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一本书读通文学典故

【文人故事】

一本书读通文学典故 文渊 21365 2021-04-06 05:54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本书读通文学典故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他善于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琴声,音随意转,以琴传意。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能听懂他的琴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不久伯牙要回乡了,他们非常舍不得分离,于是两人约定,明年此时此刻还在这里相会。

  第二年,伯牙如期赴会,但却久等子期不到。于是,伯牙就顺着上次钟子期回家的路去寻找。半路上,他遇到一位老人,便向他打听子期的家。这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位老人正是子期的父亲。老人告诉伯牙,子期既要砍柴又要读书,再加上家境贫寒,积劳成疾,已经在半月前去世了。子期去世时担心伯牙会在这里久等,叮嘱父亲一定要在这一天来通知伯牙。俞伯牙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他随老人来到子期的坟前,抚琴一曲哀悼知己。一曲《高山流水》之后,就在子期的坟前将琴摔碎,并且发誓终生不再抚琴。自此始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典故。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悬梁刺股

  东汉时期,有一个叫孙敬的人,他年轻时知识浅薄,不被重用,连家人都看不起他。后来他下定决心刻苦读书,就关起门来,认真看书,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了,有时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担心这样会影响学习,就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另一头系在辫子上,这样一旦他打瞌睡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也就可以再继续读书学习了。经过一番苦读,他成为了著名的政治家。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他也是年轻时不被重用,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儿,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后来苏秦也成为了著名的政治家。

  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句成语,告诉人们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并用以激励人们发愤读书、刻苦学习。

  卧薪尝胆

  春秋末年,吴越争霸。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夫差继位后立志报仇。几年后果真打败越国,活捉越王勾践。勾践在吴国三年,忍辱负重,最终被放回越国。

  回到祖国后勾践励精图治,暗中训练精兵。他每天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过去的耻辱。经过一番休养生息,越国又强大起来,并最终再次打败了吴国,得到了霸主之位。

  后来这个故事流传下来,演变为成语,用来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一鸣惊人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人名叫淳于髡,他口才很好,善于用诙谐的方式进谏。当时齐国的国君是齐威王,他喜欢猜谜语,但即位以后一直不理朝政,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把政务都交付给大臣,自己则不闻不问,以致朝野内外一片混乱。加之正值群雄竞起的时代,诸侯都来侵略齐国,齐国眼看败落下来,而大臣们都不敢向齐威王进谏。

  于是淳于髡在一次宴会上以猜谜的形式问齐威王:“我们国家有一只大鸟,在您的王宫中停留很久了,可是三年来它既不飞翔也不鸣叫,这到底是什么鸟呢?”齐威王回答说:“这种鸟不飞就罢了,一旦飞就会一下子冲上云霄;不鸣叫也就罢了,一旦鸣叫,就会让众人震惊!”

  此后齐威王开始整顿国政。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

  于是后人就用“一鸣惊人”来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作出惊人的成绩。

  曾子杀彘

  曾子16岁拜孔子为师,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曾子杀彘,说的是曾子教育子女注意言传身教,言而有信的故事。

  有一天,曾子的夫人要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也要跟着去。没有办法,曾子夫人只好对他说:“你先回家待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听她这么说,儿子开始安静下来,于是,她自己到集市上去了。

  等她从集市上回来,曾子要捉猪去杀,履行诺言。夫人劝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你何必认真呢?”曾子说:“夫人,可不能随便和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他们是要向父母亲学习的,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听从父母亲的教导。如果不正确,孩子便会受到误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以后他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现实教育的方法。”听了这一番话,曾子的夫人也自觉惭愧,于是和曾子一起杀猪煮肉给孩子吃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要注意言传身教不能以欺骗作为手段,做任何事都要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这样才能获得他人信任。

  孟母三迁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子,被后代尊为“亚圣”,是仅次于孔子的儒家代表人物。但你知道么,孟子的巨大成就与他小的时候受到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西汉刘向编著的《烈女传》的“母仪”这一部分,就记录了“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这句话。相传,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以防他学坏。

  孟子小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号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非常像,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孟母三迁”故事为历代所称述。如宋代苏轼作《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自言总角岁,慈母为择邻。”元代关汉卿《蝴蝶梦》:“想当年孟母教子,居心择邻;陶母教子,剪发待宾”等等。我们所熟知的重要蒙学读物《三字经》中也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管鲍之交

  管仲和鲍叔牙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两个重要的士人,两人相知很深,建立了牢固的友谊。

  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他们彼此了解,相互信任。两人早年在一起做生意,管仲出很少的本钱,分利润的时候却拿得很多,但鲍叔牙并不计较这些,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负担比较重。有好几次,管仲为鲍叔牙办事出主意,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不要太放在心上。

  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每次都被罢免,但鲍叔牙从不怀疑他,相信他只是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管仲曾参军作战,临阵的时候却逃跑了,但即使是这样,鲍叔牙也没有嘲笑他,他知道,管仲牵挂着家里年老的母亲。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都从政了。管仲辅佐的是王子纠,鲍叔牙辅佐的是王子小白。不久,齐国发生暴乱,王子小白最终当上了国王,史称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就把王子纠杀死,把管仲囚禁了起来。但鲍叔牙却极力推荐管仲作齐国的丞相,他对齐桓公说:“治理国家,我不如管仲。管仲宽厚仁慈,忠实诚信,能制定规范的国家制度,还善于指挥军队。这都是我不具备的,所以陛下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只能请管仲当丞相。”

  但因为争夺王位时,管仲曾射伤过齐桓公,齐桓公心里并不愿意人用管仲,鲍叔牙解释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是不记仇的。更何况当时管仲是为王子纠效命。一个人能忠心为主人办事,也一定能忠心地为君王效力。陛下如果想称霸天下,没有管仲就不能成功。您一定要任用他。”齐桓公终于被鲍叔牙说服了,把管仲接回齐国。

  管仲回到齐国后,当了丞相,而鲍叔牙却甘心做管仲的助手。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合力治理下,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齐桓公成为诸侯王中的霸主。

  鲍叔牙死后,管仲在他的墓前大哭不止,想起鲍叔牙生前对他的理解和支持,他感叹说:“当初,我辅佐的王子纠失败了,别的大臣都以死誓忠,我却甘愿被囚困,鲍叔牙没有耻笑我没有气节,他知道我是为了图谋大业而不在乎一时之间的名声。生养我的是父母,但是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后来,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优孟衣冠

  优孟是个经常侍奉在楚庄王身边的戏子,很受楚庄王的喜欢。他很善于谈论,常会用讽谏的方式规劝楚庄王。

  楚国的丞相孙叔敖死后,他的家人生活日益贫困,一天孙叔敖的儿子背着一捆柴禾在路上遇见了优孟,就上前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我父亲死前说过如果我以后生活太过贫困,就可以来找您。”优孟听了说:“你现在这儿等我,不要离开。”

  此后,优孟就穿和孙叔敖一样的衣服,言谈举止也都极力模仿孙叔敖,这样过了一年,楚王和周围的人都把他当成了孙叔敖。有一天楚庄王设宴,优孟上前敬酒,楚庄王看了很吃惊,觉得好像是孙叔敖再世,于是就想让优孟做丞相,优孟说:“我回去和妻子商量一下,三天后回来答复您。”三天后优孟回来,楚庄王问他结果如何,优孟说:“我的妻子说不能做楚国的丞相。孙叔敖做丞相一生廉洁,为楚国尽忠,但死后他的后人却要靠捡柴为生,这样看来做楚国的丞相还不如死了的好。”楚庄王听了感到很惭愧,立即像优孟认错,又把孙叔敖的儿子招来,给了他封地并供奉孙叔敖祭祀不绝。

  后来,人们就用“优孟衣冠”来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

  曲高和寡

  这个典故出自宋玉的《对楚王问》,原是宋玉向楚王解释他所以被群僚攻击所引用的一个故事。他说“最近有位客人来到我们郢都唱歌。他开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接着,他唱起了还算通俗的《阳阿》和《薤露》,城里跟他唱的要比开始的少多了,但还有好几百人。后来他唱格调比较高难的《阳春》和《白雪》,城里跟他唱的只有几十个人了。最后,他唱出格调高雅的商音、羽音,又杂以流利的徵音,城里跟着唱的人更少,只有几个人了。”说到这里,宋玉对楚王说:“由此可见,唱的曲子格调越是高雅,能跟着唱的也就越少。圣人有奇伟的思想和表现,所以超出常人。一般人又怎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楚王听了,说:“哦!我明白了!”宋玉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自己品行高超,一般的人不能了解,所以有人说三道四。

  “和”(音贺)指跟着别人唱;“寡”是少的意思。这个成语意谓,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就越少;比喻言行卓越不凡则知音难得,或作品艰深高妙则知之者甚少;有时也用来讽刺别人自命不凡。《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有:“我在省城只听人称赞靓云,从没有人说起逸云,可知道曲高和寡呢!”郭沫若在《贾长沙痛哭》中就用了他的讽刺意:“说他把自己比成屈原,把陛下比成楚襄王,真是‘曲高和寡’呢。”

  三寸不烂之舌

  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战争一触即发。赵国自知不是秦国的对手,就派平原君到楚国去请求援兵,同时缔结联合抗秦的盟约。有“战国四君子”之称的平原君决定从门客中选20个文武双全的勇士同去,但挑来挑去,还缺一个人。后来,一个名叫毛遂的门客自己推荐自己。经过一番考问,平原君勉强同意他一起去。貌不惊人、语不出众的毛遂,其实是个能言善辩的人。到楚国后,他与同行的19人谈论起天下大事,头头是道,大家对他的学问和辩才都佩服不已。

  平原君与楚平王会谈那天,两人从早晨一直谈到中午,还未谈出结果。19个门客十分焦急,毛遂便自告奋勇上殿去看看情况。毛遂按着剑从容不迫地走上了台阶。楚王看他只是个食客,很不把他放在眼里,要他退下去,毛遂确没有被吓住,而是紧握剑柄,大步走到楚王面前说:“大王敢当着我主人的面对我如此无礼,不过是倚仗楚军人多势众罢了。但现在您跟我距离不到十步,大王的性命掌握在我的手里,楚军再多也没有用!”接着,毛遂义正词严地从历史到现实分析了楚、秦两国的关系,说明赵国派使臣来缔约联合抗秦,乃是为了救助楚国,而不只是为了赵国自己。

  楚王觉得毛遂说得有理,与平原君一起举行了缔约仪式。就这样,联合抗秦的大事圆满办成。

  平原君带一行人回到赵国后,和人谈起毛遂这次的功劳,感慨万分地说:“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意思是说毛先生对楚王的那一席话,胜过了百万雄师!从此,毛遂受到了平原君的重用,被奉为上宾。

  后来人们就用三寸不烂之舌来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三国演义》“群英会蒋干中计”一节中,就有:“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

  割席断交

  管宁和华歆都是东汉末年的名士,他们早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

  有一次,他俩在菜地里锄草。忽然看见地里有一块金属,管宁就像没看见一样,照常工作,华歆却先把它捡起来看看,然后才扔掉。又有一次两人在屋子里看书,门外有达官显贵乘车经过,很多人在道两旁围观,非常热闹,传来一阵喧哗声,管宁完全不受到这些的干扰,继续读书,华歆则很好奇,放下书本到外面去观看。管宁看见了,就当着华歆的面把铺在地上的席子割断了,并宣布:“你不能算是我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如果没有内在精神的默契,只有表面上的亲近,是无法真正沟通和相互理解的,做朋友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后来,人们就用割席断交来形容朋友之间因志趣不同而断绝往来。

  张敞画眉

  张敞,字子高,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汉宣帝(前91-前48)时被诏调为京兆尹,一做便是九年。史载他为人不拘小节、不摆官架子,是当时的才子,也是历史上的名臣,因其敢于谏言,刚正不阿,为官刚柔兼济,政绩卓著,深得宣帝嘉奖。

  张敞和妻子的感情很好,他妻子因幼时受过伤,眉角留下疤痕,而张敞每天早上的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替她画眉以遮住疤痕,然后才去上朝。在古时候,男人照镜子都被以为是丢脸的事,为女人画眉,更为当下士人所不齿。于是有人看不惯,在宣帝面前告发他行为轻浮,有失大臣的体统。

  一次,汉武帝在朝廷中当着很多大臣向张敞问起这件事。张敞不以为然地回答说,夫妇之间,在闺房之中,还有比画眉更过头的玩乐事情呢!我是你的臣子,你只需问我国家大事做好没有,就已经足够了,管我床头前做什么干吗呢?皇帝认为他说得有理,便一笑置之。

  张敞不但能画眉,而且技艺十分娴熟,眉式繁复,颜色秀美,画出的眉毛十分漂亮,其眉式被人们称为“张敞眉”。京城少女们纷纷仿效,每当庙会之时,这些美女们便画好眉毛招摇过市,相互比试,看谁的眉毛画的漂亮。如同“美眉”竞赛一般。

  从此以后,人们逐渐以“美眉”(美丽的眉毛)指代年轻美丽的女子,渐渐流传至今。

  长沙谪

  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同时也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除了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过秦论》《吊屈原赋》等名篇之外,他的人生际遇也成为很多文人借以抒发怀才不遇之情的素材。

  贾谊年轻时就很有才学,受到重用,但他的政见影响了一些权臣的利益,遭到群臣忌恨,于是在23岁时,贾谊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成为梁怀王的老师。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

  贾谊的政见显示了他的远见卓识,他的文采也光耀了汉代文坛,所以他的被贬黜得到了后世文人墨客的惋惜,唐代诗人刘长卿的《听笛歌》中有:“旧游怜我长沙谪,载酒沙头送迁客。”王勃的《滕王阁序》也说道:“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后来,长沙谪就用来喻指有才者遭贬谪。

  文君夜奔

  汉朝的大才子司马相如在景帝时任武骑常侍,因不得志,不久就称病辞职,回到家乡四川临邛。

  有一次,他到临邛大富豪卓王孙家宴饮。卓王孙有位守寡的女儿,名文后,又名文君。因久仰相如文采,遂从屏风外窥视相如。相如佯作不知,其实早听闻卓文君的芳名,于是当他受邀抚琴时,便趁机弹了一曲《凤求凰》,以传爱慕之情。卓文君深谙音律,听出了司马相如的心声,当夜即与他携手私奔。这就是有名的“文君夜奔”的故事。

  白头吟

  西汉著名文人司马相如以一曲《凤求凰》,引得大富豪卓王孙之女卓文君当夜离家与他私奔。两人最终还是得到了卓王孙的谅解和接纳。

  后来,司马相如做了大官,便喜新厌旧,打算纳妾享福。文君非常悲愤,于是写了一首《白头吟》以示同相如决裂:“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蓰蓰。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诗的大意是:爱情应该像雪一样洁白,像月亮一样明朗,而你却变了心,只好同你决绝,各走东西。我原来只希望得到一个专情的人,白头到老,谁知你是这样一个人,我也不值得为分离而悲伤。最后,用的鱼竿比喻对方,用上当的鱼儿比喻自己,指责对方的欺骗行为。

  司马相如读了这首诗,为文君的真情所感动,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于是打消了纳妾的念头,两人言归于好。

  七步之才

  东汉末年的著名枭雄曹操有两个性格迥异的儿子。兄长曹丕工于心计,很有野心,弟弟曹植为人散漫,才华横溢且恃才傲物。曹丕在一批拥护者的帮助下顺利当上了世子,汉献帝延康元年(220),曹操因病去世,曹丕继任丞相。也是在这一年,曹丕废献帝自立为帝,即魏文帝。

  曹丕继位后对曹植很不放心,担心他的存在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他借口曹植在父丧期间礼仪不当,把他拿下问罪。在审问的时候,曹丕指责曹植仗自己有才学,故意蔑视礼法,接着说:“父亲在世时,常夸你的诗文,我一直怀疑有人为你代笔。今天限你七步成诗一首,如若不成,休怪我问你死罪!”曹植明知兄长有意为难,只能点点头,说:“请皇上赐题。”曹丕说:“就以‘兄弟’为题,但不许出现‘兄弟’二字。”

  曹植略一思忖,便迈开脚步,走一步吟一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要煮豆子作豆豉,抱来豆梗当柴烧。豆梗在锅下呼呼燃烧,豆子在锅里被煮得又哭又叫:“咱俩都是一条根上长出来的,为什么这样狠心地煮我不轻饶?”

  曹植吟完,正好走了七步。曹丕听了,羞愧难当,免去了他的死罪,将他贬为安乡侯,曹植七步成诗的事很快传开,人们也因此而称赞他有“七步之才”。随着这个故事的流传,人们也用“七步之才”来形容人有七步成诗的才能,比喻很有才气,文思敏捷。

  举案齐眉

  举案齐眉说的是东汉初年的隐士梁鸿与妻子相敬如宾的故事。梁鸿博学多才,家里虽穷,可是崇尚气节。他娶了同乡一位姓孟的女子为妻,孟女虽然长得不漂亮,但是很贤德,通情达理。梁鸿为妻子取名为孟光,字德曜,意思是她的仁德如同光芒般闪耀。他们开始时曾一起在霸陵山深处隐居生活,以耕织为业,或咏诗书,或弹琴自娱。

  不久,梁鸿为避征召他入京的官吏,夫妻二人离开了齐鲁,到了吴地(今江苏境内)。梁鸿一家住在大族皋伯通家宅的廊下小屋中,靠给人舂米过活。每次回到家,孟光都备好食物,低头不敢仰视,把端饭的盘子举到额头,请梁鸿进食。皋伯通见此情形,大吃一惊,心想:一个雇工能让他的妻子对他如此恭敬有加,那一定不凡。于是他立即把梁鸿全家迁入他的家宅中居住,并供给他们衣食。梁鸿因此有了机会著书立说。

  这个故事后来流传下来,人们常用“举案齐眉”用来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小时了了

  孔融十岁的时候,跟他父亲到洛阳,当时在洛阳的河南太守,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除了他的亲戚,其余都是当时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

  年仅十岁的孔融,却大胆地去拜访这位太守。他到府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守门人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李元礼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你家的祖先伯阳(指老子)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在座的很多客人都对孔融的这番话感到惊奇。

  有一个中大夫陈韪,恰恰后到,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诉他后,他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的时候聪明,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才。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地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陈韪给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后来的人便引用这段故事中的两句话,将“小时了了”引成成语,来说明小孩子从小便生性聪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语,故这句成语的意思便变成了:小时虽然很聪明,但是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才。所以这句话表面上虽是赞扬,骨子里却是讥诮人、轻蔑人的。

  覆巢之下无完卵

  东汉末年,三雄逐鹿之际,孔融因与曹操政见不合,遭到捕杀。

  他有两个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只有八岁。孔融被捕的时候,他的两个儿子正在家里下棋,二人得知父亲被捕后仍镇定自若。身边的人知道后都劝他们快点逃跑,两个孩子却说:“坍塌了的巢穴下面,怎么会有完好的卵呢?”不久,曹操的士兵就到了孔府,把两个孩子抓走了。

  另一种说法是说孔融被捕后,周围的人都很为他担心,他的两个儿子,却在旁边照常嬉戏,一点儿也不害怕。孔融不舍得让孩子受苦,就对士兵说:“罪过都在我一个人身上,能不能不要殃及我的孩子?”他的孩子听了以后很镇定地说:“巢穴都坍塌了,怎么还会有完好的卵呢?”不久,两个孩子也被抓了起来。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字面意思是鸟巢既倾覆,其卵当皆破。后来人们用“覆巢之下无完卵”或“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来比喻一人罹祸,全家老少不得幸免。也用来表示整体一旦倾覆,个体也无法幸存。

  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融四岁,能让梨。”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青眼白眼

  三国时期,著名诗人阮籍性格散漫,不拘礼法,相传,他能够用青眼和白眼看人,青眼就是眼珠居中,正视对方,而白眼就是眼珠斜视,用眼白对着对方。见到拘于俗礼的人,阮籍就用白眼对待他。阮籍母亲去世后,嵇喜来安慰他,阮籍嫌嵇喜庸俗,就用白眼对待,嵇喜十分不高兴地回去了。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后,就带着酒、夹着琴去拜访他,嵇康也是“竹林七贤”之一,性情放浪,不拘礼法,阮籍很喜欢和他交往,所以就用青眼对待嵇康。

  后来,青眼就用来表示对人喜爱或尊重,而白眼则是对人轻视或憎恶的表示。宋代文人黄庭坚《登快阁》诗云:“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为美酒横。”鲁迅《衷范君三首》之一也有“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

  才高八斗

  我们常说“太山不可尺丈,海水不可斗量”。但是有一位诗人却认为才华也是可以用斗来测量的,他就是南朝宋国的著名山水诗作家谢灵运。谢灵运文采非常出众,连皇帝也很赏识他,把他的书法和诗作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谢灵运自己也自命不凡,非常骄傲。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除了佩服曹植以外,其他人的才华都不在他眼里,自我评价非常高。后来人们就用“才高八斗”来表示极有才华。

  洛阳纸贵

  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是通过传抄的形式传播和保留的,文人们见到好的文章还是会争相抄写下来。曾经有这样一篇文章,出现之后,人们竞相传写,造成整个城里的纸都被买光了,一时之间,纸价上涨的情景。这篇倾城之作就是左思的《三都赋》。

  左思,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他小的时候就被父亲看不起,长大后也常受到鄙视,但他不甘如此,于是他发愤学习。他读过东汉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两京赋》,虽然很佩服二人的文采,却也认为这两篇文章辞藻华丽,却有着虚而不实,大而不当的弊病。于是他决心依据事实和历史发展结合丰富的文献资料写出一篇《三都赋》。这篇文章历时十年,凝结着左思的甘苦和心血。

  但是开始时,这篇由一个无名小卒写的文章并不被人们所赏识,反而受到了讥讽。后来在著名文学家张华和皇甫谧的认同和支持下才逐渐风靡京城,成为洛阳最炙手可热的作品。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后来竟倾销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

  后来人们就用“洛阳纸贵”来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

  囊萤映雪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却因家境贫困,家里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的时间来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一闪一闪地飞舞,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一只白绢口袋里,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做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孙康,生活境况大抵与其相似。由于没钱买灯油,孙康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但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照出来的,正好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孙康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他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后来,人们常常用“囊萤映雪”来形容在艰困之环境中,仍勤奋读书,或形容贫士勤勉攻读的人。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自幼饱读诗书,年轻时也有济世的抱负,并考取了功名。他为官清廉、刚直不阿。尤其不屑于阿谀奉承之事。

  公元405年秋,为了养家糊口,他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县当县令。这年冬天,郡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督察,督邮品位虽低,却有些权势,因而非常嚣张。他到了彭泽县后,就立马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正要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县吏向陶渊明暗示了督邮为官猖狂,蛮横傲慢,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了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从那以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句话便成为陶渊明高尚气节的写照,并在世间广为流传。

  程门立雪

  程,在这里指程颐,这个典故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据《宋史?杨时传》记载,杨时四十多岁的时候,有一次和朋友游酢一起去拜谒著名学者程颐,时值冬日,正下着雪,他们到的时候,程颐刚好在休息,杨时二人就恭恭敬敬地在门口等着,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两人进屋。

  “程门立雪”就由此而来,开始时指学生恭敬受教。现在还用来比喻尊敬师长。

  咏絮才高

  东晋时期,在一个下雪的日子里,著名政治家谢安与儿女在家里聚谈,讨论文义。正值户外雪越下越大,谢安兴致勃发。就指着外面的飞雪问在座的晚辈:“你们看外面的这纷纷白雪像什么?”谢安的侄子谢朗随口说:“可以比作空中撒了盐。”侄女谢道韫接着道:“不如说是像柳絮在风中飞舞。” 谢安听后大加赞赏,夸奖侄女才思不凡。拿随风飞扬的柳絮,来比喻纷飞的白雪,恰切而形象,体现了谢道韫的才华,因而,后人常用“咏絮才”来赞誉有卓越文才的人,尤其指女子。

  后代文人的诗文中也常用此典。如苏轼的《谢人见和雪后书台壁二首》之一有“渔蓑句好应须画,柳絮才高不道盐”。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五回“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中有一首“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在这首写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中也用了“咏絮才”的典故。清代文人沈惠昭的《金缕曲》一词中也有“痛一般临风玉树,生埋黄土。自古红颜多薄命,何况柳絮才高”。

  谢道韫不仅是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的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也是大书法家王羲之之子王凝之的妻子。公元399年,王凝之为孙恩起义军所杀,谢道韫自此寡居会稽。

  东床快婿

  东晋时期,著名武将郗鉴要为女儿择婿,他听说丞相王导家子弟众多,而且都才貌出众,就希望从王导家选个女婿。

  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东厢房去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管家,带上厚礼,到王丞相家挑选。管家回来后告诉郗鉴,王府的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来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这些青年才俊个个都很好。只有靠墙的床上一个青年人,袒腹仰卧,好像不知道有择婿这件事似的。

  郗鉴听了不禁拍手道:“真有此事!好一个任性率真,胸襟豁达的公子呵!”打听后知道是王导的侄儿王羲之,后来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东床快婿”这一美谈也由此产生。

  江郎才尽

  江郎指南朝的文人江淹。相传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

  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吟诵好久,依旧写不出一个字来,偶尔灵感来了,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平淡得一无可取。于是就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拘出几尺绸缎还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彩了。又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据说从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后人深感惋惜,并用江郎才尽才比喻在安逸享乐中才情减退。老舍的《四世同堂》中说道:“不,他不能和菊子散伙。散了伙,他必感到空虚、寂寞、无聊,或者还落个江郎才尽,连诗也写不出了。”

  人面桃花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去处,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唐代文人崔护偶然与一女子相遇、又匆匆离别,一年之后,故地重游时抒发的物是人非之感。

  相传崔护资质出众、品行高洁,一年清明节独自到城南踏青时,见到一所庄园内种满了桃花,他敲了敲门,来开门的是一个少女,崔护便说:“我独自踏青路过,想向您讨碗水喝。”女子为他盛了碗水,含情脉脉地看着他,送他离开时还流露出了依依不舍。崔护离开后再也没回到那座庄园,一年之后又值清明,崔护难以遏制思念之情,故地重游,却发现园门深锁,难觅芳踪,失落之余,就将这首诗题于门上。

  这首七言绝句,字面简单,语言率真自然、明白流畅,几百年来一直为后世人传诵,经久不衰。这句诗后来常用来比喻思念的意中人不复相见。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的《清平乐》中就用了这个典故,词曰:“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司空见惯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吟诗和作文章都很出色的人,名叫刘禹锡,他中了进士后,便在京城做监察御史,但因为他的放荡不羁的性格,在京中受人排挤,后被贬做苏州刺史。在苏州刺史的任内,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人名叫李绅,因仰慕刘禹锡的闻名,邀请他饮酒,并请了几个歌妓来在席上作陪。在饮酒间,刘禹锡一时诗兴大发,便作了这样的一首诗:“高髻云鬓新样,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司空见惯”这句成语,就是从刘禹锡这首诗中得来的,表示已经习惯了,不觉得奇怪。

  这首诗中所用的“司空”两个字,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相当于清代的尚书。从刘禹锡的诗来看,整句成语的意思,就是指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

  推 敲

  贾岛,字阆仙,一作浪仙,他数次应举都不得志,性格孤僻冷漠而内向耽幽爱奇,淡于荣利,喜怒鲜形于色,世事颇少萦怀,但他酷爱吟诗,常常为构思佳句而忘乎所以,是唐代苦吟诗人的典型。

  相传有一次,贾岛骑蹇驴拜访李款幽居,于驴背上得诗句“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但又觉得“僧敲月下门”似乎比“僧推月下门”更能衬托环境的幽静。贾岛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在驴背上边吟诗边举手作推敲之状,反复品味,结果又无意中撞入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于是贾岛便被众卫士拥至韩愈跟前,贾岛具实禀报事情原委后,韩愈不但不怪罪,反而建议他改“僧推月下门”为“僧敲月下门”。于是二人又并辔而行,共论诗道,结为布衣之交,后来韩愈又劝他还俗应举,并赠诗“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贾岛为此名声大噪。

  而“推敲”这一典故也这样流传了下来,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宰相肚里能撑船

  宋朝宰相王安石中年丧妻,后来续娶了一个妾叫姣娘。姣娘年方十八,长得闭月羞花,又多才多艺。王安石整天忙于公务,很少陪妻子。不久姣娘与府里的一个年轻的仆人相爱了,但王安石知道后并没有当面说穿。

  在一个中秋节,王安石邀姣娘花前赏月。酒过三巡,王安石即席吟诗一首:“日出东来还转东,乌鸦不叫竹竿捅。鲜花搂着棉蚕睡,撇下干姜门外听。”姣娘是个才女,不用细讲,已品出这首诗的寓意,知道自己跟仆人的事被老爷知道了。想到这儿她顿感无地自容,可她灵机一动,跪在王安石面前,也吟了一首诗:“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够一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王安石细细一想,自己年已花甲,姣娘正值豆蔻年华,偷情之事不能全怪她,还是来个两全其美吧。过了中秋节,王安石赠给姣娘白银千两,让她跟那个仆人成亲,一起生活,远离他乡。

  这事很快传出去,人们对王安石的“忍”字当头,宽宏大量,深感敬佩。“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也就成了宽宏大量的代名词。

  梅妻鹤子

  北宋时期有一位著名文人,他生于儒学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却隐居杭州西湖孤山之下,以植梅养鹤为乐,人称“梅妻鹤子”,他就是林逋。

  据记载,林逋隐居于杭州孤山,喜欢种植梅花,还养了两只鹤,他养的鹤很有灵性,放出笼子后,在空中盘旋一阵会重新回到笼子中。林逋有时候会泛舟西湖,如果有客人来拜访他,他的侍从就会先招待客人坐下,并把鹤放出笼子,外出的林逋从远处一看到鹤飞了出来,就知道家里来人了,很快就会回来。

  林逋喜欢梅花,写过不少咏梅佳句,最著名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对梅花最传神的写照。

  入木三分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人,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功力很深,博采众长,却自成一家,数代人都称他为“书圣”。王羲之的书法脱俗得既秀丽又苍劲,可以称得上冠绝古今。现今在他留下来的书帖中最著名的有《兰亭序》和《黄庭经》。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练得一手好字与他的刻苦是分不开的。据说,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总要揣摹着字的结构、间架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时间久了,衣服也破了。

  王羲之炉火纯青的书法技艺让人称奇。有一次,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便命王羲之将祭文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去雕刻。当工人准备开始刻字时,却发现他们需要一层层地削掉木板,因为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了木板的里面去了,他们需要削掉很深的深度才能开始工作。木工们都惊叹于王羲之的雄劲笔力,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

  从此便有了“入木三分”的说法,主要形容书法的功力好或是分析问题透彻、贴切。

  断齑画粥

  范仲淹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贡献,而且在文学、军事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才能。著名的《岳阳楼记》就是出自他手,文章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更被后人传颂。

  范仲淹不到三岁,父亲就因病故去。他随着母亲改嫁到朱家。少时的范仲淹刻苦好学,他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在寺庙读书期间,他将自己关在屋内,足不出户,手不释卷,经常是通宵达旦。他的生活很清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凉了之后,就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两块,晚上再吃两块,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生活如此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仍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

  有一次 ,范仲淹正在吃饭,他的同窗好友来看望他,发现他的伙食非常糟糕,于心不忍,便拿出钱来,让范仲淹改善一下伙食。范仲淹礼貌而坚定地拒绝了。他的朋友没办法,第二天送来了许多美味佳肴,范仲淹这次接受了。可是过了几天,他的朋友又来拜访范仲淹。他惊讶地发现,他上次送来的鸡、鱼之类的佳肴都变质发霉了,而范仲淹连一点儿也没吃。他的朋友有些不高兴地说:“希文兄,你也太清高了,一点儿吃的东西你都不肯接受,岂不让朋友太伤心了!”

  范仲淹笑了笑说:“老兄误解了,我不是不吃,而是不敢吃。我担心自己吃了鱼肉之后,咽不下去粥和咸菜。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千万别生气。”朋友听了范仲淹的话,更加佩服他的毅力和精神。

  范仲淹正是凭着“断齑画粥”这股苦读的劲头,最后终于成为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一本书读通文学典故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