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刘娥:甄嬛姐姐是怎么在宋朝混的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宋王朝的生动面孔【富媒体版】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话说宋真宗还是个少年,还没有当皇帝的时候,也喜欢逛逛勾栏瓦肆夜总会什么的。有一次,他碰到了一个摇着小拨浪鼓跳舞的女孩,宋真宗一下子被她迷上了。这个跳花鼓的女孩是个川妹子,身材相貌当然是一流,只是美中不足,她已经结婚了,老公是个打制银器的银匠。
这是宋真宗知道的情况,而事实上,花鼓女的身世当然也没那么简单:她叫刘娥,父亲原是一名军官,战死在了沙场,母亲也生病而亡,孤儿刘娥只得跟着穷苦的外祖父过活。因为无依无靠,小姑娘好几次都想要悬梁自尽,离开这个苦难的人生。可有一天,刘娥无意中站在门前,刚好有个看相的经过,那个人看见刘娥,呆呆地站住了,从头到脚看个没完。刘娥被他看得不好意思起来,正要扭头走掉,看相的说了:“你这相貌我是第一次看到,是做皇后的命!”——这句话激发了她,人是需要一些精神支柱的,少年贫寒的滋味,使这个本来天真烂漫的少女比寻常女子多了一份欲望和心机。
然而,刘娥毕竟没有等到皇家的聘礼,外祖父做主将她嫁给了手工艺银匠龚美。婚后不久,龚美打算去京城做生意,刘娥想起了那个看相的话,也想跟着去京城,毕竟要想当皇后总得去京城,待在四川做哪门子的皇后呀!当然话不能这么跟老公说,好在银匠老实巴交,一缠二哭三撒娇,这事也就成了。
到了京城,老公的银匠生意不好做,反而倒是刘娥的花鼓戏轰动一时。当未来的宋真宗站在她面前时,犹如童话里的灰姑娘遇上了王子,她当然拿出了浑身解数,弄得小皇子心猿意马。最后,宋真宗不管三七二十一,硬是把她收进了府中。龚美当然也跟着去,不过,他倒识相,这个时候就改做兄妹相称了。《宋史》上说他们本来就是表兄妹,表兄妹结婚亲上加亲,这在从前也是很正常的。
小王子把花鼓女迎入府中,这事也就顺理成章要花好月圆了。偏偏真宗的奶妈王皇后不乐意了,认为刘娥的出身太低贱,就去向真宗的父亲宋太宗告了密。太宗当即叫来儿子,训斥了一顿,把刘娥赶了出去,并且替儿子娶了大将潘美的女儿为妻。
宋真宗一方面娶了老婆,另一方面仍在宫外与刘娥暗度陈仓。等到太宗去世,真宗当了皇帝,就正式把她召入宫中,封为了美人。
刘娥的前夫龚美此时早已改名刘美,也沐浴着阳光,一直做着皇家的包工头,后来还到军队里去混了个大官当当。说到这里,你真要感叹宋朝的皇帝就是仁义,真宗皇帝居然如此和平地解决了这个“连襟”的问题,让人不得不翘大拇指啊!而且这段历史还堂而皇之地写入了官修的《宋史》,虽说《宋史》是元朝的人所编,但毕竟宋朝的人没有隐瞒真相、篡改史实啊。
回头还来说刘娥。重见天日的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别看她小小年纪孤身一人进了人事关系极为复杂的后宫,论起“宫心计”,她可一点都不比甄嬛们差,很快她在宫中一路攀升,从美人一直做到德妃。偏又逢着皇后死了,真宗就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把她立为皇后。
随着时光的流逝,刘娥姐姐已经不复往日的青春美貌。她知道,靠姿色相貌总是不长久的,要拴住皇帝的心,唯一的希望就是替皇帝生个儿子。偏偏她的肚子又不争气,这个时候,她宫里的一名姓李的宫女却让皇帝给临幸。于是,一个移花接木的故事就上演了,宫女生下的儿子被刘皇后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这个孩子就是日后的宋仁宗。
客观地评价,刘娥确实是一个相当能干的皇后,不仅将后宫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还在朝政方面给予宋真宗帮助。宋真宗性格软弱,而刘皇后精明能干,两夫妻多少有一些互补。后来,宋真宗的身体每况愈下,刘皇后就顺理成章地帮助丈夫处理起朝廷的日常政务,这也是宋朝开国以来后宫干政的首例。
皇后干政,也引起了一些大臣的警惕和不满,其中包括宰相寇准。但是寇准这个人心直口快,一生树敌很多,刘皇后很快利用寇准的政敌丁谓扳倒了这位宰相。寇准遭贬,据说是丁谓和刘娥联手,背着宋真宗干的。据《宋史·寇准传》记载,宋真宗一直都不知道寇准被贬出朝,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寇准,他还感到很奇怪,问左右发生了什么事情,群臣这才知道寇准被贬的谕旨并非宋真宗的意思,但他们都不敢告知宋真宗实情。到了真宗晚年,刘皇后已经牢牢掌握了朝政大权,宋真宗有心无力。
真宗死后,13岁的宋仁宗即位,刘皇后升级为了刘太后,开始了长达13年的垂帘听政。
宋朝立国以来,还没有出现过太后垂帘听政的故事,这可给大臣们出了难题,这金銮殿上的座位可怎么摆?后来,还是仿照东汉的先例,摆上两张龙椅,太后坐左边,皇帝坐右边。
当年武则天做女皇的时候已经60多岁,而刘太后此时刚到中年,谁也没想到这位当年的花鼓女竟然是一位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铁腕人物。
她虽然与寇准对立,但她知道这位前宰相是个忠臣,而寇准的政敌、自己昔日的盟友丁谓却是个奸佞小人。所以,刘太后临朝后,第一个就把丁谓赶出了朝堂,而她这一步也确实使朝政为之一新。她统治大宋帝国期间,为涵养砥砺士风提供了现实的土壤,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以敢于谏诤而闻名的士大夫,《宋史》里这么写道:“章献太后称制时,群臣多希合用事,鲁宗道、薛奎、蔡齐参预其间,正色孤立,无所回挠。”而这样一种正直的朝廷风气,也无疑成为后来范仲淹、欧阳修等庆历士人最记忆犹新的从政道德旗帜。
刘太后自己没什么亲戚,也严防朝中大臣结党营私,为此,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宋真宗下葬后,刘太后满怀感情地对大臣们说:“国家多难,多亏了诸位同心协力地匡扶,我不知怎么感谢大家,诸位可以把子孙亲属的姓名都开列出来给我,我要全部录用,让大家共沐皇恩。”大臣们信以为真,纷纷将自己的亲戚朋友一个不漏地报了上去。刘太后呢,就把这些名字列成了图表,贴在床头,每逢大臣们后来推荐官员,她都要先去核对墙上的图表,看看榜上无名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她才决定录用。
刘太后就用这种办法来避免大臣们任人唯亲,同时,她也把权力牢牢地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在她的治理下,大宋朝进入了繁荣盛世时代,我们今天经常在说的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交子,也是在她的批准下得以发行的。
当然了,对权力如此热衷的刘太后不是没想过效法武则天过把女皇瘾。有一天,她突然向一位副宰相发问:“武则天是个怎么样的人?”那个副宰相名叫鲁宗道,绰号鱼头,性格像鱼刺那般耿直,听出她的话外之音,马上斩钉截铁地回答:“武则天是唐朝的罪人!”话不投机,刘太后也就试探不下去了。再后来,有人想拍马屁,献了一幅武则天临朝的画给刘太后,刘太后断然将画当众扔在了地上,并且声明:“我绝不会做这种对不起祖宗的事情!”
可是到了第二年,朝廷要举行祭祀大典,刘太后又抑制不住强烈的愿望,想要穿上皇帝的服饰去参加大典。这个时候,大臣们就拿她说过的话来抵制她了:“太后若穿了皇帝的衣服,有何面目进太庙去见祖宗呢?”但刘太后顾不上了,她实在是太想穿一穿皇帝的龙袍了——穿件衣服都那么多规矩,做个古人也真不容易啊!
平心而论,刘太后虽然有武则天一样的权力欲,但她反复研读一些有关武则天的史书,决心不走武则天的老路。武则天残忍成性,一生任用酷吏,制造冤案无数,而刘太后即使对寇准这样的政敌,也给予了相当的尊重;武则天用人唯亲,肆意妄为,而刘太后反其道而行之,一生谨慎行事。在她的一生中,一边学一边做,一路走来,即使有所失误,但她的本质还是善良的,尽量不做太过分的事,因此也就没有太大的过错。
这位花鼓女出身的传奇太后为后来垂帘听政的宋朝太后们作出了一个比较好的榜样,宋朝干政的太后们相比于任何朝代,基本上都算是贤德良善的,刘太后应该是功不可没的。 大宋王朝的生动面孔【富媒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