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激情燃烧的年代

第265章言简意赅

激情燃烧的年代 迷奇梦蝶 5626 2021-04-06 05:2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激情燃烧的年代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开元十二年的冬天,长安城一场高考正在进行。这个时候的城外不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终南山,峰尖上还残留着白雪,所以,这一次高考的作文题目就是《终南望馀雪》。天气很冷,考场里的设施非常的简陋,炭火这种奢侈物绝对没有,实际上就连遮风的墙也没有。

  考生们一排排地坐在廊下,美其名曰是‘粉廊’。其实寒风扑面,毫无文艺情调可言。一些穷人家的考生衣服不够,一边埋头答卷,一边冷得瑟瑟发抖。忽然间,一个考生的声音打破了寂静:‘我写完啦。’

  主考管杜绾抬起头,吃惊地望去,一个相貌平常的二十五六岁考生,一身麻布衣服已微有些破旧,怎么看起来都像是个寒门子弟,他认出那位考生叫祖咏。待到祖咏送卷到杜绾面前时,杜绾又情不自禁地瞄了他一眼,问道:‘祖咏?你答这么快?’。问完,便狐疑地接过考卷一看,更是大吃一惊,‘你搞什么鬼?答卷才只有四句?’

  杜绾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按照考试要求,每名考生必须写一首六韵的五言排律。什么叫六韵呢?最起码的要求是,你至少要像钱起的《湘灵鼓瑟》一样写上十二句。祖咏却只写了四句,只有规定字数的三分之一。犹如今天的高考作文,规定你写八百字,而你却只写了三百字就交卷,你那作文不挂才怪呢。

  可是,杜绾老师还是很关心祖咏的,语重心长地对他叮嘱道:‘不是我多嘴说你,都老大不小的了,又已经落第过一次,为啥还不吸取经验教训,沉下心来把文章雕琢好,干吗做事还一直马马虎虎不着调?就连科考这么重要的事情也吊二郎当?好生睁眼看看你昔目的同窗好友王维,都已经考上这么多年了,现在发展得相当不错,而你却沦落到今天都还没过关,嗑碜不嗑碜呀?要珍惜机会啊!这里是科举考试,不是游山玩水吟颂风月,你给我只写四句是要干吗?难道不知道要写十二句才够格吗?拿回去补齐吧!’

  祖咏不服气地看了看杜绾老师,心有不甘地回答了一句超级炫酷的话,而且还只有两个字:意尽。他的意思是这首诗我只写四句就够了,气韵已经完全满足了,如果再要往下写,就没有余味了,不仅破坏了诗歌的美,还有画蛇添足之嫌。他的言下之意,宁愿冒着字数不够而落第的风险,也不能破坏这首诗的意境氛围。

  杜绾实在拿他没办法,只得叹了口气,又低头仔细琢磨祖咏这四句诗的内涵。一阵子苦思冥想之后,杜老师突然间仿佛脑洞大开,情不自禁地赞道:‘好诗啊,好诗!真是眼拙,楞没看出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这四句写完,确实‘意尽’了,如果再多一句,就会是狗尾续貂。这个杜绾老师果然是一个懂诗、识货之人,他捻着胡须,打量着对面这位极具个性的考生,心底已经有了主意,微微点了点头。这样一来,祖咏果然进士及第,创下了唐朝最短高考作文的历史记录。”

  听完姚动生的讲解,艾婉婷就在一旁兴奋地夸赞道:“这简直是神乎其神,凭借四句诗就能考上进士,入朝当大官?古代的才子们好幸福啊,而且这幸福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婉婷,你这样说会遭到很多人指责的,事实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前而我们谈到的杜甫那么牛逼,才华横贯古今尚不能考中,又岂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在《示子遹》中说道: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而涂怀章在《彩色思路.年历情》也云:你可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劳而不烦,逸而不怠,‘直挂云帆济沧海’,‘功夫在诗外’。没有一番苦苦修炼,是无法写出这样的绝品妙句来的。

  祖咏同学的这一首诗,后来成为了唐诗历史上的咏雪名篇。清代有一位大学者叫王士祯的,曾经评选过一个‘咏雪三杰作’,其中之一是陶器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其二是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此外就是祖咏的这一首了。”

  突然,艾婉婷指出道:“我记得我们老师讲过一个叫作阎济美的人,写了一首《天津桥望洛城残雪》:新霁洛城端,千家积雪寒。未收清禁色,偏向上阳残。好像与祖咏的诗平起平坐,据说这首诗也是在考场上应试而作,因为时间太紧,精神高度紧张,所以就只匆匆写下了这四句,考官觉得写得不错,也就破例让他通过了。”

  “是吗?原来除了祖咏,还有别的‘个性考生’啊?这下婉婷终于成了小舅的老师啦,可喜可贺!唉,这些个性考生之所以能够存在,完全是因为有‘个性考官’的宽宏雅量,才会有他们一展才华的机会。祖咏和阎济美这两位同学能够及第,都是遇见了开明好说话的考官而已。如果遇上了那种固步自封中规中矩的考官,他们就差不多名落孙山了。

  比如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的一次考试,有的考生在写诗的时候犯了忌讳,用了重复的字,严格地说这是不行的。宣宗拿不定主意,便问考官:这种情况能不能录取?

  考官回答说,当年钱起写《湘灵鼓瑟》就用了重复的字,第四句‘楚客不堪听’和第十一句‘曲终人不见’,重复用了‘不’字,但钱起还是进士及第,这一首诗也成为考试诗里的名篇,所以,偶尔重复也是允许的吧?

  但唐宣宗比较严格,坚决认为写诗不能用重复的字,结果就把那位考生刷掉了。祖咏如果遇到唐宣宗,他的卷子大概要被揉成一团,扔进垃圾箱了。而且在唐朝,并不是考上了进士就有官做的,而要等待吏部授职,起步的品级也不会太高。如果你没关系、没人情,可能等上十年、二十年都得不到职务,就算授了职也是偏远地区的鸡肋岗位。

  即便是祖咏,虽然科场得宠,但在仕途却并不得意,考上进士后只到偏远省份做了一个小官,后来越混越差,最终隐居在河南汝坟,靠打鱼砍柴过生活。作为朋友的王维很是同情他,说他‘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就是说没有一天是得志的。但即便如此,翻一翻他留下来的三十多首诗,会发现他虽然有时候也很苦闷,但心气儿依然高昂,尽管生活很困难,从进士一路混成了樵夫,却依旧是那么有个性,仍然和当年在考场上一样。

  不信的话,婉婷你可以读一读他的那一首《望蓟门》: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呃,果然如此!读了这首诗,感觉到这个所谓的汝坟隐士,其实是多么自负的一个人啊。落笔锋芒毕露,趾高气扬!就像他隐居时的诗里所写的鸟儿一样:高飞凭力致,巧啭任天姿。。。。且长凌风翮,乘春自有期。”艾婉婷赞道。

  “哎,婉婷,我小时候读七律诗喜欢做一个游戏,把每句的前两个字去掉,得到一首新的五言诗。祖咏的《望蓟门》就非常适合这个游戏:一望客心惊,喧喧汉将营。寒光生积雪,曙色动危旌。烽火连胡月,云山拥蓟城。虽非投笔吏,还欲请长缨。”

  “小舅,这个其实挺有趣的!我记得有一则文化趣事上面提到,说是清末一位大书法家为慈禧太后一把纸扇上题字,引用的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一边题写又一边与太后聊天,对她进行歌功颂德。当他题写完扇面而仔细查看时,发现‘黄河远上白云’几个字后面漏掉了一个字‘间’,书法家下顿时吓得不得了,冷汗直冒!”

  “能不冷汗直冒吗?这个字又无法‘插队’加进去,精致珍贵的扇面又只有独一份,怎么办?这是要惹祸上身的节凑啊,一旦慈禧怒而治罪,那可真是吃不完蔸着走啊!”

  “恰恰这时,总管李莲英过来催问扇面题写好了没有?这位书法家只好硬着头皮前往。到了慈禧很前,他突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马上跪在地上大声嗑头请罪:‘太后老佛爷,恕罪!慈禧惊疑地问:‘何罪之有?’,书法家答道:‘在下刚才为诗老佛爷欢心,私自将王之涣的诗改成了词,事先未征得老佛爷同意,犯了欺君之罪!’,慈禧也是幼小饱读私书之人,以为这不过是文人小把戏而言,就对书法家笑称:‘你且读来听听,看看有无不妥之处?’书法家立刻吟诵道:‘黄河远上,自云一片,弧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一听,也不顾太后身份,竟然连连夸赞:‘好词,好词,改得好,看赏!’,于是,那位书法家才躲过一劫。”

  “哈哈,好听的文坛趣事,大家都喜闻乐见。婉婷,咱们不妨将故事进行到底,在开开心心之中学到很多知识,还增加了无穷无尽的乐趣。告别了祖咏,我们来说说史上最咋呼考生。。。”

  “我说,动生,你要不去说书,简直是浪费了你的才华,华夏国最起码少了一位像单田芳、袁阔成、田连元这样的评书大师,还诗上最咋呼的考生?真是先声夺人!”叶雁秋一旁调侃道。

  “姐,我这也是习惯地哗众取宠,目的是引人兴趣。话说,在大唐帝国的高考史上,曾经发生过这样奇特的一幕:公元796年的长安城中,一个四十六岁的老书生策马狂奔,老书生见人就高呼:‘中了!老子中了!’!”

  “哈哈,是有点高调,高调得有点欣喜若狂不知所以了!这与吴敬梓老先生笔下的那个范进中举如出一辙,大有异曲同工之妙!”艾婉婷笑着品评道。

  “婉婷,你知道吗?这个高调的家伙,可不是别人,他可是大诗人孟郊。在高考成功后,他写了一首特别咋呼的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翻译成现代流行语,就是今年流行的歌曲:让我们青春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或者是:冷漠的人,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哈哈哈!”姚动生说完,敞天大笑。

  叶雁秋接着说道:“其实,高考命中之后得意扬扬的诗人不少,很多大诗人都疯狂庆祝过。比如杜牧,考上以后也曾欢歌:东都发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另外,诗人姚合进士及第之后,晚上兴奋得睡不着觉,写诗抒怀:夜睡常惊起,春光属野夫。。。喜过还疑梦,狂来不似儒。

  其实嘛,孟郊的所作所为,不外乎是通过在街上骑马狂奔来释放心中积郁已久的心情,难得一回的忘乎所以的高兴而已顶多是超速违章,没什么出格的地方,算不上荒唐。要知道,古代很多仕子及第后第一件事就是‘放荡思无涯’。。。”

  叶雁秋话说到一半就嘎然而止,没想到艾婉婷还一脸茫然地追问:“什么叫放荡思无涯?”

  “嘿嘿,那叫儿童不宜。这么跟你说吧,古代有的考生高中以后,兴奋得忘乎所以而不能自己,就纷纷跑到长安的红灯区平康里去潇洒。唐代中期有一名状元叫裴思谦,在开成三年及第中了状元,就‘夜宿平康里’温柔乡,还舔不知耻地写诗炫耀。其实他的状元是靠走后门得来的,居然还洋洋自得,到红灯区去招摇。婉婷,看来,你妈妈知道的也不少嘛!以后也要跟妈妈好好学习哟!”

  “动生,快别说了,我这是班门弄斧而已。因为孟郊的故事我老早就听祖辈们讲过,婉婷,你以为孟郊真的像我们想象中的一样,曾经在首都大街上策马狂奔看野花吗?其实是不一定。春风得意马蹄疾也许指并不是孟郊,而是所谓的‘采花人’。

  因为古代有一个成文的习俗:在高考发榜之后,进士们会参加各种庆祝活动,包括所谓的曲江大会、雁塔题名等等,而其中有一项活动叫作‘探花宴’。在这项活动中,事先会派出所谓的探花使者,采摘全城的美丽花朵供进士们观赏,所以采花人一路狂奔,忙忙碌碌去采集花朵送往探花宴上。这些花都会在宴会上呈现,所以说,孟郊完全可以在宴席上‘一日看尽长安花’呀。” 激情燃烧的年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