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三十四:闪闪谏星放光彩(4)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4534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马周是一个周游各地寻找发展机会的知识分子,他游历的最后一站是都城长安。那会就业岗位太少,工作不大好找,没有长安户口的马周,跟现在的许多北漂们一样,长期待在长安,成了唐朝的长漂一族。最终,马周漂到了中郎将常何家,成为了常何的门客。常何就是玄武门政变当天在玄武门城楼上值班,帮了唐太宗大忙的那个小军官。唐太宗登基后,常何官居中郎将,跃升到四品衔的高级武官行列。

  贞观三年,唐太宗下诏要求文武百官上表畅言朝廷得失,这有点集思广益的意思,叫大臣们给朝廷出治国的点子和建议。这可让一介武夫的常何犯了难,他哪干得了这种高精尖的活呀,便让马周作为“枪手”,代自己写了二十多条建议交上去了。

  常何以为作业交上去就没事了,没想到交作业交出事来了。班主任李老师看了他提的这些条条击中时弊、言之有理的建议后,特别惊奇:难道这只大老粗鸭子真的被赶上架了?于是,唐太宗找来常何详细询问。

  常何不敢隐瞒,如实交待了自己的作弊情况:“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为臣具草耳。”

  唐太宗一听常何家藏有高人,立即命人去宣马周进宫见驾。发现人才即喜不自胜,这是唐太宗身上的闪光点之一。唐太宗渴望见到马周的心情完全可以用迫不及待来形容,“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

  在马周到来之前,他前后四次派人催促,而历史上的许多皇帝都是见美女时才会这样神经兴奋和急不可耐。

  见到马周以后,唐太宗“与语,甚悦”,觉得这是个七世纪很缺少的人才,马上将他安排到门下省任职。从此,马周结束了长漂生涯,成为唐朝中央机关公务员。这大概是唐朝运气最好的“代考枪手”了,而对那个找来枪手的常何,唐太宗认为是他是发现人才的伯乐,奖励给他绢帛三百匹。

  马周在朝中以“善敷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闻名,这种善于陈述奏章,反映问题机敏清晰、切中要害之优点正适合向天子进谏。马周充分发挥自己这一长处,不断给唐太宗提意见。而他表奏的谏议大多是比较敏感尖锐的、从深层次上剖析朝廷存在的,各种负面影响较大、较广的问题。这里从马周向唐太宗提出的众多谏题中提炼出三个方面小述一下,也可以说是马周向唐太宗打出的令时人拍案惊奇的“两枪”。

  第一枪:狠。

  马周打向唐太宗的第一枪是个涉及孝道的敏感问题,起因缘于太上皇李渊的搬家。唐高祖李渊做了太上皇以后,住房待遇没有下降,还是继续住在当皇帝时就一直居住的太极宫。

  太极宫是唐初最大最好的宫殿,李渊住在正中的太极殿,太极殿中的两仪殿是皇帝和朝臣们听政议事的办公场所,大臣们每次入阁上朝所去的终点站就是两仪殿。太极宫东边的东宫是太子的住所,西边的掖庭宫则是宫女居住的地方。李建成死后,唐太宗就住进了东宫。登基以后,唐太宗还继续将这里作为接见朝臣、处理朝廷事务的办公地。从现在见到的唐长安宫殿平面图上,我们可以发现,东宫的总面积只相当于太极宫的十数分之一。

  身为皇帝的唐太宗有可能觉得自己的办公条件太差,也有可能心里有点不平衡,于是在贞观三年的时候,将太上皇父亲从太极宫迁往弘义宫(后改名大安宫)。弘义宫是唐高祖在武德五年的时候,因李世民“有克定天下之功”而特意命人修建奖给二儿子的。这座宫殿自李世民搬进东宫后就一直空在那里,李渊大概没想到,当初自己作为奖品奖励给儿子的这幢房子,现在又被儿子以奖品奖励给了自己。

  根据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会要》专著、专门记述唐代各项典章制度沿革变迁的史书《唐会要》记载,唐高祖李渊是自觉自愿乔迁新居的,理由是“高祖以弘义宫山林胜景,雅好之”。就是说李渊是自己喜欢弘义宫小区的居住环境而主动搬家的,并不是唐太宗逼的。

  对于唐高祖搬离太极宫的真正原因,除了双方当事人,今天的我们已无法弄清楚其中究竟。但本书作者认为,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从隋朝直接继承过来的遗产,太极宫的宜居程度应该胜于弘义宫。一是因为隋炀帝杨广曾在太极宫住过。而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狂热的房地产开发商皇帝之一的杨广,如果宫殿陈旧或环境设施不好,杨董肯定会将其扒掉重建或弃之不用的。二是因为高祖将弘义宫奖励给李世民时,李世民的身份是秦王,尽管这个位置超级显赫,但还在太子李建成之下,李渊不可能将这座宫殿造得胜过“老字号”的太极宫。更何况武德五年的时候,刚成立不久的唐政权经济基础还很薄弱,尚不具备大兴土木的实力。

  可能是基于以上两点,后世不少人认为,唐高祖这次搬家是唐太宗强迫所致。这或许是不能完全排除的原因之一。但我以为,在强迫和自愿两个选项之间,很有可能还存在着第三个“非典型性”选项,即高祖李渊因心里过意不去而半自愿地提出搬家的。当时的李渊,也许觉得自己一个“二线皇帝”反而比一线皇帝住房面积大、居住环境好,有点不好意思而向儿子提出跟儿子换房的想法。

  不管到底是什么原因,最后的结果是:辈分小的儿子搬进了大房子,辈分大的老子住进了小房子。

  看到这种情形,监察御史马周给唐太宗提意见了。他在上疏中认为太上皇目前所住宫殿“制度比于宸居,尚为卑小”。

  帝王住居的地方美其名曰“宸居”,在这里是指唐太宗所住的太极宫。马周这是跟唐太宗说,陛下宫殿的人均居住面积比太上皇大很多,这于“蕃夷朝见,四方观听,有不足焉”。

  唐朝是一个很开放的年代,贞观时期,首都长安定居着大量的来自国外的使节、商人以及僧侣等。马周委婉地提醒唐太宗,儿子住大房、父亲住小房,这不但让国内民众说闲话,而且还会影响到大唐天朝的国际名声。因此,他希望唐太宗对李渊所住的宫殿进行增修扩建,如此,“则大孝昭矣。”

  唐朝的谏官个个都不省油,他们似乎都具有共同的“两很”特点:胆子很大、很会讲话。

  马周的这第一枪就很符合以上两点。入朝才两年多的“新兵蛋子”就敢说皇帝的住房待遇超标,这差不多是胆大到无胆水平了;明明是批评皇帝不孝却暗暗拐着弯说,陛下要是给太上皇造幢大房子,那国内臣民、国际朋友就都知道你是个孝义天子了!

  马周在以“孝”字为主题的进谏不止一次。

  贞观六年,唐太宗决定去九成宫避暑时,马周再次上奏谏议表。

  爱好书法的朋友对“九成宫”三字想必很是熟悉,由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的《唐九成宫醴泉铭》,记述的就是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偶然发现醴泉的故事。这块被称为“正书第一”碑铭是欧阳询的代表作,在中国楷书中的地位很高。这块碑现在仍保存完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能上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名单的都可以用两个字形容之:国宝。

  九成宫位于今天的陕西省麟游县,距都城长安三百多里。那个地方年平均温度十度左右,是个避暑消夏的好地方。这座宫殿隋文帝杨坚建造的,在隋朝时叫仁寿宫,贞观五年,唐太宗派人对其进行修复扩建后更名为“九成宫”,意为“九重”、“九层”之意,言其殿楼之高和宫宇之深。准确地概括一下,九成宫其实就是杨隋栽树、李唐乘凉的一个避暑山庄。

  对于唐太宗的这次九成宫避暑之行,马周提出了两点批评。第一点是说太上皇年事已高,作为儿子应当朝夕侍奉御膳。现在你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如果太上皇“欲即见陛下”,想和你聊聊天拉拉家常,“陛下何以赴之?”

  这话确实不无道理,李渊当时已经六十六岁,作为一个接近古稀之年的老人,他希望李世民“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是很正常的,因为他和原配妻子所生的四个儿子只剩下李世民一个了。而唐太宗每次去九成宫避暑都是打持久战的,一呆就是好几个月,为此,他在这个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山庄花了很多心思,周围驻有大量军队和警卫,甚至建有武器库,即使是遭到外力攻击也能抵挡坚守。

  父子之间几个月亲情阻隔,不谋一面,对一个渴望天伦之乐的老人来说,确实是太漫长了。那时候没有电话,听不见声音;没有视频,看不到影像。手机、BP机、QQ、博客统统的没有。若是将在长安的爸爸李渊说的一句“我想你”三个字传给在九成宫的儿子李世民,四蹄驿马也要跑上一整天。本来热乎乎的三个字,快递到九成宫的时候,早已变得冷冰冰了。

  第二点批评特别尖锐,马周直接对唐太宗说:“太上皇尚留暑中,而陛下独居凉处,温清之礼,窃所未安。”

  “温清之礼”就是儿子应该使父亲冬暖夏凉。这点是直接批评唐太宗的话语,一点也没搞“迂回包抄”。马周说,你自己跑到凉爽的地方,却把你爸爸丢在酷暑里!

  这样一针见血的批评之语,换成谁脸上都挂不住。后来,唐太宗再次西行时,“屡请上皇避暑九成宫。”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