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一本书读通文学典故

【文学思潮与流派】

一本书读通文学典故 文渊 15513 2021-04-06 05:54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本书读通文学典故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

  西周灭亡,促使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在对人、事及社会的广泛探讨中,人们不再崇信“天道”,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称为“诸子”,“百家”则指这些学派。

  最有影响的主要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各学派的人物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四处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著书立说,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局面。诸子百家的学术观点,反映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也随之形成了不同的学术和文学派别。

  诸子散文大都观点鲜明、言辞犀利、感情充沛,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所以诸子百家散文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柏梁体

  柏梁体,产生于汉武帝(前156—前187)时代。相传汉武帝筑柏梁台,大宴群臣,席间宣布凡是官奉二千石以上的官员每人作一句诗,合成一首诗。于是包括汉武帝在内的共26人写成一首《柏梁诗》。

  这首诗的形式是每句七言,句末都用韵,韵字有重复,是联句诗的首创。后人便把每句用韵的七言诗称为“柏梁体”。

  魏晋玄学

  魏晋玄学,是汉末兴起的一种以对抽象玄理的讨论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学术思潮。它吸收了道家精神形态,所讨论的问题主要是从《周易》《老子》《庄子》三本经典而来。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究极宇宙人生的哲理,即“本末有无”的问题,以讲究修辞与技巧的谈说论辩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其发展并非要取代儒家,而是要调和儒道,使儒道兼容。

  魏晋玄学可分前后两期。魏末西晋时代为清谈的前期,是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实际问题和哲理的反复辩论,亦与当时士大夫的出处进退关系至为密切。东晋一朝为清谈后期,清谈只为口中或纸上的玄言,已失去政治上的实际性质,仅只作为名士身份的装饰品,并且与佛教结合,发展为儒,道,释三位一体的趋势。

  建安风骨

  建安(196—220)时期,以曹操三父子为代表的文学创作,在反映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的同时,又表现出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个时期的文坛巨匠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代表,他们都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左思风力

  左思风力,是指钟嵘《诗品》对左思诗歌的评价,指出了诗人左思诗歌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左思在其代表作《咏史》中,借咏史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及感慨,情调高亢,笔力矫健,气势昂扬,对现实政治的批判深刻而恰当,起到了讽喻的作用。他还创造性地将咏史和抒怀结合在一起,并开发了一诗写数人、数事的新写法,大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由于其诗歌风格与建安风骨一脉相承,诗风雄浑,语言遒劲,因此后世便将其诗歌风格称为 “左思风力”。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中国魏晋时期七位名士的合称,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成名年代较“建安七子”晚一些。因七人常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七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不同于建安七子,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在文章创作上,竹林七贤以阮籍、嵇康为代表。阮籍的《咏怀》诗82首,多以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隐晦曲折地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罪恶,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士,表现了诗人在政治恐怖下的苦闷情绪。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老庄崇尚自然的论点,说明自己的本性不堪出仕,公开表明了自己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政治态度,文章颇负盛名。其他如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刘伶的《酒德颂》,向秀的《思旧赋》等,也是可读的作品。

  玄言诗

  玄言诗,是一种以阐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是东晋的诗歌流派,约起于西晋之末而盛行于东晋。代表作家有孙绰、许询、庚亮、桓温等。

  玄言诗的特点是玄理入诗,以诗为老庄哲学的说教和注解,严重脱离社会生活。由于玄言诗大多“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诗品序》),缺乏艺术形象及真挚感情,文学价值不高,所以作品绝大多数失传。

  谢安、王羲之等所作的《兰亭诗》,都是典型的玄言诗。不过由于魏晋玄学提倡“得意忘象”,所以自然景物也往往作为领略玄趣的“言”、“象”而出现在玄言诗人的笔下。如孙绰《秋日》诗就写得较有文采。许询也有“青松凝素髓,秋菊落芳英”的写景佳句。《兰亭诗》中也有较为生动的景物描写。谢灵运那种夹带玄言的山水诗,和陶渊明恬淡意境的一些诗,似也多少受到玄言诗的影响。

  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则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山水田园诗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永明体

  永明体,亦称“新体诗”,是南齐永明年间(483—493)产生的一种诗歌体裁,这个时期政治相对稳定,加之统治者对文人的支持,文学得到极大的发展,永明诗人不仅有理论,而且还有大量的诗歌创作。

  这种诗体要求严格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对“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永明体的代表作家,历来认为是沈约、谢朓、王融三人。沈约的诗数量最多,而且他在理论上的阐述代表着永明体的主张,但实际创作成就不如谢朓。谢朓的诗风上承曹植,善于以警句发端,在写景抒情方面,兼取谢灵运、鲍照两家之长,而避免了艰涩之弊。

  在“永明体”以前,诗坛上流行的是“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比较自由。唐代以后,形成律诗和绝句,即“近体诗”,对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而这“近体诗”的雏形,就是“永明体”诗。“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古体诗已暂告一段落,预示着“近体诗”的即将出现。

  齐梁体

  南朝齐、梁时代的诗歌内容多以吟咏风云、月露为主,题材狭窄,形式上追求音律精细,对仗工整,辞藻巧艳。

  所谓齐梁体,就是对齐、梁两代的诗人共同诗风的代称,实际上也包括了齐代的永明体。但永明体偏重于声病的讲究,齐梁体则注意文词的绮靡。这两种诗体的特点是追求形式,崇尚辞藻,讲究声律,轻视内容,一反汉魏质朴诗风。但由于齐梁诗人的诗句开始注重平仄声字的协调,而且大量用对偶句式入诗,使我国诗歌在写作技巧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为唐代近体诗的形成作了前导。

  宫体诗

  “宫体”,既指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又指在宫廷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始于简文帝萧纲。萧纲为太子时,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辞藻靡丽,时称“宫体”。后来因此称艳情诗为宫体诗。

  还有解释认为指一种以写宫廷生活闺阁情怀为主要内容的重声律,词采丽靡轻艳的文风。它发端于齐梁之际,到萧纲及其周围文人时达到全盛。宫体诗内容并非限于妇女生活,也有一些抒情咏物之作,即使写妇女生活的作品,格调低下的也只占少数。总的来说,宫体诗的情调流于轻艳,诗风比较柔靡缓弱。

  从诗歌发展史上看,宫体诗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隋及唐初诗风流于靡弱,多少是受它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在形式上比永明体更趋格律化,对后来律诗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至于它用典多、辞藻秾丽的特点,对后世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唐代的李贺和李商隐的诗,就曾吸取过“宫体诗”的某些手法。

  南唐词派

  南唐词人主要指南唐二主(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和冯延巳。

  南唐词派在总体上是以“男女情事”为主要题材,在直接抒情内容上,也大体不出“伤春”和“悲秋”的离愁别绪;在艺术风格上,南唐词人的总体格调也是柔婉深约,蕴藉含蓄,但和作品内容相似的花间词派相比而言,南唐词人的眼界较大、感慨较深,风格亦有趋于纯任性灵。在抒写恋思别情时,有时融入了深沉的人生感慨,从而导致了词整体美学品位的上升,提高了词的表现力。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主要是骈文和赋而言。

  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

  陆时雍《诗镜总论》中有评价说:“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

  韩孟诗派

  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与新乐府运动同时崛起的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

  其代表人物是韩愈、孟郊,此外还包括贾岛、卢仝以及马异、刘叉等人。这个诗派创作的特点是通过抒写个人的不幸遭遇来揭示社会的弊病,他们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诗风尚奇求险,韩愈奇而雄,孟郊奇而古,贾岛奇而清,卢仝奇而怪。

  他们具有独特的审美品位,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槁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由于受韩愈古文运动“陈言务去”的影响,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注重苦吟和锤炼功夫,力矫大历诗风的平弱纤巧。这种诗歌的新追求与新变化,积极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境界的开拓。

  大历十才子

  大历十才子,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十位诗人所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偏重诗歌形式和技巧。据姚合《极玄集》和《新唐书》载: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宋以后也有其他观点,但多不可信。

  大历十才子大多是指失意的中下层士大夫,多半是权门清客,因而多投献应制之作。他们大都以王维为宗,秉承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歌颂升平、吟咏山水、称道隐逸是其诗歌的基本主题,但他们在仕途失意和战乱宦旅生活中,也间有反映现实和体验真实的作品。他们都擅长五言近体,格律归整、字句精工也是他们作品中最明显的特点。另外,他们虽善写自然景物及乡情旅思等,且语词优美、音律协和,但题材风格比较单调。

  边塞诗派

  边塞诗派,是指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

  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其他如王之涣、王翰、崔颢、刘湾、张谓等也较著名。这些诗人大都有边塞生活体验,他们从各方面深入地表现边塞生活,艺术上也有所创新。他们不仅描绘了壮阔苍凉、绚丽多彩的边塞风光,而且抒写了请缨投笔的豪情壮志以及征人离妇的思想感情。对战争的态度,有歌颂、有批评,也有诅咒和谴责,思想上往往达到一定深度。其诗作情辞慷慨、气氛浓郁、意境雄浑,多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的形式。

  这一诗派主要杰出作品有高适《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另外,中唐卢纶、李益也有些格调苍凉的边塞绝句。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是指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提倡用通俗化的乐府体写时事和社会生活的诗歌革新运动。

  新乐府运动提倡用新题,以纠正建安以来的作家们因歌写时事而袭用古题,使内容受到限制,乃至文题不协的弊端。同时指出作家应效仿杜甫,写时事,以诗美刺现实。另外,新乐府诗人还提出写诗应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这样一来,从音乐角度看是徒有乐府之名,而在内容上则是直接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是真正的乐府。

  新乐府运动由于前有杜甫开创的传统,后有元结、顾况继承,张籍、王建为先导,到了“元白”时期,明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一整套理论,加之元、白诗才盖世,写作了大量新乐府诗歌,给当时以极大影响,使这一伟大的文学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指唐宋时期的文学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

  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和汉朝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但自汉朝以来,文坛盛行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辞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的骈文,并产生了很大影响。直到唐朝初期文坛,骈文仍占主要地位,如唐太宗为文也尚浮华。

  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至中唐前期,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先后提出“宗经明道”的主张,并用散体作文,成为古文运动的先驱。韩愈、柳宗元则进一步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并写出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古文作品,当时有一批学生和追随者热烈响应,终于在文坛上形成了颇有声势的古文运动,把散文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花间词派

  花间词,诞生于晚唐五代,而花间词派作为最早的流派之一,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五代赵崇祚撰《花间词》,收集了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韦庄等人的500首词作。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之外,都是集中在西蜀的文人,称为“花间派”。

  晚唐时局动荡,五代西蜀苟安,君臣醉生梦死,狎妓宴饮,耽于声色犬马,此时诗人的心态,已由拯世济时转为绮思艳情,而他们的才力在中唐诗歌的繁荣发展之后,也不足以标新立异,于是把审美情趣由社会人生转向歌舞宴乐,专以深细婉曲的笔调,浓重艳丽的色彩写官能感受、内心体验。

  “花间”词人奉温庭筠为“鼻祖”,但只继承了温词中偏于闺情、伤于柔弱、过于雕琢的“柔而软”的词风,多数作品尽力描绘妇女的容貌、服饰和情态,辞藻艳丽、色彩华美,题材狭窄、内容空虚,缺乏意境的创造。其中也有少数作品能够脱去浓腻的脂粉气,具有较为开阔的生活内容。其中以韦庄成就较高,牛希济、李珣、孙光宪、鹿虔扆、欧阳炯等人也有不同于花间派词风,转而表现边塞生活和异域风情的佳作。

  “花间”词风直接影响了北宋词坛。李贺、李商隐、温庭筠、韩偓等人的部分诗歌,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都为花间词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西昆体

  西昆体,是指中国北宋初年一种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的诗体。宋初,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在秘阁编纂《册府元龟》,并把编书之余所写的酬唱诗结集为《西昆酬唱集》。这部诗集在当时影响很大,学子纷纷效法,并称这种诗体为“西昆体”,在宋初风靡了数十年。

  西昆体诗人不满白体诗的浅切,也不满晚唐体的枯寂,提倡学习李商隐。他们大多有良好的词章修养,技法圆熟,善于在诗作中大量运用典故和前人的佳词妙语,以求意旨幽深。这些作品词章艳丽、用典精巧,对仗工整、音律谐美,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由于西昆体作家,大多社会地位较高,生活优越,因此他们的词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少有现实内容,多为酬唱之作。另外,西昆诗人只是一味模拟,刻板地搬用李商隐的诗题、典故、词藻,内容空虚,缺乏真情实感,所以遭到复古派的攻击。其后欧阳修、梅尧臣等开创新的诗风,西昆体乃告衰歇。

  婉约派

  婉约派,是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词本为和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

  人们逐渐形成了以婉约为正的观念,致使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皆受其影响。代表人物有李清照、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等。

  豪放派

  豪放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因其词作的题材、风格、用调及创作手法等与婉约派多不相同,故被视婉约派为正统的词论家称为“异军”、“别宗”、“别派”。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等。

  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不以主含蓄婉曲为能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傒、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

  豪放派虽以豪放为主体风格,却也不乏清秀婉约之作,如苏词《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辛词《粉蝶儿?昨日春》《青玉案?东风夜放》等,皆是可伯仲婉约词的名篇。

  豪放词派不但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影响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诗文革新运动

  北宋诗文革新,是北宋继唐代古文运动而起的文学革新运动。这场运动的领导者是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主要反对晚唐、五代以及“西昆体”的华艳颓靡的形式主义文风,强调继承李白、杜甫的诗歌和韩愈、柳宗元的古文传统,要求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积极发挥它的社会教化作用。

  在诗歌方面,梅尧臣力反西昆体,提倡以平淡、朴素的语言表现出深厚、丰富思想的新诗风,并在苏舜钦、欧阳修等人的协助下,终于取得了胜利。在散文方面,欧阳修是倡导者,加之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和苏辙等作家的努力,加速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平易畅达的新文风的形成。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唐代古文运动之后,又一次把古代文学,特别是散文以及文论的发展推进了一步,对后世影响巨大。此后,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一直被奉为正宗。但同时,北宋诗的散文化和以议论为诗的概念化倾向,为南宋理学家的散文所师法,表现了该运动的历史局限。

  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追随和效法黄庭坚的诗人颇多,逐渐形成以黄庭坚为中心的诗歌流派。诗派中并不都是江西人。

  诗派成员多数学杜甫,宋末、方回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追求字字有出处。在创作实践中,诗派“以故为新”,重要作家的诗作风格迥异,自成一体,成为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它的影响遍及整个南宋诗坛,余波一直延及近代的同光体诗人。

  辛派词人

  辛派词人,是指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多写爱国词、豪放词,惯作壮语,多用长调,讲格律而不拘于格律,喜用散文句式并大量吸收经史诗文语言入词,豪放慷慨如辛弃疾。

  但是他们作品的题材反映社会的深度与广度不如辛词,格调上粗豪有余,清逸不足,风格也不如辛词多样。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正如陈亮所称:“粗块大脔,饱有余而文不足。”(《与朱熹甲辰秋书》),有的甚至专以粗犷滑稽为能事。

  永嘉四灵

  永嘉四灵,指南宋中叶生长于浙江永嘉(今浙江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因他们同出永嘉学派叶适之门,其字或号中又都带有“灵”字,故称永嘉四灵,代表南宋中后期诗歌创作上的一种倾向。

  他们的诗风承袭晚唐,选择了晚唐诗人贾岛、姚合的道路,要求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诗体的特点是:继承了山水诗人、田园诗人的传统,满足于笑傲田园、寄情泉石的闲逸生活。在艺术上,又能刻意求工,忌用典,尚白描,轻古体而重近体,尤重五言律诗,甚至要求全诗字数不得超过40字,在较大程度上纠正了江西派诗人以学问为诗的习气。

  从实质上来说,他们只是因为不满体现着典型宋调的江西诗风,从而又回到了宋初崇尚晚唐体的老路上去。他们的成就极有限,但在当时的诗坛却得到广泛的反应。

  茶陵诗派

  茶陵诗派,是指明成化、正德年间(1465—1521)的一个诗歌流派。因该派领袖李东阳为湖南茶陵人,所以得名。明成化之后,明王朝的社会弊病日见严重,台阁体的脱离社会现实生活的创作倾向与它的萎弱冗沓、肤浅工巧的文风,越来越不适应文学的发展。于是以李东阳为首的一派起而振兴诗坛,以图荡涤台阁平正醇实的诗风。他们主张学诗应效法唐诗的创作经验,主性情,反模拟,推崇李杜,不拘一格;并且重视诗歌的声调、节奏、法度、用字。李东阳官居相位,并主持文坛,门生众多,其诗论诗风堪称一代之盛,成为台阁体向前后七子复古运动之间的过渡。

  但因李东阳生活圈子平静狭小,“四十年不出国门”,其诗多是题赠之作和咏史之作,内容大体不出宫廷、馆阁的生活,故使茶陵诗风并未脱离典雅工丽的台阁体的影响。但是其离开台阁体的作品,如《白杨行》等,颇有生活气息。茶陵派代表诗人,还有彭民望、谢铎、张泰及“李门六君子”的邵宝、何孟春、石珤、顾清、罗玘、鲁铎等。

  前七子

  前七子,是指明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产生了以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个进士为代表的一种诗歌流派。他们对腐败的朝政和庸弱的士气很不满,强烈反对当时流行的台阁体诗文和八股习气,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旨在为诗文创作指出一条新路,以拯救委靡不振的诗风。

  然而他们却走上了以复古为革新的老路,掀起了一场文学复古运动,这在明代文学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由于他们一些具体的文学见解不尽相同,创作上各具特色,他们过分强调复古,文学的创造性显得不足,有的甚至沦为“高处是古人影子耳,其下者已落近代之口”,给文坛带来新的流弊。

  后七子

  后七子,是指明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因在“前七子”之后,但也主张文学复古,故称后七子,又有“嘉靖七子”之名。

  后七子继承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汉魏、盛唐为楷模。他们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更浩大,从而把明代文学的复古倾向推向高潮。

  后七子在文坛上活跃的时间比前七子长。从创作来看,总体上不脱对前人的模拟,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些人后来表现出某种重视独创和性灵的倾向。

  唐宋派

  唐宋派,是指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人。

  自前七子倡言复古之后,散文创作多以摹拟古人为事,不但缺乏思想,而且文字佶屈聱牙,流弊甚烈。嘉靖初年,王慎中、唐顺之等人力矫前七子之弊,主张学习欧阳修、曾巩之文,一时影响颇大。唐宋派既推崇三代两汉文章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承发展。变学秦汉为学欧(阳修)曾(巩),变易佶屈聱牙为文从字顺,是一个进步。

  唐宋派还重视在散文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他们批评复古派一味抄袭模拟,主张文章要直抒胸臆,具有自己的本色面目。但是,他们受道学影响,把道看成是文的源泉,认为道盛则文盛。这种观点束缚了创作,同时也削弱了他们文学主张的影响力。

  唐宋派基于自身弱点,虽然指出了前后七子复古派的弊端,却始终未能根本改变文坛局面。惟其散文创作对后世较有影响,如清代桐城派便承继了它的传统。

  公安派

  公安派,是晚明文学领域一个具有相当影响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

  公安派理论核心的口号是“独抒性灵”,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公安派的“性灵说”融合了鲜明的时代内容,它和李贽的“童心说”一脉相通,和“理”尖锐对立。性灵说不仅明确肯定人的生活欲望,还特别强调表现个性,表现了晚明人的个性解放思想。公安派的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复 社

  复社,是指明末以江南士大夫为核心的政治、文学团体。崇祯六年(1633)在苏州虎丘成立。领袖人物为张溥、张采,时人称为“娄东二张”。复社成员多是青年士子,先后共计2000多人,声势遍及海内。他们大都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以宗经复古,切实尚用相号召,切磋学问,砥砺品行,反对空谈,密切关注社会人生,并实际地参加政治斗争。

  他们的作品,注重反映社会现实,揭露权奸宦官,同情民生疾苦,讴歌抗清伟业,抒发报国豪情,富有感染力量。他们虽拥护前、后七子,却不同于他们的专意“模古”,也不同于公安派、竟陵派的空疏,标志着明末文风新的重大转向。

  诗词方面造诣较高的有吴伟业、陈子龙等,他们的诗作凝炼深沉,对时政的浑浊有所揭露,关心民生疾苦,尤擅七言歌行。散文方面张溥风格亢爽、文笔跌宕,黄淳耀简洁明晰、活泼有致,侯方域富于浪漫气息,各有特色。复社成员后来或被魏忠贤余党迫害致死,或抗清殉难,或入仕清朝,或削发为僧。顺治九年(1652)为清政府所取缔。

  桐城派

  桐城派,即桐城文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安徽省桐城市人,因此得名。桐城派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其作家多、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文学史所罕见。方以智、钱澄之、戴名世在古文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已经初步体现了桐城派的某些特征,可谓是桐城派前驱。

  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在文风上,是选取素材,运用语言,推崇简明达意、条例清晰,不重罗列材料、堆砌辞藻,不用诗词与骈句,力求“清真雅正”,颇有特色。因此,桐城派的文章一般都清顺通畅,尤其是一些记叙文,如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是著名的代表作品。

  阳湖派

  阳湖派,是指中国清代乾隆、嘉庆(1736—1821)时期的散文流派。代表人为阳湖人恽敬、李兆洛,武进人张惠言。

  阳湖派接受了桐城派的主张,致力于唐宋古文,但又对桐城派不满。张惠言、李兆洛提出文章要合骈、散两体之长;恽敬主张兼学诸子百家,以此来补救桐城派行文单薄和思想上专主孔、孟、程、朱的弊病。因此,阳湖派的主张不像桐城派那样拘谨狭隘。他们的作品与桐城派互有得失、短长,但并未能真正超过桐城派。由于恽敬、张惠言曾受桐城之学,故文学史家也有把阳湖派看做是桐城派的旁支。张惠言既是阳湖派的中坚,又开创了常州词派。其古文风格骏逸,较桐城派旷达,也比较讲求词采。

  常州词派

  常州词派,是清代嘉庆以后的重要词派之一。开创者张惠言想要扭转浙派词人专在声律格调上着力,以致词的内容渐趋空虚的风气。他大声疾呼词与《风》《骚》同科,应该强调比兴寄托,重视词的内涵,反琐屑饤饾之习,攻无病呻吟之作。一时和者颇多,蔚然成风,于是常州词派兴起。后经周济的推阐、发展,理论更趋完善,所倡导的主张更加切合当时内忧外患、社会急速变化的历史要求,其影响直至清末不衰。

  常州派词人对于创作,态度比较严肃。比如张惠言和周济,作词遣词精密纯正,似别有意蕴,但同时也比较晦涩。实际上也并无十分深刻的思想内涵,与其立论尚有距离。这是他们词作的主要倾向,也是整个常州派词人的局限。 一本书读通文学典故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