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激情燃烧的年代

第325章谈天说地

激情燃烧的年代 迷奇梦蝶 6552 2021-04-06 05:2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激情燃烧的年代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流转就是指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变更,咱们国家制度决定了土地不能私有化,但是可以打破三十年承包期的限制,让土地使用权长期化,这样一来,有意愿投身农业的企业和老板就敢投入资金和技术进行农田水利升级改造了。

  比如说你想承包一大片土地发展产业经济,就可以和土地现有承担者协商,让他把承包权转让给你使用,你可以一次性给他一定数额的款项。另外,如果有人不愿意种地,也可以把使用权转让给企业或老板经营,这就是土地使用权流转。这笔钱怎么用,是交养老保险,还是买房、打工、做买卖,随他。当然,我这是随便一说,国家如要这么办的话,必定有一套相关的配套规定才能操作。”

  “清远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可算是脑洞大开!可惜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是你成为人大代表,就可以把你的建议上书到有关部门作参考!”

  “嗨,我也就是跟老支书闲聊而已,狗肉上不得席面。现在,很多人开始在城里买房,我想,这也是一个机遇,有关方面完全可以研究一下户籍制度改革了,打破户籍限制,给进城务工或买房定居的农民工以城里人身份。如果农民身份并享受到居民养老金等福利待遇,作为交换,就可以把土地交出来,充分体现为一种社会公平。”

  “我真是越来越佩服清远贤侄的脑壳,不但政策吃得透,分析问题还如木三分,很有见地。”

  “嗨,柳支书,你也别听我这些胡天海地的混帐话,我既不是国家领导,又无法制定农村政策,净讲一些不着边际的设想,也就是过过嘴瘾,逗老人家开心一乐!”

  柳下会给姚清远打圆场,对他说道:“是哩,是哩,你说的虽然有些遥远,但并非没有道理。如果真有这方面的政策出台,恐怕你都愿意回来承包土地科学种地,发展科业科技!是吧?清远,据你今儿这么一席话,可谓醍醐灌顶,让也明白了从这些长远的因素分析来看,以家庭为单位那种承包制小农经济,也许在改革之初是好的,但它不适应现代化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当然也不适应农业机械大规模作业,与形成适度规模经营的农场相比,人工成本非常高。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产出比率的规模化农业产业布局才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所以,咱们种地的前景也许会真的不错。”

  “这是必然规律,老支书,将来咱们的农业绝对要走科技化、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模式,必然打破一家一户小作坊式的小农经济,所以,广阔农村会再一次大有作为,跟当年那个大有作为的年代不可同日而语,一定是颠覆式的巨变和高效产出,利润丰厚,而且与国际农业接轨,同台竟争发展!”

  “呵呵,听得我都热血沸腾!贤侄,像你这样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大老板,如果手中握有资金,完全可以先人一步,回来承包大量土地,发展规模特色经济,采用机械化耕作,科技化生产管理,最好能种上二三百亩地,达到了这个规模,不用说一亩地卖粮能挣多少钱,仅机械代替人工这一项,就等于赚了几万块钱。”

  “这个我明白,小时候在课本里读过珠江三角洲的循环农业模式。农民在家养鸡养猪,家禽粪便流入沼气池,利用沼气做饭照明,经过沼气沤过的农家肥进入庄稼地,然后遍地栽种桑树养蚕,利用蚕子吃剩下的桑叶去喂鱼,然后蚕茧卖纺织厂,蚕蛹买餐馆或饲料加工厂,饲料返回农家养殖场既可喂鸡鸭鹅猪,还可以喂鱼。

  冬季清塘卖掉鱼之后,可以把鱼塘里肥沃的泥土挖出来做肥料,在上面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尤其种植甘蔗会产生一些蔗叶、榨糖之后的蔗渣,又可以生产成饲料喂鱼,种植和养殖结合起来,减少外部的投入,减少化肥的使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这样比较生态环保,这就是循环经济!”

  “哈哈,清远果然还没忘本,还知道农家的事儿,那儿的人们挖低洼涝地的土做田,低处建塘养鱼,然后利用塘泥肥田,田里种桑、蔗或果树,桑叶养蚕、蔗轧糖。再用养蚕、果和蔗的余料配成饲料养猪。可以说这是经过实践证明的样板循环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我们这儿完全有条件可以复制。但是,资金回不来,人才不回来,农村如今的希望在哪里?我们这些日暮西山的老人,根本无力阻止乡村的衰败和凋敝?我热爱这片土地,可我又忧心它的未来!” 柳下会叹了口气,激动地说道。

  “老支书,你也别那么悲观,没人开发?等我姚清远哪天发迹了,回家乡来承包土地,咱们自已开发!”

  “呵呵,清远,有志气!你可是咱们村第一个敢这么跟我说大话的人呵,希望你不要食言啊!”

  “请相信我,柳支书,我也看到村里人不管住楼房,还是砖木结构小平房的年轻人,都在一个个往外迁走,没搬走的家里房子也只有老人居住,有些老人去世后,房子就一直空着,留下‘铁将军’把门。有的搬到市里住之后,老家的瓦房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倒塌的也不算少。所以,将来我打算回来振兴农村,大搞特色农业,科学种地,带动旅游观光采摘果木业的发展!”

  “好!有气魄,更有前赡性,提出旅游观光采摘农业,这就是个很好的思路,清远,我希望你早点回来实现这个目标,我和全村人都等着你来带这个头啊!如果你回来晚了,我们老两口恐怕没那福气呵!”

  “不必灰心丧气,老支书,虽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过现代医学技术相当发达,人们的岁数越来越大的,您二老一定会活得长久一些,如今改革开放后,日子是一天比一天过得火旺,你们是从‘大跃进、伙食团’那会熬过来的人,以前没吃饱过穿暖过,现在生活变好了,可要好好延年益寿哈,如今东南沿那些地区工厂到处冒烟,全民经商,人人打工,遍地开发,听说将来咱们这儿也要建集体农庄,一方面让咱老百姓过上城里人的幸福日子,另一方面将闲散土地归置起来,租赁给大企业开发或投资建厂,所以,您二老要保重身子,等到那一天的到来!”

  “唉,说起容易干起来难啊!我们生在锡福寺这个岩鹰都不生蛋的地方,距离斗城市里一百三十多里地,离镇上十里地。虽说现在各地都在大搞开发,但我在想,即使全国都开发完了,恐怕也轮不到我们这儿!建设集体农庄的伟大构思,就是等你回来投资实现呢,咱们这个村,目前还没有哪个有能力,可能就只有等着你回来开发。”

  “呵呵,如今社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村里出去打搏的能人多的是,大学生也很多,哪还轮得上我?恐怕等我回来那会儿,咱们村人人早就致富发家了!”

  “清远,你也别过于谦虚,你的能量我是知道的,你今天来我家,该不会只是找我谈天说地的吧?一定有什么事找我商量,对吧?”

  “老支书还是那么厉害,一眼就洞穿别人心中所想,我来是想请支书帮忙动员一批村里的青壮年跟我去蓟州搞建筑,过去老支书在那个战天斗地的年代,可谓一呼百应!”

  柳下会还未答话呢,王大娘抢先拒绝:“小侄,你还真是看得起你叔哈,他早已退居二线很多年了,村里人哪还有人听他吆喝的?当干部得罪人多了去了,背地里不骂他就算烧高香了!”

  “大娘不必替老支书挡驾,他虽退下多年,但号召力还在,老骥伏枥,雄风犹在,加上他深耕多年又德高望重,振臂一呼,肯定有不少人积极响应,请老支书替清远帮一帮这个忙吧,如果能带更多的村里乡亲出去打工挣钱,没准儿还能培养更多的致富能手,早一些时日回乡创业,也多一些建设力量啊!”

  柳下会呐呐地说道:“既然清远把话都说的如此明白了,我只好免为其难试试看,成了是好事,不成你也别怪叔哈!”

  “哪里哪里,成与不成,小侄对老支书也是感恩戴德,感激涕零!”

  “我也希望更多人出去打工致富,更希望大家挣了钱回乡创业。你看嘛,我闺女柳成英就带了两个儿子,小儿子还没有对象,大概是觉得房子买在市里,说出去好听点,方便找对象吧,前两年在斗城市里买了套房,到现在还没钱装修呢。我家老大柳梦华也准备在拦江镇上买房,天天忙着看房子。

  镇上有些不出门打工的小开发商,除掉买地皮钱、材料费和人工费,一套房子可以赚几万,一年建两套房就能赚十多万,胜过在外打小工,所以镇上有大量房子等待出售。你要是回来开发,没准儿我们就在保石镇上买房,那儿离咱家近,农忙在家务农,农闲可以在镇上经商,而且还家人团聚,一举几得,毕竟咱是农民嘛,一辈子很难离开土地啊!”

  “我也听说这些事儿了,村里很多人都在外面买房,有人在斗城市买房了,也有在蓉城龙泉买房,更多的是在拦江镇里和街上买房的,也有一部分人准备在保石镇上买房,可保石镇目前没人开发房地产呀。其实,这儿并不偏僻落后,而且还是交通要道,不仅是拦江去成都、斗城市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东禅、分水、中兴等地去成都的必经之地,所以,我决定以后挣了钱回来好好振兴家乡保石镇,投资兴业!”

  春节临近,村中陆续多了些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青年的,壮年的,从火车站下车,肩扛行李,大包小包往家中拖,很多都是从广东打工回来。彼时从土地讨生活不易,村中多数人兼做建筑工,都是苦力活,这就是乡村人的命。

  农村人一到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女人带子女在家中大扫除,拿根长竹杆绑上扫帚,除去墙头瓦上的蜘蛛丝,扫却四角灰尘。有的还将桌凳搬出,执笤帚以肥皂水使劲涮,直至泛白,搁在屋外头吹晒。衣柜,床等家具用抹布细细擦拭,务必要光可鉴人。也有手巧的姑娘剪窗花贴上,更有广东、福建那边打工回来的年轻人,买了明星如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等人的画像钉在堂屋。忙活一整天,累得筋疲力尽,却把屋里收拾得亮堂整洁!

  男人们年底辛苦,讨债与躲债是常有的事儿。有的去大小包工头的家结工钱,人头攒动,对工时天数,算工钱,争执起来,各自拿出工本核对,若包工头钱不够打欠条或扣减工时,双方瞬间便炸开了锅,不是吵就是打架。苦力出身的人,也没斯文扫地之说,骂娘问候祖宗,秽语脏俚震天响,瓦房几乎要掀翻。

  开小店小铺的,也都拿出帐本,没日没夜挨家挨户往赊欠户家催款,有在路上赌人的,实在赌不着,就上欠债人家中耗等。手上宽裕的人家,赶紧结清了事,日子紧巴巴的人家,连说好话,多少还一点也是个意思。个别老赖口吐狂言:“要钱没有,不行把我老婆孩子拖去吧,你还得管饭。。。”这算是个别泼皮无赖之人,真有点“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意味儿。性子烈的债主火冒三丈,只恨不得要动手端锅,这就把事儿做绝了。“端锅”,在乡村意味着让欠债人全家没饭吃,不是气急败或欺人太甚的事,一般人不这么干。

  外出躲债天天不着家的人,年三十总得回来团圆,当晚担惊受怕,唯恐有人敲门,当然,只要熬过了这一天,次日是春节初一,天下太平,人人都顾着过节。过年难,难过关,此谓之年关!

  除夕那天,姚清远要上街买年货与春联,正好姚清明打算去拦江镇上看房,准备给姚动生买一套将来结婚的新房,也就顺便请姚清远帮忙看看,给予参考参考。于是姚清明开着农用三轮车,上面还放了一辆自行车,载着姚云轩、李翠莲、姚动生、洪杏花和姚清远一起去。

  姚动生坐在农用车上,像个顽皮的小孩童,嘴里还吹着气球哨子,“嘀”的一响,气球涨圆,松口气即泄,再吹亦然,玩得兴高采烈。洪杏花就取笑他:“动生娃,你都这大个人了,怎么还玩小孩子的玩意儿?爸妈今天都上街给你买房讨婆娘了,你哪门还不知事呢?”

  “讨婆娘就不兴玩过过家啦?我这是童心未泯,天真烂熳。。。哈哈。。。”

  “亏你娃儿讲得出口?一、二十岁的小伙子了,咋还跟细娃一样啦?堂爷爷在你这么大的时候,都有两、三个孩子在地上跑了!”

  姚动生马上给予反驳:“那你们咋不说曾祖父那一辈生下来就订了娃娃亲呢?”

  洪杏花又取笑道:“这么说来,你娃是在怪你爸妈没给你娶一门童养媳回来?哈哈哈。。。”

  姚清远一听也打趣道:“动生娃,我听说你跟柳蝉蝉从小玩过家家,她就当过你的童养媳呃。。。”

  “堂叔,你别胡说,哪有的事儿?”姚动生红着脸辩白道。

  一直没说话的李翠莲突然搭话道:“他堂叔堂婶,以后别把柳家人扯到我家来,我们既不想高攀他们柳家,门不当户不对的,咱们也高攀不起,我们跟姓柳的那家人,压根儿就尿不到一个壶里!他是他,我是我,羊子不与狗打伙!”

  姚清明也跟着帮腔:“篾门对篾门,板门对板门,叫花子对朝门,我们与那柳家不对门!”

  “呵呵,哥嫂这是唱的那出啊?仿佛深仇大根似的!”姚清远又插了一句。

  “这事儿以后别再提了,你清明哥与柳家有过节,有些事儿说不出口,你们都别再提,以免在人家伤口上撒盐。。。”久未说话的姚云轩突然嘱咐道。于是,大家就再没聊下去了。 激情燃烧的年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