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曹利用:究竟是谁利用了你?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宋王朝的生动面孔【富媒体版】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宋仁宗喜欢在宫廷里举办钓鱼比赛,既是为了慰劳大臣,营造一种亲密的关系,也是为了在休闲的状态下从另一个侧面暗中考察大臣。
这种钓鱼比赛全名叫“赏花钓鱼宴”,是由皇帝牵头举办的皇家大型娱乐活动,地点就设在皇宫内院,类似于今天的单位的年会。当然了,“赏花钓鱼宴”并不是每个官员都有资格参加的,钓鱼的标准和程序也是有着严格安排的,《续资治通鉴长编》里有明确的记载。据说,当年王安石就因为在这种钓鱼比赛中不好好钓鱼,只顾着跟人谈天,还心不在焉地吃掉了一整盘鱼饵,给宋仁宗留下了一个“虚伪矫情”的坏印象,从而影响了他在仁宗朝的仕途。由此可见,这种宫廷钓鱼比赛,说是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其实规矩还是蛮多的。
首先是钓鱼的顺序有讲究,皇帝没有钓上第一条鱼之前,大臣们即使有鱼上钩也不敢起钓,皇帝钓上后还得是宰相,然后大家才可以自由起钓;其次是渔具上也有讲究,皇帝钓上鱼后用红色的鱼兜捞鱼,宰相钓上鱼则用白色的鱼兜,其他大臣则用各种杂色的鱼兜。但是这个规矩却被一个人破坏了,这个人就是曹利用。
据《涑水纪闻》记载:曹利用参加“赏花钓鱼宴”时的身份是枢密使,比宰相还差个等级,但是他钓上鱼后却迫不及待地抓起一个红色的鱼兜捞鱼了。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红色鱼兜一般是皇帝专用的,宋仁宗是个仁慈厚道的皇帝,看在眼里却并没有发作,但大臣们都有些愤愤不平,甚至打小报告给了刘太后,刘太后嘴里没说什么,心里也很气愤。
这个曹利用何许人也?怎么这样胆大妄为呢?
其实,我们前面在“寇准”的章节里已经讲到过曹利用,他就是被宋真宗派去跟辽国谈判签订“澶渊之盟”的那位外交官。宋真宗许给他的谈判底线是一百万两银子,寇准给他下的死命令是三十万两,结果,曹利用还真是不辱使命,只用了十万两银子外加二十万匹绢就给搞定了。据说,他回来复命时,向宋真宗伸出三个手指头,宋真宗以为是三百万两银子,吃了一惊,但马上也回过神来说:“三百万也就三百万吧,只要能换得和平也在所不惜了。”当曹利用告诉他是十万两银子加二十万匹绢时,你想真宗皇帝会高兴到什么程度,就差拥抱他了。所以,在达成和平协议上,曹利用是有巨大功劳的,他也因此升官了。
澶渊之盟的最大功臣当然是宰相寇准,按理说,这两个功臣应该是哥俩好了,但他们为了一点小事却闹掰了:说起来,责任在寇准。我们说过寇准这个人性奢侈,喜欢宴会聚餐,而且还有死劝酒的毛病。有一回,他劝酒劝到曹利用那儿,老曹不喝,三劝两劝两人干起来了,寇准认为曹利用公然拒绝宰相的劝酒,是对宰相的大不敬,给脸不要脸;曹利用呢,这个时候已经当了国防部长枢密使,在宋代枢密使也叫枢相,可以跟宰相平起平坐的,曹利用认为咱俩现在平级了你凭什么压我?当年我去谈判,你说超出三十万两就要我的脑袋,我还记着仇呢!凭什么喝你的酒。寇准也恼了,骂曹利用是“匹夫”,曹利用则不甘示弱地回应:我是中央高官,你竟敢骂我匹夫,明天我们到皇帝面前去评评理!两人当场吵得脸红脖子粗,在座的其他官员赶紧打圆场,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只是后来的宋人笔记《事实类苑》里有这样一个奇葩的记载。
但是,这场酒宴风波却被副宰相丁谓知道了。丁谓也在另一场酒宴上受过寇准的气,当时寇宰相吃东西不小心,把汤汁儿沾到了胡子上,丁谓这个人喜欢拍马屁,亲自拿了餐巾替寇准擦胡子,寇准也是一个不给面子的人,居然当众嘲笑丁谓:“你好歹也是朝廷高官,替长官擦胡子这样的事跟你的身份不相符吧?”这事儿让丁谓很下不了台,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心里却恨死了寇准。他听说曹利用也跟寇准闹僵了,当然很高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哥俩就联合了起来。曹利用就这样被丁谓利用上了。
这个时候,宋真宗恰好得了风瘫病,他怕自己一病不起,想提前将皇位传给太子,寇准支持真宗的想法,并告诫真宗:丁谓是个奸佞小人,千万不能让他辅佐太子。真宗答应了,商量着要把丁谓赶出中央。但是,寇准又犯了毛病,这么机密的大事,他老人家在喝醉酒后却泄露了出去,被丁谓知道了。丁谓立即去找自己的后台、真宗的皇后刘娥。
宋真宗晚期,朝政大权已经被刘皇后实际控制,情形有如当年的唐高宗和武则天。刘皇后听说宋真宗与寇准绕过自己密谋要将皇位传给太子,十分恼火,她马上责问真宗,而怕老婆的真宗居然不敢承认了。当然,真宗这个时候也暗暗恼火寇准泄露了机密。刘皇后趁机诬陷寇准想要挟持太子图谋不轨。正在恼怒中的皇帝当即下令将寇准撤职,并听从刘皇后的建议,拜丁谓为宰相。
这么一来,丁谓可算是全盘胜利了。但事情还没完,有一个姓周的大太监一向跟寇准很要好,传位太子的事情他也参与了,他怕事情牵扯到自己,竟然想要铤而走险,准备发动政变,一举杀死丁谓,重新让寇准当宰相。但这场未遂政变同样被泄了密。事情紧急,丁谓知道该用上国防部长曹利用手中的兵权了。于是,他乔装打扮,连夜乘坐妇女用的轿子找曹利用商量对策。
曹利用调动军队一举粉碎了周太监的政变。周太监被斩首,而寇准事先并不知情,所以只是被贬到雷州去当了一个很小的官。从此,朝政大权彻底落在丁谓和曹利用的手中。
但不要忘记,丁谓和曹利用同样是被人利用的,他们身后操纵提线木偶的人就是刘皇后。真宗死后,仁宗即位,刘皇后就以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她也知道丁谓的人品有问题,所以第一个动作就是将丁谓贬官,赶出了中央朝廷。对于曹利用么,刘太后还算客气,甚至还升他做了宰相,连称呼的时候也客客气气,只称呼他的官职,从来不以“曹利用”三个字直呼其名。
在封建社会官场上,有一些很怪异的现象,比如说领导对你越客气,那就说明他跟你有着距离,没把你当自己人。可惜曹利用还嫩了一点,居然没有体会到这一层,反而越发骄傲起来。
骄傲是需要资本的,他当然可以大张旗鼓地说大宋朝的百年和平是他去谈判谈出来的;他也可以说一场阴谋的宫廷政变是由他一手平定的。但骄傲的人必然会得罪很多人,寇准就是个先例,曹利用又一步一步地走上了寇准的老路。刘太后身边有一个叫罗崇勋的大太监犯了错误,刘太后让曹利用给管教管教。本来么,管教内廷的太监根本就不是宰相的事,再说了人家是太后身边的人,让你管教你也就意思意思算了,但曹利用却很当回事了,他让罗太监脱了帽子,披散着头发,然后又给了狠狠一顿臭骂。曹利用感觉很爽,可人家罗太监就不受用了,心里给你暗暗记恨着呢!
到后来,曹利用骄傲到连刘太后都不放在眼里了,史书上记载,他常“以勋旧自居”,导致“左右多怨”。他向刘太后汇报工作的时候,稍有不合心意,就不耐烦地用手指叩打着自己的腰带。这个细小的动作被罗太监看在眼里,太监的最大特长就是阴损别人,罗太监恰好是这方面的高手,他对刘太后说:“你看曹利用不耐烦的样子!先帝爷在的时候,他敢这样吗?”——这个背后一刀捅得实在厉害,刘太后感觉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曹利用的挑战。曹利用的噩运就要来了。
在官场上,很多落马的官员都是败在后院起火上。曹利用的儿子倒没有坑他,他的侄子代替儿子坑了。这个侄子做了不法的事情被老百姓告御状,罗太监就自告奋勇去审理此案。这正是一个公报私仇的好机会啊!审问之下,果然查出了猛料:曹利用的侄子不知道哪根神经错乱,居然在某一次喝醉酒后身披黄色的衣服让人对着他喊万岁。这事儿,可是大逆不道了!小子被押解进京,直接杖死。曹利用也受到牵连,被贬官踢出中央政府,两个儿子也同时罢官,家产什么的全部被充公。
按说把曹利用扳倒了,消除了对自己的威胁,刘太后也就可以满意了,可罗太监还不满意。得罪了领导的身边人有时候比得罪领导更可怕。
按照规定,曹利用将由一位姓杨的太监负责押解去房州做一个小官。杨太监临行时,他的领导罗崇勋大太监就向他面授机宜,非要置曹利用于死地不可。于是,杨太监在一路上就不断地刺激曹利用:“你看这黄河水多清呀,而且这黄河还没有盖子。”“你看这楼多高呀,不知道跳下去是什么感觉?”“你跳呀,你跳呀,高昌不是跳下去了吗?唐纳也跳下去了,你也跳呀,多蓝的天哪!”就这么,曹利用被杨太监搞得精神崩溃,骄傲的曹大人再也骄傲不起来了,刚愎自用的脾气一上来,于是也就真的在襄阳驿这个地方上吊自杀了。 大宋王朝的生动面孔【富媒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