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四十二:扬州兵变(4)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4474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请注意,扬州城里有大都督府,千万不要将它混同成都督府了。大都督府的最高军事首长叫大都督,根据唐制,“总十州者为大都督”,所以,一个大都督能调动指挥十州兵马,统管十名都督,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而都督只是军分区司令。

  而担任扬州大都督这个重要职位的都是李唐宗室成员,李世民的爱子李泰在最受宠的时候就被李世民封为“遥领扬州大都督”。所谓“遥领”就是可以人在长安,不需要亲自到扬州赴任,可以向遥控器那样隔空处理军事事务,也可以派个自己的代理人过去主持司令部工作。在李世民所有儿子中,其他的几个被授予军方职务的,像李恪、李祐、李恽等人全部是都督到顶,除了李泰,没有一个儿子被封为大都督。从这点我们可以判断,李泰当初是多么讨李世民喜欢,扬州的军事地位又是多么重要!

  徐敬业造反那会,扬州大都督府大都督之位空缺,因为武家子孙多是平庸之才,没有能顶得上去的人,而武则天又不愿意这个重要职位落到李家人手中,所以大都督的位置就一直空着。当时主持扬州大都督府全面工作的就是被徐敬业杀掉的那个大都督府长史陈敬之。

  徐敬业在这个地方谋事是占据了地利的,扬州东边临海,所以不用担心这边会出现征剿自己的朝廷军队;而扬州之南就是长江天险,这个方向一时半会也不可能出现追堵自己的力量。

  再者,扬州距唐朝的两个政治中心都很遥远,离长安两千七百里,到洛阳也有一千八百里。这么场的距离足以让朝廷消息滞后,所以,如果徐敬业指挥十几万士气高涨的军士一路向西,快速冲向大唐的政治心脏洛阳,那么这场兵变的结果绝不会是现在这个样。

  然而,徐敬业的行动让我们看清了这个贵族子弟的头脑和目光,在胜利还没到来的时候,他就自己先预支胜利把自己的头脑冲昏了。

  徐敬业没有想到,自己振臂一呼竟引来了数以十万计的追随者,飘飘然之中,他的心态发生了微妙变化。也许当初几个人密谋兵变时,他确实产生过帮助李显复位的想法,但见队伍发展如此之快后,便生出了单起炉灶的念头,想在南方另立一个朝廷,天天吃“扬州炒饭”,落户扬州。

  他的军师魏思温早就给他画好了正确的进攻路线图:率军渡过淮河,一路向西疾进,围攻东都洛阳,逼迫武则天交出权力,还政于庐陵王李显。

  魏思温对徐敬业说,你既然以恢复李家皇权为口号,就应该大张旗鼓地挥军直趋洛阳,这样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天下知公志在勤王,四面响应矣。”

  这个建议是相当有道理的,当时唐朝国内民众的“李家情结”还是比较浓厚的,对于武家的专制和跋扈,大多数人是持厌恶和反对态度的。如果徐敬业果如魏思温所言,那么到达洛阳的时候,他的队伍肯定还会出现滚雪球般的效果。

  但薛仲璋却反对这么做,他建议先南下攻取常州、润州作为根据地,然后再北上以图中原。

  薛仲璋和徐敬业想到一块去了。他们之所以偏向南下,是因为看上了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那块宝地,觉得那里王气很浓,又有长江作为屏障,特别适合作为都城。

  魏思温坚决反对他们这种庄稼还没种到地里就在想着怎么分粮卖粮的不切实际想法。他苦口婆心地劝徐敬业北上洛阳,说山东豪杰多对武氏愤惋不平,听说英国公举事,“皆自蒸麦饭为粮,伸锄为兵,以俟南军之至”。

  魏思温说山东人民早就准备好了行军干粮,个个都拿着锄头作为武器,翘首以盼等着您的南方军团呢。这话跟檄文似的,说得有点吹牛了。是有不少人支持他们,但还没有到“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地步。不过他说的“皆自蒸麦饭为粮”的人定是有的。因为那时候,唐朝实行的还是府兵制,即藏军于民,士兵战时打仗,平时务农。上战场时,各人自备粮食、军装,要是不背个干粮袋,你就饿着肚子和敌人在战场上玩相扑吧。

  感觉唐朝的士兵挺不划算的,为皇帝卖命还倒贴伙食,费用自理。自费留学都愿意,自费打仗,嗨,这个,这个。。。。。。。啊?是吧?

  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这里所说的“山东”一词。古代所说的“山东”并非现在的山东省概念,而是“某山以东”的简写,它可以是华山、也可以是太行山。魏思温所说的“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这座在我国古代军事战略地位极端重要的崤山处于洛阳之西,河南灵宝市的朋友,应该特别熟悉。

  在唐史典籍中,如果你看到“山南”一词,基本上指的是秦岭以南。而“南山”则是指终南山。中国人十分熟悉的“寿比南山”这个成语中的“南山”说的就是终南山。

  不听魏思温建议的徐敬业是无法寿比南山了,他拒绝了北上就等于是彻底杜绝了求生之路。

  野心膨胀的徐敬业舍魏就薛,他命令大军火速南下,攻打润州。

  魏思温见徐敬业如此,失望地对同党杜求仁说出了自己的预言:“敬业不并力渡淮,收山东之众以取洛阳,败在眼中矣!”

  徐敬业的行为不得不让人想起本书第一部《潜龙在渊》中造反的杨玄感。他的谋反情形似乎是全盘拷贝了杨玄感当年的模式。杨玄感是隋朝第一个谋反的贵族,徐敬业也是;杨玄感的谋反借口是军方高级将领来护儿,陈敬之也是从三品的军区副司令;杨玄感有个脑子好使的谋士李密,徐敬业同样有个脑袋灵光的参谋魏思温;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两次相隔了七十年的谋反连作战过程都极为相似,都是谋士给主将指出了一条正确道路,但主将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最终导致快速崩盘。

  崩盘之前,徐敬业有过一段短暂的狂喜过程。他攻打润州城相当顺利。润州是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离扬州只有五十里,那么多人马扑过去,一齐喊声“一二三,起”就把小小的润州给端了。

  有意思的是润州刺史李思文是徐敬业的叔父。这位叔叔和侄儿立场不同,坚决拥护朝廷。他得知徐敬业叛变后,“先遣使间道上变”,以最快速度派人走偏僻小路向朝廷报告叛乱消息。

  徐敬业攻下润州后,恨恨地对成为俘虏的叔父说:“叔党于武氏,宜改姓武。”这事更有意思。侄子竟然做主替叔叔改姓了。徐敬业说,你既然那么忠于武氏,那就将你改姓武吧!

  改姓的见过,但晚辈把长辈姓氏改掉的,没见过,真新鲜。

  这事让武则天也觉着新鲜,徐敬业兵败后,武则天对李思文说:“敬业改卿姓武,朕今不复夺也。”

  既然徐敬业已经将李思文改成了武思文,那我也就不再改回来了,你就姓武吧!

  也不知道李思文是否开心,这相当于是皇帝赐姓了。那时候,武姓很吃香。姓武的最不容易得颈椎病。

  你问为嘛?

  因为他们头昂得高呀!

  武则天当政期间,唐朝所有姓武的都沾了这个姓氏的便宜,武则天曾经宣布:全国任何一个姓武的都不用向朝廷交纳赋税。

  都说女人喜欢扒娘家人,武则天还真是呢,她把全天下姓武的都当成了娘家人。唉,真替武大郎可惜,他若是生在武则天那会,谁还敢欺负他?估计西门庆不但不敢动他那漂亮的老婆,而且很可能为了想讨好姓武的武大郎,天天早中晚甚至下午茶时都去抢购大郎牌烧饼。

  只是调侃一下让大家放松放松而已。武大郎和西门庆都是施耐庵笔下的小说人物,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可就是这样虚构出来的艺术形象,今天还真有人说自己那地方是他们的“故里”。现在,西门庆身上的长袍马褂都被拽成小背心了,好几个省的好几个地方都在争抢这个子虚乌有的大淫贼,说他们的城市就是淫贼的故里。

  要不是怕污染环境,要不是身边没有盆,写到这里我真的要呕吐了!这些地方政府都怎么了?怎么什么菜都敢往篮子里拣?把这么个好色的货色抢回自己家真的很光荣吗?

  西门庆不是西门子,至于一个个都把脑袋削得比竹笋还尖往西门大官人怀里钻吗?

  说白了,都是被钱给闹的。就像2010年电视荧屏上丑态百出的相亲节目混战一样,统统都为了一个“钱”字,只不过说法不同罢了:一个叫广告收入,一个叫旅游开发。

  还不光是西门庆呢,孙悟空、观音菩萨、牛郎织女、、、、、、越是世上根本不存在的人物,地方政府越是抢得起劲。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