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七十三:大帝谢幕(4)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5550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贞观二十年二月,被高丽之行严重透支了健康的唐太宗因为痈疮没有痊愈,“欲专保养”,将军国机务交给李治处理,自己在内宫疗伤养病。作为孝子的李治在处理完政事后,总是急急赶到内宫“入侍药膳,不离左右”,在病床前侍侯父亲服药用饭。唐太宗不愿将年轻好玩的儿子绑在自己病榻前,多次“命太子暂出游观”,叫儿子外出休息游玩,不必长时间呆在病房里,但李治“辞不愿出”。这样,每天大把时间都在老爸寝宫活动的李治认识老爸身边的女人武则天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况且到最后,李治还成了老爸寝宫的“常住代表”,时间、机会就更多了。

  可能是心疼儿子白天夜晚两边跑的辛苦探望,唐太宗破例“置别院于寝殿侧,使太子居之”。他在自己的寝宫旁边另辟了一个院落,让太子居住在里面。于是,唐朝大内禁地除了唐太宗一个真男人以外,还有一个李治。美女如云的宫廷大内之中突然多出了一个正当盛年的怀春小伙子,如果不发生点什么风流韵事,那才叫不人性、非正常呢。

  唐太宗在翠微宫的最后两个月中,武则天很可能也在现场,因为安排皇帝的休息是武则天作为才人的工作内容之一。这段时间她和李治的再次较长时间的接触为日后登基的李治将她重新接回宫内创造了更多的可能。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唐太宗病危,“召长孙无忌入含风殿”。这是要向大舅哥交代临终遗言了。当长孙无忌来到病榻前时,躺在榻上的唐太宗“引手扪无忌颐,无忌哭,悲不自胜”。

  唐太宗伸手抚摸着长孙无忌脸颊,长孙无忌悲从中来,放声大哭。这个让唐太宗和长孙无忌伤心得泪流满面的场景,同样也让沉醉其中的读史者有唏嘘涕下的冲动。

  一代伟皇在灯枯油干的最后时刻,见到从少年时代就见证自己一步一步走来的发小,心中万千感慨自是不言而喻。他一定是留恋这个世界的,也许他想起了逝去的爱妻长孙皇后,也许他想起了两人年轻时并肩鏖战、敌阵挥戈时那些灿如夏花般的青春岁月,而今,这美丽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自己即将在黑暗中沉沉睡去。这个时刻,任何人都会伤心动情的。

  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再次召见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进见卧内,两人成为唐太宗的托孤大臣,而唐太宗在很早就很看重的李世勣并没有得到托孤重任,他于五月十五日被调往叠州担任都督,这个问题前文已经讲过,唐太宗太不放心这个太精明能干的老李了。在此之前的五月十八日,“二李”中的另一个老李李靖已先唐太宗去世。这两个在中国历史上都堪称伟大的一代名将和一代名帝的去世时间只相隔了一个星期,君臣俩真正算得上是生死相依了。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唐太宗对三个人说了最后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说给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朕今悉以后事付公辈。太子仁孝,公辈所知,善辅导之!”

  第二句话是说给太子李治的:“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

  第三句话单独嘱咐褚遂良:“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谗人间之。”

  多么周到的安排!他恳请两个重臣辅佐好太子,告诉儿子不要担心天下不稳,要求耿直忠贞的褚遂良保护好自己的政治搭档长孙无忌。只是很遗憾,褚遂良无法阻止小人对长孙无忌的诬谗,他自己还先长孙无忌而死,而死亡的原因正是“谗人间之”的结果。

  三句话说完后不久,唐太宗便溘然长逝。

  这位让后世无数人称道的英雄君主终于走完了他光辉灿烂的一生,唐太宗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周身所散发出来的光芒,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天空映照得华丽锦绣。正是因为有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存在,中国的历史变得更加立体和丰满,变得更让世界曾经心悦诚服地向东方的中国投来敬仰、羡慕、追随甚至朝圣的目光!

  遗憾的是,伟大的父亲并没有培养出伟大的儿子,他精心挑选的储君连他一半的风采刻度都没有达到。老子李世民用二十三年的时间打造了自己的巨人形象,儿子李治却用三十四年的岁月证明了自己软弱无能。唐高宗执政期间,皇权旁落到皇后武则天手中,给李氏皇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也让两个对他即位前鼎力相挺、登基后竭力帮扶的托孤老臣晚景凄凉、死得很惨,并上演了一曲以武周代替李唐的惊天大戏。

  唐太宗是直接死于丹药之毒的,凶手就是那个那罗迩娑婆寐。被病痛折磨的唐太宗把娑婆寐这个外国方士看成了自己的救星,对他的话言听计从。在娑婆寐的怂恿下,唐太宗“发使四方奇药异石,又发使造诣婆罗门诸国采药”,不但派人在全国各地搜求千奇百怪的药材和矿石,还派使者到今天的尼泊尔王国去采集娑婆寐指定需要的炼丹药材。

  那罗迩娑婆寐到底给唐太宗开出了怎样千奇百怪的炼丹原料清单,我们已无从得知,但可以想像到,清单上的药材一定是奇怪到了荒唐的程度。因为娑婆寐知道自己根本炼不出长生不老的仙丹,所以他一定要开张永远也配不齐的处方以便推卸责任。《资治通鉴》也断定这个方士“其言皆迂诞无实,苟欲以延岁月”,说娑婆寐那些荒谬和不切实际的胡言乱语只是为了拖延时日,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享受荣华富贵的伎俩而已。

  这样没谱但却故意装成谱得没底的方士太多了,要把谎扯圆,就只能往子虚乌有、虚无缥缈的路子上扯。晚唐期间那个忽悠唐武帝说自己能炼出不死药的道士赵归真的例子就很典型。

  赵归真在感觉到弥天大谎扯不下去的时候,便给唐武宗开出了一个炼制仙丹所需要的原料清单。这个清单比武侠小说里疗毒处方想象力还丰富,看完后能把一个正常人的眼珠子惊得能从眼眶里自发蹦出来:

  李子衣十斤、桃毛十斤、生鸡膜十斤、龟毛十斤、兔角十斤。

  赵道士说只要把这些东西凑齐了,他保证能炼出长生不老的仙丹。

  倒,这个胸脯谁不敢拍呀!找这张大处方上的原料,跟找东海龙王的口水、玉皇大帝的胡须没什么区别,永远也没办法凑齐。

  谁家兔子天天吃巨能钙、喝蓝瓶的钙加锌还是怎么的,能长出角来?十斤兔角哪弄去?还有龟毛十斤,别说不是所有的龟都长毛,就算每只龟身上都穿件龟毛大衣,就算龟儿子把龟爷爷、龟孙子、龟重孙子身上的毛根都拽光,十斤龟毛得要多少只龟才能凑齐?这不是明摆着故意让防忽悠热线永远也打不通嘛!

  可是,古代的炼丹就像今天的传销一样,无论情节多么拙劣不堪,却总有人听之信之,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在服食丹药问题上,唐太宗是一个心智迷乱的当局者,他在死前的最后一刻还吃了那罗迩娑婆寐胡乱炼出来的所谓仙丹,他的本意是想救命,却不曾想越吃仙丹就越快送命。这个一生都让人敬仰的大帝,在人生的最后一站还是不可避免地犯了把穷光蛋、糊涂蛋当蛋,把刨花、烟花当花的错误。

  在唐太宗死亡原因上,两唐书的《太宗本纪》中都没有明说。《新唐书》对太宗之死的记载只有一句话:“皇帝崩于于含风殿”。《旧唐书》完全一样: “上崩于含风殿。”至于驾崩的具体情况只字未提。但在其他资料中我们可以找到唐太宗死因的最终答案。

  《旧唐书·郝处俊传》中,唐高宗时期的名臣郝处俊在规劝阻止高宗服食号称“可以续年”的仙丹时,就曾经地拿唐太宗服药殒命的事告诫李治不可玩火自焚,重蹈覆辙。他说到了当年那罗娑婆寐将丹药送给唐太宗后的具体情形:“先帝饵之,俄而大渐,上医不知所为。”

  “俄而”是一会儿的意思。躺在病榻上的唐太宗吃了用“灵花怪石”炼就的仙丹后,病情不一会儿就变得更加严重,旁边的御医个个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皇帝死去。可见,外国方士的的仙丹成了唐太宗的催命无常。

  另外,在《旧唐书·宪宗本纪》中也有唐太宗死因的相关记载,唐宪宗时的重臣李藩在和宪宗讨论神仙之事时也曾说道:“文皇帝(唐太宗谥号)服胡僧长生药,遂致暴疾不救。”

  李藩说这话时离唐太宗去世才过去一百五十年,一个朝臣在李唐政权还存在的时候就敢公开说这个政权的创始皇帝死于非命,说明在当时,唐太宗为仙丹所误而死的观点已经是整个社会的普遍共识。因为如果这个问题在当时属于唐朝国家机密的话,李藩的这种不敬言论是要被抄家灭族的。

  其实是可以将那罗迩娑婆寐看成杀害大唐第一英明皇帝的凶手的,因为唐太宗确实是前面吃药、后面驾崩的,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十分明显,绝对是重大医疗责任事故。

  很多朝臣也都知道这一点,纷纷要求“显戮其人”,大家都建议将这个没有行医资格证的外国游医公开处死。

  但这个有一万条理由应被处死的外国方士却因为一条理由而保得性命----皇家的面子。李唐政府“恐取笑夷狄,故法不得行,乃放还”。

  经过权衡之后,皇家政府觉得,这个人虽然该死但不能死。因为国内外人士都知道那罗迩娑婆寐在为天可汗炼制仙丹,如果处死了这个御用药师就等于向全世界宣告,天朝大国的皇帝是被蛮胡炼出的丹药毒死的。

  有时候面子比里子重要,唐政府死要面子,娑婆寐活不受罪。犯了滔天大罪的那罗迩娑婆寐占了大便宜,仅被驱逐出境。

  什么叫吃哑巴亏?这就是了。

  其实吃哑巴亏的多半并非哑巴,而是并不哑巴的人,就像现在有的腐败分子家中失窃了几百万巨款而不敢报案,只能让小偷偷着乐、自己偷着哭一样,虽然明明不是哑巴,但也只能把自己当成不能说话的哑巴了。

  唐太宗死得有点冤,但这种冤不能全怪那个外国方士,更多的责任还是应该由唐太宗这个当事人自己承担,是他自己把自己送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想来也真是令人感慨,堪称中国皇帝中的“四大天王” 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竟然有三个痴迷于神仙之道,被云山雾罩的道士们弄得魂不守舍!道士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可以说是中国皇帝的最大杀手之一,很多皇帝都直接或间接死于道家炼制出的丹药。如果将道士、政变和疾病称为中国皇帝的三大杀手,我想,应该是合适的。相比这三大因素,像上吊的、自焚的、骑马摔死的、床上累死的等以另类似方式殒命的皇帝,数量少之又少。

  虽然唐太宗的故事说完了,但那个害死唐太宗的那罗迩娑婆寐的故事还没完。唐高宗即位后,这个游医又游到了长安,还想在大唐重操旧业,但高宗发现他后,再次命人将其遣送回国。

  始作俑者王玄策却视那罗迩娑婆寐为知音,对其能炼出长生不老的神仙之药仍信之不疑。他见高宗皇帝欲强制遣送娑婆寐出境,便上朝启奏说这个外国人“实能合长年药,今遣归,可惜失之。”他觉得放走了这个大活宝太可惜了。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