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宋王朝的生动面孔【富媒体版】

第7章 寇准:敢把皇帝拉上马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宋王朝的生动面孔【富媒体版】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寇准喜欢赌博。他在家里经常通宵达旦地找人打牌赌博,那些点剩的蜡烛堆积在厕所里,蜡油流了一地。那个时候,蜡烛是很贵的,一般人晚上都点油灯,但是寇准从小就过惯了富贵的生活,家里从来不点油灯,所以看到的人都认为他生活太过奢侈。

  不过,寇准这个人除了喜欢赌博,其他方面都是很不错的,从小就有神童的美誉,工作能力很强,为人也刚直,甚至敢跟太宗皇帝当面顶撞。太宗受不了他,就把他调到外面去当了地方官。真宗即位后,第一个就把他调回了京城,除了看中他的工作能力外,真宗对他还心存一份感激。当年宋太宗原本是立长子元佐为太子的,但元佐却犯了精神病,而次子元僖又被人投毒害死了,太子这个位置就这么缺着没定。当时寇准是左谏议大夫,也就是中央政策研究所的官员,有一天,太宗为了接班人的事征求他的意见,问他襄王——也就是后来的真宗——怎么样?寇准随即回答:“知子莫如父!”没有人能够像父亲一样地了解自己的儿子,陛下既然已经认准了,就不要再犹豫了,请早定大计。于是,真宗的皇位继承就这么定下来了。真宗后来听说了这件事,所以对寇准一直保留着一个好的印象。皇帝对你有了好印象,像喜欢赌博啊、奢侈浪费啊,那都是生活小节问题了,无关紧要。

  这一年是景德元年,今天的江西瓷都“景德镇”就是在这个年号时开始设镇而得名的。这一年的冬天,北方的辽国大举兴兵发动了侵略战争,据说是由辽国皇帝和他的母亲萧太后亲自指挥,二十万大军已经打到了澶州,距离开封的直线距离只有一百多公里。

  萧太后可是辽国的一个品牌哪!能文能武,胆识过人,也很有韬略,萧太后亲自带兵,这对宋朝军民的震慑是可想而知的。

  告急的文书一天之内从前线飞来五次,朝廷上下慌乱不已。两个副宰相,一个建议迁都南京,一个建议迁都四川,总之都是扔下这副摊子不要了,赶紧逃命。这个时候,寇准站出来说话了:“谁建议迁都的应该拉出去斩首!”

  宰相说这话了,逃跑派的气焰总算被打下去了。那接下来怎么办呢?怎么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人家皇帝、太后亲自出动,咱们这里也得皇帝御驾亲征!

  寇准要玩“梭哈”了,大臣们谁也不敢响。真宗倒是被他说得热血沸腾:

  当年我父皇与辽国打仗,屁股上中了两箭的仇还没报呢,朕这下就去为父皇报仇!

  宋军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开拔前线。真宗皇帝也蛮会作秀的,当时,天寒地冻,雪花飞舞,太监们给皇帝准备了貂帽皮袍,皇帝却不肯接受:“将士们都在严寒中打仗,我一个人穿戴着这些东西,能安心吗?”这话传入军中,士兵们士气大振,高呼万岁。

  就这样,宋真宗在寇准的陪同下率领大军来到了澶州前线。北宋的时候,黄河还没有改道,澶州地跨黄河两岸,所以“造舟为梁”也就是用船搭建起了一座永久性的浮桥,连接南北两城。宋真宗来到了南城,而辽国大军已经开始攻打北城,据说萧太后不顾自己年过半百,戎装上阵,亲自摆鼓助威,所以辽军攻势十分猛烈。宋真宗望着黄河对岸烟尘滚滚,可以想见战事的异常激烈,他心中不免又有些胆怯了,不敢过河,只愿意驻扎在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的南城。

  寇准又发飙了:陛下不敢过河,军中人心也会自危,敌人的气焰就会更盛。话虽这么说,宋真宗却很不情愿,只是公然拒绝宰相的提议无异于表明自己怕死,所以他只是低着头不说话。

  看到皇帝的这副样子,寇准就去找来前线武装部队总指挥高琼,对他说:“你身为军人,深受国家厚恩,今天难道不打算有所报答吗?”高琼是个血性的汉子,听寇准这么一说,就对着皇帝的坐骑狠狠地抽了一鞭,那马受了鞭策,径直对岸跑起来,高琼又命令军士将皇帝的车驾硬是渡过了黄河,开进了北城。

  尽管车驾中的宋真宗本人心惊胆寒,然而,当大宋皇帝的黄龙旗在澶州北城楼上一出现,城中的宋军与百姓立即高呼万岁,欢声雷动,声音传遍数十里外。宋军气势大增,辽军也不得不停止了进攻。

  这天晚上,宋真宗可是真没睡好。他一会儿梦到了父亲在辽军追赶下逃命,一会儿又梦到萧太后那张美丽的面容变得越来越狰狞。睡不着就不睡了!去看看寇准在干什么?

  皇帝当然不用亲自去,小太监就便打发了去探看消息。消息很快回过来了:说是寇准正同一帮人打牌赌博呢!

  难得他有这么放松的心情!看来这寇老西儿真是胸有成竹了。宋真宗笑了,自己也安心了许多。

  寇准跟他打过保票:陛下亲征,只要五天时间就可以打退辽兵。宋真宗扳着手指头数着呢!

  就在这个时候,留守开封的宋真宗的弟弟、雍王赵元份却突然暴病身亡了,真宗于是借此机会回驾京师,将前线抗辽的军事大权全部交给了寇准。而就在宋真宗离开澶州不久,宋军也取得了军事上的重大突破:宋军用威力惊人的远程导弹,当时叫床子弩,精准打击射杀了辽国的名将、当时担任先锋官的萧挞览。

  后来,又有消息说辽国号称的二十万大军,事实上连一半都不到,而且其中大半也并非正规军,而是临时征召的附近一带的农民,连武器都不会使用,而且军队里的武器数量也极其有限。这么看来,辽军的目的也只是威吓和掳掠了。

  画皮已经戳穿,萧太后审时度势,觉得这仗没法打了。没法打那就谈判呗。谈判,宋真宗听到这个消息最高兴了。不用打仗了,咱们在谈判桌上跟辽国人赌一把:他马上派出大臣曹利用去辽军军营接洽和谈,给出的“赌资”是一百万两银子。

  曹利用来到前线,寇准又将他的“赌资”给扣了七十万。“最多不能超过三十万两银子,多一分我就砍你的脑袋!”寇准这么对曹利用下了死命令。

  曹利用一谈,辽国人的胃口还真不大,只要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子,外加二十万匹绢,这事儿就成交了,两国缔结兄弟关系,辽国皇帝尊宋国皇帝为兄。

  十万两银子就当给“穷弟弟”的一个压岁红包吧!当年石敬瑭跟辽国缔约,不仅割让了幽云十六州的土地,还得管人家叫爹,现在好歹面子上过得去,做个哥哥也挺不错的。宋真宗很满意,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就这么签下来了。

  更何况,他是一位至高无上的皇帝。

  今天的人总以为宋军打了胜仗还要赔银子,是不是太窝囊、太吃亏了。可事实的情况是,辽是游牧民族,宋是农耕社会,一方攻,一方守,如果两边开战,且不说胜负死伤,消耗的钱财又岂止十万两银子?而十万两银子只不过是宋朝一个小县的财政年收入,以一个县的财政收入换取全国的和平,这笔买卖还是合算的。所以寇准对此也很满意。

  那么双方满意,皆大欢喜也就好了,寇准应该说是立了大功,后来怎么又被真宗记恨上了呢?

  说来还是因为他好赌的弱点。有一次,宋真宗跟手下的大臣聊天聊到了寇准赌博的事,当年建议迁都的那位副宰相王钦若轻描淡写地说:“寇准可真是敢下赌注啊,澶渊之盟,他让陛下您亲临前线,他是把皇帝当作最大的赌注啊!”宋真宗听到这话,心里就不是滋味了,被人当枪使、被人当赌注,谁都会不舒服。更何况,他是一位至高无上的皇帝。

  于是,真宗找了个借口就罢免了寇准的相位,寇老西儿又成了一名到处流放的地方官。 大宋王朝的生动面孔【富媒体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