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激情燃烧的年代

第264章科场“考霸”

激情燃烧的年代 迷奇梦蝶 4976 2021-04-06 05:2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激情燃烧的年代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试想一下,如果你一生中写出的最脍炙人口的作品,恰恰是你在参加高考时临场发挥而写就的优秀作文,那将会是怎样一种兴奋,怎样一种感受?是不是有点像三伏天喝冰镇酸梅汤的那种感觉?史上有一个叫钱起的同学,就是这样的幸运儿,他把一生中最广为传诵的作品留在了考场上。要说这位钱同学,江湖人送绰号‘小王维’,那可是唐朝诗坛一个著名男子组合‘大历十才子’中的主唱。他的年代稍晚于李白、王维,又稍早于白居易、韩愈,是这两拨诗人中间的一颗冉冉升起的巨星。。。”姚动生继续说道。

  “还巨星啦?不算太红嘛,我们都没听过啊。”叶雁秋调侃道。

  “我看小舅越来越像说书人了,讲故事还卖关子,抑扬顿挫,诙谐幽默,时不时还抖个机灵,把我们引入他那岩荡起伏曲折离奇的情节中去。”

  “岂止是你,在今天的普罗大众之中,他的知名度或许还不如他的侄子,就是那个擅长草书的怀素和尚,这和尚的画可不得了,在拍卖行可是坐地起价的珍品。但和尚在当时的的名气却没有钱起在诗坛那么响当当,钱起同学在当日早已是大红大紫的名人。红到什么程度呢?在当时,如果你是朝廷里的公卿,放到外地做官,要是临行没有钱起写诗为你送别,大家都会瞧不起你,显示你的身份和级别不够,或者地位太低下,没能进入上流社会。”

  “啊?吹的那么神乎其神?这钱起当真才华盖世,出类拔翠,人中龙凤?”艾婉婷也惊讶起来。

  “钱起担当头牌的‘大历十才子’,也是当时最红的男子组合,比起如今的‘四大天王’含金量可高多了。 这个钱起在当时号称神童,从秀才至贡生一路考来,过关斩将从未失手,堪称读书人中的‘学霸’和科举高场上的‘考霸’。二十九岁那一年,也就是公元751年,他的人品集中爆发了。当考卷刚发下来了,现场还是一片寂静的时候。钱起一看作文题,微微有点惊讶,是《湘灵鼓瑟》。也不知道是什么老师出了这么文艺小清新的一个题目,呵呵,天助我也,小生平素就爱清纯外加小清新。。。”

  “这题目大奥了,不但着不懂,我就连听都没听过。小舅,什么叫‘湘灵鼓瑟’?”

  “人家古代主考官出题一般都是喻意深刻很有讲究的, 湘灵鼓瑟讲的是一个挺凄美的神话故事。传说在上古之时,舜帝老爷子有两个妃子,叫作娥皇、女英,夫妻非常恩爱。后来舜帝到南方去巡视,娥皇、女英思念丈夫,一路追到洞庭湖畔。听到舜帝死于苍梧之野的消息,二女十分悲痛,在洞庭湖的君山上哭泣而死。后来,她们便化成了湘水之神,常在湖面上鼓瑟,借以思念夫君舜帝。湘灵鼓瑟就是从屈原的《楚辞》 ‘使湘灵鼓瑟兮’之旬里取材而来。

  像钱起撞上这样文艺的一个题目,在古代算是不多见的。封建专制王朝之下,高考作文题常常是一些歌颂性、表扬性的正能量题目,比如《观庆云图》,那是歌颂盛世;《老人星现》,那是让考生说吉利话,祝福皇上长寿;《恩赐耆老布帛》,那是表扬朝廷关心老干部。考生写出来的诗也往往都是‘金汤千里国,车骑万方人’、‘烛物明尧日,垂衣辟禹门’这样没什么实际内容的颂扬之作。

  不过,更文艺一些的考题也偶有出现,比如《夜雨滴空阶》、《风光草际浮》、《风雨闻鸡舞》等等。但单纯拿一个神话故事来当作文题并不多见,很有点像现在婉婷你们写的那种‘新概念作文’的意思。”

  “哈哈,小舅这是在说古论今呢?还是在借古讽今呢?”

  “我可没有那个意思,我这是就事论事,或者说临时加进一些笑料而已。正当大家都在努力构思着作文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叫陈季的考生很快便自信满满地交卷了。那一场的考官叫作李暐,只见他拾卷一读,不禁捻须微笑:陈季这考生写得还不错哇,一弹新月白,数曲暮山青,真是好句子呀。说实话,作为应试作文,能写出这么清新的句子,真的是很难得呀,这种人才已属凤毛鳞角了。

  李暐正在赞叹呢,钱起同学很快也来交卷了。于是,借着心情舒畅的当儿,考官便在心中默读起钱起的考卷来。前两句是: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中规中矩嘛,主考官这么想到,一看其他学生都还在赶卷,离散场结束尚远,不免又好奇地把钱起的卷子看了下去。然而越往后读,李暐老师就越是惊讶神奇。当一口气读到最后两句时,考官如遭五雷轰顶,一时间惊得差点没当场仆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在李暐脑海中顿时就有个声音在惊呼:神作,真乃神作啊!这一刻,唐诗三百年历史上最有名的高考诗诞生了。也就这首诗的最后这两句,让钱起同学享用了一世的荣誉,终其一生中所有作品里,也就这两句最脍炙人口。”

  “哈哈,一个小小的诗文趣事,在兄弟那妙语翻花的嘴里,演绎得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曲折离奇生动活泼,把个钱起同学吹得这么神乎其神了,我们倒想听一听这首诗的全部句子!”

  “那好啊,我念给你们听: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我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这首诗能在考场上大获成功呢?它究竞好在哪里?”艾婉婷问道。

  “既然婉婷有问,那么小舅必然作答。你们有所不知,考场上的应试诗是有一套讲究的,一般来说,前两句要快速点题,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紧扣主题,要尽早把考题里的关键字亮出来。钱起这首诗的头一句就老老实实地点了题:善鼓云和瑟,紧紧扣住了题目里的‘鼓瑟’

  那他的第二句:常闻帝子灵,又点了题目里的‘湘灵’。考试时最忌讳的,就是铺垫了五六句还没入正题。那样的话,判卷老师就会给你个‘光荣落第’的惊喜。而钱起的后面几句从‘冯夷空自舞’到‘悲风过洞庭’,都是在铺叙鼓瑟,令人满意地渲染出了浩渺、空灵的意境。最后,钱同学笔锋一转,露出了他的神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考官觉得这两句诗实在太赞了,以为必有神助。其实,这两句是钱起少年游学时,无意中听到别人吟出来的,只不过他当时有心,牢记在了心里,后来居然阴差阳错地用到了考场上。你说是不是有如神助?“

  “可是,这首诗虽说是一首完美的应试诗,但却不见得是一首完美的唐诗,拼凑的味道太浓了。”

  姚动生绝没想到艾婉婷居然对这首钱的诗颇为不屑,有些吃惊地问道:“何以见得?”

  “在唐代,其实有无数描写听音乐的好诗,比如李白的这一首《听蜀僧浚弹琴》。我可以拿来和钱起的比一下: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此诗描绘了一位和尚的高超琴技,比钱起的《湘灵鼓瑟》更为紧凑、流畅。而最后一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不也正是曲终人远的意思吗?”

  “呵呵,婉婷果然有进步啊,这么快就能辩识诗之意境?我告诉你,李白最后那一联虽然意境也很空灵,但恰恰就因为欠了‘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样的神句,所以李白的这首诗就没有钱起的作品名气大、流传广。在唐诗的历史上,蜀僧的琴也就没有盖过湘灵的瑟。凭借着这一首石破天惊的新概念高考诗歌,钱起同学崭露头角,正式扬名江湖。”

  “哈哈,原来如此!果然应了苏轼老先生那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话,这位钱起真如当今某些明星一样,凭借一首诗或歌曲就能红遍大江南北,凭一首歌曲的成绩,就能躺在磨子上睡觉,转(赚)一辈子!”

  “婉婷,你可不能把钱起同学与当今某些投机取巧的人相比,人家可是有真材实料和过硬本事,他的诗像是一幅幅清亮的水彩画,让人赏心悦目。比如《裴迪南门秋夜对月》,像是一个美丽的银色世界: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与此同时,钱起的送别诗也写得很好,比如《送僧归日本》: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所以,江湖上人人都以得到他的送别诗为荣了。

  钱起不但五律写得好,也写了一些不错的七言诗。比如《归雁》:徽州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这首诗是有趣的一问一答:归雁啊,徽州那么好,你为什么离开呢?难道你不留恋那里碧水明沙和丰足的食物吗?大雁则回答说:是因为湘灵鼓瑟,在月夜下拨动二十五弦,实在太凄苦、太幽怨了,我承受不住,只好向北飞来。”

  “哎呀,今儿听小舅讲这么多有趣故事,不但让我增长了见识,还开阔了眼界,原来浩瀚无垠的唐诗里边,还伴随着如此多的花边新闻与掌文典故,到现在我还意犹未尽,想再一听听,小舅,还有没有呀?”

  “只要婉婷愿意听,当然就还有更风趣的唐诗故事等着你!话说唐代一位重要的诗人,是连接盛唐、中唐这两个时代的关键人物。他驰名江湖的年代,正好是唐诗的一个U形弯的底部,像是个小小的‘低谷期’。在他稍前一点的时代,人称‘开天’,意思是唐玄宗的开元、天宝时期,那个时代有张九龄、孟浩然、李杜、王维、高岑等巨匠。

  在他后面的时代,人称‘元和’,意思是唐代宗元和年间,又有白居易、韩愈、李贺、刘禹锡的新高峰。钱起夹在中间,但他‘萤远入烟流’,像一只很努力的萤火虫,用自己的光,照亮了这个U形弯。他的风格不像李白,是大块地泼墨,满纸烟云;也不像杜甫,如厚重的油彩,浓郁沉雄。

  之前说了,祖咏的诗像一幅幅的小水彩画,亮丽而清新。如果把唐诗想象成一个博物馆,当我们沿着深邃的长廊,从李、杜统领的盛唐展厅,走向白居易、韩愈领衔的中唐展厅的时候,在途中就可以驻足下来,看着两壁上钱起的水彩画,也是一种愉快的享受。那么,在钱起同学之后,下一位该是史上‘最有个性考生’出场了。。。” 激情燃烧的年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