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激情燃烧的年代

第282章俯拾皆学问

激情燃烧的年代 迷奇梦蝶 6131 2021-04-06 05:2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激情燃烧的年代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过了一段时间,姚动生抽空又给艾婉婷讲她家四合院的历史。开讲之前,他先把婉婷拉到大门内影壁前, 问道:“婉婷, 知道影壁是干什么用的?咱蓟都百姓户户门(前)后都有它, 按我们这些生长在南方人们的常理来说, 进门就碰见这么个拦路墙, 怪不舒服的!可在咱蓟都那就大有说头啦!你知道吗?”

  “是呀,是呀,家家都有,人们用来遮挡外人视线的,不希望路过的人看到院里面的隐私吧?”

  “说对一部分,四合院的影壁, 从理论上讲,它是四合院的先导空間, 象一幅画卷刚刚展开, 它的形状、精美程度、雅俗高低, 直接体现所住人家给别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也就是你说的宣扬门第,往里说就是为了将窥探院里面情况的好事者目光视线,挡在大门外而设的一堵墙。”

  影壁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须弥即指须弥山,在印度古代传说中,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用须弥山做底,以显示佛的神圣伟大。一种侧面上下凸出,中间凹入的台基,由佛座逐渐演变而来。

  须弥座最早见于北魏石窟,形式比较简单,雕饰不多。从隋唐起使用渐多,成为宫殿、寺观等尊贵建筑专用的基座,造型也逐渐复杂华丽,并出现了莲瓣、卷草等花饰和角柱、力神、间柱、门等,上下逐层外凸部分,称为叠涩,中间凹入部分称束腰,其间隔以莲瓣。

  从元朝起,须弥座束腰变矮,门与力神已不常用,莲瓣肥硕,多以花草和几何纹样做装饰,到明清时代,须弥座已成定式。清代须弥座栏杆尺度较宋代的稍小,已从神圣尊贵之物,发展成为由土衬、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和上枋等很多装饰形式,通常用于尊贵的建筑物基座。后来一些家具,如屏风之类的底座也经常采用这种形式。”

  “对,这我得慢慢了解,一下给我灌输这么多文物知识,我肠胃不好,消化不了!”艾婉婷调侃道。

  “那么,给讲一点易懂的知识,刚才你说影壁是防外人偷窥,但它的科学道理你还不知道!”

  “什么什么呀?这有什么科学道理可讲?咋什么东西到小舅的嘴里,就变得神奇起来了呢,小舅,您快说,别绕弯子啦!”

  “这真不是我故弄玄虚,《水龙经》里说了, 直来直去损人丁, 如果没有影壁阻挡, 气流长驱直入形成冲煞, 给老弱病残的人们加重病根, 带来不良影响, 而有了影壁, 就会引导气流绕弯进入, 流向成S形, 使气流缓慢而不散, 接近人体气血运行速度, 让人感到舒服, 达到‘天人合一’的科学生态环境, 又完善了‘人与天地并列为三, 非天地无以见生成, 天地非人无以赞化育’的传统理念。。。是不是阴差阳错地沾了些科学道理?”

  艾婉婷听了,将信将疑:“你这该不会是‘牧童牛背信口吹’吧?”

  “讲真的,你还不相信,不服是吧?你知道古代宫廷建筑,为什么是高低错落勾心斗角吗?那也是为了化解风水上的煞气,大多取太极化解法(而很少用镇压法、反射法的暴逆制法)。在细节装饰、构成上,也都处处含有风水布局。

  为了让你心服口服,走,婉婷,咱们来到院子中间,你抬头看一看你家内院房屋上的梁、柱之间的雀替,梁枋上的彩画,是不是多以S形曲线表现?这种形状就叫太极的阴阳分界线,是太极图形象的抽象简化,是风水学中常用的化煞法,符合‘曲生吉,直生煞’的风水观念。而故宫广用红色,红主火、主明,符合‘光明正大’的寓意,更符合易理和风水原理。”

  听得一旁的叶雁秋都赞不绝口:“啊唷,我的舅老爷,你可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增长见识啦!别人说,听君一席话,胜过十本书,我真是佩服得不得了!”

  姚动生笑咧咧地回道:“这才哪儿跟哪儿啊,只要咱们婉婷有热情,喜欢追根求源刨根问底,咱们就慢慢灌输给她听!不仅如此,山西的晋商大院里边,也散落着诸多的照壁艺术,晋商雄厚的财力让当年的砖雕匠师们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创造出大量的精美照壁。。。

  当然,不管百姓家的影壁有多精美,但它始终比不过皇家的影壁,我一说,你们肯定全知道,甚至如数家珍。尤其是以龙为主装饰的一龙壁、二龙壁、五龙壁、九龙壁,其中的九龙壁是帝王贵族的专属,普通百姓不敢使用,以蓟都故宫、蓟都北海、山西大同三地最为出名,作为权力的象征,九龙壁做工精美,是饱含艺术、历史价值国之瑰宝。但不管它多精美,规模有多大,功能跟咱们家是一样的!”

  果然,姚动生的话音刚落,艾婉婷就急切地回道:“蓟都故宫九龙壁,位于紫禁城宁寿宫皇极门外,长29米多,为单面琉璃影壁。影壁上缠绕着九条龙,背景为蓝色和绿色的云水,气势磅礴,色彩鲜明,庄严端庄。而北海九龙壁,建于乾隆年间,长27米,为双面琉璃影壁,有红黄蓝白紫青绿七色,共18条龙。而简瓦、陇陲、斗拱下面的龙砖上都雕有龙,细数多达635条,堪称奇观。”

  见艾婉婷说不下去了,姚动生再补充说道:“其实,山西大同还有一块九龙壁,建于明洪武时期,长45.5米,两侧雕日月图案,九条龙神舞飞扬,体积比北海九龙壁大4倍,豪华壮丽,气势非凡!而‘龙兴之地’山西太原,自然也少不了龙腾祥云的照壁。除了只剩残垣风雨中的皇庙龙照壁,文庙的二龙戏珠照壁仍显精神,壁长22.3米,青砖蓝瓦,海水云纹。

  总之,照壁的建造级别,体现宅主人的身份、地位和志向追求,越是有钱人,越会兴土木,修门面,这与华夏国传统的富贵思想是分不开的,晋商大院的特点之一就是各式照壁多。作为附着于院子的风水墙,照壁亦讲究导气,《水龙经》中有‘直来直去损人丁’之说,所以气流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不吉,而照壁可以阻挡气流,使冲煞气流放缓,协调住宅内外之气。

  所以说照壁既可遮蔽视线,保持气畅,让财气在宅内充分循环,又与‘曲则有情’的风水原理相吻合。如乔家大院的省分箴照壁,通高3.10米,阔3.13米,其上还建有一座非常精致的明柱单坡出檐的敞厅,富丽考究。

  壁主体是由乔景俨女婿、著名书法家赵铁山书写的《省分箴》,砖雕的128个隶书汉字,字迹工稳、刚柔相济,文章劝诫人们遵从自然规律,心态平和,知足常乐,体现了乔家主人对儒家思想的尊崇。而王家大院朝南的每座门前都立有一座体量宏大的照壁,做工奢侈,其中一面的壁心由石材做成插屏状,上刻图案雕饰和文字,背面是一个巨大的麒麟,可以想象它当时耗费了巨大的工力。

  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大院、常家庄园。。。每一座深邃富丽的大院都见证了时代变迁的印迹,而那一座座由砖、木、石等筑成的带有精美砖雕的照壁,则默默向众人展示着大院里外五百年兴衰的历史风景。”

  这回, 艾婉婷心悦诚服, 她万万没想到一个四合院, 居然还有那么多学问, 她太佩服姚动生那种俯首拾来皆掌故的教导方法了, 让你在不知不觉的好奇心驱使中, 潜移默化地接收了知识, 增加了浓厚的兴趣, 她决定将她所知道的自家四合院, 写进作文里去。

  这时,叶雁秋若有所思地对艾婉婷说道:“良好的习惯是一笔丰厚的财产,而不良的习惯则是一笔利滚利的债务。当你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时,你就像一叶在大海中遨游的小舟,尝到学习的欢乐。课堂上你如鱼得水,挥洒自如。不是吗?”

  姚动生也兴奋地接道:“嗯,你妈妈说的对!婉婷,勤奋是一把金钥匙,它会帮你打开知识殿堂的大门;勤奋是艘巨舰,它会载你搏击知识海洋的风浪!希望你能牢牢握住这把钥匙,努力学习,不懈追求,希望的大门一定会向你敞开。只要辛勤地付出,就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的。”

  随后一段日子,叶雁秋把家中四合院里里外外装扮一新,摆上很好看的盆景,有曾经绽放野外无人识的野菊,如边缘舌状、开蓝紫色花、中央管狀、呈黄色的紫菀,淡绿色的“绿荷”菊,紫红色或蓝色的翠菊,淡蓝色的蓝剌头菊,秀美俏丽、玲珑婀娜的千头菊,冰清玉洁、气质高雅的银盘菊,芳香四溢“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梨香菊,不惧秋风霜寒、练就一身夜淄衣铁布衫的墨菊。。。

  甚至还有被人们赞为“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上千年”小桂花树,那枝头缀满一簇簇米黄色小花,像一粒粒细小碎金子,散发一股股熏得人醉、浓郁清香。与院中那些淡红明媚楚楚有致的海棠花,鲜红盛火的石榴花,瑰丽消魂的月季花,红俏绿衬的美人蕉,争奇斗艳,对人含笑,迎风怒放。

  花丛中还少不了沙漠之王仙人掌,有状如手指的,有叶锋似箭的,有滚圆如球的,似乎专跟美人蕉较劲比拼,飒爽英姿,昂首挺胸,屹立街头。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能歌。在四合院中抬头望去,天上有排成V字形的雁阵,地上有鸟儿在树上啁啾。

  转眼到了冬天,一场大雪纷纷之后,他们便去什刹海两岸观赏柳林雪景。一方面拍照留景,打雪仗,玩雪球, 还塑个圣诞老人雪雕, 有时还站在银锭桥上远望西山, 灿烂的阳光下积素凝华, 银装素裹, 美丽多娇, 分外妖娆, 开心爽朗至极。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艾婉婷的作文水平,姚动生借机引发艾婉婷的好奇心,目的是别开生面地给她灌输一些唐诗宋词,引练她的观察技巧和作文水平。望着眼前冰挂树稍,他对艾婉婷说道:“眼前的景色在唐代诗人岑参的眼里,就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婉婷,你能背出多少古代诗人有关雪天的诗句来?”

  “我记得岑参另一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之句,由此联想到李白《行路难·其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还有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哈哈,都学会举一反三啦?进步大大的有啊!哟西,哟西!”姚动生高兴地戏虐道,“不过,那都是课本里的句子。我来问,你来答,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出自于李白《北风行》。”

  姚动生马上追问:“燕山雪花真的大如雪吗?”

  “这个,小舅,你也别考我,那是夸张的手法,写雪天大寒,严酷的景色,烘托出边疆战士艰苦的守边生活。亦如李白《秋浦歌》中那句‘白发三千丈’一个道理,谁的白发有三千丈?那不是胡说八道么?但第一句诗的落脚点在后一句‘缘愁似个长’,形容愁绪太长了。”

  “呃,这都难不倒你,我开始有点儿担心了,自己肚子里那一点点墨水,马上就要被婉婷榨干了。继续走起,一声画角谯门,丰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出自白朴《天净沙·冬》。”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分别出自于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和韩愈《春雪》。”

  “噫,还真难不住婉婷啦?再来,我就不信,你把唐诗宋词元曲都背诵完了?”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请回答!”

  “你这是成心给我出难题,不过,我成竹在胸,早有答案。以上诗句分别来自高适《别董大二首》、李颀《古从军行》、杜甫《腊日》、高骈《对雪》、赵嘏《喜张沨及第》、白居易《夜雪》、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刘方平《春雪》、王维《观猎》中的诗句。最后两句当然就是祖咏的《终南望余雪》,上次你不是说它四句诗高中金榜了么?甚至我还能背祖咏的《望蓟门》诗,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激情燃烧的年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