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三十三:闪闪谏星放光彩(3)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4494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大家也许不止一次地听过许多人吵架时凶横地朝对方呵斥“我打死你、掐死你”一类的气话,那只是“布衣”们随口而出的横话而已。真的要打死、掐死对方,谁敢呀,那是要偿命的。而皇帝是不需要说横话的,他可以直接让任何人横尸,他要说打死谁、掐死谁,那谁就真的从此以后连谁都不是了。而谁都知道,天子震怒比“领导很生气”的后果严重得多了,秦始皇早年就曾对唐雎有过“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警告。

  在暴发雷霆怒火的唐太宗面前,温彦博“惧,谢罪”。他马上放弃激谏立场,向唐太宗说对不起,我错了。

  在身边的“博友”冷汗淋漓、唯唯诺诺的时候,王珪却面无惧色,对于唐太宗咄咄逼人的反问,他针锋相对地还以反问说,陛下经常告诫我们要做忠诚刚直之臣,现在我所说的话难道有私情吗?末了,他还用十五个字给唐太宗的这次暴怒质问定了性:“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

  王珪这种近乎和皇帝对吵的大胆行为可能大出唐太宗意料之外,他并没有让天子的震怒继续下去,而是“默然而罢”-----一声不吭地走了。

  这是明主明智的做法。君臣面对面口水直溅地争论不休,好说不好听,好听不好看。回去拧条凉毛巾贴把脸,让自己冷静一下会是另外一种结果。人的思想显示屏在暴怒和平静的时候,所显示的颜色是不相同的。

  果然,第二天,唐太宗就觉得自己昨天太冲动了,他深有感触地对房玄龄:“自古帝王纳谏诚难,朕昨责温彦博、王珪,至今悔之。”

  这应该是唐太宗有意无意委托房玄龄向王珪和温彦博转达自己的口头检讨了。嗯,不错,果然是个知错必改的痛快人,赞一个!

  再简要补说一下那个不敢坚持到最后的温彦博。

  温彦博和温大雅、温大有是亲兄弟,三人以学识、文章闻名于当世,时称“三温”。 他是唐太宗即位第四个月的时候从突厥要回来的。当时的唐朝社会大环境可参考本书《历史上惟一一个生吃蝗虫的皇帝》一章,唐太宗没有接受突厥“马三千匹、羊万口”的豪礼,而是向突厥要求“诏归所掠中国户口”,温彦博就是那时被唐太宗亲自点名召还回国的。温彦博之所以道歉,可能是因为唐太宗这次的火发得太不同于以往,让温彦博吓得不知所措的缘故。其实温彦博身上并没有软骨奴性,也是个硬骨头,他是在北方的一次战斗中因城陷而被突厥俘虏的。但在成为战俘的日子里,他拒绝透露任何有关唐朝的军政和经济情报,被恼羞成怒突厥人流放到阴山苦寒之地。

  温彦博是个正直的清官,重回唐朝后,曾担任过宰相之职。为了不产生“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的顾虑,他任职期间“杜绝宾客”,谢绝别人去他家串门,让想给他送礼、求他帮忙的关系户在他家始终紧闭的大门前望门兴叹。

  这个温宰相和那个家中穷得没有厅堂的魏宰相一样,死后竟然也没有停灵的正室。唐太宗感动于他的清正廉洁,下令朝廷出资为他修建殡寝,并竖碑立传。当然,他还没有达到魏征的高度,没有得到唐太宗为之亲笔书碑的待遇。不过,他的《温彦博碑》是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经典作品,书法艺术价值极高。

  总之,温彦博是个正面人物,大家千万不要因为因那次唐太宗暴怒时,他表现得没有王珪那样坚定不移而由此带着一副有色眼镜去看他。那一次可能是他“临场发挥”失常,其实温彦博也是一个“国之利害,知无不言”的谏臣,他一生给朝廷进谏过多次。贞观天空的闪闪谏星中,他虽然不是最大最亮的那一颗,但毫无疑问,他是放着光彩的其中一颗。

  王珪比自己的老同事魏征幸运,他在生前和唐太宗成了亲家公,他的儿子娶了唐太宗的南平公主。谏官出生的王珪胆子就是别一般人大,在新媳妇进门后,王珪做了件特别值得一说的牛事。

  在封建社会,公婆和媳妇之间礼教是很严格的,新媳妇过门后拜见公婆是必须的礼节程序,但公主自恃是皇帝的女儿,身份金贵,所以以往“ 公主下嫁,皆不以妇礼事舅姑”,没有哪个嫁到夫家的公主媳妇主动向公公婆婆行父母之礼。

  “舅姑”就是公婆(也可指岳父母)的意思。这个现在已让我们很陌生的词组,在中国古代流行了很多年。晚唐诗人朱庆余那首很著名的“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中的“舅姑”即是公婆之意。也许有对此感到奇怪的朋友,为什么称呼公婆为“舅姑”呢?

  怪乎哉?不怪也。

  “舅姑”一词和我国古代盛行的“姑舅表婚”风俗有关。古时候的男娶女嫁讲究“肥水不流外人田”,哥哥的儿子娶妹妹的女儿、妹妹的女儿嫁姐姐的儿子现象蔚然成风。像《红楼梦》中最终结婚的贾宝玉和薛宝钗就是姨表亲、而贾宝玉和林黛玉则是姑表亲,贾宝玉的妈妈和薛宝钗的妈妈是姊妹,贾宝玉的爸爸和林黛玉的妈妈是兄妹。还有像“非著名皇帝”汉武帝刘彻,他的第一个皇后陈阿娇就是他亲姑姑的女儿。在刘彻七、八岁的时候,他的姑姑馆陶长公主开玩笑地问这个坐在自己膝盖上的小家伙,长大后是否愿意娶自己的表姐阿娇为妻。小刘彻回答得很经典:“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只是,这么好的一个本意和坚贞爱情联系在一起成语,现在竟异化成“包二奶”的别称,真能让人跌碎一打眼镜。不过,金屋藏娇这个古老的词汇似乎早就向我们说明,爱情和房子之间是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的。难怪现如今许多美眉都把男方是否有房子作为是否和对方结婚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看完了以上这些穿越时空的实例,想必朋友们已经明白了,之所以称呼公婆为“舅姑”,就是因为公公在没成为自己的公公之前,其实就是自己的舅舅;婆婆在没成为自己的婆婆之前,其实就是自己的姑姑。这时候,公公等于舅舅、婆婆等于姑姑、公婆等于舅姑。

  王珪不是南平公主的舅姑,再说,皇帝对开“姑舅表婚”兴趣不大。因为皇帝的女儿对皇帝来说是一颗很重要的政治棋子,他要通过以女儿婚姻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所以,皇帝的女儿一般都是嫁给权臣、功臣、重臣、贤臣的儿子。唐太宗的二十一个女儿中除四个早夭外,其他公主的择偶标准基本如是。王珪、房玄龄、程知节、杜如晦、萧瑀等唐初名臣猛将之子都被唐太宗“一婚打尽”。

  凡事有利有弊。能娶到皇帝的女儿当然是件很长脸的事情,但是金枝玉叶的公主可不好伺候,下嫁的公主因自己身份尊贵,在婆家不讲家法,从不向公婆行家礼。公公婆婆因媳妇身份特殊,都不敢跟媳妇较真,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

  可是,到王珪这不行了,王珪不愿意闭那只眼,他要两眼看着公主媳妇给自己行参拜之礼。

  王珪要公主拜见自己的理由充分到冠冕堂皇,说“今主上钦明,动循礼法,吾受公主谒见,岂为身荣,所以成国家之美耳。”

  把媳妇向公婆行礼上升到维护和弘扬国家礼法的高度,这媳妇还能不答应么?王珪这招跟之前因庐江王美妾之事劝说唐太宗时的“双马卧槽”一样高明,既成全了自己作为公婆的威严,又给媳妇砌了个下拜的大台阶:我是代表国家礼法受你一拜的,公主你也就别感到委屈了,就当是拜了你爸,因为你爸就是朝廷和国家。

  就这么着,王珪和他的妻子成了第一对受到公主行舅姑礼的公婆。唐太宗知道这事以后,不但没责怪王珪,反而夸奖他做的对,并规定此后出降的公主都应向公婆行礼。不过,唐太宗这一要求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公主们多半还是不愿意向公婆行礼,从后来唐高宗、德宗、宣宗都曾下诏强调出降公主要拜见公婆的事实来看,公主明显是都不愿意弯腰。晋剧《打金枝》讲的就是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在自己的公爹郭子仪六十大寿的时候,拒绝前往拜寿而被老公郭暧实施了一顿家庭暴力的故事。

  打老婆的男人不是好男人。生气和郁闷都不是对老婆施以暴力的借口,如果实在是气愤郁闷的话,一个人喝杯闷酒也比对老婆动手强呀。下面这个叫马周的唐初名人就是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用手端杯、用口喝酒。

  马周在贞观时期担任过谏议大夫、监察御史和宰相等重要职务。他在贞观之前的辗转经历就不全部介绍了,只说一件比较男人的喝酒之事作为代表。

  某次在某旅店,不知道什么原因,店主老板对来开房住宿的马周照顾很不周,马周特别郁闷,但他没有跟店主吵架,而是“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他要店老板沽了一斗八升酒,一个人坐在店里自斟自饮。

  这有点吓人,一斗八升酒搞个缸装着,在里面养鱼洗澡扎猛子都行,这哥们竟拿个杯子一口一口往嘴巴里咪!

  也不知道马周把这些酒全部喝完了没有,真要是喝完了,估计人当时就能在旅店的地板上漂起来。史料上只说了马先生悠然独酌,后面结果不清楚,所以也就不知道他漂没漂了,但马先生漂在长安是确确实实的。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