的获取利益,但这些重复又单调的生存必需品根本无法满足人的感知需要,因为它们的目的本就为生存而来,与感知需求不相干。而且,人们在获取生存所需的复杂过程中,已经严重损害感知结果,争斗中的感知,绝不会充满愉悦。所以,造成的后果是:拥有的可能没有用,没有的人却难以承受:你能承受没有安全、没有保证、没有肯定、没有融洽、没有信义、没有亲密、没有友好、没有和谐、没有目的、没有意义的日子吗?你能在被这些没有架空的情形下安然度日吗?人无缘无故的焦虑、忧郁、失望、恐惧等情绪不是没有来由的,这些没有构成的虚空会吞没一切的实在。
人无节制的占有欲实际上是一种应激反应,人试图用无数的有来填补缺少的没有,但人的这种下意识行为无异于搬盐块去填海,无数的钱财能保证你的安全吗?更多的权力能稳固你的地位吗?收集更多的朋友能抵抗最终的孤寂吗?惊天动地的爱情不会有最后的失落吗?有是一种暂时态,而没有却是一种终极态,有过之后的没有是人难以承受的。
人有什么其实不重要,只需要这些没有不存在:不要没有安全、不要没有自由、不要没有稳定、不要没有活跃、不要没有和谐、不要没有愉悦、不要没有幸福……不存在这些没有,拿那么多有来做什么?人存在的理想状态是:什么都没有,就什么都有了。这真的并不矛盾,就看你处于什么世界?使用什么理念?享有什么存在? 《感知新文明》(感知论.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