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体裁】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本书读通文学典故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楚 辞
春秋战国时代,楚文化就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楚辞是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它摆脱了歌谣的形式,使用了繁丽的文辞,容纳了复杂的内涵,也表现了更为丰富的思想情感。同时,巫教的盛行为楚辞增添了更多的神话材料,使其更富神秘感,另外,楚国的社会风气也对楚辞的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楚辞的特点简单地说就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充满了浪漫气息。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后人因此将“楚辞”也作为一种文体,称“楚辞体”,又因为屈原作品以《离骚》为代表作,故也称为“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史记》中已说屈原“作《怀沙》之赋”,《汉书?艺文志》中也列有“屈原赋”、“宋玉赋”等名目。
《楚辞》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
寓 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汉魏以后,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
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一般比较短小。除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投进一种教训或喻意,达到讽喻的目的。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
乐 府
乐府,是汉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它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掌管宴会、游行时所用的音乐,也负责民间诗歌合乐曲的采集。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
到了魏晋至唐代时也用“乐府”一词来指可以配乐的诗歌和后人效仿的乐府古题的作品。
两汉乐府诗都是创作主体有感而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激发乐府诗作者创作热情和灵感的是生活中的具体事件,乐府诗所表现的也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敏感问题,道出了那个时代的苦与乐、爱与恨,以及对于生死的人生态度。
两汉时期的乐府诗以其匠心独运的立体命意,高超熟练的叙事技巧,以及灵活多样的体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新的范本。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如《敕勒歌》《木兰诗》《短歌行》。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加“歌”、“行”、“引”、“曲”、“吟”等。
赋
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它由楚辞衍化而来,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又兼收战国纵横之文的铺张恣意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的相关因素,最后综合而成一种新的文体。
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建安以后乃至整个六朝时期,对赋的推崇甚至于诗,并且成为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
赋与诗的盘根错节,互相影响从赋的形成就已开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更出现了诗、赋合流的现象。但诗与赋毕竟是两种文体,一般来说,诗大多为情而造文,而赋却常常为文而造情,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
但是随着赋这种文体的发展,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从赋的结构、语言方面看,散体、七体、设论体、及唐代文体赋又都比较接近于散文,有的完全可归于散文的范畴。赋的似诗似文的特征,与现代文学中的散文诗有些相像。
赋的特点主要有三点:一是追求骈偶;二是要求声律和谐;三是讲究藻饰和用典。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形成“文赋”。
骈 文
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在声韵上,则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由于骈文注重形式技巧,故内容的表达往住受到束缚,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
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各个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
它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主要著作先有《论语》,后有《老子》《墨子》。第二时期是战国中期,语录体仍旧通行,但它们已不像《论语》那样只是后学的追录,而是一个学派师徒们的集体著作,所记的也不限于单人的语录,而普遍采用对话的形式。主要著作有《孟子》《庄子》等。这些文章的主要特点是辞藻丰富、说理畅达,行文多有寓言和比喻。第三时期是战国后期,这时已经完全摆脱了语录体,成为专题论著。它们已经不是一个学派的集体著述,而是学者个人的论文集;不是以驳论为主,而是以正面论说为主。这是百家争鸣不断深入的结果。主要著作有《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主要特点是论证严密、鞭辟入里。这些散文都对我国汉魏以来的哲理散文,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历史散文
历史散文,是先秦文学的一种形式,指先秦时期记述历史人物的思想活动、历史事件为主的散文著作。它的产生是对诸子百家的哲理散文而言的。
诸子哲理散文以析理论辩为主,不专记人记事;历史散文则以记述历史事件的演化过程为主,最早的历史散文是《尚书》。历史散文有三种体裁,分为“国别”、“编年”和“纪传”。“国别”指的是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代表作品有《国语》和《战国策》,“编年” 指的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代表作品有《春秋》与《左传》,“纪传”是司马迁开创的一种体裁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来综合反映历史事件。主要代表作品有《史记》《汉书》《后汉书》等。
序 跋
序,也作“叙”或称“引”,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例如《〈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等。
铭
铭,本是古代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警戒性的文字,多用于歌功颂德与昭申鉴戒。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这种文体短小精悍却构思精巧,内容朴素而义理深邃,形式活泼且易诵易记,常由生活中一些小事上升到对生活的哲理性认识,对我们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有很大的启示,很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玩味。我们所熟知的《陋室铭》就是这种文体的代表作品。
诏 令
诏令,是以皇帝名义发布的公文的统称。民间则一般称为“圣旨”。大体上可分两大类:一是发布重大制度、典礼、封赏的文书;二是日常政务活动的文书。概括起来有制、诏、诰、敕、旨、册、谕、令、檄等。
制,是皇帝颁布的重大制度;诏书,是政务文告;诰,起初是指表示告诫的文字,后来用来封赠;敕,是用以封赠较低级官的一种文书,明清官吏受封赠的文书统称为诰敕;旨,宋以后专称皇帝的意见、命令为旨,一般称“圣旨”;册,是帝王封爵的策令,凡立皇后、立太子、封王尊贤都用册书;谕,是皇帝施于臣下的文书,亦称谕旨、上谕;令,是皇帝的命令;檄,古代帝王作征召、晓谕、申讨之类的紧急文书,多插上羽毛,称为“羽檄”(俗称“鸡毛信”),后来泛称紧急的文书为“檄”。
碑 志
碑志,指镌刻于石碑上的书法、文辞。为安葬设立的称“墓碑”,也称“墓表”、“墓碣”;列于墓道前者称“神道碑”,入墓穴者称“墓志”,或称“墓志铭”、“圹铭”。
碑志的内容包括碑铭和墓志铭两部分。碑铭的范围很广,有封禅和纪功的刻文,如秦始皇《泰山刻文》等。有寺观、桥梁等建筑物的刻文,如韩愈《南海神庙碑》等。墓碑文则是记载死者生前事迹的,文章最后有韵文,称做铭。墓志铭是墓碑文的一种。前有志,后有铭,但后世也有变化。它一般是由两块方石组成,一底一盖,底刻志铭,盖刻标题(某朝、某官、某人墓志),安葬时埋在墓圹里。
古体诗
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是和近体诗相对而称的诗体,产生较早。古体诗每篇的句子数可多可少,每句的字数也没有严格的限制。可分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各种体裁,后世多使用五言和七言。这种诗对平仄、押韵和对仗也都没有一定的要求。
“古体诗”这一说法最早出现于唐代,唐人把产生于唐代以前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后人袭用了唐人的这种说法,把唐代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们的体式而写的诗歌,都称为古体诗。
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此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叫做近体诗。这种诗歌格律极严,要除了排律外,每首诗句数固定,每句诗的字数固定,每个押韵的位置已定,诗句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律诗中间各联还必须对仗。与古体诗相比,形式更加整齐、节奏更为和谐,但限制也更多。近体诗可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
绝 句
绝句,是近体诗的一种形式,它源于两汉,成形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大唐。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
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它跟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平仄,讲求粘对。古绝则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这种绝句虽然押韵但平仄较为自幼,不太受到格律的约束。
律 诗
近体诗的另一种形式是律诗,它的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以沈约为代表的一些诗人提倡写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到了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至盛唐发展成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如果仅六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八句,即十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对于以八句完篇的律诗而言,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
律诗对平仄和对仗都有要求,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词
作为诗歌的一种,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词原是配合乐曲歌唱的一种诗体,句子的长短随歌调而有所改变,因而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词的特点在与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依据字数不同还可以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曲
曲,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它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而且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
曲发展到元代成为了文学的主体,成功地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对词体的创新和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元曲可分为元杂剧和散曲两种形式。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当时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如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王实甫、纪君祥等,因此人们把元曲称为元朝文学作品的代表。元曲也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体裁之一。
南 戏
南戏,是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在中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也是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
南曲唱腔绵密柔丽,初期对板式的讲求并不严格,它的音乐结构形式活泼、自由,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有独唱、合唱等多种唱法,南戏前期以清唱为主,后来逐渐增加了笛、鼓、板为主的伴奏乐器。
南曲是一种重要的戏曲声腔系统,为其后的许多声腔剧种,如海盐腔﹑余姚腔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明清以来多种地方戏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宋元话本
宋元话本,是指宋元时代说话艺人表演所用底本,是由讲唱艺术衍生出来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体裁既具有口头文学清新活泼的特色,又发扬了志怪传奇等古代小说的优良传统,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突出的成就。
宋元话本分为小说、讲史、说经等。小说家的话本称为小说,均为短篇故事。按题材又分为灵隆、烟粉、传奇、公案、朴刀、杆棒、神仙、妖术等八类。现存的宋元小说话本约有三四十篇,主要收在明人编印的《清平山堂话本》和《古今小说》等书。其中较著名的作品有《错斩崔宁》等。
讲史家的话本称做平话,篇幅较长,演说历史故事。作品有《新编五代史平话》《三国志平话》《大宋宣和遗事》等。说经是讲说佛经故事,没有话本流传。
宋元人话本是中国小说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明清的白话小说如《水浒传》《三国志演义》《西游记》等,都是在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元杂剧
元杂剧,是在民间戏曲肥沃土壤上,继承和发展前代各种文学艺术的成就,经过教坊、行院、伶人、乐师及“书会”人才的共同努力,改进和创造出来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其基本形式是用北曲四大套数安排故事情节,不连贯处,则用楔子结合,形成了每本四折一楔的通常格式。每折戏相当于今天的一幕,楔子是一个短场戏,放在全剧的开头或加在四折戏之间,起序幕或过场的作用,但不能放在末尾。结尾用两句、四句或八句诗句概括全剧的内容,叫“题目正名”。
每折戏包括曲词、说白(宾白)和科(科泛)三部分。曲词是按导师情需要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也叫曲文、唱词或歌词。其作用是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全部曲词都押同一韵脚。说白是用说话形式表达剧情或交代人物关系的一种艺术手段,分对白、独白和旁白、带白等。科是动作、表情等。
八股文
八股文,也称“时文”、“时艺”、“制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破题是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首二字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尝思”等开端。“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八股文。
这种文体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所论内容主要据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不得自由发挥、越雷池一步。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
客观地看,八股文注意章法与格调,本来是说理的古体散文,而能与骈体辞赋合流,构成一种新的文体,在文学史上自有其地位。但从教育的角度而言,作为考试的文体,八股文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死板,无自由发挥的余地。不仅使士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束缚,而且败坏学风。到戊戌变法之后,随着科举考试的停止,八股文也被废除。
传 记
传记,是一种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用以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的文学形式。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传记一般由他人记述,也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
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实传记的基本要求。
人物传记的种类,包括一般的传记、自传、评传、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年谱、小说话的传记等等。
传 奇
传奇,这种文学体裁产生于唐代,最早是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如《柳毅传》。发展到后来,逐渐被认为是一种小说体裁,宋代话本小说中就有“传奇”一类。到明清时期主要指以演唱南曲为主的戏曲形式,它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来,也吸收元杂剧的优点。但情节处理更为紧凑、人物刻画更为细腻、角色分工更为细致,音乐上采用宫调区分曲牌,兼唱北曲,或南北合套。
经过在明代规范化、典雅化、声腔化、全国化的发展,传奇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曲剧本的总称。
志怪小说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志怪小说是在当时盛行的神仙方术之说而形成的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形成的。
志怪小说的内容很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东方朔《神异经》等;记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故事如托名班固的《汉武故事》等;讲说鬼神怪异的迷信故事如东晋干宝《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其中的优秀篇章,或暴露封建统治者的凶残,歌颂被压迫者的反抗和斗争,或反映人民争取美好生活的愿望,有积极意义。而也有些宣扬神仙道术、妖怪迷信的作品,则是不足取的。
传奇小说
唐代文学上最有价值的小说就是传奇小说,传奇小说是一种传录奇闻的文体,实际上是已具规模的小说。唐人传奇是在六朝志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矛盾,篇幅较长,情节完整曲折甚至离奇,描写生动细致,注意刻画人物,有很大的虚构性,是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小说。
它兴起、盛行于中晚唐,但直到晚唐裴铏把他的小说集取名《传奇》以后,才有人用“传奇”泛称这类小说。传奇奠定了小说发展的基础,为小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唐代传奇不仅数量很多,而且内容精彩、故事动人、文辞华丽,有些作品确实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唐代许多著名的文学家都写过传奇,部分高水平的传奇且成为后代著名小说戏剧的蓝本。
笔记小说
笔记小说,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它以人物为中心,较有结构的铺写故事。它的特点就是兼有“笔记”和“小说”特征。既有散文一样的广阔的急记叙空间,又强调故事性。
笔记小说最早出现于两晋南北朝时期,它的故事以及生活、视角与视点,均是平民化与带有十分明显的民间文学特色的,包含了许多传说、寓言、掌故、轶事。尽管许多细节以及故事情节、甚至人物都是虚构、夸张、变形的,但其作品吸取了民间文学的丰富营养,从整体和宏观上却极其高度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真实。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都是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历史小说
历史小说,是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的小说形式,长篇作品则可以展示某一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它往往以忠实于历史事实和逼真的细节等手段,艺术地再现历史风俗和社会概况。
不同于历史著作的是,历史小说可以有细节上的想象和虚构,允许适当的艺术夸张和必要的集中,但在大的史实方面不能杜撰、篡改、违背。它要求作者立足于现实去回顾历史,但必须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去描写,艺术地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使读者从中了解历史并受到启示。《三国演义》《李自成》就是典型的历史小说。
散 文
散文,是一种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它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多种形式。
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表现手法不拘一格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对文章自由调整、随意变化,但是散文内容的广泛、表现手法的灵活都是为了表达主题服务的,因而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应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从表达情感上来讲。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具有较强的抒情性,情感真挚,意境深邃。散文在语言上强调简洁质朴、清新明快、生动活泼,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章回小说
章回小说,是长篇小说的一种,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是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讲史说的是历史兴亡和战争故事,如《金相平话五种》《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等。说话人不能把每段故事有头有尾地在一两次说完,必须连续讲若干次,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的一回。在每次讲话以前,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从章回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和“看官”字样,可以看出它和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章回小说到明代中叶,小说的回目正式创立,标明“李贽评吴观明刻本”的《三国演义》,改240回为120回,明万历十七年(1589)天都外臣序刻本《水浒传》,已取消了卷数,直接标目为“回”,又加上了对偶的双句回目。这个时期创作的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金瓶梅词话》等,都分回标目,只是有的回目用单语,有的回目上下句往往对仗不工。明末清初,回目采用工整的偶句,逐渐成为固定的形式。
谴责小说
谴责小说,是中国旧小说的一种。清末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官吏贪污媚外,人民不觉悟,有些作家用小说口诛笔伐,进行揭发和指责。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首先称之为“谴责小说”。这种小说广泛揭露和批判现实,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但批判不彻底,并寄幻想于封建最高统治者。艺术上多用讽刺手法,笔无藏锋,极度夸张,但概括和典型化不够。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等,都是谴责小说的代表作。 一本书读通文学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