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亚历山大的角球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数学之书:数学史上250个里程碑式的发现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166.亚历山大的角球
亚历山大(James Waddell Alexander,1888—1971)
1924年
这是由布朗恩(Cameron Browne)所绘制亚历山大角球的其中一部分。数学家亚历山大在1924年提出这个由无限互相交扣的“指头对”所组成的分形结构。
若尔当曲线定理(1905年),安多的项链(1920年)及分形(1975年)
亚历山大的角球是一种曲面充满回旋与交织、难以界定内部与外部的例子。这个概念是1924年由数学家亚历山大所提出,组成方式是连续不断衍生出尾端相连、顶端几乎相扣的对角,读者们可以用双手建构出最初阶段的角球以辅助想象—将双手以拇指对拇指的方式靠在一起,双手食指互相接近,接着想象在两只食指分别长出一对较小的拇指与食指,并同样采取拇指靠拢、食指靠近的步骤,只不过这种类似发芽的步骤,其实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这个由“指头对”互相交扣所组成的分形结构,将会形成一个半径不断缩减的正交圆。
尽管难以想象,但是亚历山大的角球(连同内部)确实与一般球体“同胚”(意指两个几何物体可以只用延伸、弯曲两种方式互相变形),亦即可以不用戳破、只需拉长亚历山大角球就可以变成一般球体。加德纳指出:“这个不断缩减、互相交扣的角状结构发展到极致时,就连拓扑学家都会用‘怪物’这个字眼加以形容。……尽管它与单连通的一般球面同胚,但是角球所涵盖的范围却不具备单连通的性质,如果在角球的基底处套上一条松紧带的话,就算经历无穷次建构角球的过程,还是不可能把这条松紧带给取下。”
亚历山大的角球并不只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新奇产物—它还是具体证明若尔当—薛弗利斯定理并不存在于较高维度空间的重要范例。该定理指出简单的封闭曲线会把平面区分成内、外两部分,而这两块区域与一个圆的内部、外部同胚,不过,这个说法在三维空间内可就不成立了。 数学之书:数学史上250个里程碑式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