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激情燃烧的年代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妈妈,你还有这种解释啊?我听起来都觉得新奇!”艾婉婷惊呼道。
“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可是,雁秋姐,在我的内心深处,倒宁愿那个在街上策马狂奔的人是孟郊,而不是什么探花使者,我希望孟郊就是那个高中第三名的探花郎,因为我很喜欢他这首诗。简直是写得太有名了,尤其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这一句,几乎朗朗上口,人人得而记住了它,简直把杜牧、姚合们的风头都盖过去了,使得千百年来,孟郊成了最咋呼考生的杰出代表。”
叶雁秋却叹了口气补充道:“不过,纵观孟郊的一生,却并没有活在诗里,也没有诗与远方,他的境遇有点像前面提到的祖咏,一辈子很少有那么得意的时刻,大多数时间里他都活得很憋屈。此人的外号是什么呢?穷者。文坛大佬韩愈在介绍他的时候,就说‘有穷者孟郊’,不说布衣,也不说寒士,直接来一个‘穷者’,说明他也真是穷困到了一定的份儿上。
在进士及第之前,孟郊实在是憋得太苦了。四年之前,他和韩愈、李观一起去考试,朋友们都考中了,偏偏就他没有中。他给李观同学写了特别幽怨的一首诗:昔为同恨客,今为独笑人。舍予在泥辙,飘迹上云津。卧木易成蠹,弃花难再春。。。埋剑谁识气,匣弦日生尘。是不是很憋屈,很可怜呢?”
“嗯,雁秋姐说的一点都没错!不仅如此,孟郊还有一首诗叫作《落第》,更是直接了当,通俗易懂: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谁言春物荣,独见叶上霜。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
所以诚如雁秋姐所说,孟郊真的很惨。这完全可以理解,在他的那个时代,科举考试几乎是底层读书人唯一的出路,等于是集高考、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等等所有重大考试于一役,中与不中,天壤悬隔。一旦考上,就‘进士初擢第,头上七尺焰光’,万一考不上,就没脸见爹娘,头上不但没有七尺焰光了,仅而变成了七尺晦气,就连老婆都看不起。中唐有个叫杜羔的考生,高考不上,老婆就作了首尖酸的诗,叫作《夫下第》: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如今妾面羞君面,君若来时近夜来。哈哈、哈哈。。。奇哉,妙哉!”
“所以,后世的人们充分同情孟郊,也特别理解他考上之后的疯狂发泄。如果换了是别人,会不会比他更疯狂,甚至冲到平康里去,还都不好说。孟郊和杜甫,都是抱负远大、热切地渴望功名的才子。他们一个是"朝思除国仇,暮思除国仇",一个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两人也都同样地落第两次,官运不顺,贫病交加,他们的痛苦应该是相当的。但两人的境界却有区别,孟郊写了一首又一首的落第诗,反复地舔舐伤口、品咂苦痛,而杜甫却能从自己的痛苦里生出一种大胸怀来,体会到别人的痛苦、世界的痛苦。”
“呃,雁秋姐,在这一点上我有不同意见,杜甫写《壮游》也是在舔舐伤口,也是在品咂痛苦。他讲到自己在宫廷里写作文,大大地露脸,‘天子废食召,群公会轩裳’,也是沾沾自喜的呵;他又讲到自己随后落第,‘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同样也是郁郁不平的,这和所有落第的考生没有什么两样。”
“诚然,动生说的是,但杜甫不会总是沉湎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像孟郊那样向隅而泣,而是从痛苦中抬起头来,写下了一些不一样的伟大诗篇。你再接着把《壮游》看下去,当‘河朔风尘起’,也就是发生了大叛乱和大动荡,家园满目疮痍的时候,杜甫好像忽然淡忘了自己的痛苦了,他的自怜自伤被放到一边去了,念念不忘的是‘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他敞开自己的胸怀,把家国情怀的世界装进来,从而减轻了自己的小愤怨、小痛苦,而孟郊恰恰缺乏这样境界。”
“哈哈,妈妈,你这是在搞道德模范评选呀,这么无厘头地苛求孟郊?他一生都很抑郁,晚年又得病暴毙,可谓活得憋屈、死得突然,那首《登科后》,实在是他一生中难得的一次纵情狂喜,读着这首诗,我们其实应该替他高兴才是,干吗还吹毛求疵?”
“呃,闺女什么时候成了道德卫士、评判专家了呢?我在这里首先申明,我只是就事论事,比较两个人的落第诗,不存在贬低谁、褒扬谁的问题。其实,孟郊在文艺江湖上的地位,远远超过了官府考试所能给予的奖励,朝廷给予他的最大的认可,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尉而已!”
“对,雁秋姐一语中的,孟郊在江湖上的地位,可以说是一方宗主,是堂堂一个大门派的掌门人。唐末的时候,有人写了一本非常流行的诗论著作《诗人主客图》,里面列出了诗歌江湖的六大门派,其中有一个‘清奇僻苦派’,所封的掌门人就是孟郊。其他几派的掌门人里,有的是宰相,有的是尚书,政治地位都比孟郊高得多,但在此处,这些大官们却不得不和小小的县尉孟郊并列。如果孟郊生前能知道这些,会不会得到一丝安慰,有一点收之桑榆的感觉。”
“哈哈,只可惜声名这种东西总是姗姗来迟,常常无法预支,不能落地为安。所谓‘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总是在唐诗的史话里一遍又一遍地上演。”艾婉婷高兴地总结道。
就这样,姚动生总是想方设法搬出一些知识性、兴趣儿味浓的东西,来勾起艾婉婷的好奇心,让她在不知不觉中被牵着鼻子往“书山有路勤为径”上面奔去。有时侯, 艾婉婷会因为一些典故,与姚动生争执、较真儿,比如在帮她辅导物理课题时,偶尔谈到牛顿和苹果的故事,姚动生就深切地告诉她:关于牛顿和他的苹果落地的故事,是伏尔泰编的,据说伏尔泰是听牛顿的侄女说的,当然牛顿的所有手稿里没提到那只苹果落地的故事。
这就引起了艾婉婷的全然不信,心想连课本上都说是真的,课堂上老师也是这么教育学生的,怎么到小舅这儿成了打假的对像?!
姚动生实实在在地告诉她:“咱俩掰迟不清楚也没关系,可以查资料得出正确的结论。我这么做,不是挑战以往的定论,而只想通过这种逆向思维引起你对知识的好奇,从而引起你求知求解的兴趣。如果有人告诉你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小时候画鸡蛋的故事,那我也认为未必是真的,因为编故事的作者并不十分明确达芬奇和爱因斯坦可爱的童年生活,只是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达芬奇成为韦罗基奥的时候,已经13、14岁,可能有一定绘画功底了。”
“小舅今天的奇谈怪论可真不少,件件都打破约定俗成的东西,虽让人耳目一新,但却也耸人听闻,让我们都不知哪个是正确的,哪些是谬传的。”
“嘿嘿,婉婷,长时间以来,很多错误或不确定的事物,经过无数人的谬传而得以乱真,就说那个爱因斯坦吧,与小凳子的故事就是假的。事实上爱因斯坦小时候成绩还行,只是有点偏科,并不是像人们传说的他小时候很傻。。。再有,英国发明家瓦特看见水壶烧开产生灵感发明蒸汽机,这也是一种谬传,其实蒸汽机在瓦特出生前早就有了,他只不过站在巨人的肩上,进行了改良了而已。。。”
“呵呵,果然件件事儿都是惊世骇俗,完全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认知!”
就这样,一个个故事把艾婉婷说得目瞪口呆,糊里又糊涂,相信嘛,又与书本课本、世间流传相背逆,不相信吧,又觉得不可思议,非常好奇,欲求甚解。每当这个时候,姚动生就知道她求知欲望的胃口,被他吊起来了,而且还吊得老高老高,于是,他就趁热打铁地说:
“如果你对我说的话有疑虑,咱们各自去图书馆查资料也好, 去新华书店看书也罢, 或找专家咨询也可以, 总之一句话, 谁能弄到正确答案回家来公布, 就算谁赢,谁就掌握知识、掌握真理。咱俩不妨赌一把,输了就准备钞票请客!你和我无论谁输谁赢, 都不许耍赖,愿赌服输!好吧?”
“好呀!可是。。我要是输了,我。。我没有钱请客呀?”
“这还不简单,女债母还呀,你妈不是你的大财东吗?背后这么大个靠山,你难道不好好利用一下吗?”
“谁呀?又在背后编排我?好嘛,你俩打赌,倒算计起我来了,天底还有没有公理呀!”叶雁秋也乐呵呵打趣来了。
“这叫‘我请客,妈付帐’嘛!”婉婷高兴地回道。
“世上还有这种损人利己的好事?”叶雁秋故意卖萌地说道。
“婉婷,妈妈好小器呵,好好努力吧,妈妈不请客,不还有我这个微型企业的总裁、CEO兼‘懂事’局主席嘛!你要是赢了舅舅, 那我就得满足你的要求, 给你买学习工具、MP3随身听, 陪你逛电影院看进口大片, 或是陪你听你喜欢的歌星演唱会,周六周日陪你野外郊游,所有的这些条件随你任意挑!”
那个时候,MP3随身听刚上市,乃稀罕之物。婉婷乐得跳了起来:“好啊好啊, 舅舅真好!比妈妈对我还好, 还比妈妈思想解放得多!”说这话时, 还冲她妈撒娇,吐出长长的小舌条扮鬼脸呢。
“麻雀儿,尾巴长,敢情有了舅舅忘了娘?你个小没良心的!”叶雁秋佯装生气。
“那咱们就一言为定!我有个提议,婉婷你看行不行?你要是输了, 第一, 每晚吃完饭后, 锅台碗筷归你洗,地板归你擦,院子归你打扫; 第二, 每输一次背唐诗或宋词十首, 或英语单词五十个; 第三,数、理、化练习题各五道, 题由我准备, 到时才拿出来; 就这仨条件, 你任选其一,你一旦选定了答应了,咱们就照办,可不许耍赖, 必须拉钩、盟誓。。。”
艾婉婷选第二种, 姚动生也没意见, 因为第三种, 他经常辅导她做作业, 已经兼顾了, 对婉婷来说, 头脑聪明,记忆力又好, 还能借此补上语文偏科的不足。对叶雁秋和姚动生来说, 教育孩子要想提高她的学习成绩, 必须从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投入热情这几方面入手, 逐步开发她的潜能和智力, 因势利导地将她学习热情、求知欲望提上来, 让她在潜移默化中, 被推上每段知识层面的顶峰, 使她时时处处都感觉“无限风光在险峰”,非要爬上去“一览众山小“而开阔视野不可。
姚动生接着说道:“你的语文为何偏科,那是因为你没有感受到知道我们华夏文字的醇厚魅力,要知道咱华夏的方块字是从古代象形文字,经过几千年不断变化而来,有很多妙不可言的寓意,今天咱们就做一个有趣的游戏叫挑‘字眼’,也就是借用我刚才说的‘逆向思维’,来开阔我们的眼界,增强我们的记忆,在幽默中理解,在风趣中升华,轻松提高学习兴趣。
接下来,咱们就来了解一下汉字的文字之美:‘干’对‘于’说:看你那没出息的样,脚下总是不利索!同样道理,‘干’字还可以引申开去,比如,‘干’对‘平’说:看把你美的,两天不见,还戴上墨镜了呢!‘干’对‘千’说:你山梁不正,难怪被‘千夫所指’!婉婷,你看,这就是华夏方块字的魅力所在,可以从字型上进行幽默理解,而且还风趣诙谐,这样一来,对读书识字自然就产生浓厚兴趣。”
“嗯,小舅,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也可以一举反三,‘丙’对‘内’说:儿呀,不带武器,你连第三也捞不上!而‘内’却对‘芮’指手划脚地说道:一头乱草,该理发了,看你像啥?然而,当‘内’见到屠夫案板上的‘肉’时,羡慕加感慨地说道:你不就比我家多一口人嘛!咋就那么吃香?!人见人爱!”
“嗯,婉婷有进步,知道融会惯通啦!你看那个‘音’对‘意’说:别忘了,我才是你的心上人哩!‘庄’对‘压’说:你看你,本该戴在头上的,怎能撇在腰里?‘休’对‘体’说:你心里老算计一本账,肯定没有我轻松!‘重’对‘里’说:没有行千里之志,你就在家里呆着吧!结果‘呆’对‘杏’说:一看你就是木头脑袋,杏却狡辩道:其实你比我还笨!没想到‘能’对‘熊’却说道:要想证明你有能力,最好不当那狗熊,趁早精简机构吧!而'熊’却对'能’反唇相讥:哥儿们,至于嘛,穷得连那四个脚掌都卖啦?!”
“哈哈,这文字游戏还真有趣,‘兔’对‘免’说:不管长短,总得有个尾巴,否则,入伙的事就免谈吧!结果‘买’却对‘卖’说:扛了十字架,就是不一般,果然可以出手了!
没想到‘用’在一旁撇撇嘴,对“甩”说道:爱出格,又不安分,能不被甩才怪哩!连‘尚’也在一旁浇冷水,对‘常’说:臭美啥?有了头巾都不知往哪儿戴!傻样!哈哈哈。。。” 激情燃烧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