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家庭生病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痴男怨妇与痴心孩子
这位太太刚坐下,便迫不及待地数落丈夫。丈夫坐在她身旁,眼睛不望她,动也不动。
这是我一项观察孩子对父母矛盾反应的研究。我示意父母两人提出一些他们没有达到一致的话题,彼此讨论,然后量度孩子的各种生理反应,包括心跳、手汗、脉动、皮肤收紧等等,以便了解究竟父母哪一些矛盾内容或互动形式,对孩子最具杀伤力。
近代很多儿童心理学的研究,都提出不少孩子受父母矛盾影响的数据。除了个性发展及社交能力的影响外,长期在父母矛盾中生活的孩子,血液的运行不断因心理压抑而受阻,长大后往往会患上心脏病,甚至癌症。其他身心症的发病,更是多不胜数。
这是我为儿科医生做培训时,他们所带来的一个案例:二十岁的女儿,无端变成瘫痪,十五岁的儿子也患上强逼精神症,这情况维持数年。女儿由孩子变成成人,不但没有起色,反而由儿科医院升级入成人精神科,在医院一住就是一年。因此,他们邀请这家人参加这项评估,尝试了解孩子的病情是否与家庭有关。
当我们要求夫妇二人谈论彼此的分歧时,他们面有难色——尤其是丈夫,原来他近年耳朵不灵,戴上助听器,怎样交谈?实在有点难说。
没想他们还未坐稳,妻子便有感而发,由盘古初开起,一段段伤心事、一宗宗无奈、一声声哀鸣,半个小时的夫妻会谈,声泪俱下,完全是个人独白。
大概说到累了,妻子用手推丈夫,说:“喂!你回应我吧!”
丈夫反弹一下,回应道:“什么?”
妻子再一次证实了丈夫是个没有反应的木头,于是又再重复她那已经重复过无数次的埋怨。
这个实验的特点是当夫妻对谈时,没有治疗师在场。只有他们的孩子,坐在会谈室的另一边,远远地观察父母的互动,让我们同时用仪器量度他们的生理反应。
尽管妻子的话好像完全没有被丈夫接受,女儿的心跳及血压却很快就超离底线,儿子的反应不如姐姐快,但是母亲说到伤心处,姐弟都同时泪流满面。母亲一直以为儿女不听话,她不知道,两个孩子并非用耳朵去听,而是每句话都打入心中,随着他们的血液一点一滴地运行,成为他们身体的一部分,怎样也推不走。
我去年在台湾也见过一个不能走路的少女,她天天跟母亲吵着要离家搬走,无法忍受那因为丈夫不断闹婚外情而发狂的母亲。有趣的是,无论她怎样嚷着要走,她的双腿却发出相反的信息,完全不能上路。
相比之下,现时这位姐姐幸运多了,起码她已经放弃轮椅,还努力找到一份散工。但是母亲的悲哀,仍然重重地压在肩上。偏偏母亲偏心儿子,对女儿的满腔情怀并不领情。很多人以为这少女的问题是同胞相争,其实同胞心态,哪有不是从父母而起?
我在单面玻璃镜后看着这一幕家庭悲剧,心中十分纳闷,怎么天下间有这么多的痴男怨妇?他们可知道膝下缠着一些同样痴心的孩子,难舍难弃?怎样才可以协助他们把剧本改写?
放下父母是那么困难的工作,尤其是当他们活得那般苦涩的时候。每一丝苦涩都会侵蚀孩子的每一寸肌肤和脉络。
这实验结束时,我加入这家庭与他们一起整理这次经验。
母亲说,她实在憋了一肚子晦气,不发不快,两个孩子却对她说:“其实爸爸并不是你说的那么差劲,他心中也是很苦的。”
那本来聋耳的爸爸听后,立即振臂一挥,说:“对了,孩子说得很对!”
他补充说,并非不想回应妻子,只是知道妻子总是不满意他的回应,反而把事闹大。他说:“她生气起来,可以不顾一切,甚至往墙撞头,我完全不敢惹她。你看,现在儿子也像她一样,发起疯来也是往墙撞头,一发不可收拾。她老说儿子要见精神医生,我说她才是真正的病人。”
这才发现,儿子的种种古怪行为,并非来自他的个人。他说:“我知道母亲很苦,我不断要求她不要再对我诉说了,我的头脑都要爆炸了,但是她不向我说向谁说?”
我问父亲:“你看,如果你想救孩子,就要让你妻子有个诉说对象,不要怕她唠叨——反正你把助听器关掉,也没有人知道。”
全家人都笑了起来,这才发觉,这家人其实十分真诚可爱,连那不停诉苦的母亲,也十分爽快。父亲笑起来,更是表情风趣百出。
我问父亲:“你其实那么风趣,为什么让太太觉得那般不痛快?”
他做鬼脸说:“我可以很幽默的,就是对她不成。”
我提议母亲说:“你可否问他,你要做什么才可以引起他的情趣?”
妻子以惯于与聋人谈话的方式,把声音提高八度,说:“李博士很欣赏你的风趣,我要做什么,你才会与我分享你的幽默?”
我赶忙说:“不是我欣赏他。你欣赏他现在的样子吗?”
妻子才羞答答地说:“我当然喜欢他这样子……。”
两个孩子也禁不住加入,都说父亲有时实在把母亲宠坏了。
我见每人都拥护着父亲,赶快支持母亲。我说:“妻子是需要受宠的呀,也许男人要学习以不同的方式去宠她吧!”
这其实是很有动力的一家人,只是发功不当,各种力气交加碰撞,把全部人都缠得一团糟,成为晦气。把气打通了,个人便可以腾出手脚,就会有机会走路。
他们带着一家的怨气而至,却轻松地一起离去。我也学习了一个道理:原来每个人都可以活得好一点的,只要放得下成见,以及改变那只会把问题弄得更糟的处理方式。 家庭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