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宋光宗:揭秘赵宋皇帝的家族遗传精神病史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宋王朝的生动面孔【富媒体版】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今天要说一个秘密,这个秘密要换在一千年前的宋朝是绝对不敢说的,因为是牵涉到皇家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就是赵宋皇帝是有家族遗传精神病史的。
赵宋皇族先天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为数不少,太祖的长子德昭、太宗的长子元佐和第六个儿子元渥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两宋18位皇帝中有精神疾病的占到7位:真宗、英宗、哲宗都患有精神分裂症,孝宗有严重的抑郁症、度宗则是精神发育迟缓,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弱智”,宋仁宗也曾经有过严重的癫痫发作,《续资治通鉴长编》上记载,他发病的时候在皇宫里满院子大跑大叫,说皇后和一个叫张茂则的太监谋反,弄得皇后痛哭失声,而那个太监无奈之下只好选择自杀,幸亏被宰相文彦博劝阻,才救下一条命。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宋光宗是最严重的一个。
宋光宗是宋孝宗的儿子,孝宗一共有4个儿子,其中的3个都先后去世了,只有第三个儿子长大成人,后来继承帝位,称为光宗。光宗43岁才登上皇帝宝座,在此之前,头脑清醒,是一个正常人,不料继位之后一年多就患上了精神病,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成了一个真正的疯子,当时的人暗地里都称他是“疯皇”。他虽然活到了54岁,但因疯得实在太厉害,不得不在48岁时退位,在位的时间不过5年多。
据说光宗的发病跟他的老爸和老婆都有关系。
一方面,他毕恭毕敬地做了十几年的太子,实在太过压抑。而南宋是有皇帝禅位给儿子的传统的,孝宗的皇位就是高宗禅让的。所以光宗也想着提前上岗。《西湖志余》记载:有一次,他还故意对他老爸宋孝宗说:“我的胡须已经开始发白,有人特地给我送来了染胡须的药,不过我没有用。”这话的弦外之音就是你儿子都已经一把白胡子了,该让我过过皇帝的瘾了。可宋孝宗却故作不明白,严肃地回答说:“白胡子有什么不好?正好向天下人显示你的老成。”光宗碰了一鼻子灰,心里的嫉恨由此而生。宋孝宗还是一个工作狂,对儿子要求也很严厉,在这样的“虎爸”之下做太子,精神压力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光宗还是一个“妻管严”。皇帝君临天下,拥有无上的权威,却在家里怕老婆,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多见,但光宗见了老婆就像老鼠见了猫。
根据《齐东野语》的记载,光宗的皇后叫李凤娘,据说她出生的时候有黑凤凰聚集在她家门口,所以取了这个名字。有个道士很会看相,说她有“母仪天下”当皇后的命。高宗听了道士的话,就替自己的孙子定了这门亲。后来,高宗对这个孙媳妇也很不满意,但不满意也没办法。孝宗几次想废掉这个儿媳妇,甚至在光宗已经即位、李凤娘已经当了皇后之后,作为太上皇的孝宗还是召来光宗的老师、当时的宰相史浩商量,想给儿子换老婆。但史浩认为光宗刚刚即位,立即废除原配妻子会引起天下人的议论,所以他坚决不同意。孝宗此时已经退居太上皇的位置,得不到大臣的支持,此事也只好作罢。而李凤娘却因此对宋孝宗恨之入骨。
李凤娘这个人蛮横无比,还是一个有名的醋坛子。光宗即位后,她独霸后宫,不许别人跟她争宠。有一次,光宗洗手时看到端着水盆的宫女双手白嫩,忍不住抓过来抚摸了几把,李皇后看在眼里就非常生气。过了几天,她让人给光宗送去一个盒子,光宗打开一看,里面装的竟然是那个宫女被剁下来的一双手!光宗吓得当即大喊大叫,这一下受了刺激,从此就精神病发了。
事也凑巧,祸不单行。宋光宗去祭天时发生了火灾,差点把光宗给烧伤,又突然风雨大作,礼坛黄烛尽灭,不能完成祭天之礼。诸多的变故交织在一起,光宗内心深受打击,以为获罪于天,震惧而感疾,“噤不知人,张口呓言”,精神失常,后宫暗称之这“风(疯)皇”。(《朝野遣记》)。
孝宗听说儿子生病后,毕竟血浓于水,就找来御医给儿子开了药方,想给光宗治病。但光宗却患上了迫害症,以为父亲是想借机毒害他,死活不肯吃孝宗的药,而且,随着对父亲的猜忌的加重,他连到父亲那儿去看望请安都不敢了。
有一回,光宗又犯病了,孝宗赶去探望儿子,光宗却已经人事不省,连父亲都不认得了。孝宗满肚子的懊恼无处发泄,就严厉训斥起儿媳妇来:“都是你把皇帝搞成了这个模样,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就把你全家给灭了!”
李皇后被身为太上皇的公公如此训斥,倒也吓得大气不敢出。不过,等光宗缓过神来,她就开始挑弄是非,说孝宗想废掉光宗另立皇帝,所以让光宗千万不能到孝宗那儿去,以免被孝宗扣留。
这个神经病加妻管严的皇帝听了老婆的话竟然深信不疑,此后,有一年多的时间,光宗就再也没有去过孝宗居住的重华宫。
孝宗在失望和愤懑中得了病,终于卧床不起。大臣们强烈要求皇帝去看望患病的太上皇,而皇帝却拒绝了,他的借口是:“我也患着病呢!”——这位疯皇帝可以大半个时辰一动不动,盯着一棵树看上老半天,却不肯去看望一下病榻之中的父亲。
皇帝这样的举动当然是有违孝道的,连中央大学的太学生们都看不下去了,几百个学生发起了一场小规模的学生运动,联名上书,向皇帝宣讲“以孝治天下”的重要性,请求皇帝为天下人作表率,孝敬自己的父亲。而大臣们则更是在朝堂上又哭又闹,甚至扯着皇帝的衣袖,想把光宗拉去重华宫看望父亲。光宗还是不肯答应,最后,搞得大臣们都绝望了,很多人心一横都打了辞职报告,另外一些人也都请假不来上朝,以示抗议。但疯皇帝却跟没事人一样,你们不来上班正好,我也乐得放假。就这么着,中央政府机关居然关停了好长一阵子。
宋孝宗此时已经病入膏肓,临死之前,他很想见儿子光宗一面,环顾左右却说不出话来,失落的老人只好无奈地流下两行清泪。这样悲惨的消息传到外面,宰相留正等人再也坐不住了,闯进宫去,向光宗叩头死谏,留正甚至拉住了光宗的衣袖痛哭流涕。光宗还是说自己是病人,不好去探病,最后只同意派自己的儿子、嘉王赵扩作代表,去看望弥留之际的宋孝宗。宋孝宗只得拉着孙子的手,在无限的遗憾和落寞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太上皇的死讯传出,宋光宗居然还不相信父亲是真的死了,他甚至怀疑这是一个圈套,有人想借机绑架、谋害他。于是,这位疯皇浑身颤抖地躲在自己的宫里不肯出来,连孝宗的丧事都不肯出面主持。
其实,让一个疯子出面主持国丧典礼,大臣们也不放心。最后,在万般无奈之下,宋高宗的皇后,也就是孝宗名义上的母亲,当时已经80多岁的太皇太后被请了出来,主持儿子的丧礼。宰相留正看到这一副乱象,也灰心丧气,他故意在上朝时摔了一跤,制造了受伤的假象,随后就宣布退休回家了。
宰相一走,朝政更加混乱。枢密院的最高军事长官赵汝愚和外戚,也就是皇帝的娘家人韩侂胄秘密商量,认为宋光宗已经完全失去人心,不能再当皇帝了,便请太皇太后下诏,让光宗退位,由他的儿子、嘉王赵扩即皇帝位。
事情都已经安排好了,但赵扩却不想干。自古以来,新皇帝即位时,装腔作势假意推辞的不在少数,但赵扩这孩子却是真的不想做皇帝,他竭力推辞,不成功后,竟然吓得逃跑,一边绕着大殿的柱子兜圈子,一边大声喊叫:“儿臣做不得,做不得!”最后还是太皇太后,他的太奶奶让大臣逮住他,硬是给他套上龙袍扶上了皇位。赵扩就是宋宁宗。
等到儿子赵扩正式当了皇帝,宋光宗这才知道消息,他喃喃地说:“事先怎么不让我知道?事先怎么不让我知道?”身旁的一位宫女忍不住回敬这位疯皇说:“事先让你知道又有什么用?”
是啊,一个疯子,还能干什么?光宗被迫退位后,李皇后虽然成了李太后,但权力已经遗失,掀不起一点波澜。六年后,李凤娘病死了,过了两个月,光宗也疯死了。
按照古代政治逻辑,国家领导人的健康状况与国家机器的正常运作息息相关,从宋朝的历史来看,这实在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个朝代,羸弱的根源,甚至是覆灭的根源,也许都埋在了这个家族遗传的精神病史里。
宋朝的历史完全进入了宁宗的时代,宁宗应该是个正常人,但在宁宗的背后,一位强人正在迅速地崛起,他就是拥立宁宗的外戚韩侂胄。这位强人又要将宋朝带入一个疯狂的时代。 大宋王朝的生动面孔【富媒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