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四十八:平灭东突厥(1)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4671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这事在当时真是不得了。皇帝身上任何东西都属于国宝,不能随便给人的,他朝你脸上吐口口水,那都是“御液”,更何况是受自父母的发肤。所以李世勣感动得无以复加,病好后,他入宫感谢,在唐太宗面前“顿首流血”,把头都磕出血来了。

  面对臣下发自内心的感谢,唐太宗没有说,我儿子是少先队员,这是我应该做的,而是站在大唐国家领导人的立场上说:“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唐太宗是职位高姿态也高,帮了别人还说是为国家社稷考虑,等于说是自己帮自己。

  在随后招待李世勣的宴席上,唐太宗对李世勣说了一番掏心窝子的话:“朕思属幼孤,无易公者。公昔不遗李密,岂负朕哉?”

  这是说将来百年之后要把家人托付给李世勣。唐太宗十分看重李世勣的人品,当年瓦岗军首领李密兵败死亡后,李世勣还尽心为他守着一大片土地,因此被唐高祖李渊赞为“纯臣”。唐太宗说他相信,既然当年李世勣能对李密不离不弃,将来也一定不会辜负他。

  李世勣被皇帝这番话感动得都快化掉了,他泪流满面地“啮指流血”。 不要以为李将军咬破手指是为了验证自己是不是在作梦,他这是再向皇帝表示忠心。

  唉,生活不容易呀!李世勣进了一趟皇宫,两次英勇负伤,先是头磕破了,后是将手咬破了。进宫的时候,皮肤完整无缺,出宫的时候,手上头上却疤着两个创可贴。

  如果细想一下,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是比较耐人寻味的。

  看到“托孤”这个情节,大家也许觉得李世勣是比唐太宗年纪小很多的小老弟。非也,其实李世勣的比唐太宗还大五岁。一个小男人向一个大男人安排后事,这有点不符合常理呀。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唐太宗中晚期以后的身体状况可能不太好,他断定自己活不过年纪比他大的李世勣。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唐太宗驾崩后二十年,李世勣才离开人世。

  当天,李世勣喝得酩酊大醉,在宫廷里沉沉睡去。在看到李世勣睡着后,唐太宗不仅没有怪他失礼,而且“亲解衣覆之”,解下自己的外衣盖到李世勣的身上。

  这一幕挺有温馨感的,如果拍摄影视剧,可以在这个情节上强化一下,以细节突出唐太宗柔情的另一面。因为历史上给功臣盖衣的帝王远远少于给功臣盖棺的帝王。从这里可以看出,唐太宗以功臣为本的思想是发自真心的。在没有照相机和摄影机存在的情况下,他担心大病初愈的功臣着凉而主动实施的这一行为,应该没有作秀的心态。一个观众都没有,他秀给谁看呢?

  见诸史册的帝王给臣下披衣盖衣的实例还有几例比较有名。这些帝王们很有意思,总是喜欢把自己的大衣啊披风啊什么的脱下来,当场给下级穿上。

  令人想不到的是,以夺得天下为毕生追求、以残杀功臣为毕生事业的刘邦同志也对韩信做过这样让人感动的事情。所以,当后来项羽派人劝说韩信脱离刘邦自立时,韩信以刘邦曾经“解衣衣我”这一令他感动终生的镜头作为重要理由,拒绝了对方的建议;明崇祯朱由检在接见戍边大将袁崇焕时,也曾将自己的貂皮大衣脱下来披在了这位让关外清兵又恨又怕又敬的名将肩膀上;清太宗皇太极在探望被俘的明朝将领洪承畴时,当场脱下外衣穿在衣衫单薄的洪承畴身上。正是这温情的一脱一穿才使得这位一直拒绝投降的勇将下定了弃明投清决心。

  有一点提醒朋友们注意,帝王们脱的都是上衣,没见过把裤子脱下来要臣下穿上的,也许是因为他们没有裤子,也许因为裤子不好脱,还可能是帝王们不愿意和别人穿一条裤子。也能理解,江山天下和爱情一样,都具有排他性和惟一性,没有谁愿意和他人共享。

  当然,也有混得不好的帝王脱衣服不是给臣下盖的穿的,而是用来丢的甩的。魏武帝曹操就是这样的一个“甩手”。他在潼关被马超杀得拼命逃跑时,为了防止别人认出自己,他不得不脱掉身上的锦袍;为了对方高喊的“长髯者是曹操”的捉拿追杀口号,他又割掉了自己的飘飘长须。唐太宗做过的脱袍、割须两件事,曹操貌似也都做过。只不过这里真的只能叫“貌似”。因为“弃袍割须”典故来自于《三国演义》,在权威正史中是找不到这种记载的。小说是演义,千万别当真。

  不过,在对待功臣的问题上,唐太宗并非完人。为了给儿子铺平帝王之路,他也曾经动过除掉大唐功臣李世勣的念头。

  贞观二十三年四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唐太宗因担心于李世勣无恩的李治将来治不住才智过人的李世勣,特意将他贬出朝廷,下放到叠州(今甘肃省迭部县)担任都督。当时的李世勣是享受宰相待遇的兵部尚书,唐太宗一纸调令就将他从中央要害部门踢到荒凉偏僻的西北边境。

  这不仅是老子故意唱白脸卖人情给儿子,而且还是有意借调令观察李世勣这个超级功臣具体的反应状态的,可谓用心良苦。李世勣调动工作的诏令发出后,唐太宗对自己的接班人李治说:“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

  唐太宗告诫儿子,如果李世勣迅速赴任,就在自己死后把他重新提拔调回朝廷加以重用,这样一来,新皇帝就等于是对他有知遇大恩了。因为如果不是新皇帝把他调回来,他还不知道要在西北边境喝多少年西北风呢。

  可怕的是后半句。唐太宗提醒李治,如果李世勣再接到诏令后拖延磨蹭,不愿马上出发,应该立即将其捕杀!

  唐太宗是个政治高手,对臣下每一种行为都能清楚地洞察。在老皇帝病危的节骨眼上,如果功勋老臣在接受诏令时模棱两可,就说明他在等待政局的变化,准备在观望中见机行事。对这种人还没“走”就等着茶凉的投机之臣,驭臣有方的唐太宗当然不可能让他们有活下去掀风作浪的机会。

  但唐太宗看到了一个令他特别欣慰的结果。李世勣再接到调动命令后,“不至家而去”。他没有先回家和老婆来个拥抱吻别就打起背包直接赶往叠州就任都督去了。

  这固然是李世勣对唐太宗忠诚的表现,但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李世勣的精明。他一定知道老皇帝将他贬出朝廷的用意,所以二话不说就百米冲刺般地冲出长安城,以此告诉下诏人,我就是李家的一颗螺丝钉,你想放哪就放哪,绝无二心。

  这君臣俩超有意思,其实就是隔空过招。古代政坛上的高官,个个都是见招拆招的高手。

  唐太宗死后葬在昭陵,这位英明帝王不仅生前对功臣悉心呵护,死后也不忘让功臣们相随。他在位时曾专门下诏,允许功勋之臣陪葬昭陵。所以,唐昭陵周围有一百八十多座陪葬墓,其陪葬墓数量在我国帝王陵园中是最多的。为唐初作出过贡献的功臣大部分都葬进了昭陵,像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程知节以及李靖、李世勣等人都做到了和唐太宗李世民生死相依。

  唐太宗没有把功臣们当成可有可无的盲肠,一割了之。他手下的功臣都一生圆满,全以皆大欢喜收场。柏杨在他的《中国人史纲》中对唐太宗给予了极高评价:“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李世民大帝是中国帝王中最初一个被中国人真心称颂崇拜的人物。”

  斯言诚哉!即便是后人经常提及的另一位中华雄主汉武帝,尽管他奠定了中国的基本版图,使大中国威名远扬,但在文化素养、宽仁厚义、善待功臣和体恤人民方面,远远不及唐太宗。

  十七、平灭东突厥

  突厥在北魏的时候就是中原政权的北方之患。雄才大略的北魏武帝宇文邕统一北方后,就立即挟吞并北齐之无坚不摧气势,向突厥发起了全面进攻。按照当时态势,北方突厥的有生力量极有可能被宇文邕摧毁。但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放眼天下的年轻皇帝却突然病死在攻打突厥的路上,和四百年后试图统一天下的五代周世宗柴荣的命运极其相似。都是三十多岁死亡、都是死在北征统一的路上,国号都叫周,都奠定了大一统王朝的坚实基础,而且都各自催生出了一个伟大人物:宇文邕催生出了隋文帝杨坚、柴荣催生出了宋太祖赵匡胤。

  如此杰出的两个帝王均抱着壮志未酬的遗憾离开人世,北方成了他们心中永远的痛。

  其实不光是他们两人,一部中国古代史,差不多都是中原政权和西北方游牧民族的拉锯史。尽管中原政权在整体上占有优势,但在很多时候,还是被这些的少数民族兄弟弄得焦头烂额。

  纵观中国历史,西北方向的少数民族政权作为中原政权的主要外患一直不间断地存在着。汉朝被匈奴搞得疲惫不堪,搭进去许多和亲的宗室公主的青春和爱情;强大的唐朝也曾被突厥、吐蕃和回纥搅得不得安宁;宋朝最可怜,轮番被契丹、前金和蒙古三大悍族压得抬不起头;而明朝则被女真族毫不客气地夺去了天下。

  崛起于六世纪中叶的突厥是在森林、草原和沙漠等艰苦环境中磨砺出来的一个强悍民族,在隋末唐初时,军事实力达到最高峰:“控弦且百万。”有接近一百万人能投入战场实战,这在冷兵器时代是一个令任何对手都会发冷的数字。《新唐书、突厥列传》这样评价突厥的军事实力:“夷狄炽强,古未有也。”也就是说,曾经差点活捉刘邦的匈奴都比不上突厥。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