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些,看清那颗真实的“红枣”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增强“四力”专题解读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走近些,看清那颗真实的“红枣”
乔栋
说来惭愧,这篇“新春走基层”的稿件《薛家垛的红枣好卖了》,是我到分社后写的第一篇关于农民的文章。
到分社半年,走的最多的是企业,而这些企业多和煤炭相关。近两年,煤炭经济下行,农民的生活受影响吗?这是我年前就打算做的选题,但苦于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迟迟没有展开。直到去年12月,一则《山西临县红枣遍地无人收》的新闻在网上传播开来,新媒体快速转发,舆论场的传导效应,让传统媒体纷纷跟进。《人民日报》于1月14日在要闻2版刊登了临县红枣滞销的照片。
与要闻9版商量后,我前往当地调查红枣售卖难的情况,准备完成一篇深度报道。两百公里“杀到”临县县城,还没来得及开口,当地红枣产业局局长就笑眯眯地跟我说:“乔记者,其实你还没了解到最新的情况。”
这话是什么意思?实际情况到底怎样?跟红枣产业局的人一聊,才得知原来“红枣滞销”已经不算新闻。10月底,临县红枣丰收后,确实面临无人来收的问题,但是当地政府积极作为,采取一系列措施:出台临县促进红枣销售工作方案及补贴方案、协调新增2827万元专项贷款、发动全县机关干部认购红枣100多万斤、在太原等城市举办红枣促销会、积极联络对接电商和省外贸易公司进行大宗销售等。
在这些措施的帮扶刺激下,临县红枣滞销的情况在去年11月其实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但为什么“卖不出去”的新闻12月还屡见报端?红枣局的人嘿嘿一笑:“好多电商平台参与进来,想要多卖红枣,他们得多‘哭穷’、编点故事,才能卖得好啊!对我们政府而言,当然是希望卖得越多越好。”
记者见了当地一个电商平台运营者。他既是一个电商创业者,也是一个新媒体运营者。打开电脑后台,着实把我惊到了:他手上光针对吕梁地区的微信公众号就有15个,加起来的用户数量达百万之多。每天通过这些公众号的信息推送,多是《帮帮这些枣农吧,他们过不了年》的文章。直到现在,这样的文章依然每天都有。
然而实际情况是,他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红枣量已经相当可观,也帮助当地一些农民解决了不少红枣销售问题。通过他公众号推送的文章内容,人物、场景等基本属实,但情况早已没有那么糟糕。
大学时,我们为“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区别联系讨论了整整两节课。这些公众号推的文章,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但恐怕不够客观。如同“罗生门”一样,每个利益集体都在拼命为自己说话。他们错了吗?从他们的立场出发,这些都是“真实”,只不过受环境属性的影响,很多行为都是不自觉的。
想到这里,思路终于厘清了。在一片唱衰临县红枣的声音中,在销售受阻的“温情新闻”中,需要一个“真实”“客观”的声音。“新春走基层”,不正是要探寻他们的实际情况吗?此外,既然宏观方面已经有人先做,不如就从微观切入,以一两个人的视角,洞悉临县红枣的销售已打开的实际情况。
既来之,则干之。和红枣局的人聊完,已经是当天下午四点半,我们一行三人从县城出发,奔赴采访地点——克虎镇薛家垛村。山路上,素以胆大著称的同行记者,“生平第一次坐在后排系上了安全带”。而身为山西“土著”的我,开了一半山路后把车交给了更熟悉路况的红枣局工作人员……
看来,红枣难卖确实有原因。于是,有了文章的开头:“车在夜幕下疾驰,时而急弯,时而颠簸。除了车灯所见之处,一片漆黑,我下意识地检查了下安全带是否系好。左手是悬崖,右手是黄河,中间的车道刚够会车。许久,司机师傅打破了沉默:‘知道为啥红枣不好卖了吧,本来就偏远,路还不好走。’”
到了薛家垛村,天已经完全黑了。农家院里,遍地是码得整整齐齐的箱子,以及没有加工过的红枣。和薛村主任聊天过程中得知,所有的库存两天之内就能发出,这里的情况可以用“喜人”来形容。合作社经营几年来,薛村主任每年都有三四十万的收入,而在被媒体疯转的“红枣卖不出去”的2015年,薛村主任家的收入“比前几年要更好一些”。这些实际情况,有必要让受众知道。后来,《山西日报》也刊发了《山西临县破解红枣滞销难题,已售2.93亿斤》等文章,把真实情况继续还原给受众。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调研时说:“全国人民都从人民日报里寻找精神力量和‘定盘星’。”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就《薛家垛的红枣好卖了》这篇报道而言,我想起码起到了正视听、引舆论的作用。
(作者系人民日报社山西分社记者)
附:
薛家垛的红枣好卖了
乔栋
车在夜幕下疾驰,时而急弯,时而颠簸。除了车灯所见之处,一片漆黑,我下意识地检查了下安全带是否系好。左手是悬崖,右手是黄河,中间的车道刚够会车。许久,司机师傅打破了沉默:“知道为啥红枣卖不出去了吧,本来就偏远,路还不好走。”
去年,山西省临县红枣大丰收。枣农们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发现行情和往年不同,枣子根本没人来收。来之前,临县红枣产业局局长秦聪明就打了预防针:“临县有37万人从事红枣行业,今年收成好,但是种种因素导致大量滞销,枣农的日子不好过。”
薛海亮30多岁,是临县薛家垛的村主任,也是鸿杰红枣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冬天的黄河边格外冷,套着一件磨得发亮的黄皮袄,这个精瘦的黄河汉子搓着手招呼我们进门。
进了院子,亮堂的灯光一照,才发现这是一个小型仓库:沿着山崖的一侧,近300平方米的地方,整整齐齐地码着三四层包装箱,上面印着“黄河滩枣”“有机红枣”的字样。不远处,还有几个工人正在连夜将一箱箱红枣装车。
“就这些枣,明天就发完了。”薛海亮边说边把一个散落在旁边的箱子堆好。“这种是5斤装的,明天发往长春1000箱。”他指了指不远处大一点的箱子:“这种是25斤装的,总共有600箱,明天发往太原。”
来之前听说的都是临县红枣遍地无人收的新闻,在这里却一点没感受到行业寒冬。
“前段时间确实卖不出去。去年合作社贷款不易,种枣成本上来了,却因为没有形成品牌优势、销售方法单一,加上外地枣的冲击,卖不出去也是情理之中。”进屋坐定,薛海亮思路清晰,说得也句句切中要害。“也就前一两个月吧,媒体宣传后,天津有一家‘农梦成真’的创业团队帮我们卖枣,接着又是他们来了,销售一下子打开了。”
薛海亮所说的“他们”,正是刚从里屋出来的两个小伙。
其中一个小伙叫梁博,刚毕业没两年,是“农天下”电商平台的创始人。他们自费拍摄的视频,通过一组组镜头,道出了枣农喜获丰收却无人问津的情感落差。
“这个短片引起了挺大反响。几天之内,通过我们这个平台每天的销售额是前段时间的6倍。”梁博把我们带进里屋,打开后台,向我们展示近几日的订单详情。这一个月,通过他们的平台已经销售了12万斤红枣。
说话间,薛海亮5岁的女儿薛文娜跑了过来,他感叹道:“互联网我不在行,但我知道这是趋势,现在小孩子没人教都会用手机上网了!所以不管哪个电商平台联系我,不管订单多少,我都给他们发最好的货,农村人不懂得营销,但是质量要保证。”
指针已过了晚上11点,几个人却越聊越兴奋,又来到了院子里。借着倒映在流凌河面上的月光,可以看到黄河边上的一片滩枣树林。梁博望着那片滩枣树,信心满满:“今年网络销售结束之后,我们计划在平台上线枣树认养项目。还可以弄一个沿黄河枣林自行车赛,邀请在平台买过红枣的用户来参加!”
薛海亮一拍大腿:“太好了!他们来了,村民可以在窑洞家里搞农家乐,山后头空地不少,弄个停车场也没问题,这样整个村子都能盘活了!”
室外严寒,大伙儿的创业热情却越来越高涨。
(原载《人民日报》2016年2月15日) 增强“四力”专题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