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〇、怨恨未消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陈舜臣十八史略(共五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一〇
怨恨未消
重耳和夷吾虽是异母兄弟,但他们的母亲是姐妹,即狄族狐氏的女儿。
由于出奔的重耳已逃到母亲的娘家狄,所以,与之对抗的夷吾,非亡命他地不可。
亡命国外后,这对兄弟还是处于对抗立场。
他们身边的部属正为自己的主子谋划复位事宜——复位指的是成为国君。由于一国无二主,所以,两人中只有一人可以复位。
故国政界也分为重耳派和夷吾派,加上骊姬派,三者正在为迎接后献公时代而展开暗斗。
夷吾选择的亡命地是梁(山西省)。原因是这个地方接近强国秦,说不定能得到援助。
有趣的一个现象是,三位继位候选人当中,声势最薄弱的是成为正式太子的骊姬之子奚齐。
大王一死,奚齐大概就得完蛋吧?人人都有这个想法。所以鲜少有人投入他的派系。
献公死后,重耳派或夷吾派一定会发动兵变,奚齐便不可能顺利即位。到时候,奚齐派系应该会遭到整肃。谁愿意冒这个危险呢?因此,宫里的人虽然听命于他,却没有人愿意为其效忠。
夷吾逃到梁的两年后,与骊姬同时被带到晋国的妹妹少姬,为献公生了一个儿子,就是悼子。
悼子诞生的第二年,献公病倒。年逾七十的他,抗病力自然不强,似乎距离死期不远。献公到这时候才明白身边家臣的心态。对我忠心耿耿,只是表面而已。在我病倒后,他们心里都各有打算……
心里有别的打算是当然的事情。投入哪一派最为有利,是他们目前最关心的。
躺在病床上的献公愈发觉得心灰意冷。
他为疼爱之极的奚齐的前途感到忧心。
奚齐派实质上就是献公派。献公亡后,这一派缺乏能拥立奚齐的强势人物。再三考量的结果,献公决定将奚齐托付给大臣中最值得信赖的一位。
献公选择的是荀息。
“我死了之后,你能成为奚齐的后盾,好好拥立他吗?”献公叫来荀息,问道。
“我认为我做得到。”
“你用什么证明呢?”
“但求大王复活,亲眼目睹。”荀息回答。
骊姬这时候在做些什么呢?
原来,她正频频派遣密使至狄。
狄现为亡命前去的重耳据地。重耳于出奔之际,带了五名贤者。这五位贤士是赵衰、狐偃、贾佗、先轸和魏武子,重耳对他们言听计从。
骊姬并不是以自己的名义派遣密使,而是擅自使用晋国大臣或有力人士之名。她让一位密使带去一封信,内容是:
献公已朝不保夕。太子奚齐则尚年幼,诸臣难以心服,因而有意拥立您。尚盼速做归国准备。
让另一名密使带去的信,内容则为:
亡命至梁的夷吾,企图袭击您于归国途上。请多留心。
此外更有一名密使带了如下的信:
上次被您逃脱之事,勃鞮为了挽回名誉,雇了多名刺客。
骊姬一边部署,一边等待献公之死期。
真正的复仇现在才要展开。
使晋国陷于大混乱之目的即将达成,而这件事情却从她自己的殒命开始。
献公病重后,骊姬为增强奚齐派之势力而付出极大努力。她不惜大量地散发钱财,更到处承诺日后赐予领地。因此,原先最不被看好的奚齐一派,一时之间好像朝气蓬勃了起来。
献公命在旦夕时,她叫来荀息,用恳求的语气说:“请设法让奚齐逃到国外吧!他留在国内是很危险的。”
荀息思考片刻后说:“是的,遵命。我会把奚齐和悼子这两位公子一起送到国外。”
“那太好啦!不过,这件事连自己人也不能泄露。”
“是的,我知道。”荀息深深作揖说。
献公死后,骊姬错愕地发现一件事情。
原来,据报已安全逃出国外的自己儿子奚齐和妹妹的儿子悼子,都还在宫里!
“荀息!这是怎么一回事?”
她脸色铁青地诘问这名大臣。
“我还有许多事情要问夫人呢!夫人明知道我们这一派没有什么希望,可是,一个月以来,您却为此付出不少心血,这是为什么呢?”
荀息反问道。骊姬哑口无言。
“您不回答,我也猜得出您心里想的是什么。为了使国家混乱,三派比两派更容易达到目的,不是吗?”
这句话一语中的!
奚齐派一旦被消灭,三强鼎立会变成双雄对峙。两派对峙易形成均衡状态,三派鼎立则由于关系复杂,容易产生混乱局面。
因此,为了增强奚齐派势力,她付出许多心血。
“突然把鼎的一足拿掉——您的企图如此,对不对呢?”
荀息说的话,一点也不错!
原本就两只脚的物体,总能保持均衡站立。但突然把三足鼎之一足拿掉,这个鼎一定会倒下来。
“可惜的是,您的算计出了一点差错。”荀息说,“由于我们奚齐的势力,像即将熄灭的灯火却突然强烈起来,所以,重耳和夷吾两派采取了联合政策。”
“联合政策能使混乱稳定下来吗?一个国家怎么可能有两个主子呢?”骊姬片刻后开口。
“一定会安定下来的!”荀息肯定地说,“只要重耳公子回来……”
“您不知道重耳不会回来吗?哈哈哈!”骊姬歇斯底里般笑了起来。
“你是不是连这一点都部署了?”
“是啊,我确实有所部署。”
重耳极容易听信别人。与之相较,夷吾则习惯一意孤行,是个性格刚烈的人,这一点可以从屈城彻底抗战一事得到证明。不仅如此,他的为人更是非常刻薄。
如果重耳当国君,晋国一定会被治理得很好。
把这般有人望的重耳放在国外,而让夷吾成为晋国国君,就会使国家永远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之下。
所以她频频派遣密使,通报重耳归国将会有不利之事。为不让他发觉这是谋略工作,她有时候也派遣促请重耳归国之密使。
“你连这样的部署都做了,那我就无计可施啰?”
“这是晋国蹂躏骊戎应得的报应!”
“可是,您原本不是准备把奚齐公子牺牲掉吗?”
“没错。”骊姬颔首道,“可是,太子奚齐同时也是我的儿子呀!”
“遗憾的是,我一定要让奚齐公子扮演晋国太子之角色!”荀息以断然的口吻说道。
骊姬转身过去。荀息对着她的背影说:“您不愿意看到晋国太子的下场吧?”
他的意思是要骊姬自我了断。
骊姬垂头丧气。她走到后园,从园池桥上投水自尽。
重耳、夷吾联合派之总帅是里克。里克杀了奚齐。
献公之葬仪还没有举行。大臣荀息让奚齐年幼的弟弟悼子主祭,举行献公之葬仪。
在那个时代,为父亲葬仪担任主祭的就是继承人。
由于有两位强势公子在国外,所以,举行葬仪之事颇费手脚。整个齐国已在重耳、夷吾联合派阀的势力之下。悼子的任务只是担任主祭,而这位主祭者必须尽快受到处置,否则,在国外的公子就不便归国。
里克杀了悼子。荀息也在此时殉死。
联合派阀首先敦请重耳归国,重耳却没有行动。
——我没有参加葬仪,所以没有资格。
这是他的理由。实际上这是重耳五名家臣慎重研讨的结果。
骊姬之密使工作,目的在使重耳认为归国会遭遇诸多危险。而这无疑也是事实。
“何必冒这个危险,让夷吾回去吧!”赵衰说。
“等到脓血出尽为止,这一点我赞成,可是,如果夷吾的势力变得稳如磐石,该怎么办?”先轸面露忧色。
“夷吾一定会自取灭亡的!”贾佗绝对肯定地说。
“何以见得?”重耳问道。
“夷吾不但喜怒无常,生性多疑,而且为人吝啬。这样的人不可能长久治理国家的!”狐偃答道。
“我们要等待多久呢?”重耳再度问道。
“十年……或许还要久一点。”狐偃说。
重耳屈指算算,笑道:“到时候我不已六十岁了吗?”
献公去世的这一年,重耳四十七岁。
“等就等吧!”
重耳下结论似的说。
与之相较,夷吾的复位工作进行得十分积极。
联合派头子里克原本属于重耳派,由于重耳拒绝回国,所以转而派人迎接夷吾之使者。
“主上绝对不可空手而归。应该率领大批军队回来,才会有分量啊!”家臣吕省对夷吾说。
“可是,我哪有军队呢?”
“可以借啊!向秦国借。”
“他们怎么肯平白借给我呢?”
“我们答应把晋国河西(黄河西部)之地割让给他们吧!你即将得到整个晋国,在这个局面之下,割让河西之地算得了什么!”
“晋国之内的情形如何?”
“好像在里克的控制之下。有他站在我们这一边,绝对不会发生动乱的。”
“要怎样做他才会对我忠心耿耿呢?”
“就给他汾阳(汾水之北)为领地吧!”
“好吧!”
夷吾遂率领秦兵,归国即位,就是晋惠公。
即位后,惠公舍不得将河西之地割让给秦国,所以派遣使者至秦国表示歉意。
——领土归先王所有,亡命者身份的我无权做主决定赠予他国,群臣以此为理由,表示反对。虽然我已力争,但还是无法排除众议。因此,承诺之事只有付诸东流,尚请见谅。
虽然态度谦顺,但这样的托词说得过去吗?
秦因而对晋恨之入骨。
此外,惠公对里克说:“由于有你协助,我才得以就王位。可是,你杀了两位主子(奚齐和悼子)和一名大臣(荀息)。这不是使我难以做你的主子吗?”
惠公意思十分明白。
虽然里克十分不甘,却也只有自尽一途。
由于杀了即位过程中的最大功臣,所以,晋国人民再也不相信惠公。
里克过去是重耳派人物,惠公如此做,是怕他再和重耳有所联系。
惠公即位后第四年(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旱灾,因而向近邻诸侯请求援助。秦国慨然接济大量粮食。
隔年,秦国也发生旱灾,便向晋国交涉购买粮食事宜。对此,晋国不但没有售予粮食,更以趁火打劫心态,派兵前往攻打。
秦穆公为之勃然震怒。虽然由于旱灾而国力疲惫,他还是断然下达动员命令,结果,不但击退晋军,更深入晋土,抓到惠公。
怒火攻心的穆公本要处斩惠公,却因夫人苦苦哀求,遂答应将他释回。穆公夫人是惠公之胞姐。
被释的惠公,将太子圉送到秦国作为人质。
惠公由于吝啬,所以,对外惹怒秦国,对内因杀害里克而招致人民的不信任。
惠公治世的十三年间,晋国政局不停震荡,人心惶惶,拥立身在国内之诸公子的一派,与在国外作为人质的太子保持联络的一派,不断展开斗争。
这或许是骊姬的怨恨未消所致吧? 陈舜臣十八史略(共五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